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以苏州园林古树名木保护为例

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以苏州园林古树名木保护为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3年,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列世界第二,为45项。1994年12月12日至17日,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八届会议上,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以苏州园林古树名木保护为例

一、我国世界遗产现状

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我国成为缔约国,标志着我国从此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87年12月,我国成功申报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共6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莫高窟泰山长城秦始皇陵明清故宫。

截至2013年,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列世界第二,为45项。意大利拥有世界遗产49项,位列世界第一。西班牙拥有世界遗产44项,位列世界第三。在我国拥有的45处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是27处(表1),自然遗产是10处(表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4处(表3),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表4)。

表1 我国27处世界文化遗产名称和遗产地

表2 我国10处世界自然遗产名称和遗产地

表3 我国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表4 我国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一)曲阜孔庙、孔府、孔林(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1.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1994年12月12日至17日,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八届会议上,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曲阜市,又被合称为“三孔”。“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位于曲阜市南门内,是奉祀孔子的庙宇。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最初仅“庙屋三间”,后来经过历代的不断兴建,发展成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千米,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前后延续使用了约2500年,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孔林占地约2平方千米,林门以长达1266米的神道与北城门相连,神道平直如矢,两侧桧柏夹侍,庄严肃穆。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曲阜东华门大街1号孔庙的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孔府始建于宋金时期(公元12—13世纪),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建府于今址。孔府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80余间。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极其珍贵。

2.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我国古典园林理景的文化渊源源于儒、道、释文化。孔子是儒学文化的创始人,儒学文化博大精深,2000多年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我国古典文人园林营建的影响极其深远。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中许多景点创意和立意都是儒学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的结晶,如远香堂、待霜亭、玉兰堂、得真亭、倚玉轩等景点的立意都源于儒学学说思想,并通过我国农耕文化对荷香柑橘白玉兰、松柏、竹等植物物性的理解,以这些植物景的营造为设计创意和立意表达的载体,实现了我国古典文人园林营造的景、景境、意境、心境的完美统一,成为我国江南文人园林的代表。

可见,要想真正领悟我国文人园林景点创意和立意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人君子品行及其文化,必须要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和学说有一个基本了解和体会。而山东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该处文化遗产对学习和从事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者而言,当然是体会和领悟我国传统儒学的最佳场所。而且,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对研究和掌握我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布局、空间围合与开合特点、建筑风格、图纹样式与载体、祠庙绿地系统设计艺术与手法等,都大有裨益,能很好地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作用。具备了这些知识背景,对承担并完成祠庙绿地系统类园林项目是非常有益的。

陵园是园林绿地系统的类型之一。这一绿地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和立意是庄严、肃穆、静谧、安详,让逝者安息,让生者缅怀。但这一绿地系统究竟如何规划、设计才能表现出其庄严、肃穆、静谧、安详的景境和意境来?除了在种植设计过程中多采用松、柏类树种外,恐怕还有许多艺术手法需要研究、传承、总结、应用。孔林墓地正是研究和传承具有我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墓地、陵园类型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手法的极好范本。

孔府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衙、宅、园合一的综合类空间类型,在功能上的合分,在空间上的布局、围合的手法特点,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我们今天已很少会做类似衙宅合一类的项目,苏州古典园林也大多是宅园结合类型,但孔府遗产仍然是研究我国封建贵族庄园在布局与设计上的特点的一处难得的好范本。

(二)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Chengde)

1.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他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1994年12月12日至17日,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八届会议上,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坐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平方千米。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在位)时代一度暂停营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公元1736—1796年在位)三十六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年。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公元1662—1723年在位)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是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历时89年,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建造而成。它是帝王苑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

2.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避暑山庄文化遗产作为园林式皇宫,集中代表了我国清王朝时期帝王苑囿的规划设计理念与自然山水园相结合的造园艺术和方法。避暑山庄苑景区位于宫殿区之后,包括三个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三者成鼎足而立的布列。

湖泊景区的主体是人工开凿的湖泊。整个湖泊是一个以洲、岛、桥、堤划分为若干个水域的大水面,面积约0.43平方千米。湖泊景区的自然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虽为人工开凿,但水面形状、堤的走向、岛的布列、水域的深度等都经过精心设计,配以园林树木,宛若天成地就。水面景区的处理都以江南水乡河湖作为创作的蓝本,设计推敲极其精致而又不落斧凿之痕,完全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通体显示出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尺度十分亲切近人,是北方皇家园林中理水的上品之作。湖泊景区面积不到全园的六分之一,却集中了全园一半以上的建筑,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该景区以“金山亭”为总揽全局的重点,以“如意洲”作为景区的建筑中心。其中“金山亭”在景区内发挥了重要的“点景”和“观景”作用,是景区内主要的成景对象和许多风景画面的构图中心,还与山岳景区的“南山积雪”、“北枕双峰”遥相呼应形成对景,登阁环眺,能观赏到以湖泊为近景的大幅度横向展开犹如长卷的风景画面,仿佛江南的“北固烟云”、“海口风月”皆归一览。整个湖泊景区内的建筑布局都能够恰当而巧妙地与水域的开、合、聚、散相呼应,洲、岛、桥、堤和园林树木的障、隔、通、透结合起来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另外,利用在时间上的连续观赏过程来加强园林的艺术感染力,这在其他大型园林中也是常用的处理方法。但避暑山庄的湖泊景区的规划更注重创设明确的游动观赏路线,通过起、承、开、合及对比、透景、障景等的经营,来构成各景点之间的渐进序列,是园林规划的定观组景与动观组景相结合,以及点、线、面相结合的杰出一例。

