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案设计要点及重要内容

教案设计要点及重要内容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通过钻研教材、了解幼儿、选择教学方法等工作,所形成的对一堂课的教学设想的文字表达形式,就是教案。完整的教案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延伸活动等部分。有的教案还加有设计意图、活动建议等步骤,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求每个教案都有这样的内容。(四)活动准备把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学具及环境布置、创设情境等,如实写在教案上。

教案设计要点及重要内容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教师通过钻研教材、了解幼儿、选择教学方法等工作,所形成的对一堂课的教学设想的文字表达形式,就是教案。教案是课堂上的备忘录、课后的反思簿。写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钻研业务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完整的教案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延伸活动等部分。有的教案还加有设计意图、活动建议等步骤,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求每个教案都有这样的内容。

(一)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就是给活动起一个贴切的名字,如“认识三角形”“认识5以内序数”。一般来说活动名称有两种起法,一种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择的材料,用生活中的语言定名称,如“找朋友”“小熊请客”。第一种命名虽然不太儿童化,缺乏生活气息,但能让读者马上知道本节课所讲的核心内容;第二种命名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特点,但读者不知道本节课核心内容是什么。最好的方法是活动名称要两种命名形式一起用,如“找朋友”(认识5以内的序数)。

一般来说,正规的教案要求两个名称都要写。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数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主要描述幼儿通过学习活动后可能产生的行为变化。它表现为对幼儿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由于《纲要》把教学目标细化为数学经验和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数学情感和态度等三方面的内容,活动目标应该包括:①知识概念;②认知和操作技能;③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例如,复习9的组成,知道9可以分成8和1、2和7等几种分法(知识),启发幼儿初步感知数分合的有序性(技能),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评议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感)。

幼儿数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用教师的行为变化来表述;另一种是以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用教师的行为为主体来表述,常用的词语有“使幼儿……”“引导幼儿……”“教育幼儿……”“启发幼儿……”“培养幼儿……”等。用幼儿的行为作为行为主体来表述,常用的词语有“会……”“学会……”“知道……”“懂得……”“体验……”“认识……”“能够……”等。不管用哪一种方式表述,其表述的行为主体应该一致,不要混用。例如,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目标:

(1)能通过结账这一活动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2)能将自己购买的实物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表格内。

(3)学习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三)活动重点、难点

所谓的教学重点,是指教材的主要部分。它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如数概念的形成是整个幼儿阶段的重点,而“认识5以内的序数”这一节课,知道序数的含义便是教学重点。

所谓难点,是指那些难以被幼儿理解并掌握或者容易引起混淆或错误的内容。如“认识1和许多”,1个1个物体合起来就是许多,就是教学难点。

重点、难点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有时是可以出现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的。如前面讲到的例子“1和许多”,1个1个物体合起来就是许多,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四)活动准备

把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学具及环境布置、创设情境等,如实写在教案上。

(五)活动过程

幼儿园数学活动课可分准备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检查测验课、作业讲评课,新授课是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或经验为主的课型,下面以“认知理解型”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说明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幼儿园教学导入语如果说得好,能使整个教学有良好的开端、良好的持续,能够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可以说,导入语说得好,能使教学成功一半。下面介绍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1)直入式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内容,用语简短。如小班数学《分类》: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形状)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

2)谈话式

教师与幼儿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新课内容,进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如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中的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的小动物要搬新房子啦!它们还请小朋友们帮忙搬家呢!你们想去吗?

3)谜语式(www.xing528.com)

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大班数学《分清左右》,教师说谜语导入活动: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谜底是手,进而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分清左右手。

4)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小班数学《认识三角形》的故事导入: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地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地回家了。

5)情境式

利用情境式导入新课内容,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小班数学《1和许多》的导入新课: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先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发展幼儿的触摸觉和思维能力。请幼儿猜一猜,口袋里有多少糖果(许多)?让全体幼儿打开口袋口看一看,检验自己说得对不对。

6)游戏式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小班数学《比较物体的大小》,游戏“吹泡泡”:教师带领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师吹出许多大小不一样的、很好看的泡泡。边吹边让幼儿仔细观察,泡泡的大小一样不一样。

2.进行新课

这是新授课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幼儿的认知规律,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谈话、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逐步使幼儿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概念或经验。进行新课时,教学一般要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这个阶段要注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即数学活动组织形式)来获取知识。

幼儿园数学活动有以下基本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形式

这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全班幼儿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这种形式目前在幼儿园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因为它可以比较集中地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幼儿较好地遵守规则,培养一定的自制力,并让幼儿体验到集体活动和游戏的快乐。

集体活动形式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整齐划一,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

2)小组活动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地选择活动内容,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数学小组活动可以是同一内容,即每一小组的学习内容是相同的,但由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数学小组活动也可以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层次,这种安排使幼儿有充分的机会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应的材料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幼儿之间也有更多的交往和学习。

3)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先进行集体活动,再进行小组活动;第二,先进行小组活动,再进行集体活动。在数学教育中,有些内容可以让幼儿先进行尝试、探索获得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幼儿讲讲自己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3.巩固练习

通过游戏、实验、体验等活动,巩固幼儿在“进行新课”中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并要把幼儿的困惑、疑难之处诱发出来,及时公开加以解决。

4.师生小结

当活动达到一定目标,幼儿活动也达到一定高潮时,可以考虑结束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结束活动,如简单的小结、传递某些幼儿不可能通过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等,总结本节课中幼儿的表现,对幼儿表现出的对数学的兴趣、做事坚持性、助人为乐等优秀的品质给予表扬。

(六)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是指将本活动的内容自然地延伸到后面的活动中去,使前后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是一节课的结束而是另一节课的开始。这样,不仅使幼儿已获得的数学经验在后面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前一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也将成为进行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和准备。让幼儿继续保持对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兴趣,在课余时间鼓励幼儿在数学活动角、回到家中或其他地方继续活动,并提出一些新问题,让幼儿思考、探索。

教案的一般格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