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指导学生创新性赏读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指导学生创新性赏读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阅读的主体性最强。(二)创新性赏读应注重的问题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赏读时应注重以下问题:首先,充分发挥赏读的主体性。这些意蕴,也许作者并未有意抒写,在创新赏读中,可指导学生精读细研,让他们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真正的创新阅读的成果。(三)创新性赏读的实践路径创新性赏读可从比较式赏读和探究式赏读这两种方式加以展开。②引导学生辨析材料的异同,发展其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指导学生创新性赏读

(一)赏读的内涵

赏读就是阅读欣赏,语文阅读的审美特质决定了赏读是语文阅读所特有的形式。赏读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赏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和认识,以期发掘课文的内在意蕴,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的真谛和秘密,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赏读不仅是接受性阅读所必需的,更是创新阅读所必需的。创新阅读要求有所发现,得出以前未曾有过的答案,产生创造性结论。创新阅读的主体性最强。而赏读正是阅读主体对客体的自我审美体验,读者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对文章所提供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在赏读过程中,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来审视品味文章,表现出欣赏主体强烈的个性色彩。超常的赏读能力可以让学生进入自我创造的崭新境界。因此,创新阅读教学应该加强学生对课文赏读的训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欲望。

(二)创新性赏读应注重的问题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赏读时应注重以下问题:

首先,充分发挥赏读的主体性。赏读具有鲜明的欣赏主体性。学生获得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是发挥主体意识,同课文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结果。

其次,引导学生深入辨析语言。任何文章都是以语言符号为思想感情的载体与读者交流实现审美功能的。因此,创新赏读必须紧扣语言文字,深入辨析领会,让学生透彻感受渗透于语言文字中的内蕴,从而进入欣赏创造的天地。

最后,指导学生再造课文意蕴。课文赏读,势必受课文意境和思想意蕴的制约,但不能亦步亦趋,只再现有关的情境,从原作中被动地接受一些东西,而应充分发挥欣赏主体“自我”的作用,带着被原作所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自由大胆地进行再造活动。例如,老舍的《麻雀》最后一段写道:“小麻雀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小麻雀究竟明白了什么?这是作者留下的一处空白,可以指导学生见仁见智,得出不同结论,这本身就是阅读中的一种再创造。有些课文,作者的本意不在创作某种意蕴,但笔端的自然流露却构成了这种意蕴。比如朱自清在《绿》中写道:“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这里,作者意在极写绿的魅力,但作者的赠予对象不是什么太太小姐,才子佳人,而在身处社会底层的“舞女”和“盲妹”。这是作者与天下弱小者分享美的事物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朱自清高尚、博爱的情操的自然体现。这些意蕴,也许作者并未有意抒写,在创新赏读中,可指导学生精读细研,让他们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真正的创新阅读的成果。

(三)创新性赏读的实践路径

创新性赏读可从比较式赏读和探究式赏读这两种方式加以展开。

1.比较式赏读

(1)比较式赏读的内涵

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会有新的认知。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分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识别事物,把它归到一定的类别,获得认知。并可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在创新赏读中引导学生比较,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探求作品间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异同关系,来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开拓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创新阅读水平。

对某些诗文来说,如果孤立地去赏读它,往往不能领会它的妙处,但如果和另外一些诗文比较赏读,便可理解其深刻的含义。例如,同是写“愁”,李白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煜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则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这些句子比较赏读就可看出,他们三人都把不可捉摸的愁化作触手可及的形象。但同中又有异:李白以白发之长写愁绪之长;李煜则以流不尽的江水来描写“忧愁的绵绵不尽”;李清照却用船载不动来形容愁苦之沉重。

又如,同是写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得新奇壮观;柳宗元的《江雪》写得凄清冷峻;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意境高妙,气魄恢宏。诚然,比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题材比较、体裁比较、主题比较、人物比较、环境比较、写作风格比较等。可以说,小起字词乃至标点、注音,大到篇章结构、布局谋篇,都可进行比较,进而区分优劣,辨别高下,提高创新阅读能力。

