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湾子镇学校课改:五六步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白湾子镇学校课改:五六步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校结合学情和学科特点,在2015年秋、2016年春分别取消了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这些科目的导学案,只有语文和数理化继续使用导学案,但所有科目的上课模式不变。在此次交流会上,付世明同志代表定边县白湾子镇学校做了主题发言,蔡伦吉、高亚宏、赵倩3名教师分别展示了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小学数学三节课堂教学,生动地再现了我校的教学模式。

白湾子镇学校课改:五六步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从2013年秋到2015年秋,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的课堂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培养,看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喜人局面。

1.我校中考八年级会考的良好成绩源于高效课堂的打造,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的结果。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的坐姿、站姿,由过去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变得落落大方、优雅得体;学生的发言由过去的含糊其词、羞羞答答,变为声音洪亮,自信阳光。记得定边县第二中学张小宁老师来我校进行校际交流,在当时八年级的2班与几位学生交流,学生的表现让张老师竖起了大拇指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能力,我校在下午第五节课前安排10分钟的学生才艺展示,形式不限,可以是一则笑话、一段故事,也可以是唱首歌、跳支舞,人人轮流参与,教师简要点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校八年级(3)班学生杨金瑞同学不仅品学兼优,而且担任校园之声广播站站长和校报编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现在基本上可以独立开展广播室工作和校报审稿、电脑排版工作,而且在上级多次检查中都担任解说,得到领导高度赞扬,体现出来较强的综合能力。

2.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大法宝,但是通过对师生访谈和专题会议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初期使用导学案,是为了通过导学案让师生转变理念、适应高效课堂模式,而在师生基本步入课改的轨道后,导学案的作用就应该重新定位。为此,我校结合学情和学科特点,在2015年秋、2016年春分别取消了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这些科目的导学案,只有语文和数理化继续使用导学案,但所有科目的上课模式不变。

通过课堂督查组推行的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的督导思路,我校解决了很多难解之题,比如解决了九年级毕业班的分层教学难的问题;解决了英语科目照抄作业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例如,张莉老师提出学生完成作业必须上自习时老师在场完成,这一做法杜绝了照抄作业现象,很多老师进行效仿;还解决了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照导学案宣读这一问题。

3.课改使我校跻身课改名校行列,真正实现了使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的教育目标。2015年5月,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秘书长宋永成一行来我校调研,深入我校中小学课堂,看到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教师的激情点评,感叹道:“没想到,在西北偏僻的一角还能看到这样的课堂!白湾子镇学校的课改的确有自己的一套,值得我们向外大力宣传推广!”他现场用微信拍摄照片,编辑文字在“西北课改群”对我校课改课堂进行了报道。同年10月,我校加入西北名校共同体,校长郑国军同志被聘为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理事。11月28至29日,我校教务主任付世明一行4人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报、陕西省教育督导学会主办,宝鸡市教育局、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承办的西北地区首届中小学课堂博览会。在此次交流会上,付世明同志代表定边县白湾子镇学校做了主题发言,蔡伦吉、高亚宏、赵倩3名教师分别展示了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小学数学三节课堂教学,生动地再现了我校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研讨,提升了3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新了他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课程改革的发展。之后每年受西北课改共同体邀请,我们都派遣校内名师到西安、蒲城、内蒙古等地晒课,传递着我们对课改的理解。

深度课改必须要站在文化高度进行重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轻松、更快乐;只有这样,才不会造成教师疲惫感和教师群体的“心理贫困”;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专业不专所导致的职业倦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获得幸福感。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使我校更多的教师走向了专业学习,走上了研究之路。

附:各项规章制度

白湾子镇学校共同体导学案备写基本要求

一、导学案编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享受顿悟的奇妙。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存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让内容决定形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体现灵活性。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分层设置原则:依据“因材施教”的原理,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即A、B、C、D级,以A、B级为主,适当C级,少量D级。在保证A、B级同学学习高效的同时,也满足C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7.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导学案的基本环节

1.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每单元有复习学案和单元检测。

2.预习案设有“学习目标”“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惑”“信息链接”等块,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和结构,并用笔勾画出重点、难点,记录自己的疑惑点。扩大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课堂进行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A.学习目标:目标是引领,目标是方向。准确而清晰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实际。

