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丝路与民俗:深入探讨第四节内容

海上丝路与民俗:深入探讨第四节内容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昭璇著:《岭南史地与民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许桂香编著:《中国海洋风俗文化》,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陈朋等:《天后史迹的初步调查》,《海交史研究》1987.01。■贺圣迪:《明清间上海民俗的西化》,《社会科学战线》1995.01。■曾少聪:《闽南地区的海洋民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04。

海上丝路与民俗:深入探讨第四节内容

■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州风情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 冯尔康、常建华著:《清人社会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 曾昭璇著:《岭南史地与民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 叶春生著:《岭南民俗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

■ 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

■ 王荣国著:《海洋神灵:中国海神信仰与社会经济》,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 谭元亨著:《广府寻根:中国最大的一个移民族群探奥》,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梁基永著:《西关风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 罗春荣著:《妈祖文化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 杨英杰编著:《中外民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 徐晓望著:《妈祖信仰史硏究》,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

■ 曾应枫、黄应丰编著:《千年海祭:广州菠萝诞》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 曾应枫著:《俗话广州:细说广州民俗风情》,广州:广州出版社,2011。

■ 时平、陈雅君主编:《中国民间海洋信仰与祭海文化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 谭元亨、宋韵琪、唐嘉鹭著:《十三行习俗与商业禁忌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 许桂香编著:《中国海洋风俗文化》,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 [法]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年)著,谢戊申等译:《风俗论: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英]约翰·安东尼·乔治·罗伯茨(J.A.G.Roberts)著,杨东平译:《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 [英]麦嘉湖著,秦传安译:《中国人生活方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015。

■ 陈朋等:《天后史迹的初步调查》,《海交史研究》1987.01。

■ 何启光:《广东民俗研究初探》,《广东社会科学》1988.03。

■ 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州学刊》1991.06。

■ 许敏:《明清之际耶稣传教士与中国社会生活的西传: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史学杂刊》1992.01。

■ 林乃燊:《略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海外史研究》1993.01。

■ 张崇旺:《试论明清商人的经营文化习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03。

■ 郁龙余:《妈祖崇拜与中外文化交流》,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十三、十四期,澳门政府文化司署,1993。

■ 王芳:《明清时期的商业习俗》,《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02。

■ 许敏:《西方传教士对明清之际中国婚姻的论述》,《中国史研究》1994.03。

■ 宋景良:《明清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4.03。

■ 田毅鹏:《西洋饮食文化入传中国始末》,《中外文化交流》1994.06。

■ 贺圣迪:《明清间上海民俗的西化》,《社会科学战线》1995.01。

■ 冯娟:《谈西方饮食文化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6.03。

■ 康志杰:《明清耶稣会士来华汉名琐议》,《世界宗教研究》1996.04。

■ 吴孟雪:《明清欧人对中国宗教及其习俗的评介》(1—2),《文史知识》1996.08、1996.09。

■ 吴孟雪:《明清欧人对中国礼俗的介绍》(1),《文史知识》1997.05。

■ 徐晓望:《论妈祖与中国海洋文化精神》,《东南学术》1997.06。

■ 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三十三期,澳门政府文化司署,1997年冬季刊。含论文

黄启臣:《澳门居民信仰宗教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章文钦:《澳门的航海保护神崇拜与中西文化交流》;

徐晓望:《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的渊源》;

陈衍德:《澳门的商业经济与妈祖信仰》;

钱江:《妈祖信仰与海外闽商侨居社区》。

■ 康志杰:《论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纳妾婚俗的批评》,《世界宗教研究》1998.02。

■ 田玉才:《试论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华传播对中国世俗人心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01。

■ 叶春生:《广东民俗的嬗变与认同》,《岭南文史》1999.02。

■ 曾少聪:《闽南地区的海洋民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04。

■ 杜莉:《元明清de中外食文化交流》,《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现更名为《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00.04。

■ 王荣国:《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厦门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 周湘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餐菜单的英译》,《北方论丛》2003.02。

■ 张旗、谢有斌:《清代中晚期中西饮食文化交流》,《扬州大学烹饪学报》(现更名《美食研究》)2003.04。

■ 蒋建国:《清代广州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消费文化探析》,《探求》2003.05。

■ 郑军:《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北方论丛》2003.05。

■ 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四十八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03年秋季刊。含论文:许在全:《妈祖信仰与海洋文化》;

汪征鲁:《略论妈祖信仰之形成》;

石奕龙:《妈祖信仰沿中国海岸传播的主要媒介》;