平原景区南临湖、西北依山。山的雄浑、湖的婉约、平原的开旷,三者在景观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平原景区建有用于观水赏林的四个亭:莆田丛樾、濠濮间想、莺啭乔木、水流云在。园内最高的建筑是永佑寺舍利塔(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该塔高耸挺秀的体型北依蓝天、西枕青山,作为湖泊、平原二景区南北纵深尽端收束处的一个重要景点,其位置的安排非常恰当。植物景观有“万树园”,其中麋鹿成群于林间。位于平原区西半部的“试马埭”是一片如茵的草毡,表现塞外草原的粗犷风光。它与南面湖泊景区的江南水乡的婉约情调并存于一园之内,这种特殊的景观设计有着“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明显政治意图,即便在皇家园林中也是罕见的例子。在乾、嘉时期,皇帝经常在万树园召见蒙古、西藏宗教领袖进行政治活动,这里也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

山岳景区面积占全园的三分之二。该景区峰峦涌叠,形成起伏连绵的轮廓线,以其浑厚优美的山形而形成绝好的观赏对象。建筑的布置也相应地不求其显但求其隐,不求其密集但求其疏朗,以突出山桩天然野趣的主调。其中显露的四处建筑(南山积雪、北枕双峰、四面云山、锤峰落照)均以亭子的形式建置在峰头。小园林中以“碧静堂”和“秀起堂”代表了“依山就势、巧于因借”设计和我国传统的山地建筑艺术的高水平。

避暑山庄苑景区把帝王苑囿的设计理念融入自然山水园之中的主要艺术手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宛若塞外景观,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名山。这种移天缩地、融冶荟萃了我国南北风景于一园的大手笔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思想在苑囿景区规划设计中的表现,这是我国封建帝王政治理念与苑景相结合的完美案例。

第二,园内外浑然一体的大环境寓意着以清王朝为中心的多民族大帝国缩影,象征寓意如同圆明园。这种作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象征的创作意图借助于造园的规划设计加以体现,并与园林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种形式的造园,在清代皇家诸园中,算得上表现最突出和成功的一例。

第三,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与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既成了山岳景区内隐约可见的景点,也让庙宇有了天然的“自古名山多古刹”的传统古刹外环境。所以山庄内的8所主要寺、观中,7所都选址布局建置在山岳景区内的幽谷深壑的隐蔽地段。

(三)苏州古典园林(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1.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1997年12月1日至6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届会议上,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四届会议上,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作为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苏州共有9处古典园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典私家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充分说明苏州古典私家文人园林深邃的造园艺术和精湛的园林营造手法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构成“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园林中的一景一物表达了园主的情趣、理想和追求,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这些园林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深远的意境、精致的结构、高雅的艺术品位、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苑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益增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2.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是什么?实现这一理想品质的设计路径、手法有哪些?这些理想品质与设计路径、手法,对我们今天设计园林项目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既极难回答,同时也是每一位学习和从事风景园林专业的人需要认真思考和体会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专业的根本问题,也是专业的基本问题;既涉及对园林的评价标准和设计目标,也涉及具体项目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既涉及对民族园林精髓的继承,也涉及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苏州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主要表现在设计立意之高,这种立意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代文人君子所体现的思想品格,这些思想品格是华夏文化之根,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的结晶。她源于儒、道、释文化的精髓,又借儒、道、释文化传播为载体,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君子。这些立意被古代造园家创造性地用于合适的空间载体,以园林要素材料设计营建园内实景,巧借自然万象和传统文化为虚景,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表达立意,实现了景境、意境、心境的完美统一。如此之高的造园艺术和手段,当然不是一般人的设计水平能够轻易达到的。其中有许多营造艺术与手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领悟才能化为己有,应用自如。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设计立意非常丰富,造园手法多样,设计构思严谨,设计路径缜密,表现手法精湛。对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的人而言,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任何一处苏州古典园林,只要真正体会领悟其中的景点立意、表现路径、切入点与出口、实景、虚景、景境、心境,对于提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和设计能力都大有益处。

苏州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还表现在设计过程的精雕细琢。每个景点立意的选择与确定,立意表达的合适载体、立意表达路径的切入点与出口,营造立意的实景及与之相呼应的虚景等逻辑性极强而缜密,几乎达到了顺理成章的程度。

苏州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还表现在设计手法的多样性。“咫尺天地,再造乾坤”是指造园家在有限的私家园林时空内,通过有限和合适的实景的营造,让人联想到有限时空之外的与之相关联的山水万物、自然万象、千年往事。这其实仅是“小中见大”的营造手法。

“小中见大”是苏州古典园林设计常用的手法之一,“开门见山”、“欲扬先抑”、“藏与露”、“实与虚”、“借景”、“隔景”、“障景”、“对比”、“衬托”、“聚”、“散”、“曲”、“层次”等都是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上的表现手法。苏州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到底有多少种手法,恐怕无人能准确说出,但几乎达到了“见招拆招”的娴熟程度。这里的“见招”,是指设计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的“拆招”,是指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与路径。

苏州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还表现在设计的意境深邃上。园林意境为何物?意境本身就是一个不易理解和把握的东西,它是造园家设计构思过程中的产物,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于苏州古典园林某一景点的景境之中。赏园者只能结合个人经历、生平、专业等,在赏景的过程中去体会它的存在,当然也就同时体会出造园家的立意用心了。所以,我们常说的“景因境活,境因景存”也就是这个道理。

(四)平遥古城(The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1.平遥古城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997年12月1日至6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届会议上,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遥有三宝,即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是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2.平遥古城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古城、古镇既是历史印迹,又是民族发展与文明的佐证。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镇化进程,得以完整保存、有综合文化遗产价值的古城镇已不多见;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文化遗产价值高的古城镇仍然显现其勃勃生机和商机,如安徽黄山的老街、苏州的同里、湖南的凤凰古城等都在保护中得到了发展。所以,现在不少地方又热衷于重修古城墙、恢复古商业街等城市建设。但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绿地系统有其特定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这些形式、方法、标准只能真实地保存在特定时期的古代城镇原型中。平遥古城文化遗产提供了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的形式、方法、标准。建议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对平遥古城文化遗产提炼、积累下列专业素材,以便为项目设计所用。

