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制定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仿写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仿写教学目标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的“王”,而目前这个“王”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制定以下六类仿写教学目标:模仿范文的构思立意。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目标的类别制定仿写教学的目标,如以朱晓斌分类的“写作内容知识目标、写作技能目标、写作策略性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中某个具体的方面作为仿写训练的目标。但不论以何为依据制定目标,都必须做到明确、具体、重点突出。

如何制定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仿写教学目标

老话有“擒贼先擒王”的说法,放在教学情境中也是如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教学过程中的“王”,而目前这个“王”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仿写训练的目标比较模糊,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讲完内容就可以了,任何一堂课都应当服务于教学目标。仿写教学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最直观的示范(范文),因此在仿写教学中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从范文初中习写作知识。制定目标时应遵循以下三点:

(一)突出仿写目标的侧重点

作文归根结底解决的是“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不外乎是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是观察和经历后的感悟,是读他人作品时的共鸣。而现在的作文几乎已经不把学生要写些什么限定在各种条框之中,而是让学生根据题目自行选择材料、内容去写,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更何况,在教学情境之外,但凡提起笔来,总是自己有东西要写才会去写。张志公指出:“学生要写作的时候,经常遭遇的不是‘写什么’的问题。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什么意思要写,他干脆就不会提起笔来,因为到那时候,再也没有语文老师要他交作文了,无事可写,也不必再搜索枯肠了。”

因此,“写什么”并不是教师能替学生决定的,也并非教师能够教给的。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有米可炊的这个“炊”字。张志公明确强调,初中的作文教学就应当着重指导学生解决“怎么写”这个问题。

可见,能不能写好文章,得不得其法最为关键。若非如此,在众多养猫之人当中怎得偏郑振铎能在《猫》中写出那些精彩片段,旁的人便不行?因此,教师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促使学生习得写作方法便是其作文教学的重点目标。而范文能够提供最为直观的写法示范,便于学生仿而习之、习而作之,作而懂之、懂而创之。因此,仿写训练的目标设计更应重点突出,且不宜设立过多目标,做到“学有所获,课有所得”。也就是说,每一次作文教学都应该把握住一个到两个重点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一课就要有一课的收获。

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制定以下六类仿写教学目标:(1)模仿范文的构思立意。例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赞颂莲的品格,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2)模仿其表达方式的选择。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长妈妈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她的人物形象。而在表达自己对长妈妈的怀念时,则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怀念之情。(3)模仿其内容的先后及详略安排。例如,《祝福》中使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祥林嫂的乞丐模样,再交代她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这样的。(4)模仿其层次、结构的安排。例如,《雨的四季》中,刘湛秋使用并列结构,花费同等笔墨描写雨在四个季节中的不同情态,能够表达出他对雨的喜爱之情。(5)模仿其记叙、说明、议论等各种文体的特点。例如,《中国石拱桥》中对数据的准确描述,表现出说明文科学、严谨的文体特点。(6)模仿其或简洁朴实或优美华丽的语言特点。例如,《苏州园林》中简洁明了的语言特点、《春》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特点。

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目标的类别制定仿写教学的目标,如以朱晓斌分类的“写作内容知识目标、写作技能目标、写作策略性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中某个具体的方面作为仿写训练的目标。还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范文中最为可取之处制定教学目标。但不论以何为依据制定目标,都必须做到明确、具体、重点突出。

(二)将概括性的目标拆分成若干具体的小目标

在最初的仿写训练中,目标越小、越具体越好,因为此时学生刚刚拿到一篇范文,即便得到了讲析,也容易一时迷茫,不知从何写起。因此,刚开始仿写的时候,应该把一个大的目标拆分成若干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就相当于一个具体的“操作指南”。