B.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学习目标之后附上导学案简明扼要的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明确预习中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C.教材助读:①教材助读,即指导学生通读教材,把需要通过预习达到的目的在教材中得到落实,让学生把教材内容读细、读透,并牢记基础知识。通过助读,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本节知识的预习,既对学生的预习起到目标引导作用,又对学生的预习起到过程指导作用。②在编写时按照教材中知识条目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设计。设计时,既要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厘清本课知识的层次,还要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知识。③助读形式灵活多样,避免千篇一律,以免引起学生预习中的厌烦或疲劳。填空(不易太多)、问题导学、表格、排序列等方式皆可,也可提示学生去查阅相关材料等。④助读设计要明确、具体,偏重基础,难度适中,要让大部分学生在此引导下,顺利完成本课的预习。⑤设计方式上要注意针对性、层次性和启发性、思考性,既不能完全套用教材,循着教材记“流水账”;又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难以着手预习。

D.预习自测:①预习自测,即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自测题目必须体现基础性,不要追求“多、难、深”,要讲究基础性、针对性、实效性。既避免直问直答,失去思考价值,又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难以着手,要与课内探究案中的题目区别开来。②检验助读中提到的相关知识的预习效果,它既有导向性,又有反馈性,还有一定的目标激励功能。③可以借用教材中的思考题、探究题加以变通后放在此处。④题目要少而精,而且要灵活多样,判断、选择、问答等方式都可以采用。问题提出要以人为本,有鼓动性和激励性且易于学生接受。例如,请分析,请判断,你能怎么样,你知道什么,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等。

E.信息链接:①介绍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前沿知识,作为学生的助学材料。例如,重难点阐释、知识拓展、热点时政、背景介绍、学科前沿等。旨在拓宽学习视野,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学科素养,增强学生学习的广度、宽度、深度、厚度等。②向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适当倾斜。③内容简短,清晰明了,具有知识快餐性质,尽量选取趣味性强、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3.探究案设有“学始于疑”“质疑探究”“拓展提升”“我的知识网络图”“我的收获”,以及导入新课、课堂评价、教学建议、学习建议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并针对教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给予有效建议和方法指导。

A.学始于疑:①通过对教材的预习,学生的疑惑往往局限在肤浅的层面。在此,需要教师深入把握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并围绕学习目标提炼出2—4个学生自身可能存在的疑惑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预习后提出的疑问,也可能是学生根本想不到的疑点,也可以是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学生提出的思考点。②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这一栏目。这些疑问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但在后面的“质疑探究”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B.质疑探究:①贯彻“三探究”和“三不探究”原则。“三探究”是指:探究重点,探究难点,探究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探究”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探究,深入学习也不领会的不探究。(这对应着教师的“三讲”和“三不讲”)。②探究点要重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关注生活热点问题的过程中灵活理解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能力。③探究点要以小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展开。通过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④探究点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并直指学生认识或思维的误区及盲区。

C.拓展提升:该环节是针对本堂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提升。需要教师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设置题目或补充内容,达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该部分要源于本课内容,但又高于本课内容。

D.我的知识网络图:①教师须提供知识网络图框架,可以是框图、分支图、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形式,留空让学生自己进行填写。②此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组织、建构、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把握知识的总体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供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一节课的知识体系。③应注重知识网络图中所表现出来的横向、纵向层级关系。

E.我的收获:学生反思本节目标达成及意外收获,总结学习心得。教师在编写时需要留出该板块位置。

4.训练案针对已学内容进行基础训练、综合训练、能力提升,以锻炼学生思维,提升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①所有题目要针对学习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及各探究点命制。②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情况,设置适当的题量。

5.复习学案引导学生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探究、归纳和梳理。单元检测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灵活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导学案编制要求

导学案的编制做到四个符合:要符合新课标要求,符合具体教学模块要求,符合“三维目标”要求,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导学案编制的基本程序为:提前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课后优化

1.提前备课:教研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学案编制小组教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编制人开始编制导学案。

2.集体研讨:编制人将初稿打印出来,或者以电子稿形式下发到集体备课成员手中,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研讨,修改导学案定稿,并提前一周交跟组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印发给学生。

3.教学反思: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前及课堂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并进行记录,以备再进一步对导学案修正完善。

四、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课前1—2天下发导学案到学生手中,学生只完成“预习案”内容。让学生有充足时间预习、思考、讨论。用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理解内容,并记录自己疑惑点。上课前一天,科任教师将导学案收回对预习案内容进行批阅及书面评价,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真实学情。

2.上课前再次下发批阅后的导学案,上课时先简单反馈学生“预习案”完成情况,然后组织学生完成“探究案”“训练案”内容。

(1)探究案完成基本环节:①读书自学,自主探究→②分组合作,讨论解疑→③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2)训练案完成基本环节:①当堂训练→②收回批阅→③纠错提高。说明:①语、数、理、化科目不能当堂完成的,可在课后完成,其他科目当堂完成。②语、数、理、化科目要求详批,其他科目可略批。

