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丰碑:新四军纪念馆,见证悠久红色记忆

红色丰碑:新四军纪念馆,见证悠久红色记忆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与建军中路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建军东路的新四军纪念馆,三景一线遥相呼应,令这座有着红色记忆的城市熠熠生辉。这座历经风雨沧桑又记载着新四军重振军威的古建筑,仅存断壁残垣。

红色丰碑:新四军纪念馆,见证悠久红色记忆

1.喋血皖南震人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

呼啸密集的枪弹声刺破了夜色的寂静,无数新四军战士的热血染红了皖南泾县的茂林山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满山鲜血!

这就是举世震惊的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在揭露蒋介石罪恶阴谋的同时,为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连夜致电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

新四军在皖南行军途中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迅速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过七昼夜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分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下山与国民党谈判被扣!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亲笔题词,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正义的人们,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又一次反共内战的愤怒和谴责。1月22日,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反共突然事变的开端,揭露蒋日勾结,蓄谋灭共和打击人民军队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斗争。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诗作

针对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决定,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

这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特殊的部队,在皖南事变的枪林弹雨与烽火硝烟中毅然崛起,在盐城建军部,在中央军委和华中局的领导下,历经磨难和生死挫折,浴火重生、再振军威,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雄师,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新四军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战斗,用热血和青春换取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脚步。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四军将领就职通电

2.风雨沧桑泰山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苍松耸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城门式的八字墙上,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泰山庙”三个隶体大字,一对大石狮雄踞左右,凝视着这座历经2100多年岁月的历史老城,静观着位于闹市的大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泰山庙山门

泰山庙,位于盐城市区建军西路118号,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又名东岳庙,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与建军中路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建军东路的新四军纪念馆,三景一线遥相呼应,令这座有着红色记忆的城市熠熠生辉。

泰山庙是座有故事的庙宇。传说明代进士、吏部尚书李春芳赴考前曾在盐城城西巧遇一卖馍的老妇人,偶然听得老妇人一句上联“麦黄麸赤粉如霜”。谁曾想这句上联竟与京城面试时的“炭黑火红灰似雪”联句巧合,春芳因此而金榜题名。李春芳入仕后,为报答这场造化,出资修建了这座庙宇。

如果说,这是泰山庙的前世;那么,在抗日烽火与民族危亡之际,新四军在此重建军部,绘就了抗日战争宏大壮美之画卷,赋予了这座庙宇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教学楼(新四军军部管理科等机关驻地旧址)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泰山庙成为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机关和中共中央华中局驻地。浴火重生的新四军在此重建后,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指战员正是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广大军民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这座坐落于盐阜大地的庙宇,作为中国人民抗战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见证物,彪炳史册、闻名遐迩。

拾级而上,进入山门,是一块洁白的汉白玉卧碑。张爱萍上将手书“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勒于碑上,在绿树红花的簇拥下分外醒目

如今的泰山庙正殿为当年新四军司令部作战室,军参谋长赖传珠在此办公,墙上依次悬挂着苏中苏北苏南淮南、淮北、皖江和鄂豫边七块抗日根据地的作战地图(当时浙东尚未开辟),东侧有两部电话、两张行军床,为军部作战参谋日夜值班的地方,西侧是报务人员工作场所。数张八仙桌拼起作为会议桌置于指挥室中间,马灯、水碗、长条凳等器具、物件,将烽火岁月的新四军作战室,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中共中央华中局历史陈列展——会议场景

泰山庙正殿

后殿为藏经楼,刘少奇政委和王前夫妇、陈毅代军长和张茜夫妇分别住楼下东、西房内。当中则为中共华中局小会议室,刘少奇曾在这里主持召开过两次华中局高级干部会议,写下了《我们在敌后干些什么》等著名文章。陈毅在此接见了华中各地前来汇报工作的领导人,和前来中国帮助抗战的外国友人汉斯·希伯和罗生特。

大殿东、西各有三幢厢房,原为中共中央华中局饶漱石、曾山和机要、警卫人员住地。

1941年2月27日,新四军军部迁移到泰山庙,当年7月,日伪军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军部撤出,向阜宁县陈集区停翅港转移,泰山庙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破坏十分严重。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盘踞在泰山庙的汪伪军残部为控制泰山庙的制高点,垂死挣扎,竟然拆毁泰山庙,用其建筑木料,在庙后土墩构筑防御工事。这座历经风雨沧桑又记载着新四军重振军威的古建筑,仅存断壁残垣。

1984年4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照原样修复。历经两年的时间,1986年10月新四军重建军部45周年之际,修葺完好的泰山庙与新四军纪念馆同时开放。2006年5月,泰山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游览的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现在的泰山庙内有不少名人书画和题联题诗,为这座历经风雨的建筑增添着书香墨韵。藏经楼屏风上的“江淮英杰,卫国干城”的题联,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1990年5月1日手书。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是中国共产党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坚持团结抗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也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处意义重大的历史遗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人们的心中熠熠闪光。