(1)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城墙。这类素材包括:古城墙的结构单元,如城门、女墙、附属设施等的结构与尺度,门楼的建筑风格,城墙砖的泥质、尺寸、色泽、砌筑技术与方式、辅助材料等。

(2)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街道。街道铺地的材质与施工方式、地下排水系统与构造、街道两侧建筑风格、街道的规划结构如何满足当时人们的主要生活功能等。

(3)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民居。该时期汉民族民居布局结构是如北京的“四合院”,还是如皖南民居,还是如现存的一些乡村古村落民居?要真正掌握并理解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民居布局、结构、功能,必须要对像平遥古城那样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县城原型进行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图纸、数据等,才能在承担类似项目的古民居改造、修葺、重建中,真正保持原来的古民居风貌,而不是外表上的修旧如旧。

(4)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店铺。店铺是我国古代县城商业的重要窗口。由于我们今天的商业运行模式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与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今天的人们已很难想象古代县城商业街店面的营业方式和繁华场景,有些也只能借助《清明上河图》中绘出的场景加以想象。而平遥古城保持原貌的街面店铺,仍然在其历史痕迹中保留明清时期古代县城商业运作的模式和街道商业繁华的点点滴滴。这些点点滴滴,正是设计师在设计今天的仿古商业街店面的细微之处需要表现和突出的传统印记,因为它是对那个遥远时代保留下来的最原真、最直接,往往也是最震撼的历史印迹的传承。

(5)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庙宇。庙宇既是佛教建筑类型,也是我国历史社会的一个类型。不同历史时期的庙宇有着不同建筑风格,我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的庙宇风格、组件、结构、尺度、材质等有哪些特征?对风景园林专业而言,庙宇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设计的特点和风格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知道的并不太多。我们今天设计庙宇绿地系统,突出静谧、安详、淡泊、超然,植物系统强调配置银杏、松、竹、荷、桂花等,只不过是对佛教文化的表面了解;就专业设计而言,也只不过是把这种表面的了解转化为某种表面的设计方式。庙宇绿地系统空间类型究竟如何规划设计?除了深入研究佛教文化精髓之外,从保持原真性的平遥古城庙宇绿地系统中领悟其设计艺术与表现手法,是一条有效、直接的途径。

风格、材质、标准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从业者在从事仿古园林项目设计,或古城、古街区、古村落修葺、改造项目中最值得关注的设计指标。它们存在于哪里?又如何才能有效获取?其实,它们就蕴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中,平遥古城就是明清时期汉民族县城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的风格、材质、标准的原型。

(五)丽江古城(The Old Town of Lijiang)

1.丽江古城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97年12月1日至6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一届会议上,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千米,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加工、纺织、酿造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古城建设崇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

2.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也是一座以纳西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的角度出发,应该关注该处文化遗产是如何把“崇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理念体现在古城的规划、建设、发展、保护之中的。

(1)丽江古城“崇自然”的可贵特质在城镇规划设计上主要表现在:

①古城的规划与布局:古城依托三山而建,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古城的规划布局,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藏风聚气,与大自然形成了有机的统一。

②古城的纳西民居建筑群选址与布局: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金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一格地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

③兴文巷一带民居建筑群布局:河水从民居建筑穿墙通过,东家进、西家出,形成水流落差,潺潺的水流之声不绝于耳,犹如置身于林泉之中、水上人家。

(2)丽江古城“求实效”的可贵特质在民居建筑风格和功能上主要表现在:

大研古镇的民居建筑基本保留了明清时的建筑特色,并糅入汉、白、藏等民族的建筑长处,吸取其他民族的建筑精华,形成了具有创造性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虽无统一的模式,却功能齐全、因地制宜,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3)丽江古城“尚率直”的可贵特质在街道地面铺装和民居建筑风格上主要表现在:

新华街是丽江最早的茶马古道,北出中甸,自古以来是进藏马帮的出入之道,其路面铺垫的青石板呈竖状铺设。古城人的率直与好客,引来商贾云集,从路面石板的铺装和被踏平的石板地就可窥见一斑。

古城民居房屋多是土木结构,青瓦铺顶,建筑风格朴实、造型简朴。在青灰色总基调中,墙面或木制门窗却巧妙地融入了橙红色。这种民居的总体色调处理,含蓄中透射出率直与热情,也与古城地处云贵明快的高原环境相适宜。

(4)丽江古城“善兼容”的可贵特质在古城布局、设计上主要表现在:

城中无规整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依三山为屏、以一川相连;水系设置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曲、幽、窄、达”;建筑物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四方街)为一个梯形广场,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西有西河,东为中河。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这些都显现出极高的兼容性。

丽江古城“善兼容”的可贵特质还表现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包容性上。丽江古城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楹联匾额、碑刻条石,都充分体现出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丽江古城把“崇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理念细化在古城的选址、规划、布局、建筑、民居、水系、文化、生活、商务等城市建设的分项之中,也把这些理念转化成具体的规划设计表现方式,体现在古城选址、规划、布局、建筑、民居、水系、文化、生活、商务等具体的载体和路径上,并非空洞的概念表述。从中可见,丽江古城的先辈们具有极高的城市建设智慧和经验。我们需要从中学习城市建设从理念、概念到规划、布局,从载体、路径到细化设计,从人居环境到融入山水环境,从民居到文化、生活、商务等的设计智慧。

(六)天坛(Temple of Heaven)

1.天坛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1998年11月31日至12月5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二届会议上,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祭祀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

天坛与故宫同时修建,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5米、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天坛的总体设计,从它的建筑布局到每一个细部处理,都强调了“天”。

