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展览特色与主要经验

展览特色与主要经验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美国家展览发展的特点或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展会规模大、含金量高欧洲有很多世界顶级的展览。全球营业额最多的10大展览公司,德国独占4家。据报道,参加2007年汉堡工业展览会的中国多家参展企业参展的MP3和MP4等展品在开幕当天上午同时被查扣,原因是涉嫌侵犯其他公司的专利。多次出现的类似事件表明,德国展览主办方对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视的。

展览特色与主要经验

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讯息,2018年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世界100强商业展会中,德国占51%,意大利占11%,法国、美国占5%,瑞士占2%;欧美发达国家合占77%,其余为亚洲国家(含俄罗斯)占有。展览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总共有50个,德国占29个。欧美国家展览发展的特点或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抓住经济全球化机会,举办国际性展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1948年,关贸总协定生效。此后经过8轮谈判,关税获得大幅减让,越来越多的产品被纳入关贸总协定管理范围。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济合作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欧洲的联合与统一,由最初的煤钢联盟发展成自由贸易区、欧共体、欧盟。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也走上了合作发展的道路。

美的展览界始终关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并通过举办有关的展览,为全球化服务,促进全球化的到来。欧美很多展览都是国际性的大型展览,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洲展览界已经不满足在国内举办国际性的展览,而是走出去,到国外成立展览公司,把国内成功的展览移植到国外,或收购国外的展览项目,或在国外策划新的展览项目。这有力地推动了展览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同时也壮大了他们自己的展览业。

2)展会规模大、含金量高

欧洲有很多世界顶级的展览。如“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展览面积达60.5万平方米,为世界第一大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览面积39.58万平方米,为世界第二大展。

展会规模大,说明展览的参展商和客商多,也表明了其价值。2007年的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不仅有来自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的7 400多家展商参展,而且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观众30万人。绝大多数参展单位和客商,都有所收获。

欧美展览围绕展览活动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无须走很远的地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服务是温馨的,有宾至如归之感。面对这样规模的展会,这样众多的观众,这样热情的服务,这样好的参展效果,难怪各地的参展商面对昂贵的参展费用仍争先恐后地前往。

拓展阅读

世界展览格局发生微妙的变化

上海会展研究院日前发布了会展蓝皮书——《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年度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世界会展国力实际分布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国际会展业正由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向亚非拉美新兴经济体实现梯度转移。报告以最具竞争力的场馆、最大规模的商展和最有实力的展商3项指标为评估标准,指出全球会展国力竞争的主体客观上构成了4个梯队:世界会展超级强国、世界会展强国、世界会展大国和世界会展新兴大国。(www.xing528.com)

德国作为世界会展超级强国,在当前全球会展业大格局中“一枝独秀”,遥遥领先于国际会展其他国家。德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展馆中拥有接近30%的份额,高出第二名的意大利13%。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是传统的世界会展强国,综合实力雄厚,在会展产业领域常被列入第二方阵,是当前全球会展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俄罗斯和泰国的会展业近年来快速崛起,是世界会展业大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报告认为,作为国际会展业的策源地,欧洲组展企业管理体制成熟,运营经验丰富,整体规模大、实力强,在世界组展收入份额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2010年欧洲地区拥有年营业额超过1亿欧元的国际顶级组展商多达24家,在全球总量中占比89%。与此同时,亚太、北美地区营业额超过1亿欧元的国际顶级组展商仅为3家,占比11%。截止到2012年3月底,UFI(国际展览联盟)一共有会员586个,其中60%以上为欧洲组展商,30%在亚洲,其余10%落地北美。

作为世界会展超级强国,德国在国际顶级组展商27强中独自拥有8家企业,数量占比近30%,营业额占比31.8%。全球营业额最多的10大展览公司,德国独占4家。德国组展企业年营业总额维持在25亿~27亿欧元的水平,近年来曾两度达到29亿欧元,拉动社会综合消费约250亿美元。其中,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表现最为突出,2010年营业额达4.48亿欧元,位居世界第3位。

英国拥有的国际顶级组展商数量仅次于德国,达6家之多,占比22.2%;2010年营业额16.8亿欧元,占比25.8%。其中,励展博览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公司,2010年营业额达8.91亿欧元,领跑全球,得到国际公认和业界的尊重。

亚太及中东/非洲地区展会近年来繁荣程度呈上升趋势。其中,亚太地区上升趋势最明显,而欧美地区则呈下滑趋势,欧洲下滑幅度最大。目前,在全球组展企业实力对比大格局中,亚洲地区虽然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与欧美相比,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开发。除了营业额指标,差距还体现在国际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等市场运作方面。(2013年7月5日《中国商报》)

3)办展各方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展览事业

欧美各国在展览实践中,形成了适合各国特点的办展体制。如德国以展览中心为基础的展览公司、展览集团,在展览的策划、举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国相反,展览中心专司展览场馆的管理,具体的展览策划则由专业展览公司去完成。意大利则形成了包括展览协会、工业展览委员会、专业展览协会三大机构在内、由很多展览公司参加的办展主体。

无论是展览中心,还是展览公司,在办展过程中都少不了工商协会的支持。在这方面,德国、法国、意大利等都是如此,但其中更为突出的应是美国。虽然,现在美国展览公司在展览策划方面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发挥,但工商协会的作用仍不可替代。这一经验弥足珍贵,在展览发展过程中,工商协会的资源理应得到更好的发挥。

4)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中国是欧美展览的重要参展国,对其展览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的参展商也会遭遇尴尬。据报道,参加2007年汉堡工业展览会的中国多家参展企业参展的MP3和MP4等展品在开幕当天上午同时被查扣,原因是涉嫌侵犯其他公司的专利。主诉方并不是德国的企业,而是意大利的企业。多次出现的类似事件表明,德国展览主办方对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视的。在欧美其他国家,也都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