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思考与求异创新:《祝福》引读教学案例

独立思考与求异创新:《祝福》引读教学案例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今天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沦为乞丐、濒临死亡前夕,“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上的打击,造成性格上的变化,体质上的过早衰老。特别是通过眼神的变化,细致入微地反映了祥林嫂遭遇的不幸、内心的凄苦,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生祥林嫂获得的欢乐是短暂的,遭遇悲惨则是经常的。在那种吃人的社会里,祥林嫂要获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和做人权利也不可能。小说三次写四婶喝止祥林嫂接触

独立思考与求异创新:《祝福》引读教学案例

【引读意图】

这篇课文的引读重点是:冲破一般小说分析鉴赏的程式,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鉴赏小说的人物、情节和语言。教学小说,一般需要介绍有关时代背景,交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思想、讲解写作技巧的方法,本教例拟突破这样的程式,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求异法来领会小说塑造人物、安排情节等方面的妙处,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独立思考的精神,提高文艺鉴赏的能力。

【教例展示】

师 今天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上一节课,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熟悉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对第二部分的三段,又划分了层次,了解了层意。现在我们一起运用比较求异法来分析鉴赏这篇小说。

先请大家比较一下,祥林嫂两次来鲁镇性格和体质方面的变化。谁先比较一下她性格方面的变化?

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不开一句口”,“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第二次来鲁镇,逢人便说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听。

师 性格上的变化非常明显:过去不爱说话,现在到处絮叨。现在再来比较祥林嫂两次来鲁镇体质上的变化。请一个同学把自己画出的有关语句给大家读一读。

生 第一次来鲁镇,“手脚都壮大”,“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第二次来鲁镇,“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特别是在捐了门槛仍不许参加祭祀活动之后,“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师 体质上的变化,也反映在面色上。看看祥林嫂两次来鲁镇,面色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次来鲁镇,“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第二次来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特别是在沦为乞丐之后,脸上更“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师 眼睛是心灵窗户。体质上、性格上特别是心灵上的变化,更集中反映在眼神上的变化。现在,我们比较一下祥林嫂随着遭遇的变化而表现在眼神上的前后差异。

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第二次来鲁镇,还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讲述她日夜不忘的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只是直着眼睛”。在听了柳妈说死后将要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的命运以后,“两眼便都围着大黑圈”。特别是捐了门槛后四婶还不许她参加祭祀活动,这一打击,使她“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在沦为乞丐、濒临死亡前夕,“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师 作者将祥林嫂性格、体质、精神上的变化对比着写,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生 更加深刻地看到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惨。这是旧社会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黑暗势力残酷迫害造成的结果。

生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祥林嫂内心的痛苦。精神上的打击,造成性格上的变化,体质上的过早衰老。

生 鲁迅先生观察之精细,刻画之入微,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特别是通过眼神的变化,细致入微地反映了祥林嫂遭遇的不幸、内心的凄苦,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 祥林嫂两次向人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看来相同,实有差异。现在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读祥林嫂先后讲的这两段话。

(两个学生分别朗读,略)

师 大家比较一下看,祥林嫂两次讲的是同一件事,但措辞上、说法上有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学生议论后举手发言。下面是讨论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认识)

生 祥林嫂第一次讲“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第二次讲“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加了一个“就”字,“就”是随即、立刻的意思,加了这个“就”字就把祥林嫂爱子之心和痛悔之情更加深刻而强烈地表现出来。

生 第一次讲“我叫阿毛,没有应”;第二次讲“我叫阿毛!没有应”。逗号改为感叹号,间接陈述改为直接引话,更加真切地表现出祥林嫂当时呼喊爱子阿毛的情状,突出了她至今没忘记当时所有细节的悲痛的心情

生 第一次讲“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呢”;第二次讲“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呢”。

第二次讲把“果然”一词移到了句子前面,更加突出了事情果不出所料、仅有的一线希望也遭破灭的惊惧和悲痛。第二次讲,在“手里还紧紧地捏着那只小篮”的前面,加上了“可怜他”三个字,我们仿佛听到了祥林嫂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

师 粗粗看来,我们都以为祥林嫂两次讲的是同一件事,说的也是同样的话,不用去细心作比较研究。现在通过比较,发现同中有异,使我们不仅对祥林嫂的感情理解得更深,而且对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匠心也领会得更深了。