天坛从选址、规划、建筑的设计到祭祀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

2.天坛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天坛文化遗产是古代华夏民族把宇宙观中对“天、地、人”的认识,借“天坛”为主题,以建筑为载体的杰作和遗迹,设计手法之精妙、融合艺术之高超无可比拟。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其实主要是从事人居环境的室外环境设计,领悟天坛文化遗产中古人把对宇宙观中“天、地、人”的认识引入空间设计的方法,对提高从业者的专业设计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应着重领悟以下内容:

中国古代宇宙观认为“天圆地方、天地互通、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坛的主建筑祈年殿设计为圆形,而其下的“坛”设计为方形;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该墙俗称“天地墙”。这些设计处理手法巧妙地将抽象的天地结构概念和构象表现为天坛主题景物,将“圆”和“方”两个相关的抽象设计元素统一到“天坛”这一主题景物空间中,使“天圆地方”这一天地的构造构象得到了切合主题的具体表现。

“天地互通、天人感应”也是我国古代宇宙观的重要内容,因此才有天子代表万民在天坛祭祀上天,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那么,天坛在设计手法上是如何表现“天地互通、天人感应”这一抽象概念的呢?天坛在“外坛”和“内坛”之间设有长300多米的高出地面的甬道(海漫大道)。人们登临其上,环顾四周,首先看到的是那广阔的天空和那象征天的祈年殿,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体现了古人认为的到天坛去拜天等于上天,而由人间到天上去的路途非常遥远、漫长。天坛设计表现“天地互通、天人感应”的手法还表现在:位于建筑轴线北部构图中心的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营造了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同时,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

“法天象”也是天坛设计表现“天”的另一艺术手法。我国古代有“天有九重”的说法,所以才有唐朝大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九”这一数字,在天坛设计中也就成了表现天的符号了。所以在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中,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还有,天坛祈年殿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拟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也都是“法天象”在天坛设计中的具体表现手法。

天坛设计中表现我国古代天地宇宙观和法天象的艺术手法,看似偶然,其实是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家有着极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专业功底。天坛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与成果,也是值得今人好好琢磨、体会的难得范本和经典案例。

(七)颐和园(Summer Palace)

1.颐和园文化遗产简介(www.xing528.com)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1998年11月31日至12月5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二届会议上,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约15千米,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平方千米,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苑林区。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环境幽雅,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的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91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颐和园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2.颐和园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苑林区分为前山、前湖景区和后山、后湖景区。

前山景区以智慧海、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中轴线,这样的建筑布局规整而气势恢弘,与前湖之昆明湖相呼应。后山、后湖景区有苏州河及两岸风景林带、藏式寺庙、园中园——谐趣园,风景雅致,山林幽静。颐和园的造园艺术和手法,一方面体现出我国传统皇家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如昆明湖中的“一池三山”布局,应该是在我国传统皇家园林中,最后一处承用该手法;再如,前山景区的建筑布局严紧而规整,也是皇宫和皇家园林建筑常用布局形式。另一方面,巧借了我国江南园林的一些营造手法,如昆明湖水面借助亭、岛、桥、堤对水面进行分隔,使其形成不同的景区空间,但又隔而不断、互为整体,从而不影响昆明湖整体水面的辽阔,与前山、前湖景区的开阔、恢弘相呼应;后山、后湖景区更显得山林幽静、河道悠长,组织了许多安静、祥和的小空间等。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角度应着重体会如下造园艺术与手法。

湖中布列着一条长堤——西堤及其支堤,三个大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三个小岛——小西泠、知春亭、凤凰墩。这种设堤将湖面分隔的手法是以杭州西湖的苏堤为蓝本的。昆明湖水面由西堤及其支堤划分为三个主要水域。最大水域东面水域中的南湖岛以十七孔石拱桥连接东岸。蹬上南湖岛的望蟾阁,可以环眺四面八方之景,尤其是万寿山全景和西面的玉泉山、西山借景。其环眺可尽收眼底的景观气魄之大,犹如长卷山水画,这在清代皇家园林中也是罕见的。昆明湖上三大岛屿鼎列的布局明显地表现出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的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便是最后一座,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座。

前山中央景区建筑群的五条轴线控制着整个前山建筑布局从严整到自由,从浓密到疏朗的过度、衔接和展开,把散布在前山的所有建筑物统一为一个整体。中央建筑群在立面上形成的近乎等腰三角形的轮廓线显示稳重的感觉。建筑群中的其他一些建筑物或建筑局部也大多控制在一系列的等腰三角形的几何关系之中。这种几何关系是无形的脉络和纽带,把整个建筑群的立面串缀为一个类似金字塔样的稳定的整体,以求得立面形象的庄严性,又创造了寓变化于严谨的造型效果。其中的佛香阁平面呈八角形,外檐四层,内檐三层,高36米,是园内体量最大的建筑物。它巍然雄踞山半,阁尖超过山脊,气宇轩昂,凌驾一切,成为整个前山前湖景区的构图中心。这组建筑的布局形式,既体现出皇家建筑规整、严谨的布局传统,也表现出皇权的气势恢弘、至高无上。

昆明湖东岸建有镇水“铜牛”,与湖西岸的一组大建筑群“耕织图”构成隔水相对之势。这种规划构思再现了西汉武帝在长安上林苑开凿的昆明湖以象天汉、牵牛与织女隔河相望的寓意,源自于古老的天人感应思想和牛郎织女的神话。

昆明湖西岸的景观特色是建筑都隐蔽在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树木蓊郁的自然环境之中,极富江南水乡的情调。乾隆非常喜爱此处景观,称之为“玉带桥边耕织图,织云耕雨学东吴”。