国土:《12—18世纪闽南海商的兴起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美容:《台湾妈祖形象的显与隠》;(www.xing528.com)

江滢河:《西洋木美人与妈祖信仰》。

■ 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四十九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03年冬季刊。含论文:

谭达先:《澳门妈祖传说艺术初探》;

石奕龙:《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

■ 王元林、邓敏锐:《明清时期海南岛的妈祖信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4。

■ 蔡泰山:《妈祖与海洋文化发展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2。

■ 毛海莹:《浙江地方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互融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04。

■ 黄敬斌:《十八世纪以降江南居民的消费》,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 侯波:《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 郑衡泌:《妈祖信仰传播和分布的历史地理过程分析》,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 陈伟明、侯波:《20世纪以前的南洋华侨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东南亚研究》2006.01。

■ 曲金良等:《从龙王爷到“国家级”海洋女神——中国历代海洋信仰》,《海洋世界》2006.02。

■ 冼剑民、王雪萍:《中国同东南亚的茶叶贸易与茶文化交流》,《饮食文化研究》2006.02。

■ 尹伶俐:《海洋文化视野下的南海神庙》,《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 王赛时:《国际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成就与现代审视》,《饮食文化研究》2006.02。

■ 田苗:《试论明清之际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生活的影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 邱铁辉:《福建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 陈玲:《西方文化影响下清代广州城市生活的嬗变》,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 刘平波:《明清时期珠三角地区民间信仰中的人物崇拜研究》,广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 陈钜龙:《海洋民俗文化》,《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中国海洋学会等编印,2007。

■ 程郁、张和声:《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蓄妾恶俗的态度及其影响》,《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2007。

■ 蒋维锬:《清代妈祖档案史料评述》,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六十二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07年春季刊。

■ 陈育伦、苏永延:《闽南海洋习俗与闽南海洋意识》,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等编:《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

■ 张振国:《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以明末至鸦片战争为限》,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 徐焱:《论近世中西文化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之新变》,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 张振国:《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 杜少虎:《清末通草纸水彩画中的中国民俗》,《美术研究》2008.01。

■ 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6.02。

■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 王存奎:《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6。

■ 吴义雄:《〈中国丛报〉关于中国社会信仰与风习的研究》,《学术研究》2009.09。

■ 李金明:《略述闽南妈祖信仰中的海洋文化因素》,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等编:《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10。

■ 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以〈万国公报〉为考察中心》,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 陈海丽:《中国饮食在越南的传承与嬗变》,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 王振忠:《18世纪东亚海域国际交流中的风俗纪录——兼论日、朝对盛清时代中国的重新定位及其社会反响》,《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04。

■ 裴更肖:《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拒斥与接纳》,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 常建华:《旧领域新视野: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1.00。

■ 刘圣宜:《近代广州风习民情演变的若干态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1。

■ 王元林:《明清国家礼制中的四海祭祀》,《探索与争鸣》2011.04。

■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江南大学学报(人社版)》2011.05。

■ 张勃:《存异:民俗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功能与意义》,《绿叶》2011.07

■ 徐晓鸿:《十三行巨贾潘有度诗歌中的西洋风俗》,《天风》2011.10。

■ 林金水:《福州民间文化与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认论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 王海鹏:《论近代来华传教士的中国风俗观》,《唐都月刊》2012.04。

■ 姬效磊:《明清时期传统节日的民俗体育研究》,《兰台世界》2012.07。

■ 唐嘉鹭:《十三行行商的民间信仰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学位论文。

■ 冷东、张超杰:《清代中期的广州花船》,《史林》2013.01。

■ 周鸿承:《中食西传: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浙江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论文。

■ 谭世宝:《明清天妃(后)与妈祖信仰的名实演变及有关研究述评》,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九十期,澳门政府文化局,2014年春季刊。

■ 卢梦雅:《早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民俗的辑录和研究》,《民俗研究》2014.03。

■ 郜卫博:《晚清社会文化及风俗之变迁》,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

■ 朱光文:《水运网络、地方教化与天后崇拜——以明中叶至清中叶广州府番禺县沙湾巡检司地区为例》,《地方文化研究》2015.01。

■ 吴宏岐:《澳门妈祖信仰的形成、扩展及其与中西宗教的交融——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综合考察》,李庆新主编:《海洋史研究》第八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 段芳:《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 汤苑芳:《海韵弥馨:海洋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以广东为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华文化论坛》2016.03。

■ 范小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十三行时期的广州龙舟与英式赛艇》,《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等编印,2017。

■ 张超杰:《平民视野中的花船与社会变迁》,《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等编印,2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