泰山庙内鲁艺华中分院活动场景

3.大铜马的前世今生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一位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高扬前蹄的战马上,英姿勃发昂首东望。这就是盐城人心目中的城市标志: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东临黄海,西襟淮扬,位于里下河地区的盐城,河网密布,地势平坦。这座被盐城市民亲切地称为“大铜马”的雕塑,坐落在盐城市解放路、建军路两条主干道的交会之处。在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盐城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大铜马”似一个时空坐标,和与其东西相望的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一起,刻下了盐城八年抗战、浴火重生的历史轨迹。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由青铜浇铸,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纪念塔基座为深色石材材质,塔总高10.12米,寓意新四军建军纪念日10月12日。

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横刀立马面向太阳昂首前进,象征着新四军东进盐城,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从中市桥、忠字塔、盐城大铜马到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随着历史的积淀和造化,盐城有了一个定海神针一样的城市基点,城市从这里开始向四方拓展,盐城的零公里就在这里。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大铜马

每至双休,塔周的喷泉水声潺潺,清新宜人。在阳光映照下,喷泉水花漫天飞溅、五彩缤纷;在夜晚的霓虹辉映下,奇彩幻化分外迷人。每逢重大节日,花团锦簇、气球环绕,厚重的纪念塔多了妩媚与时尚,“大铜马”已经成为盐城标志性文化名片

纪念塔青铜塑像,是根据新四军老战士管文蔚提出的设想,由时任全国城市雕塑规划小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王克庆教授创作设计。铜马背上年轻的新四军战士,坚毅的面容,从容自若的神情,显现了广大新四军指战员面对困难所怀有的沉着冷静的必胜信念。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塔座上遒劲有力的题词,出自原国务委员、国防部长、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上将之手。塔座背面,则是由张爱萍上将审定的塔铭,由已故著名书法家鲍审手书:

英雄铁军,始建南昌。赖党建造,人民哺养。光荣北伐四海威扬。孤军奋斗,罗霄山上。风烟南国,艰辛备尝。抗日救亡,大旗高张。皖南奇冤,蒋顽猖狂。重建军部,誓缚天狼。莽莽海疆,浩浩串场。将星云集,万众慨慷。政委少奇,勋业辉煌;雄才大略,陈毅军长。江淮河汊,纵横决荡。砥柱华中,铁壁铜墙。旭日东升,乐奏万方。铭文勒石,千秋共仰。

作为盐城这座英雄城市的标志、铁军精神的象征,多年来,这座铁军雕塑,一直是盐城以新四军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盐城城市名片。1990年,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被列为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金色的阳光下,持刀立马的新四军战士目光如炬,直视东方。他的目光,深情地俯视着这片曾被鲜血浸润的热土;他的目光,坚毅地注视着遥远的东方。

岁月流逝,红色记忆厚植于盐城市民心中;风霜雨雪,红色文脉世代相传。大铜马,铁军情,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已成为盐城城市中心的形象标志,800万盐城人民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

4.丰碑耸立狮子口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陈毅

204国道东侧青松耸立,一座纪念碑巍然矗立、高耸入云。前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的“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碑名,在蓝天下格外醒目。

占地1600平方米的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由碑身、碑基及其附属设施、绿化三部分组成。碑身为钢筋水泥建筑,高22.6米,形似一把直插云霄坚不可摧的双刃宝剑,顶端浮雕为镰刀斧头的红色图案,两侧分别是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徽章,象征着党的领导是八路军、新四军胜利会师的坚强保障。

碑的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稍大,为400平方米。碑的背面,刻有碑文,内容是:“1940年7月,新四军奉命渡江,开辟苏北。在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后,继续挥师北上。与此同时,八路军黄克诚部从淮海地区南下。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一部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

这座不朽的丰碑寄托着老区人民对新四军、八路军的殷殷怀念之情,更记载着烽火硝烟年代,新四军、八路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

1940年10月10日,苏北小镇白驹场一片欢腾。

来了,来了!八路军老大哥来了!感谢你们长途跋涉来支援!

来了,来了!新四军的战友们!你们黄桥一战打得好,打出了我们共产党军队的勇气和豪气!