师 鲁迅先生在写祥林嫂一步步沦于死亡的过程中,多次写到她命运的转机。现在请大家进一步研究,作者在写祥林嫂悲惨的遭遇时是怎样交织着写她命运中曾经出现的几次转机的。

生 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承担了繁重的劳动,“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是好景不长,她很快被婆婆捉了回去,卖进深山。

生 祥林嫂被迫改嫁,遭遇不幸,然而“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真是交了好运了”。可是“好运”不久,男人死于伤寒,孩子被狼吃掉,大伯赶她出门,又只得来鲁镇做工。

生 “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自认为可以赎了这一世的罪名,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谁料四婶还是认定她不干净,不让她动祭祀用具。这一打击使“她的变化非常之大”,“精神也更加不济”。

师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受到哪些启发?

生 祥林嫂获得的欢乐是短暂的,遭遇悲惨则是经常的。在那种吃人的社会里,祥林嫂要获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和做人权利也不可能。

生 鲁迅先生在写祥林嫂一步一步沦于死亡的历程中,交织着写了她几次短暂的欢乐,似乎命运有了转机,这样欲擒故纵,欲抑先扬,显然有映衬的作用,使这一悲剧表现得更动人,更能催人泪下。(www.xing528.com)

师 小说写富人祝福、祥林嫂死去,这是一种映衬,强烈的对比映衬。这一点,建议大家课后再去研究。小说三次写四婶喝止祥林嫂接触祭器,语序、口气也不相同。现在,请一个同学朗读四婶喝止祥林嫂拿祭器的话。

师 请大家先比较一下,第三次与前两次喝止的口气和神情有什么不同?

生 前两次称呼“祥林嫂”在前,命令“你放着吧”在后,第三次命令调到称呼的前面,而且由“慌忙说”变为“慌忙大声说”。

师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 这样写,使人强烈地感到祥林嫂刚想伸手去触碰祭器,四婶就立即恼怒与慌乱起来。这一次沉重的打击,使祥林嫂失去了一切做人的希望。

师 再请大家比较一下:前两次喝止祥林嫂触碰祭器的措辞有什么不同?

生 第一次说的是“我来摆”,第二次说的是“我来拿”。“摆”的是杯筷,“拿”的是烛台,动词用得很准确。

师 大家都看过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祝福》。

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同一题材,同一题目,搬上银幕以后,和小说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学生情绪活跃,纷纷议论。下面是讨论时的发言要点)

生 小说中祥林嫂是先死了丈夫,后死了儿子;影片中将丈夫和儿子的死,安排在几乎同一时间内,这样矛盾更集中。

生 小说中阿毛脚上穿的小鞋,只在祥林嫂讲述的故事中被提到过两次。影片中小鞋多次出现,祥林嫂为阿毛做鞋,试鞋的大小;阿毛被狼咬死,祥林嫂拾得的就是一只小鞋;她向人们痛诉阿毛的故事,就拿出这只小鞋;看到别人的小孩剥豆,她就拿出小鞋给人家小孩试穿。这一道具在银幕上多次出现,加浓了悲剧的气氛,增强了感人的力量。

师 小说搬上银幕,改动的还不止这两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做些比较、分析。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剧本对小说情节的变动,是服从舞台、银幕和观众视觉的需要。小说《祝福》是伟大的作品,影片《祝福》是在小说的基础上成功的再创造。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宣传对象,也有不同的要求。内容、情节要根据作品形式、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不能以情节的增删,判断作品的优劣。

师 不仅不同的内容、情节、语言可以比较,就是相同的内容、情节、语言也可以比较。大家研究一下看,祥林嫂两次来鲁镇,在衣着和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祥林嫂每次讲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开头的话都是什么?

生 祥林嫂两次来鲁镇,都是“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都是“青黄”。

生 祥林嫂每次讲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开头都是说“我真傻”,这句话在小说里一共重复了四次。

师 祥林嫂两次讲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内容措辞也是大同小异。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要重复相同的话语,描写相同的外形呢?