清漪园在景观布局上摹拟杭州的西湖,但摹拟并非简单的抄袭,用乾隆的话说,“略师其意,不舍己之所长”。清漪园的造园手法是如何“略师其意”地吸取杭州西湖风景之精粹,再结合本身的特点而又“不舍己之所长”的呢?以下略加分析。

(1)注重贵在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艺术再创造。能结合本身环境的地貌特点和皇家宫苑的要求进行创新。

①杭州西湖的景观特点:由环湖一周的建筑景点点染而形成犹如长卷展开的大幅烟水迷离的风景画面。景点建筑自由自在、随宜地半藏半露于疏柳淡烟之中,显示人工意匠与天成自然之浑然一体。

②清漪园的环湖景点布局从湖中的南湖岛开始,过十七孔长桥经东堤北段,折而西经万寿山前山,再转南循西堤而结束于湖南端的秀绮桥,形成一个漫长的螺旋形“景点环带”,犹如一幅连续展开的山水画长卷。在这个环带上的景点建筑或疏朗、或密集,依山面水,各抱地势,长卷画面的通体有起结、有重点、有疏密,呈现起伏跌宕的韵律。景点建筑则以其一系列的显露形象和格律秩序,于天成的自然中更突出人工的匠意经营。

(2)借景之广泛、借景内容之多,在清代的皇家园林诸园中实为首屈一指。

①西湖湖面三面近山环抱,一面是城市屏障,有一定的内聚性和封闭性。能借到湖外之景的自然山水景观或人造山水景观的资源很少。

②清漪园的前山、前湖景区则不然,万寿山屏列于北,前湖横枕于南,成北实南虚之势。湖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田畴平野;湖的西面水泊连绵直抵玉泉山麓,衬托着更远处的西山群峰。南面和东面的虚景一直往东、往南延伸而消失于天际。景观开度大、外向性强,为园外借景创造了丰富的可借资源。如园外的玉泉山、西山、平畴田野、僧寺村舍、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都可成为借景。而且这些可借之景能与园内之景融为一体,嵌合得天衣无缝,是园林运用借景手法的出色范例。

后山即万寿山的北坡,后湖即界于山北麓与北宫墙之间的一条河道。这个景区自然环境的幽闭多于开朗,景观布置和设计以幽邃为基调。主要建筑景观有:位于后山的城关“赤城霞起”、位于须弥灵境的“四色塔”、位于后山西半部的“花承阁”。蕙山园的造园风格是仿江南无锡的寄畅园。这两座园林的理水手法也很相似,都是以水面作为园林中心。连水面的大小和形状都差不多,横跨水面的知鱼桥(蕙山园)与七星桥(寄畅园)的位置、走向亦大致相同。蕙山园建筑疏朗,以山水林木之美取胜,具有明代和清初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风格,是当年清漪园内最富于江南情调的园林之一,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名为“谐趣园”。

后湖的河道婉流于后山的北麓,全长约1000米,用疏浚湖的土方堆筑为北岸的土山,其岸脚凸凹、山势起伏均与南岸的真山取得呼应。利用多处的土方把河道的全程障隔为六段落,每个水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都略近似小湖泊比例。经过这种分段收束、化河为湖的精心改造之后,漫长的河身就能免于僵直单调的感觉,增加了开合变化的趣味。诗人陆游赞赏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在这项水利工程和水上景观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清漪园在总体规划上着眼于西北郊全局,通过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大环境来做出通盘考虑和设计安排。三山五园构成的东西向轴线系统把三山五园串缀成整体的园林集群。这样的布局超越了园林的界域,显示了西北郊整体的环境美,同时也为三山五园之间的借景、彼此成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最晚建成的清漪园对这个庞大园林集群的有机整体及其环境全局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一园建成,全园皆活”。

(八)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Xidi and Hong-cun)

1.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20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2000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四届会议上,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又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以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440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2.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西递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西递、宏村在村落选址与环境、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与园林、独特的供水系统等方面是如何表现出其“桃花源里人家”和“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呢?我们应该从该处文化遗产中领悟西递、宏村祖先的智慧,将其表现艺术与手法融入当今的古村落修葺或改造实践中去,使我国古村落得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1)西递——“桃花源里人家”。

①村落选址与环境:徽州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带,总体地貌特征为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西递古村落的中央处建有胡氏族祠“敬爱堂”,这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砖木徽派古建筑。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着敬爱堂而过,曲折萦回、有条不紊地衬托着上村下村,缓缓地流经家家户户的门前。

②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与园林:西递的古民居建筑,大多是以内向方形,围绕以长方形天井的合院为基本单元的木构架封闭式砖墙围护的建筑。其内部布局以及装饰则各具匠心,石雕、砖雕、木雕艺术更是巧夺天工、琳琅满目。门场、门罩、漏窗的砖雕、石雕各具神态,无一雷同;窗槛、裙板、阳裙、栏板、窗扇、网格、梁垫、斜撑以至木柱和栏杆的木雕,无不精雕细刻,形态各异,尤以浮雕、透雕技巧更为精湛。大门置以浑厚、稳重的青石门坊,左右两侧壁墙用水磨青砖砌成,白灰压缝,线条明快清晰。讲究的宦官富商人家,侧壁也由青石筑成,显得庄重、富丽。门楼上层是砖砌瓦覆的雨檐,层层挑出,两角翘起。顶端为特制的雕花瓦当和滴水,形成一排整齐的雁齿。此处是徽派砖雕大显身手之处,八字门墙上端所置的砖雕,多为山水花卉、鸟兽人物、戏文传说等图案,与门楼上的各式图案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大门一般漆成黑色,上配以黄铜或铁制的门环。远远望去,白墙之间的青砖青瓦,加之以宽厚的石门坊和黑色的大门,形成一完美的徽派建筑整体。从色调、形体看,均极为端庄稳重。西递古民居的正门至天井的空间部位称为“门厅”,它是整套住宅的主体部分,也是民居平面布局上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建筑艺术空间。门厅由正门、屏风、天井等有机地组合而成,是作为迎送宾客止步之阶,古时迎送宾客到此,便可上轿乘马,所以又称为“轿厅”。