五、其他要求

1.导学案使用过程做到四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2.周日晚跟组领导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督查。

白湾子镇学校班级学习小组建设指导意见

一、小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人的组织化。组建组织、参与组织、依靠组织、改进组织,是人成长、发展、生存的基本方式。而在新课程倡导下合作学习小组的出现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次伟大的社会进步,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关注、关心、指导、帮助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或团队中明确分工,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模式。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这种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将学生置于核心,在与教师或他人合作中,学得知识,发展技能,在发展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其次,从高效课堂角度讲,高效课堂离不开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最后,从小组每个成员的成长角度讲,学习小组有种种好处:

1.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

2.培养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

4.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

5.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6.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二、怎样进行小组建设

(一)小组划分基本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八字原则编组,以4人或6人为一小组最为适宜,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组内异质”有利于彰显小组成员的个性,又具有互补性。同时保持“组间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小组划分的注意事项: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这样做,一是男女生的思维可以互补,二是能够发挥异性效应的积极作用(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便于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在分组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性格的差异,应该把外向型性格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使每个成员得到更好的发展。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发言、帮扶时无人进行指导的尴尬局面。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便于有效交流和帮扶。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一般来说,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对坐),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生与待转化生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出现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如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二)小组的分工

1.设正、副组长各一名:组长主要抓学习,同时搞好小组成员的协调;副组长抓常规(纪律、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工作。

2.学科组长:根据学生学科特长,每人至少担任一个学科组长。

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坚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如将导学案、作业收发、学科学习记录及评价、纪律、卫生等任务由不同的同学承担,既做到了各尽其才,又培养了小组成员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小组文化建设

管理上有句名言说:“一流管理靠文化。”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它能潜移默化影响每个小组成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小组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点:

创设组名:班有班名,组有组名。组名由每组成员集思广益,自主决定,力求积极向上、富有个性、内涵丰富,最后班主任适当指导。这样形成的组名很亲切,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说出小组名称及组名的含义,有利于凝聚小组成员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比如,我校二年级(2)班的蜜蜂小组,因为蜜蜂迎着朝霞出,披着余晖归,博采百花之“蜜”,风雨无阻。分工明确,协作高效,文明有序。一旦发现花朵,呼朋引伴,快乐共享;而一旦个体遭受攻击,蜂群相拥而至,上下齐心,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对方,具有团队精神,所以本组取名蜜蜂小组。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激发小组成员的进取心。(www.xing528.com)

制定组规:班有班规,组有组规。组规要小组成员讨论一致通过,然后签名并张贴,谁违犯组规就按组规的规定处理。

确定目标:要确定好学期目标和周目标。周目标即每周要达到的目标,可以是多个目标,主要是在学习展示、学业成绩、行为习惯等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内要达到什么水平等。目标要具体,忌大而空,无法实现。比如,有的小组在确定周目标时其中一条写道“认真背诵课文”,这一目标就显得太大、太空,背诵哪篇课文,背诵的程度如何,都不够明确,应改为“全组成员会背诵并默写第30课诗五首”。我校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一个周目标牌,一面写小组周目标,一面写名人名言等,要求小组个性化设计,既要讲指导性,还要讲艺术性,放在小组位置的中间,每天每时每个人都能看到。

当起好组名,形成组训,定好组规,并张贴在小组的展示阵地上,一个小组的整体文化就形成了。小组展示讨论时可以到自己的阵地上去,达到了“我的阵地我做主”。

四、小组长的培训

小组长一般由班主任与班委会成员共同选拔,每个小组的组长一般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小组内具有较高的威信。选好了组长,组长干什么,怎么干,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毕竟是学生,其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同一层次,如果不加以指导,组长就会有名无实,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小组活动的开展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要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让他们不断成长为老师的助手,小组的带头人。

我校培训小组长有三种方式,一是班主任直接培训,二是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三是教务处领导现场培训。这三种培训侧重点不同,必须有机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每学期进行两次,开学一次,期中一次。一般由教务处主任负责培训,主要针对小组长的职责、小组长成长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如何组织小组学习等问题展开。理念性的东西多一些,有时也让优秀的小组长做经验交流,这样的现身说法更有效,更能有利于小组长学习借鉴。上学期,我们让九年级(3)班的尹婷婷同学做了一次经验交流,效果良好。后来在共同体活动时,我们又让这名同学做了一次报告,共同体学校甚为赞叹。

五、小组评价的原则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要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及时性:最好是当堂评比当堂公布;当天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按照标准进行,对于突出表现可额外加分。