比如,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悲剧人物——祥林嫂。如果我们想从人物形象刻画这一角度进行仿写教学,就必须看到祥林嫂人生中的各个转折点给她带来的变化。鲁迅先生为了刻画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运用了“画眼睛”的写作手法,从最初的“顺着眼”到最后的“间或一轮”,这样的变化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赤裸裸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很容易使人对祥林嫂所处的社会现实产生憎恶之感。(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到最终孤独地死在鲁镇期间,她的外貌、行为、语言、神态、心理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外貌上,她由最初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到后来的“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再到“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最后到,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又如,语言上,祥林嫂由最初的不开口说一句话、不爱说话,到絮絮叨叨的不断重复阿毛的故事,再到觉得没有开口的必要,因此不答一句话,最后到惴惴不安地向鲁迅先生询问地狱的事。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大篇幅的、贴切的、真实的人物描写,可以算得上是刻画人物形象极好的范例了。但此时若直接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你身边的一个人的形象”,学生不知该抓住哪方面的特点描写,也不知什么时候该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描写,不但有可能写不完全、写不精彩,更有可能写的都是表层的东西,难以深入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学生在得到这一总括性的仿写目标之后,对他妹妹的一段描写如下:

……

我一敲开门,发现里面给我开门的仿佛是一个小大人。红扑扑的小圆脸上围着舅妈的围巾,头顶上戴着一个粉色带花的小礼帽,颈上戴一串仿珍珠塑料小项链。穿着她最心爱的小礼服,穿着舅妈的高跟鞋,手上还拄着她跳舞时用的紫拐杖,手上还戴着舅妈最珍贵的钻石戒指。她还准备用她那紫拐杖打我一下。我面前这个五六岁的小孩一点都不像小孩,简直就是一个大人了。

(节选)

在这段描写中不但只有肖像描写,而且就连肖像描写也主要集中在衣着打扮上,角度比较单一,甚至有些语料堆叠。学生本想刻画妹妹的“小大人”形象,但文中的妹妹除了穿得像个“小大人”以外,我们无法从其他任何方面看出这一点。能够发现,学生对于一个大的、笼统的目标的解读往往是不到位的、缺乏重点的,即便目标中涵盖了人物形象刻画的各个方面,学生也无法全面达成。因此,将大的目标拆分成小的“行动指南”各个击破、逐步达成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朱晓斌用学习层级论,将写作教学目标划分为上位目标和子目标。例如,据此将“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你身边的一个人的形象”这个目标拆分成如下具体的小目标:(1)抓住人物的衣着、外貌、年龄、身份等特点描写其肖像;(2)抓住人物的行为、习惯等特点描写其动作;(3)抓住人物语速、语量、语气等特点描写其语言。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就是一个总括的、高层次的上位目标,而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刻画则是一个具体的、低层次的子目标。低层次的目标是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也更容易执行的,这样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加深的教学目标,能够使仿写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逐个击破,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目标的描述应简练易懂、便于操作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摆在教案里的“例行公事”,而是一节课、一次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在上课之前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这个目标不仅是教师教学所要遵循的标准,也是学生学习时所要把握的方向,因此将目标表述清楚对师生双方都是十分必要的。反观我们目前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使用的措辞,常常是掌握××方法、理解××含义、把握××感情、培养××能力,至于掌握、理解、把握、培养到什么程度,单凭这些概括性的表述显然是难以把控的。调查结果中,学生不清楚仿写目标的这种现象,与教师对目标的描述比较模糊不无关系。朱晓斌认为这些抽象笼统词语的使用,是导致写作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师在描述写作教学目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词语。

例如,在仿写教学开始之前,可以用怎样、如何、从哪些方面等疑问词引导学生找到范文的写作方法;仿写教学开始时,可以用简述、详述、概括、陈述、阐述、介绍、说明、描述、描写、描绘、刻画等词语用于描述对作文篇幅、对象、精细程度的要求;仿写教学结束后,可以用对比、分析、比较、比照等词语用于评价学生习作,或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总之,不论是在仿写教学的哪一个阶段,目标的描述都应该明确、具体,能够表明学习所要达到的掌握程度,并且便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际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