明清时代的西递古村落,民宅装饰豪华,又多建有精美的园林,把民宅与园林结合在一起。几乎家家都布设有庭园,在充满诗情画意、即步可吟的庭园胜景中,园墙景洞、花窗透隔、厅堂连廊等相辅相成,彼此依托,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各家的庭园有的虽是两户,却以院墙相连,有的虽有一巷之隔,却以漏窗相望,采用“邻借”的手法,引庭外风光于庭中,形成“桃花似火喷墙外,翠绿竹荫借东家”的互生景观。除了采用“邻借”外,还采取“远借”、“仰借”、“因时而借”等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无穷的景致。

③独特的供水系统:西递是利用天然水系的典范。走近西递,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参天古林掩映下的庙宇烟火,沿着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穿行,可见路旁流淌着的淙淙西溪,这里就是西递的水口。西递的水口处,曾建有文昌阁、魁星楼、水口亭、凝瑞堂及多径石拱桥,成为西递古村落的第一道风景线。西递的水口如同古村落的一面照壁,将村内、村外分隔成两大既互为照应、又彼此分开的空间和地域单元,村外(至水口)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村内则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西递有三条溪水环村而过,金环溪绕村前,后边溪绕村后,前边溪穿过村落中部,缓缓地流过许多人家的门前。村民利用这个天然水系,在溪上架设了许多石板桥,以接通大街小巷和民居宅院。

(2)宏村——“中国画里的乡村”。

①村落选址与环境:宏村在明清时期还是一个简陋的小山村。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羊栈河与西溪汇合,环村西向南入奇墅湖,雷岗山前地势广阔。宏村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紫气青霞、云雾静流,是一处难得的山清水秀、安静祥和的中国皖南山区古村落。

②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与园林:宏村是以村中汪氏的家族总祠“乐叙堂”为中心来规划设计的。这座乐叙堂不仅是供奉祖宗牌位、合族祭祀先祖的祠堂,同时也是全村聚会的场所。乐叙堂建筑规模宏大,仅堂院门楼面积就有74平方米。月梁、莲花托雕饰精美,正堂大门为四柱三间五檐贴墙门楼。门楼皆用砖雕装饰,砖雕为双层满雕,工艺精湛。厅堂内宏梁伟柱,气势轩昂。后部原为二层楼建筑,现已不复存。乐叙堂整体建筑基本保持明代原貌。

在水圳中段有一座徽商豪宅,名承志堂,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私家宅院。整幢建筑里包括了正厅、后厅、左右厢房、书房、娱乐边厅、小姐阁楼、厨房和佣人住房,以及内外庭院、花园等,囊括了徽州古代民居所有功能。外院只有一些石板路和小片竹林、树木。拾级而上是八字门楼,两边立一对石鼓,这座门楼是内外院的分界线。院内有对称的两个花坛,中间石板路直通厅堂正门。边门直通后花园,这是专供人休闲的小园林。承志堂不仅布局考究,装饰也极其富丽堂皇,仅前后厅额枋上的木雕人物图就可称徽州木雕精品。

③独特的供水系统:宏村是建造人工水系的典型。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由族人汪奎元主倡,汪氏大小族长16人集资,在村南征集秧田数百亩,连通大小石罅,凿深数丈,开辟出一个硕大的池塘,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四周砌石立岸。因位于村南,故取名为“南湖”。在修建南湖这项浩大的工程时,宏村的设计者们十分注重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使得民宅、书院、祠堂、路桥等建筑群,与水圳、月沼、南湖等水系统一为一大整体。在呈半环形的南湖南畔,分上下两级石岸,每隔5丈(约16.7米)各植红杨、垂柳一株,形成一片绿荫,与村后雷岗山的榛树林遥对成趣。弓弦部湖之北岸,倚村顺势,平铺有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临岸建有起伏错落、风格相近的徽派建筑群,使粉墙黛瓦与隔岸的花红柳绿相映生辉,景色怡人。湖中筑有阡堤,有画桥连通两岸,又将南湖一分为二,使湖水相通,舟楫穿行。湖面广植菡萏,每值盛夏,荷叶田田,菡萏争艳,加之荡舟其间的采莲少女,好一幅诗情画意的“采莲画卷”。

宏村初建时,虽有溪水绕村而过,但村中仍然缺水。永乐年间,经多次勘查,制订了一个卧牛形的村落扩建计划和人工水系的修建方案,先将村中的一口泉眼挖深,修建了一个半月形池塘——月沼,并开凿400米长的水圳,引西溪水注入月沼。水圳九曲十弯,绕至各家门前,供灌溉与生活用水之需。过了150年,随着人口的增加,月沼之水只能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已无法供给灌溉之用。于是在万历年间,又在村南修建了18000多平方米的南湖,引水圳之水注入湖中,再经湖边暗道出水孔,流至堤下灌溉万亩良田,多余之水则泻入西溪。这样,由月沼、南湖和九曲十弯的水圳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水系,既解决了生活、灌溉和防火用水,又改善了居住环境,美化了村庄,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九)澳门历史城区(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1.澳门历史城区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2005年7月1日至16日,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九届会议上,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以及同分散建筑紧密相连的妈阁庙前地、阿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7个广场空间。其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

明末清初,大量天主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积极从事远东地区的传教工作,并由此创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这些传教士来自不同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到19世纪,随着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大陆,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积极开展传教活动。

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拜,表现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居民妈祖信仰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众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海外妈祖崇拜传播和组织的典型特征,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传播妈祖文化的地方。