3.公正性: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各组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赋分。

4.激励性:要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白湾子镇学校“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表

续表

白湾子镇学校高效课堂“过关课”实施方案

2014年春,我校的高效课堂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全面验评各教研组和各位教师在高效课堂上取得的成果,经学校研究决定,实行“随机过关听课”,让我们每位教师的高效课堂在常态、随机的状态下接受检验,展示自我。为此,教务处特制订如下“过关课”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郑国军

领导小组副组长:陈世国 庞登财

领导小组成员:付世明 邢凤霄 高灏杰 高有才 张 林

       各教研组长

考 核 组 成 员:郑国军(组长)陈世国 庞登财 付世明

       邢凤霄 高灏杰 高有才 被考核组组长

二、实施方案

(一)抽课方式

1.教务处本着每日随机抽取1—2节不同教师的课,每周至少抽取三个学科5—8名教师的课。

2.教务处每日8点前公示当日听课时间,听课年级,听课学科,被听课教师。

(二)听课要求

1.每日考核组及各教研组长按教务处的公示准时到相应班级听课,由教务处负责发、收评分表。每节课至少要有五名考核组成员参加并评分。

2.没课教师可以听课,听课内容可作为教师听课数的依据。

(三)评课原则

1.考核组严格按照《白湾子学校“六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所听课教师的课堂进行量化打分,要求全程听课拉开档次打分,并注明本节课的优缺点。

2.教务处考核组成员对课堂打分求平均,得出教师课堂的最终得分。

3.得分在90分以上的课定为“名师预备课”全校推广,该上课教师作为新一届高效课堂名师候选人,年终评优优先考虑。得分在80—90分的课定为“过关课”,教务处备案。80分以下的课定为“低效课”,教务处备案,该教师继续接受随机听课,如果连续两次定为“低效课”,扣该教师年终考评绩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并取消该年度一切评优评模资格,该教师在下学期继续接受随机听课,直至过关。

4.教务处每天下午将当日听课教师的课堂得分及课堂优缺点汇总并公示。

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过关课”公示表

白湾子镇学校各种课型备课要求

(新授课 复习课 练习课 试卷讲评课)

一、新授课备课要求

1.学习目标必须针对学生而定,目标具体,少而精,一般2—3个为宜,即实现目标性原则。

2.必须根据学习目标而设计学案内容,把知识问题化,即实现问题性原则。

3.每个问题都应设计独学、对学、群学环节,并且有明确的时间分配以及学生展示的方式等,即实现时间性原则与指导性原则(说明:学生如能独学完成则不需对学,对学能完成则不需群学)。

4.学案设计紧扣课本,先解决课本中的问题,课本中的问题未解决不能去解决课本之外的问题,即实现文本性原则。

5.跟组领导监督到位,组长与跟组领导审核必须真实,保证备课真实有效,即实现真实性原则。

二、复习课备课要求

1.所有复习课必须备写导学案。

2.复习课导学案备写模块:学习目标→知识网络图(知识树)→考点聚焦→当堂检测→课后提高

3.复习课也应体现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四环节(参照孙靖宇老师的化学复习课导学案)。

三、练习课备课要求

1.练习课必须备写导学案,导学案主要以习题的形式出现。练习课就是在黄金时间做黄金题。黄金题就是要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题,知识方面含量高的题。

2.练习课的备课要领:一是选题,排好题组;二是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互讲互检;三是教师抓多数人的问题和题目之间的链接,揭示方法,拓展思维;四是小组纠错,相互复述。(参照王涛老师备写的数学练习课导学案)

四、试卷讲评课备课要求

1.试卷讲评不需备导学案,但必须操作高效,切忌师生一一对答案。

2.试卷讲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教师阅卷;第二种,学生阅卷。我们一般执行第一种。

第一种,教师阅卷

(1)集中讲评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找出共性问题,教师抓共性问题,抓重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集中讲评。教师点评,揭示要害,使学生认识更清晰更深刻。

(2)分组探究

分组讲解探究,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要复述讲解和解决个性问题。

(3)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

(4)补漏练习

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漏洞,设计题组练习。

(5)再次小组互讲

通过这一过程,达到难点突破,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基本形成。

第二种,学生阅卷

在考试结束前十五分钟,发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阅卷。培养学生的诚信。时间短,效率高。因为考试时已经过思考,接着判别认识快,思维不间断。

(1)学生先以小组互检互讲。

(2)教师集中共性问题、疑惑问题,进行精讲,解决问题。

(3)以小组再复述。

(4)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

(5)补漏练习,形成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