白云山寺广场挤满了欢乐的人群。“热烈庆祝黄桥决战的伟大胜利”“热烈庆祝新四军与八路军胜利会师”,红艳艳的标语、旗帜插满了会场四周。

“会合,会合,我们会合起,新四军八路军都是工农兵;为了完成党的新任务。今天我们在这里;大家要齐努力,争取抗战早胜利;大家要齐团结,早把日寇赶出境。”上午10时,两军会师联欢会召开,白驹场内,狮子口桥上,新四军、八路军的战友们一起唱起了会师歌。两支部队还互赠礼品,新四军赠送的是黄桥决战中缴获顽韩的一挺机枪,八路军赠送的是平型关大战中缴获日寇的一把指挥刀和一架望远镜。口号声、欢呼声、热烈的掌声,与军旗、军歌一起在白驹场的蓝天白云间久久回荡……

大丰白驹狮子口两军会师纪念碑

这是苏北小镇白驹场,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记忆:八路军、新四军在此胜利会师。

1939年4月,中共中央指出:华中在战略上是联系华北和华南的枢纽,是我党发展武装的主要区域。按照中央的指示与部署,陈毅、粟裕率新四军跨越长江,快速向苏北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百般阻挠。1940年10月上旬,韩德勤调集3.5万兵力,兵分三路向位于黄桥的只有7000兵力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大举进攻。兵力对比悬殊,形势十分严峻。陈毅、粟裕运筹帷幄冷静指挥,全体指战员齐心协力,经过三昼夜的浴血奋战,获得以少胜多的黄桥战役的重大胜利。

黄桥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陈、粟命令二纵队为先头部队,乘胜向北追击溃逃的韩军残部,六团(新六团)担任纵队前卫。7日到达海安,8日下午进驻东台。9日,六团又奉命进驻白驹,迎接南下八路军。

在黄桥决战时,中共中央向八路军黄克诚部发出指示:速率你部主力向盐城挺进,增援陈毅。黄克诚主力南下阜宁,并向盐城挺进,增援陈毅,其方针是“韩不攻陈(毅),黄(克诚)不攻韩,韩若攻陈,黄必攻韩”。

10月4日,八路军第五纵队东渡盐河,分路向阜宁、盐城进发,经过连日苦战,第五纵队先头部队第一支队迅速突破韩德勤在盐河、旧黄河的防线直插刘庄;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六团乘胜追击,两军南北相向前进,于当年10月10日,在白驹狮子口村狮子桥北胜利会师。

陈毅手迹诗作

两军会师标志着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打开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也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把八路军封锁在华北,将新四军封锁在江南,两边分化最终消灭的企图。也为几个月后的“皖南事变”发生以后,重建和发展新四军创造了条件,对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军会师后,陈毅即兴赋诗: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时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的张爱萍满怀豪情和诗一首:

忆昔聆教几多回,抗日江淮旧属归。

新四军与八路军,兄弟共举红旗飞。

当年11月17日,华中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后迁驻盐城县城文庙内,从此形成了以盐城为根据地的华中敌后抗日指挥中心。

5.凤凰墩处栖凤凰

芦苇青翠似重重绿色的屏障,水湾清澈拦起天然的堤坝。位于阜宁县陈集乡的停翅港村,曾经是新四军军部驻地。

停翅港村的名字,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村中有一个方圆120多亩的水塘,绿树环抱,芦苇丛生,水塘中间有一个土墩子。相传很久前,从西北方向飞来一只美丽的凤凰,在天空盘旋一周,然后降落在墩上,稍憩,即向东南方向飞去。当地人认为“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是吉祥之兆,遂将庄名定为停翅港,并称土墩为凤凰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以盐城为中心,领导整个华中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7月,日军制定了凶狠而周密的夏季“扫荡”计划,又一次将血淋淋的双手伸向苏北地区,直指新四军军部。

阜宁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

日军纠集了17000余人,在200多架飞机和上百艘汽艇的掩护下,分四路向盐城方向碾压过来。新四军军部提出了“保卫盐城”的口号,并作出了以主力对敌,实行迎击、阻击的军事部署。三师师长黄克诚分析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后,建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军部机关应及早离开盐城,转移到阜宁农村,跳离敌人的包围圈。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军部充分考虑了黄克诚的意见,新四军军部于7月22日主动撤离盐城向阜宁转移,11月10日由侉周村进驻停翅港。

阜宁停翅港华中局与军部驻地

停翅港地形复杂,周围长满芦苇,便于隐蔽。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是交通还算便捷,群众基础较好,是个能攻能守的好地方。军部进驻停翅港后,军部及直属机关、司令部、政治部、保卫部等住在ー座普通的农家四合院落中。陈毅代军长、赖传珠参谋长住在停翅港,刘少奇政委住在汪朱集。

在新四军军部驻地周围云集了各种人才,尤以文化人为最。陈毅同志考虑:这些文化人是全国文化界的精英,是共产党最可靠的朋友,在日寇频繁“扫荡”的险恶环境下,他们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来到盐阜,因此要将他们集中起来,安排在根据地最安全的地方,创造条件让他们创作。