生 两次来鲁镇衣着都是“扎着白头绳”等,表明她两次新寡,遭遇极度不幸;衣着一样,也表明她生活十分贫困。

生 重复讲孩子被狼吃掉的故事,特别是重复“我真傻”这句话,这是祥林嫂在频频哀诉,念念不忘,表明她对儿子的怀念越来越深切,对旧社会的控诉越来越强烈。

师 这一节课,我们运用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对《祝福》的内容、情节、章法、语言做了研究。其实,阅读《祝福》远不止比较求异一法。还可以紧扣题目中的“福”字,看到祥林嫂正是死在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美好”时刻;更可以扣住鲁四老爷书房中的“寿”字,看到鲁四老爷等人“长寿”的愿望,是建筑在祥林嫂等人“早夭”的基础之上。“志在新奇无定则”这一古训,同样是教法和学法的定则,求新求异,应是年轻人不懈的追求。

【教例读后】

《祝福》竟还可以这么讲!这是笔者读完洪宗礼的这个教例的第一反应。静下来细想,我惊叹于洪宗礼高超的求异导引艺术。《祝福》这篇小说,在教材里面算是篇幅很长的课文了,一般教师很难自如地驾驭,思路清晰、深入到位地把它引读好。洪宗礼举重若轻,化繁芜为简明,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一些比较探究:

(1)比较祥林嫂两次来鲁镇性格和体质方面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比较祥林嫂两次讲同一件事,在措辞上、说法上的不同并说明原因。

(3)比较祥林嫂每次讲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的开头语的细微不同并说明原因。

(4)比较四婶第三次与前两次喝止祥林嫂拿祭器时的口气和神情的不同并说明原因。

(5)比较祥林嫂两次来鲁镇在衣着和外形上的相同点并说明原因。

(6)比较同一题材、同一题目搬上银幕以后和小说的不同并说明原因。

具体的比较探究情况,请大家欣赏原教例,这里不再赘述。笔者要说的是,这些化繁芜为简明的“比较”绝不是真的那么简单浅易,而是深入小说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生命体验和生活积累的,是使学生在心灵深处都受了震动乃至震撼的。同时,这些“比较”也绝不是信马由缰、随意而为的,更不是孤立静止、互不相干的。细读教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比较”是统筹规划、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紧密关联的。之所以要作这么多的“比较”,就是要运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探究《祝福》的内容、情节、章法、语言等,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比较探究来培育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洪宗礼常讲,“五十平方米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运用自己活用教科书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引导他们走进积极思考的王国”。在洪宗礼看来,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其思维能力、个性特点、心理状态虽参差不一,但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充足的思维潜能。为此,教师既应该是学生心理奥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更应该是学生思维潜能的辛勤开发者。洪宗礼如此设计课堂师生探究和思辨的问题,就是出于这样的理念。尤其是把“比较”的领域扩展到课外,让学生比较电影和小说的不同之处,这无疑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鉴赏的能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反复比较,细心辨微,感性比较,理性归纳,得出结论,学生自然也就发现了作品在内容、情节、章法、语言等方面的真正妙处。不仅如此,学生的思辨和探究能力、提炼和表达能力等也会在这求异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

当然,阅读《祝福》远不止比较求异这一法。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不懈地求新求异,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紧扣题目中的“福”字,联想到祥林嫂正是死在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美好”时刻;更可以扣住鲁四老爷书房中的“寿”字,联想到鲁四老爷等人“长寿”的愿望,是建筑在祥林嫂等人“早夭”的基础之上等。课时有限,洪宗礼只能把这层意思余留在课堂教学的结语之中了。但是,洪宗礼作这样的结语,又何尝不是在启发学生课后去作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辨呢?在有限的时空内,课确实是结束了,但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时空里,这自主思辨和探究的课才刚刚开始啊!这就是洪宗礼与我们普通教师的不同之处。

大家都知道,客观事物总是充满了矛盾,且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小说是文艺作品,是艺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就应该反映出客观世界中无限丰富的对立和矛盾。为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时候,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启发学生对作品本身的虚和实、张和弛、抑和扬、开和合以及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培育他们求异思维的兴趣,发展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水平。这节教例,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时候,洪宗礼就有意识地冲破了小说分析鉴赏的陈旧框框,展开了多角度的比较,使学生读得很深入,思辨、探究得很有兴趣,很有收获。相比之下,当下的一些小说赏析课确实要逊色不少。这不仅是教师的素养问题,更是教师的理念问题。看来,虔诚地到洪宗礼那里去汲取一些智慧和营养,就该成为我们这些晚辈的必修课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