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培养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教师培养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由于学校教学滞后于实践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培养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社会学前教育要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调整。但由于学校教学滞后于实践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3.2.1.1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课程的结构

目前,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表述大同小异,概括起来基本上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大类:

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大学生的一般素养,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类、自然类和工具类课程组成;五年制的还涉及高中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有些院校又把它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教育理论素养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学前教育思想观念,掌握进行学前儿童知识教学和组织学前儿童活动以及管理班级的科学方法,掌握学前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形成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教育实践是使学生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包括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包括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社会调查军训、勤工助学、毕业论文和毕业艺术汇报演出或艺术创作展。

以上大概勾勒出了目前我国不同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这样的设置,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课程是培养教师素质的哪些方面,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的具体体现。

3.2.1.2 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前,无论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不同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分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比如,属于教育大类的学前教育专业,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这两个层次,几乎都不开设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一般开设这门课程,但是,教育学中有关德育、教学、课程、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一般略讲甚至不讲,因为有德育论、教学论、课程学和组织管理行为学等专门课程来讲述,而这些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是不开设的,这样,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要窄一些。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常常只在学前教育这一领域中“兜圈子”,凡课程都必须冠以“学前”或“幼儿”等字样,视野很不开阔,而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基础课程非常少。

2.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的矛盾(www.xing528.com)

一般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每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在10门左右(毕业实习学期除外),每周课时在24~30学时之间,学生负担之重是可想而知的,相对而言选修课程开设非常少,三年或者四年只有4~10门。从学时总数来看,大部分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有2800个学时左右,而选修课只有240个学时左右。选修课程比例过低,使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基本上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教师知识结构“广”“博”的特点。

3.新旧课程更替之间的矛盾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应符合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不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由20世纪50年代的37门增加到现在的60门左右,其中许多课程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每增加一门课程,就会对原有课程在课时、知识体系等方面产生冲击。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一些新的变化,增加了一些新课程门类,但增加的课程基本上是在大教育范围内选择的,缺乏与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前瞻性。目前,世界学前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四大趋势:重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研究;研究范围拓展到0岁,特别重视3岁前儿童教育的研究;重视缺陷儿童康复教育的研究;重视幼儿教育质量的评估。

4.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之间的矛盾

学前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学前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学前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长期以来由于受学科课程思想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课程而忽视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技巧较弱,对学前教育实践了解不够,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而高职高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强化音乐、舞蹈、钢琴美术等技能课程,缩短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等专业理论课程的课时数,或者减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开设的门数,使毕业生专业理论相对较差,向高层次、长远发展的后劲不足。

5.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

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还是高职高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在过去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小,课堂讲授课程多,学生去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实践一线的机会少得可怜。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只包括幼儿园调查和学生实习两项内容,集中的教育实习大约4周时间,如果把平时的见习时间也算上,大概只有五六周的时间。

另外,实习时间的分布也不合理。四年制的本科,学生的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三年制的高职高专一般安排在第5学期,而五年制专科一般安排在第5学期和第9学期。这样,教育实践课程安排在时间分布上过于集中,前几个学期基本上没有实习活动,学生与幼儿园的接触、与幼儿的接触少之又少,一旦实习就得正规地与幼儿接触,容易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