在400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互敬。这种中、葡人民共同酝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2.澳门历史城区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历史城区见证了澳门400多年来中国闽粤沿海居民信仰的妈祖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相互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当然,这种相互交流与多元共存,首先是人的相互交流与多元共存,但作为这种共融的文化形态,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主要以建筑为载体,以建筑的形式、风格,表现出近代西洋建筑结合亚洲其他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产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使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从业者应着重关注澳门历史城区文化遗产中的哪些建筑?这些建筑又是如何以建筑为载体表现中西文化共存与合璧的?理解并回答这些问题对承担我国当前比较关注的历史文化古街区修葺或重建项目的设计是十分有益的。

(1)圣若瑟圣堂的建筑特色。圣若瑟圣堂正门上方为耶稣会的标志,正面有三个入口,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形,长轴长27米,短轴长16米,长轴两端分别为入口前厅及主祭坛。祭坛供放其主保(圣若瑟)像,装饰甚多,其中两组4根腰缠金叶的旋柱最具特色,柱头则以破山花形式收结。而与之呼应的是入口前厅中4根支撑二楼唱诗台,来自原圣方济各修道院的木制盘旋柱。4个拱顶形成一四边内弯之正方形空间,其上以一罗马式穹窿封顶,穹窿直径为12.5米,顶部高度为19米,开有3环各16个窗户,其中最高一环为假窗,另两环才具有透风及采光功能,穹顶内侧为白色,中间是黄色的耶稣会会徽。

教堂正立面为一雄浑的墙体,宽24.6米,高19米,顶层两边为对称的钟塔,塔顶为琉璃瓦顶,其左钟塔3个窗洞放有大铜钟,左边钟塔正面窗亦有一铜钟,以及一小门通往天台,中间山花中有一耶稣会会徽雕饰。

(2)卢家大屋的建筑特色。卢家大屋高两层,以厚青砖建造,是晚清时期粤中民居温婉纤细建筑风格的典型。大屋为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三进即门厅、茶厅(轿厅)及正厅,以屏风相隔,屋内布置多个天井,便于通风和采光。有两个取光的内庭,依风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挡煞气的屏风。主立面入口部分内凹,为中式典型形式;而窗的设计,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内部融合中西方装饰材料和手法,既有粤中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横披、挂落、蚝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满洲窗、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共冶一炉,饶有趣味。正立面窗户全为葡式百叶窗,其中以上方左右两扇最为精美。窗扇以金属包角,百叶窗上加半圆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是灰塑装饰。大宅反映了澳门特有的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民居特点。

(3)大三巴牌坊的建筑特色。大三巴牌坊是澳门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禄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圣堂创建于1580年,在1595年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焚毁。教堂第三次修建由意大利籍耶稣会会士斯皮诺拉神父设计,并于1602年奠基,1635年建成,历时33年,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1835年1月,教堂起火,最后剩下教堂的前壁。由于教堂前壁形似中国的传统牌坊,故本地人便称之为“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高27米,阔23.5米,石壁厚2.7米,建筑属于矫饰主义风格,且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与东方建筑风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层,自第3层起可分9格。

(4)大三巴哪吒庙的建筑特色。大三巴哪吒庙常被视为澳门中西文化和洽相处之象征。大三巴哪吒庙建筑长8.4米,宽4.51米,为两进式建筑,中间无天井,罕见于传统中式庙宇。

(5)妈阁庙的建筑特色。妈阁庙由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6)港务局大楼的建筑特色。港务局大楼高两层,其外墙柱窗是穆斯林式穹顶,配合通花围栅,具阿拉伯建筑之风格。

(7)郑家大屋的建筑特色。郑家大屋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属岭南风格民宅。大宅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并以大内院相连。建筑材料以青砖为主,墙基则由花岗石筑砌。中式建筑特色表现于中式大宅建筑格局与屋顶等;而西方特色则表现于古典建筑装饰风格,可见于部分室内天花、门楣、窗楣、檐口线和外墙批荡等。

(8)玫瑰堂的建筑特色。玫瑰堂由西班牙多明我会所建。教堂的正面上方刻有多明我会的徽号。正面上下共分3层,每层都被不同款式的圆柱分隔出门窗位置,顶部则为三角楣,是17世纪教堂的豪华风格。教堂内部由一高阔的主殿及两个侧堂所组成,主殿和侧堂由几个圆拱门隔开,而主祭台和主殿之间也有一圆拱分隔,小祭坛则设于侧殿。

(十)杭州西湖文化景观(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of Hangzhou)

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

2011年6月20日至29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的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包括6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富的10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它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它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它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未有大的变换,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

2.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与风景园林专业设计

西湖的湖、山、城整体的景观空间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征,高度契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山水模式,而被历代推崇为反映中国山水美学思想的典型景观和山水人居的典范,维系和传承千年。作为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其文化景观布局及其景观的美学思想值得风景园林设计的从业者着重体会。

(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布局的特点。低缓的群山呈马蹄形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层叠而舒展,天际线柔和而委婉,群山环抱中的湖水盈满平静。全湖被孤山、白堤、苏堤划分为5个水面,形成“湖中有湖”的格局。建筑景点环湖一周点染形成犹如长卷展开的大幅烟水迷离的风景画面。景点建筑自由自在、随宜地半藏半露于疏柳淡烟之中,显示人工意匠与天成自然之浑然一体。

西湖“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是由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以及它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共同组成。白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时所建的东西向的长堤,全长987米。苏堤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轼所建,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整个西湖,全长2797米,堤上有6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拱石桥。这种以堤岛分隔和组织空间的方式,是中国景观设计中营造适度的景观空间尺度的重要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湖堤景观风貌,形成了西湖代表性的景观格局特征。该手法也被我国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昆明湖水面分隔所借鉴。