1942年9月,在停翅港南侧的卖饭曹村成立了后来闻名全国敌后的“文化村”。从那以后,许多戴眼镜、插钢笔,手不离书,穿着新四军军装的人成为这里的新居民。现在村里的老人还能说出贺绿汀、阿英等人的名字。

1942年10月底,在盐阜区首届参议会期间,陈毅与黄源、范长江、阿英、彭康等人,同访当地进步士绅庞友兰、杨芷江,讨论通过了《艺文社缘起》,于是“湖海艺文社”也在停翅港正式成立。这些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人都被苏北根据地的新气象所感染,这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成为战火纷飞中的一个精神家园。陈毅在戎马倥偬中,常来文化村与诸文友诗歌唱和,黑白对弈,论史之兴废,议抗日之大计,掀起了一种空前热烈的文化高潮。

刘少奇、陈毅在停翅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开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和指挥抗日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进攻,取得了整个盐阜地区反“扫荡”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热情。军部驻扎停翅港期间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区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持着抗战大业。1942年12月26日,为粉碎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的第二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分成三个梯队从停翅港战略转移到淮南黄花塘。 

停翅港更留下了一个鱼水情深的故事。部队转移到黄花塘(今盱眙)前夕,陈毅与妻子张茜看着襁褓中吮着手指的婴儿,犯了难。部队行军打仗带着几个月的婴儿,对孩子、对部队都非常不便。

临行前,陈毅和妻子张茜反复商量,将孩子托养给当地的老百姓家,等形势好转,再将孩子接回。留下刚6个月的儿子小侉(因儿子在附近的侉周村出生,故小名为小侉),二人心中十分不舍又万分担忧。

战争年代,很多战友为了革命,将孩子托养给当地的群众,但以后根本无法查寻。特别是新四军走后,日伪军对根据地的老百姓进行残酷的报复,对革命队伍留下的子女,更是要斩草除根。留下小侉,不知是否还能团聚?紧紧抱着孩子的张茜潸然泪下。

陈毅万般不舍,张茜热泪长流。小侉还是托付给了射阳参议会参议长邹鲁山。泰山庙内陈毅住过的西厢房墙上,有着陈毅一家的珍贵合影。照片中,陈毅和妻子深情地凝视着孩子。(www.xing528.com)

面对陈毅的重托,邹鲁山当时就对妻子讲,我和你生了3个女孩儿,别人问起就说抱个男孩儿回家压子的。半年后,陈毅派人接回孩子,这个孩子,也因出生于江苏被取名“昊苏”。

“谁家的孩子啊?”面对邻居的问询,邹鲁山总是笑道:“我没儿子,这是我从外头抱来做儿子的。”谁也不会想到,这是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张茜的孩子。

邹鲁山对这个领养的孩子十分疼爱。孩子偶有不适,邹鲁山就急坏了,不仅立即请医生诊治,还亲自给孩子喂药。小昊苏在邹家一天天地长大,虎墩墩、活泼泼的,十分可爱。在日伪军对盐阜地区疯狂大“扫荡”期间,一有风吹草动,邹鲁山夫妇立即带着孩子隐蔽起来。

1943年端午节就要到了,按照盐阜地区的风俗,邹鲁山一家都在为“邹家”小公子忙碌——准备虎头鞋,做香袋。已经会走步的小昊苏,也开心地摇摇晃晃、走来走去。端午节前一天下午,邹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大家和他都不认识,他给邹鲁山带来一封信,说了几句话后就在邹家住下了。

陈毅托子

第二天,当邹家姐妹欢天喜地找弟弟挂香袋、穿虎头鞋时,发现小弟弟不见了!小姐姐们哭了起来。邹鲁山这才告知家人事情原委:孩子是陈毅代军长和张茜的爱子,已被军长派人接回。众人听后都惊讶不已。

陈毅在给邹鲁山的信中,表达了对邹鲁山和其家人抚养小昊苏的深深感激,也鼓励邹鲁山做一个革命者。在陈毅的影响下,邹鲁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四军纪念馆内,“军长一托重如山”这幕实景,再现了当年新四军将领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抗日事业,忍痛将亲骨肉托付的场景,也是盐阜大地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

新四军军部离开盐阜地区后,日军第35师团进驻陈集,修筑了工事,停翅港一带的村舍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1943年3月25日,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张爱萍亲自指挥五个连,在旅特务营和侦察队的配合下,一举攻下陈集。陈集解放后,因当时战争环境很艰苦,被日军毁坏的新四军军部驻地未能修复。新中国成立后,阜宁县人民政府在旧址处立碑以资纪念。

