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蹈教育中如何训练学生的美感

舞蹈教育中如何训练学生的美感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美感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人体美基本素质的训练,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借助肢体语言来感受美和体验美。由此可知,舞蹈教学归根结底是美感教育,教学的方法、内容乃至其他各种的训练均是为培养舞蹈美感服务。重视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舞蹈教学能否到达更高层次的关键。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舞蹈美感就成为舞蹈教师所必须悉心研究的课题。

舞蹈教育中如何训练学生的美感

所有的艺术,本质都在于美,舞蹈艺术也不例外。舞蹈的美感依托人体来表现,通过形态来予以表达,并辅以思想感情的融合,通过音乐的起伏跌宕来带给人们以美的体验,人人都有爱美的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调动自身的器官去感受美,即产生美感。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美感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人体美基本素质的训练,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借助肢体语言来感受美和体验美。这也是培养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美感(图4-3):

图4-3 舞蹈教育中学生美感的训练

(一)进行规范化训练

和其他艺术教学相同的是,舞蹈教学也应该具备规范的舞蹈训练和形式,它是基于人体解剖学的原理,在对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有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不管是确定舞蹈训练中的位置、角度、幅度的过程,还是确定舞姿的过程中,都需要以人体为基础,这样才能促进训练的规范性和效率性,同时训练过程也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先练习站姿、勾、绷脚,再到跳、转、翻,最后才能达到身韵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舞蹈教师应该严格地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动作要规范到位,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欠缺之处要积极地克服,确保具备较好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系统力量和软开能力等,能够协调手、眼、身、步等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从而将舞蹈的肢体美充分地展现出来;并对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和抒发;这样对于传递、创造和享受舞蹈美都很有帮助。

(二)精细化的过程动作

在舞台上,舞者们踩着节拍,步履轻盈地婆娑起舞,每个自然而流畅的过程性动作都向观众讲述着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意境以及舞者的思想情绪。舞蹈是否连贯、流畅、吸引人,主要在于连接两个舞姿的过程动作是否过渡自然并包含韵律美。同样的舞蹈动作让不同的舞者演绎,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这是因为各个舞者对过程动作的处理方式不同,包括舞蹈的力度、着力点、节奏感以及动作幅度的控制,等等。由此可知,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过程动作需要舞者认真琢磨,仔细研究。舞蹈中所呈现出来的行云流水就是靠动作与动作间的自然过渡,所以学习舞蹈的同学们不应当只去注重大的舞姿、亮相、技能、技巧的完成,更应重视动作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也就是整个舞蹈的流畅与协调性。在舞蹈课上,同学们应该尽量理解舞蹈老师强调的基本动作要领,在动作组合的训练中,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个细微的动作过程,用心、用身体去领会舞蹈的意境。这样尽善尽美的表演才能打动观众,无异于一场视觉盛宴。

(三)注重技能技巧训练(www.xing528.com)

舞蹈表现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技能技巧动作,它是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能技巧动作不仅是舞蹈表演能力,也是舞蹈中美感的表现力,它对舞蹈美感的创造是不可替代的。

舞蹈的技能技巧训练不单纯是掌握正确的姿态、训练身体的柔韧度,更是舞蹈表现力的训练。作为服务于艺术表现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舞蹈教学中的技能技巧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基训并非只是枯燥的技能技巧练习,更是舞台表演的基础。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以及对舞蹈美的感知能力,同时具备了这些要素才能演绎出完美的作品。

(四)掌握舞蹈美感体现

舞蹈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这是根据不同的种类、风格、特征所做出的划分。比如,藏族舞蹈《珠穆朗玛》,藏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由农牧文化与藏族文化融合产生的。跳动这段舞蹈时,人们感受到了藏舞水袖撩摆的魅力。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腿部的膝关节连续不断、小而快的弹性动作以及连绵柔韧的屈伸动作。《珠穆朗玛》用原生态歌舞与音乐演绎出了绝美西藏,让观众感受到了神秘、纯粹、热情而真实的藏族风情。

作为表现性艺术,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感召力和审美特性,一直以来都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们通过对优秀舞蹈的赏析,感知到民族舞蹈的魅力,开阔了眼界,感受民族舞蹈的文化底蕴,继而使学生们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促使他们从更高层次上追求向上的能量以及坚守美好生活中的至真至善。

“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故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实践活动对于巩固学习兴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作为一名舞蹈老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各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对于学生来说,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多。首先,各个班级、年级、学校会组织各项文艺演出活动,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们积极排练。其次,积极锻炼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尝试让大家自编自导一些舞蹈节目。最后,社会层面上的各类文艺表演及舞蹈比赛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在掌握了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后,一定要组织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类文艺实践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舞蹈的编排与表演中,既提高了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也提升了对舞蹈艺术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向优秀者学习,及时发现自身的差距,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浓厚的兴趣和更高追求。在兼顾舞蹈课任务完成的同时,更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由此可知,舞蹈教学归根结底是美感教育,教学的方法、内容乃至其他各种的训练均是为培养舞蹈美感服务。重视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舞蹈教学能否到达更高层次的关键。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舞蹈美感就成为舞蹈教师所必须悉心研究的课题。教师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认真仔细的备课加以耐心、不厌其烦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将自身理论与舞蹈艺术有效结合,以此加深对舞蹈美感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为人类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