(2)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美学思想。白堤上的断桥是西湖的著名景观。“断桥残雪”则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每当瑞雪初霁,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格外动人心魄。因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相识于此,因此断桥亦拥有爱情象征的意义。“苏堤春晓”是以苏堤的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题的跨湖古堤景观。全堤以六桥烟柳和桃柳相间的植物景观特色著称,当春日的拂晓晨光初启,宿雾还未散去,苏堤上垂柳轻拂、桃花绽放,满堤红绿间错、景色如画。沿堤走去,西湖景观如画卷般渐次展开,小瀛洲、保?塔、丁家山尽收眼底,湖西诸山峰峦叠嶂,出没于烟波之中,如入仙境。“三潭印月”以月夜在小瀛洲赏月,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主题。“三潭”原指北宋时西湖中为限定水域禁植区所立的三个标志石塔,月明之时,三塔与湖水、明月共同构成相互映衬的景观。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一无二的水景特色,配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的传统植物品种与亭阁建筑,构成了四季色彩绚丽的景观。月夜“三潭”点烛之际,更能触动天月、水月、塔月与心中之月交融关照。这一景观是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因此成为杭州西湖景观最经典的标志。“曲院风荷”则以夏日于湖边小院观赏荷花为主要特色,荷花盛开时的碧叶红花、悠远香气与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体现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香远益清的审美情趣。“平湖秋月”以观赏诗情画意的西湖秋月之夜为主题,当秋高月明之时,高阁凌波,水月相融,置身于月光笼罩之中,极易产生身处月宫之上的幻境。“花港观鱼”以在私家宅院的山、池环境中观赏花、鱼等特色动植物景观,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为主题。“柳浪闻莺”以观赏滨湖的柳林中的莺鸟歌鸣为主题,是一处听觉欣赏景观。“双峰插云”以观赏南高峰、北高峰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将视觉景观引入远山天际之中,将西湖景区带入更大的自然景境之中。“雷峰夕照”以日落时位于山巅的雷峰塔剪影为观赏特点。“南屏晚钟”以南屏山北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让人难免心生阐意,感悟人生。

三、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遗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的立法体系尚在完善之中,目前还没有针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专门立法,不过,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依法保护。

(一)相关国家法规

我国已有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有:1982年11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9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公布的《城市规划法》、1994年10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06年12月公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6年11月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二)相关地方法规

随着我国申报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逐渐增多,一些遗产属地政府也开始探索对世界遗产进行立法保护,尝试对世界遗产进行依法管理。

我国第一部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以世界遗产为专门主题的立法活动的先声。

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使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以其“骄子”身份得到了应有的法律保护。

云南省于1994年6月颁布了《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2006年3月,《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四、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现行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制为属地管理体制。

属地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第五条所规定的内容:“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主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设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属地管理体制的优点: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三权一体,便于政府统一管理。

属地管理体制的缺点:受利益驱动以及政出多头的影响,经营权与管理权的一体化使管理权实际丧失,遗产地内的旅游开发与建设得不到有效约束,造成楼堂馆所滥建,索道、电梯纷纷上马等后果。

五、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世界遗产管理体制之争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应实行世界遗产国家统一管理体制,主张建立国家遗产管理局,直接管理国家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及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以克服目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真正有效的保护。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如没有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难以实现有效的保护。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体制尚未理顺,法制不够健全,经济发展速度又快,这一问题显得尤其迫切,如不尽快解决,世界遗产或其他自然文化遗产一旦被破坏,即不可再生,难以复原。

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遗产管理体制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完善现行的属地管理体制。这种观点还认为,由国家遗产管理局直接管理世界遗产的模式对于世界遗产地的地方政府利益会有明显的冲击,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可能实际运行中的困难会很多。比如,一个突出问题,世界遗产地范围内的居民,中央政府是否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如果要搬迁居民,是否能够在资金方面支持得起?后续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再者,实施垂直的封闭管理,实际上是要设立许多独立的地域单元,在行政区划等方面会有许多问题。

(二)政府管理与引用市场机制管理之争

一种观点主张世界遗产应该由政府管理。这种观点认为:问题的核心就是管理权与经营权能否分离,产权与使用权能否分割。

世界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它具有全球或全国唯一性及不可重现(造)性,由政府管理遗产资源只能是唯一选择,这是政府的责任。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经营权与所有权是天然一体的,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遗产区管理转入以营利为首要目的的商业性旅游经营轨道,其经营举措往往是与遗产保护背道而驰的。

另一种观点主张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探索出一种合适的制度安排。这种观点认为:政府或者市场都不是“唯一”的方式,二者都有其合理存在的可能性,关键是找到一种合适的制度安排。实际上,世界各地的国家公园,既有中央集权式管理模式、地方自治管理模式,也有产权私有化式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遗产资源治理模式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需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各自的制度安排。所以,关于遗产资源管理的争论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公共资源的管理是由政府强权参与经营管理,还是明晰产权由市场来经营,二者实际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路。问题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制定恰当的管理规则。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争

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及其特殊资源凸显出的垄断经营的价值内涵,还会为地方带来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到底孰轻孰重?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遗产不能片面地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旅游资源,不是经济开发区;《世界遗产公约》是“保护公约”,不是“开发公约”、“建设公约”。应该强调,世界遗产是祖先和大自然馈赠给全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让其代代相传,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世界遗产公约》指出,可对世界遗产进行展示,但不允许擅自进行改造,必须保护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是宗旨,是利用的前提。不应将保护性遗产、社会公益性遗产变成少数企业的经济开发资源。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事实证明,遗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经济发展中环境代价最小的一种现实选择。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地方经济长期陷入贫困的窘境中,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资源保护的经费没有来源,因此,贫困和落后是保护不了资源的,只能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各个方面综合比较的结果来看,利用遗产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是实现世界遗产地经济良性增长、与环境资源冲突最小、环境代价最小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