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进驻停翅港的一年多时间里,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全面加强根据地建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作出的伟大贡献,展示中国反侵略战争的英勇与悲壮,2010年1月16日,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8300平方米的阜宁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6.革命熔炉正北楼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青砖红瓦褐色的窗棂,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层小楼。简朴的外表凝聚着丰厚的历史,粗糙的墙体曾经肩负着一个民族兴亡的重任。这座盐城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正北楼,抗大五分校旧址,历经岁月沧桑,矗立在盐城市解放北路盐中巷1号盐城中学的校园内。

抗大五分校旧址正北楼,为原省立盐城中学教学楼。建于1931年,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东西长40.6米,面阔9间,上下共22间,进深9.5米,楼梯在楼的东西两端,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楼下面东、西上方各有“北楼”二字。1986年旧址辟为纪念室,楼前的花圃内立有刘少奇半身雕像。

盐中正北楼抗大五分校旧址

正北楼前刘少奇塑像

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1937年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随着我党事业的发展和队伍的不断壮大,各根据地开始创办分校。抗大五分校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1940年11月,在陈毅、刘少奇的直接关心下,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正式创建。陈毅任校长兼政委,副校长赖传珠、冯定,教育长谢祥军,政治部主任余立金,训练部部长薛暮桥。

这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第一期招生简章在《江淮日报》刊出后,生源如潮,抗大五分校专门在海安、东台、黄桥、阜宁、本溪、盐城设报名点。华东乃至香港等大城市来的青年学生、工人、知识分子,还有归国华侨等,纷纷踊跃报名,参加抗大五分校的学习,为投身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的建设积蓄能量。部队也抽调了连、排、班级干部和少数团级干部参加学习。他们编为5个大队、1个机炮连。全校干部学员3000多人。五个大队学习重点各有不同,一、二大队为军事队、三大队为政治队,四、五大队是为部队培养文化、宣传、文艺骨干。教员不仅有在抗日战争中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军政人才,还有一些文化界早就有名的知识分子。

歌声飞扬,书声萦耳。抗大五分校,融汇了烽火硝烟年代,五湖四海进步青年的热血追求和救国心声,更成为群英荟萃、人才济济之所,成为华中地区的军事文化教育中心。华中抗日根据地一时成为许多城市知识青年的向往之地,有一次从上海来的九对姐妹,一对母女同时坐进了抗大五分校的课堂。前方部队作战的经验则成为师生们最好的教材,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根据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抗大五分校开学后,陈毅、刘少奇等新四军领导人,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皖南事变”后,为了使学员及时了解事变的真相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于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严正立场与斗争策略,陈毅在百忙中特地来分校作形势报告,刘少奇也不止一次地给学员讲党的建设、党员修养。教员冯定、薛暮桥、江岚、吴蔷(吴强)、朱讯、姚耐、陶白等,在马列主义理论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在这样好的师资与教学条件下,学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很快,毕业后都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根据地里好风光,荒郊草地是课堂,背包当凳膝当桌,青年读书声琅琅”,这是当年抗大五分校教学与生活的真实写照。学校学习、生活艰苦紧张,为了适应战争需要,除了政治文化学习,还有军事训练,队列操练、射击、刺杀、擒拿、翻越障碍等基础课都要学,冬季每天早上五点半钟起床,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休息。日伪“扫荡”期间,学校不时随军转移,没有校舍,旷地、祠堂挂上黑板就是课堂,背包当板凳,膝头当课桌,学员们以苦为乐。

除借用一部分民房作为校舍和教室外,学员们主要是住在寺庙、停课的学校和其他公共房舍里,铺上稻草、麦秸、玉米秸,打成通铺,盖得也很少。冬天,门上挂个草帘,稻草铺厚些,大家挤一挤;夏天,一个班、一个排睡在大通铺,既闷热,又有蚊虫咬。在这种环境下,学员们有了“革命虫”“革命疮”。饮食,以杂粮为主,山芋干、高粱、黑豆掺些大米做饭。每年冬季,经费筹措困难,需要补充棉衣的几乎靠自力更生。冬天,能找到破布撕成条打“草鞋”就是“奢侈品”了。

1942年1月,根据中共华中局、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军分会和新四军军部的决定,抗大五分校改称“华中抗大总分校”(原抗大五分校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员,到三师创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负责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和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总分校仍由陈毅兼校长和政治委员,赖传珠兼副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总分校除自己办学,还经常通过会议、文件、电报等形式,交流各分校的办学情况和经验,进行具体的教学业务指导。

1942年冬,日寇准备再次向我军进犯,军部机关主动离开盐阜区,向淮南转移。1943年初抵达盱眙县黄花塘,总分校也从阜宁转到牛柿湾。这时军部决定“精兵简政”,总分校的干部、教员和学员,全部分配到各师去,于是总分校宣告结束。

