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中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

加强中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学术界对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作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方面。[57]从社会资本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理论两个维度,探讨我国当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58]从现代社区发展论、社会分层论、现代课程论、成人学习论等多种理论视角出发,认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是社区性和以人为本。

加强中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术界对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作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方面。

1.对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综合研究

对于如何搞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人们从课程开发的价值理念、流程、设计、目标、内容、形式、评价、保障、人员等方面提出了多种建议,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1)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应注意处理好社区教育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员与社区生活的关系等。[47](2)科学规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开发的步骤、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搞好申报工作。[48](3)进一步强化对社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努力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重视对社区学校课程建设的评价和评选,包括要对各种类型课程的开发数量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纳入考核、对开设的各类课程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过程的实施和产生的效果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建立经费保障和奖惩机制、建立展示平台以扩大社会影响等。[49](4)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在社会层次上应该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一致,关注社会重点问题,体现时代特征,在社区层次上应形成区域特色,在居民层次上应该按照居民的学习需求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使课程更加丰富、实用,为此,应强化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意识、明确开发的主体、整合和利用各类社区教育资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50](5)科学规划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规范课程开发的流程,建立专门的课程开发机构,配备专职的开发人员,加大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支持和投入力度。[51](6)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初期,一般应以经验类课程为主,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考虑知识性课程,逐渐达到某种动态平衡,通常情况下以引进的普通课程为主,既重视知识性课程,也重视经验性课程,既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既有纸质载体的课程,也有以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课程。[52](7)以社区居民为课程学习与开发的主体,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者的专业培训,同时,社区教育课程的开设要与职业技能考证挂钩,并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打造精品课程和草根课程。[53](8)以大教育观作为指导,覆盖社区所有学习者,指向个体的全面发展。[54]

2.从不同视角对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

除了对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出一些综合性的建议外,还有一些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社区本位的角度出发,认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社区教育核心课程,即是每个中国国民都必须具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思想理念、法律意识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知识;社区本位课程,即基于特定的社情及民情,由本社区内的教育专家、学者、社区学校的教师及相关学习者共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提出建立“社区发展需求导向型”课程开发模式,包括学习需求调研、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55]

从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角度出发,提出其课程的对象应以农民为主,重点关注弱势群体;课程目标以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总体目标;课程实施范围以小城镇为基本单位,课程内容的确定以小城镇和农民的发展需求为依据,并不断调整;课程结构根据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培训体系来构建;课程展开的方式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基于农民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历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具有小城镇特点;课程功能是服务新农村建设,造就新型农民;课程评价的标准是看农民是否欢迎,是否促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既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也重视课程的阶段性总结评价。[56]

从创新文化视角出发,认为社区教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应是解放知识、服务生活,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课程内容随时代的变化及居民的需求而改变;课程设计的主要材料依据是社会文化;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社区人;课程实施过程应当是一个充满创新的过程;课程评价是文化的科学理性反思。[57](www.xing528.com)

社会资本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理论两个维度,探讨我国当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认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应是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参与的过程就是个人社会资本积累和社区社会资本培育的过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技术是培育学习共同体。我国城市社区课程开发的原则有:社区课程开发理念是为了学习的设计、开发的空间为设计的自然发生、开发目标是参与式设计、开发的评估是认同与协商之间的平衡。[58]

从现代社区发展论、社会分层论、现代课程论、成人学习论等多种理论视角出发,认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是社区性和以人为本。[59]

以诺尔斯、彼得森、罗米斯茨韦斯基等人的成人教育理论作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认为传统的长周期课程设计模式并不适用于社区教育,提出社区教育课程的模块化方法: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单元课程或短小课程,每个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社区教育课程模块开发可以以传统课程开发模式为基础,借鉴MES、“特温特模式”和PACT程序的开发流程,采取5个模块化开发步骤:计划阶段,主要是对居民学习需要进行评估、分类和决策;设计阶段,主要是将学习需求转化为课程内容;开发阶段,主要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并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编排,并以上海为基点,具体阐述了如何模块化、如何编列各个模块、如何突出重点等方面的内容;实施阶段,主要是落实各项准备工作、进行课程宣传、应变意外;评估阶段,包括考察方案实施有无效果、用标准参照测验进行评估及形成性评估等。[60]

从微课程角度提出开发社区教育中微课程资源的措施:采取扩大微课程征集范围,拓展微课程来源渠道;加强微课程开发培训,提升微课程整体质量;增加微课程资源数量,扩展微课程应用途径;确立微课程评价标准,创新微课程评价方法等。[61]

此外,有人尝试构建了一套“7+8”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流程:即遵循七个标准:课程总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执行八个阶段:需求调研、课程规划、建立队伍、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修订、编写教材。[62]

还有人对社区教育课程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基于社区教育课程的特质与课程建设的一般流程,社区教育课程评价的一级指标包含需求调查、课程设计、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课程推广与课程评价等六个项目,并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设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63]

对如何改革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问题,学术界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突出表现为人们不但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而且还从多种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实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研究中所提到的诸如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是社区性和以人为本、要科学规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开发的步骤、建立专门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机构、社区居民是课程学习与开发的主体、整合资源、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观点都是非常正确的。还有一些人力图从各种理论出发去研究我国社区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并作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思考,如有人在研究中既注重以各种相关的成人教育理论作为基础,使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结合了具体实践情况,从而提出比较详细而具体的社区教育课程模块内容和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对于社区课程的开发,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如美国社区学院英国开放大学等的经验,它们在社区居民参与、课程开发团队组建、课程开发流程、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显然不足。其二,大多数研究成果还不深入,特别是没有从课程的相关理论出发去进行探讨。同时,对课程开发各个环节(如开发理念、开发主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研究不系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如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谁?怎样确立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评价?等,学术界虽然有一些研究,但不多,也不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