(2)比较式赏读创新的注意事项

语文教师以比较赏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创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选好比较点,发挥阅读主体探求的积极性。阅读比较的有效训练,首先要调动学生求知的热情,而比较点选定对学生创造热情的激发至关重要。选择比较点应根据教学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确定比较的范围,考虑比较的角度。例如,教《师说》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可让学生联系初中阶段学过的《黄生借书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等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它们的共性,“说”是古代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具有现代杂文杂感的特点。这样的比较容易收效,因为学生有知识积累,思路开阔,处于主动地位,教师稍加点拨,因势利导,便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同时,比较点应产生“投石见波”的效应,让学生在比较中思维迅速扩散,形成“叶叶相交通”的知识网络,把比较放在整个知识积累系统的主体空间中加以思考,使思维能克服定式和僵化,从惯性的线性思维、平面思维飞跃到立体思维,处于积极的探寻、创造的状态中。

②引导学生辨析材料的异同,发展其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比较的基本功能在于求同辨异,把握事物的共性和特殊性。在比较赏读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精读、辨析语言材料,注重于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可让学生先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所揭示的主题,明确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比较阅读《范进中举》,辨析两篇文章在主题和刻画人物方法上的相同之处,即两文都不同程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尖锐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腐蚀知识分子的弊害和罪恶;两文都用了对话描写的方法,对话各具个性。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辨析两文在刻画人物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孔乙己》主要通过肖像、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人物,《范进中举》则主要采用对比、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刻画人物。通过这样的比较赏读,就使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读物,发现和把握它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特点,逐渐达到创新阅读的水平。

③指导学生精细研读材料,求得比较创新。指导学生在赏读中比较,必须指导学生对材料细读深究,进入作者写作的心理过程,悉心体味、感悟,把握和领会作者运笔的思路,才可能准确辨识材料的异同,发现相同材料的细微差别和不同材料近似的规律。例如,赏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了领会诗的主旨、情调,可与高适的《别董大》相比较。两首诗就内容来说都是送别诗;形式都是七绝;写法上都是先景后情,由景而情。但二诗又同中见异。

这其中的“异”正反映它们各自的主旨和情调,使得二诗的神韵有了截然的区分。两诗比较,最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细致辨析、品味它们切入、运笔和落点的不同:王诗不写依依不舍,没有细语叮咛,不言日后思念,而写秋雨连江,楚山孤寂,突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的情调悲哀孤寂,借送别以明心志。而高诗写景荒寒黯淡,重在以哀景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情。高诗刚健质朴,无缠绵之情,无哀怨之语,情绪昂扬,胸襟开阔,借送别以劝友。这样的赏读和对比,学生便能切实把握和领会诗的主旨和情调,使创新阅读收到实效。

2.探究式赏读

(1)探究式赏读的内涵

探究式赏读是指读者带着一种探索发现的动机进行阅读欣赏,它的方式多种多样,这里着重谈一谈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质疑。

质疑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疑问,并进而分析疑问、解决疑问的阅读方法。宋代学者朱熹就极力主张此法,他说:读书有疑者,须看到无疑,无疑者,须看得有疑。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疑犹浅;无疑者看得有疑,其学方进。质疑赏读是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也是培养创造型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有利于促进中学生高品位思维的形成。在赏读中质疑,会使学生的思维受某一具体的现实问题的激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又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探讨、请教语文教师等方法不断扩充知识的范围和容量,并通过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填补自己的“不知”和“不能”。于是,学生不断地从“未知”走向“已知”,又从“已知”走向新的“未知”。这种“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不断交替,极利于高品位思维的形成。而这种高品位思维也正是创新阅读所必需的。同时,质疑赏读还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有了质疑,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久而久之,语文创造能力在这种阅读环境中就会得到培养。事实上,凡是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无一不是质疑问难的高手。(www.xing528.com)

(2)探究式赏读创新的注意事项

①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应在文本的什么地方展开质疑。

一般来说,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种典型的地方展开质疑:第一,在读到感觉矛盾的地方质疑。例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词并用,有什么弦外之音?第二,在文章未尽之处展开质疑。如老舍的《小麻雀》结尾,写小麻雀“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小麻雀到底明白了些什么呢?第三,在感到题文不对的时候进行质疑。《驿路梨花》写一个名叫梨花的姑娘学习雷锋的故事,但课文开头为什么要描写一片梨树林?而结尾又要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第四,在文章多次反复处展开质疑。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这四次“背影”所指是否完全一样?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流泪,每次流泪的感情是否相同?第五,在感到无疑的地方进行质疑。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说到“我”捧着衬衫,这个“捧”字能否换成“拿”?第六,对耐人寻味的句子进行质疑。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写道,“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为什么像青年?春天为什么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是什么意思?