1945年5月,为了对付日寇向盐阜区发动的“拉网大扫荡”,抗大五分校暂时停办,学生全部结业,分配到各地去工作。到当年9月抗战胜利后,校部改为盐阜独立旅,至此,分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抗大五分校及华中抗大总分校,从建校到停办,在盐阜地区共办班五期,为我党培养数千名抗日军政干部,更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由此而被陈毅称为“春风满园的苗圃”,被李先念赞誉为“华中抗日革命熔炉”。

作为历史的见证,1982年,抗大五分校旧址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张爱萍亲笔题写匾额: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旧址。岁月流逝,正北楼披着七十余载风霜雨雪,矗立在盐城初级中学的校园内。听莘莘学子书声琅琅,观岁岁鲜花盛开、松柏蓊郁。

一群群少年学子们经过这儿,会伫留脚步,向刘少奇塑像献上鲜花,仰望,敬礼!南来北往的游客们,会在正北楼楼前的草坪上,在刘少奇的半身塑像前,轻声诵读塑像底座上的题词:为正义,为自由,为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而战斗到底!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在蓝天白云间,永远回荡……

7.军歌嘹亮抒豪情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在陈家大祠堂举行的联欢晚会上,大家欢迎陈毅唱歌。他用法文唱了青年时期在法国学会的《马赛曲》后,感慨地说:“要是有一首我们自己的军歌就好了。”大家建议他写一首军歌歌词,他于1939年3月20日拟成初稿《十年》。在项英副军长主持下,由叶挺、袁国平、周子昆、朱镜我、黄诚等共同讨论修改,最后由陈毅在回军部时修改定稿,初稿《十年》和军歌歌词定稿同时发表在《抗敌》杂志上。

孟波指挥新四军官兵合唱军歌

陈毅才华横溢,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被后人誉为“诗人元帅”。诗人臧克家曾说过:“陈毅是上马杀敌,下马写诗,将军本色是诗人。”当年,陈毅从云岭返回苏南不到半个月,就写出军歌歌词的初稿,取名《十年》。歌词热情讴歌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十年的光荣历程。陈毅写好歌词初稿便派专人送到云岭军部。军部组织力量,一起讨论修改,采纳各方意见。

1939年6月,陈毅从苏南敌后来到云岭,军部将歌词的修改情况向他作了介绍,陈毅表示同意。宣传部冯定科长将《新四军军歌》歌词交给了何士德。何士德接过歌词,深感新四军党组织、首长和全军指战员给予的信任。在皖南山村中没有钢琴和提琴,作曲只能自己用嘴哼哼,这对于作曲家来说,确是一件难事。何士德废寝忘食,写出了第一支曲子,文化队试唱后,他感到不满意,决心重写,又继续日夜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四军军歌》曲子谱成了,充分体现了新四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要将抗战坚持到底的英雄气概表达得非常成功。文化队和战地服务团经过练习,把此歌曲唱得慷慨激昂: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斗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这首军歌得到了军长、首长的肯定,并在《抗敌报》上发表而正式诞生了。

新四军军歌

豪迈庄严的歌词,书写出具有光荣历史和战斗传统的“铁军”的英雄气概,而作曲家在创作中,无论是对歌曲主题富于层次的展开,还是对乐曲结构富有逻辑的追求,都成功地表达了歌曲内容。《新四军军歌》只用三个多月时间就创作出来,并广为传唱。

在新四军纪念馆内,仍存有曲作者何士德90高龄时亲笔抄写并捐赠的《新四军军歌》手稿。

《新四军军歌》曲调雄浑有力,富有革命激情,表现出了新四军的泱泱雄风,塑造出新四军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新四军的万丈豪情,激发了新四军的战斗意志,伴随着新四军征战的步履,传遍大江南北,鼓舞新四军及华中抗日军民英勇奋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唱着这首军歌, 新四军走出丛林,东进江淮挺进中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组建时的1万多人发展成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31万多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唱着这首军歌,新四军抗战期间对日伪军作战2.46万次,毙、伤、俘伪军41.79万人,占全国歼敌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新四军抗战胜利时收复了25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解放人口达3400多万。

唱着这首军歌,新四军雄风万丈;唱着这首军歌,新四军热血荣光。八万多名将士光荣献身,他们的英雄业绩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共存!军歌凝聚着军魂与军威,传颂着永不磨灭的铁军精神!

1941年,拂晓剧团正在排练

8. N4A光辉永存

N4A,烽火硝烟中的荣耀;

N4A,一生一世的不了情……

新四军纪念馆的展柜里,一只制作于1941年的新四军臂章吸引着大家的注意。这件文物长8.5厘米、宽6.5厘米,由两层粗布缝制而成。臂章正面蓝色,外方内椭圆,圆内留白,内有英文“N4A”字样,背面有“陆军新编第四军”字样和“尽忠职务、严守纪律、实行主义、完成革命”的口号。

新四军臂章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命令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宣布重建新四军,随着队伍不断壮大,新四军急需一个新的、统一的标志。

庄五洲和许幸之等鲁艺美术系的老师们接过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庄五洲充分发挥他的专长,以原有的臂章为蓝本着手设计,用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象征光明,寓意中华民族前途光明,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以外方内圆、蓝白相间的椭圆形图案为底图,将英文“NEW”(新)的第一个字母“N”、阿拉伯数字“4”、英文“ARMY”(军队)的第一个字母“A”组成“N4A”字样。他在字样上方左右两边各加一颗五角星,中间标明“1941”,以纪念“皖南事变”中的烈士。整个臂章白底蓝字,简洁流畅,十分醒目有力。

时任新四军代军长的陈毅看到这个设计,被其形简意赅、含义深远所打动,当得知设计者是出生在台湾、成才在厦门的庄五洲教授时,他更为惊叹,大加赞赏。新臂章经庄五洲画出初稿后,用石板大量印刷,很快在新四军中发放佩戴,成为战士们最骄傲的标志,一直沿用到1946年。

臂章的主要设计者庄五洲1914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的渔村旗津。15岁那年,他的父亲庄澄清因教授汉语受到日本人的刁难与干涉,遂带庄五洲回到祖籍福建泉州,并送庄五洲进入厦门美术专业学校就读。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庄五洲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与同学们一起创办画刊、编写剧本宣传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0年初庄五洲告别父亲来到上海,投入到更为艰苦的抗战行列中。

1940年秋,新四军、八路军在苏北会师,刘少奇、陈毅决定创办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并从上海招募人才。庄五洲就是在这个时期从上海来到盐城,在华中鲁艺美术系担任教授,在极其艰苦与简陋的教学环境里创作绘制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鼓舞抗日军民,教授学生创作。

庄五洲,新四军臂章设计者

烽火岁月,危险随时会降临。1941年7月,日军对盐阜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华中鲁艺师生在建湖北秦庄遭遇日军,伤亡惨重。许幸之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日军用火力封锁了桥梁,丘东平同志在战斗中不幸牺牲,许晴同志也于同一天同一村庄在指挥学员战斗时不幸牺牲。丘东平、许晴、刘保罗等几位文学、戏剧干将和革命战士以及一部分学员的牺牲,是鲁艺华中分院短暂历史中的巨大损失。”

庄五洲在这次“扫荡”中不幸被捕,因能说日语而逃过一劫。在被日军押解前往徐州“特别工人训练所”的途中趁机逃脱,后在福建、上海一带民间进行游击抗日行动。抗战即将结束时,庄五洲重回上海,并参与左翼文化团体组织的上海美术作家协会联展。

抗战结束,庄五洲回到家乡台湾教书。后由于当时两岸对峙,台湾长期戒严,为了生存,庄五洲丢下画笔改名庄索,成为台湾高雄渔会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对于在大陆的过去和参加新四军的往事绝口不谈。

然而,青春的记忆与参与正义战争的情怀又怎能忘却?1978年,65岁的庄五洲退休。在人生的暮年,在盐城的抗日生活再度涌上心头,他遂拿起了画笔。一幅幅盐阜地区的风情景物,一帧帧反映新四军战士学习的油画,在风车下休憩的《战地之春》,还有油灯下孩童识字、母亲纺纱、父亲擦枪的《抗日之家》等呈现在庄五洲的画布上,作品风格简练而明快,饱含深情。 

在1980年纪念抗战胜利35周年的时候,庄五洲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拾起画笔,将胸中澎湃的激情转化为大量的优秀作品。

“重忆少年梦,几度夕阳红。”庄索根据他在抗战时期出生入死的经历和亲眼见到的鲜活场景,创作了《打鬼子的故事》《雪中喂马》《避难》等抗战题材的画作。这些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敢和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例如《避难》中,衣衫褴褛的苏北农民一家四口缩在玉米田间,躲避日军的轰炸,儿童紧紧地依偎在大人身旁,小手抓着大人的裤脚不放,大人惊恐地看着天空,手脚青筋暴起,大难临头的惨状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1995年,重病的庄五洲得知海峡两岸关系缓解,便叮嘱儿子,一定要将画集和盐阜风物的油画原件,送往盐城收藏。那一年,庄伯和将画集和作品原件交给新四军纪念馆和盐城鲁迅艺术学校,了却了父亲的心愿。

如今,庄五洲和许幸之设计的“N4A”蓝白相间的臂标,已成为国内众多新四军纪念场馆的标志。

9.大堤屹立,丰碑永在

由南到北一条龙,

不让咸潮到阜东。

从此无有冲家祸,

每逢潮声思“宋公”。

新四军纪念馆展厅中,有块上了年岁的宋公碑,再现了抗战时期,阜宁县首任县长宋乃德率领阜东人民与自然灾害、敌寇凶顽进行斗争可歌可泣的一幕。这块长196厘米,宽61厘米,厚12厘米的宋公碑,承载了盐阜人民最深刻的填海记忆,凝聚了那段修堤的红色历史。

新四军为我们将大堤修好啦!