②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具体的质疑方法

第一,直接质疑法。直接质疑法是将头脑中的疑问用直接问题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质疑方法。它常以诸如“为什么”“怎么样”“怎么会”等直接询问的形式出现。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里偌大个济南城看上去怎么会像一个睡在摇篮里的婴孩?直接质疑法是一种初级的质疑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质疑法,常用于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在深入阅读时,常先用直接质疑法将头脑中的疑念最快速度地固定下来,然后再细细咀嚼分析,进一步提出更为深刻的问题。

第二,比较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是通过比较提出问题的质疑方法。与直接质疑法相比,比较质疑法不是把头脑中的疑念直接转化为问题提出,而是将疑念进行一番分析、比较等加工整理后,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问来。

比较质疑法有多种形式,可以进行前后比较质疑、通过参照比较质疑,还可以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进行质疑。下面举例谈谈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质疑法。首先是同中求异。通过比较分析,从同中找出不同,并提出疑问。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当时“我”的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为了还亏空,父亲将家里的东西“变卖典质”,为办丧事,又借了不少钱,还要送儿子读书。钱从哪儿来?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一系列难题摆在父亲的面前,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肩负着多么沉重的生活负担是可想而知的。照理说,最难过最痛苦的是父亲而不是儿子。但是,面对同样的家庭不幸,儿子不禁潸然泪下,父亲却说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话来。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父子对同样的不幸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由此可以进一步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父子对同一事情的不同态度?“天无绝人之路”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对儿子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等等。其次是异中求同。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分析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同因素,并提出质疑。鲁迅的《从百草园三味书屋》描写了百草园自由欢快的生活情趣和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枯燥乏味。但是,尽管三味书屋的学习乏味枯燥,可孩子们天真烂漫、好奇贪玩的天性并未改变。课文中写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由此可以提出质疑:孩子们的童心并不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为什么?如果遇到一个常动戒尺的严厉先生,孩子们的童心会泯灭吗?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童心的表现形式有何不同,等等。

第三,假设质疑法。假设质疑法是通过假设课文中没有或与课文情节发展相反的情况,提出疑问的质疑方法。假设质疑有助于发展推想与想象能力,获得创造性见解。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写到“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就戛然而止。于勒叔叔的事情是否被别人知晓,于勒叔叔今后怎样,小说并没有提及。于是,我们可以假设:假如事情终于败露,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假如于勒叔叔的事情始终没败露,情节会是怎样?假如于勒叔叔后来真的发了财,会怎样?假如船上的一幕是于勒与他的朋友船长串演的试探兄嫂的戏,情节又该怎样发展?再比如学习《项链》可以指导学生提出一系列假设式的疑问,如:假如故事继续写下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假如路瓦栽夫人当初根本就没有借到项链会怎样?假如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会怎样?假如她丢失项链后直接向朋友说明情况会怎样?假如她知道丢失的是一条假项链,情节又会怎样发展?等等。

总之,指导创新性赏读,不管是指导学生比较式赏读,还是指导学生探究式赏读,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的阅读思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获得创新阅读成果。它是实施语文创新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

【注释】

[1]李峰.浅谈创造性阅读[J].青海教育,2017(02):23.

[2]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49.

[3]曹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55.

[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1—202.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6.

[6]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9.

[7]尚凤祥.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6.

[8]林忠港.回归到基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07(10):27—28.

[9]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

[10]郭韧希.创造性阅读理论探微[J].学术交流,2005(01):146—149.

[11]时金芳.论语文创新教育策略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55—58.

[1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

[13]刘虎佐.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2):145—146.

[14]阮班莲.激活思维,推进深度阅读[J].中学教学参考,2019(25):1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