不要怕海潮海啸啦!

再也不要东躲西跑啦!

沿海的老百姓奔走相告,欢欣跳跃,几个小伙子从家中拿出了铁盆子铜罐子,边喊边敲,沿着大堤一路奔跑。人们的欢呼声,当——当——当的敲盆声,与大堤外哗哗的海浪声,在天地之间汇成了浑厚又喜悦的交响曲。

这是1941年7月5日。这个日子,也是盐阜大地黄海之滨久负盛名的宋公堤竣工的日子。

位于黄海之滨的阜宁县,历史上时常遭受大潮与海啸的侵扰,灾害所至,百姓流离失所,村庄满目疮痍。多少年来,苏北沿海民众盼望着能有一条坚固的海堤,挡住那肆虐的海潮。

1940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修筑海堤的重任落到了首任县长宋乃德的肩上。新政府一成立,就尊重民意,召开座谈会,广泛探讨修筑海堤的问题。然而在场有些人却对抗日民主政府是否真心修堤持有怀疑。宋乃德动情地劝说:“无情的海啸年复一年地摧残、毁灭着沿海人民的安全,百姓家破人亡,奔走呼号。历代统治者只顾狂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我们共产党为民众谋利益,抗日民主政府决不会不体恤民情。这海堤一定要修!”1941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召开了,大会再次郑重地讨论修筑海堤之事。在会上宋乃德耐心说服、主持讨论,最终大会一致通过了修筑海堤的提案。大会决定由抗日民主政府主持,修堤费用不由人民负担,以盐税做抵押,发行公债,日后归政府偿还。

春日的阳光在黄海的水波海浪上倾泻出万道金光,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5月15日,筑堤工程在黄海边拉开了帷幕。民工如潮,前呼后拥;运输牛车,络绎不绝。筑堤工人从开始的千余人迅速增加到9000余人:这是我们自己的大堤,这是老百姓平安所系的保命堤!

面对如此庞大的筑堤大军,粮食和饮水一时成为最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海堤顺利修筑,宋乃德派专人组织了几十辆牛车从30多里外的地方日夜送水。三师师长黄克诚也在军粮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分批调拨了12万斤粮食送到工地。

阜宁县首任县长宋乃德

筑堤工期时间过半,可接连几天的狂风骤雨使三分之一的民工身体染病,再加上潮汛将至,民工担心引发海啸,纷纷回到家中。工程完全陷于停顿。

“这怎么行!为了确保夏秋汛期沿海民众安全,民工不能撤,工程不能停,必须一气呵成!”宋乃德焦急万分,一锤定音!

身患疟疾的宋乃德,立即冒雨涉水前往工地。从县政府到工地的60里路程平地水深两尺,宋乃德几次跌倒在水中,警卫员把他扶到马上,终于满身泥泞赶到了工地。他在工地上一住就是几天,风吹雨淋加上着急上火,虚弱得几乎不能行走,最后昏睡在独轮车上被抬回了县政府。

宋县长带病住到工地上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民工不用动员和劝说,又纷纷回到了工地。可就在工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敌人的破坏从地下变成了公开的行动。施工现场指挥陈振东因被叛徒出卖,遭土匪绑架,押往海边。

黄海掀起万顷巨浪,浪花恍若苍天泪下。陈振东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面对匪徒的酷刑,他正色说:“要是杀我,请带我到堤上。我为筑堤而来,今为筑堤而死,死而无憾!”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声音,令匪徒们恐慌万分。匪徒残忍地割断了他的双腿,用绳子将其活活绞死,抛入黄海。陈振东牺牲后的第二天,1941年7月5日,历经坎坷的海防大堤终于全线竣工。

大堤高3米,全长45公里,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南北。新堤坝建成后的一天晚上,海啸再一次狂卷翻腾而至,但海堤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岿然不动,巍然屹立在盐阜大地的海岸线上。饱受海潮肆虐之苦的沿海百姓奔走相告,万众欢腾,交口称赞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功德。

为感谢县长宋乃德,当地开明士绅送来了怀表和毛毯,百姓送来了新鲜的海菜与鸡蛋。人们将新海堤与当年范仲淹所修的“范公堤”相媲美,把它誉为“宋公堤”。

宋公堤

有诗为证: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

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逢潮声思“宋公”。

时至今日,宋公堤与新修的达标海堤,仍是维系800多万盐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大堤,成为新四军为人民做实事的见证与地标。宋公堤更记载着革命前辈、先烈的热血荣光,成为人们心中一块不朽的丰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