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基于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环境治理中,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公地悲剧”不断上演,已在全社会敲响警钟。目前,各地区已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和培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利于当代社会发展,还有利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体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0]基于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环境治理中,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1.加强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必须使这种理念成为行动的先导。1968年英国著名学者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形象地说明了公众生态意识的淡漠。公地作为一种公共的财产资源存在众多拥有者,每个人都有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权且没有阻止他人使用的权利,每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而不再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如此一来,“公地”会因其承载能力的有限性而遭受破坏,最终失去利用价值。这种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公地悲剧由此发生。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公地悲剧”不断上演,已在全社会敲响警钟。“公地悲剧”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自私造成的,而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淡漠。所以,“公地悲剧”并非绝对地不可避免。目前,各地区已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和培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在培育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大对不同群体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如,发挥党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模范引领作用;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意识;通过社区培训与宣传,促进全民参与。其次,树立典型,表扬先进。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化与引领,对内激励,对外吸引,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在绿色环保价值取向的引领下主动呵护我们的“保护伞”,以此防止上述“公地悲剧”的发生。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国土资源的有限性和用地需求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需极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虽拥有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大部分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无法进行利用和开发,有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还需要进行保护,这样算下来,能够利用的土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连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都不到;而且很多地区的开发方式还比较粗放,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这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面对这种状况,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将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是指适宜修建房屋建筑、铁路等基础设施,顺利推进城镇化的地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翼中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等。以塞罕坝为例,从清朝后期开始,人们由于忽视了塞罕坝恶劣的气候和脆弱的自然环境,过度地开发这一区域的资源,使塞罕坝一度从“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宝地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荒漠地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才重现一片“绿洲景观”,从此便留下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所以,必须要根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科学地开发利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而限制开发区域主要是指生态环境质量比较好但资源承载力比较弱的地区,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大小兴安岭生态区;禁止开发区域是国家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地等。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国家对于禁止开发区会进行强制性保护,那些为了经济效益而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的任何活动将会得到强力制止。

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为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首先,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对各类能源的消耗强度;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次,在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开发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还要注重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把握好合理的限度,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节约资源的倡议。近些年来,我国对资源利用方式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2018年4月22日,由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环保部发起的“节约资源,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活动在北京798国际艺术区拉开帷幕。短短4个小时的活动过程中,300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环保志愿者共同参与到七个项目的板块之中,它们分别是素食推广的“素即环保”板块,生活中来的“酵素制作坊”和“堆肥工作坊”板块,废物利用的“维修(手机线)工作坊”及二手衣物(书)回收板块,以及国际环保核心理念“减少塑料垃圾”与“垃圾分类”概念板块。该环保活动突出了知识性、趣味性、引导性、自觉性的活动特点,让更多人了解到整个地球范围内“垃圾的危害和真相”。[11]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在资源节约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双向互动发展。

4.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www.xing528.com)

加强环境保护已在全球范围吹响号角,但是到底该怎样加强环境保护?或者说怎样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事实上,只要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就会实现有机统一,两者将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谈到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论述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参加河北省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就算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问题上做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了。”[12]总书记质朴的话语深刻体现出了他的生态观,就是要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牢牢捍卫绿水青山的“天网”,要让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美丽。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早期,公共资源的供给比较充足,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而在资源稀缺的今天,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实际情况下,只有保护好生态空间,才能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实现经济发展。以此为启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理念,加大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力度,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进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5.完善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3]具体而言,需要完善以下制度:

第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机制的完善,是落实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要求。生态补偿机制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在荒漠化治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作中所做出利于生态系统优化的行为,会由国家或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补偿。这种补偿包括多种形式,比如资金补偿,即通过核算国家占用的个人资源的价值,给予补偿金、补贴等;还包括实物补偿,即给予受偿主体一定的物质产品(房产、土地等)以保障生活条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补偿扶贫工作中成效显著,生态扶贫是在一个战场进行的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两场战役,在改善民生、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了环境状况,是一个“双赢”之策。国家林业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目前,通过生态扶贫建立了长中短相结合的多元增收渠道,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补偿、就业、财产等收入。”160多万贫困户享受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平均每户增加补助资金2500元;对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农牧户给予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农牧民年人均增收700元。通过生态扶贫,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不断加强。近3年来,将贫困地区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安排退耕还林任务近3000万亩。贫困地区林草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面貌得到明显改善。[14]目前,我国这种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在逐步建立并推广之中,但仍然存在执行力度差、水平低等问题,需要完善这一机制,增强可行性、科学性。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实现各取所需,互利共存。

第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公民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这一制度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环境方面的参与状况来看,民众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表达自身诉求,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这是好的一面。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有不科学的一面,这表现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表达诉求的方式缺乏科学性,方式手段不文明,常会与当事者发生冲突,所以公众参与和政府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有一定的差距。公众参与制度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在制度建设领域加大力度。加强环境保护要从公众那里获得最现实的要求和最热切的期盼,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对公众参与有更加明显和明确的规定,采用合理的参与方式,杜绝暴力行为,将法律和制度有效结合,确保公众参与的有序性。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将生态治理体系植根于人民、发展于人民,以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为衡量标准来评价生态治理的成效。环境治理是社会公共事务,政府要主导但不可能全部包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共治,才能促进环境问题更快解决,推动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第三,完善环境影响考评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旨在评估企业的方案措施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否既能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伤害,这种考评制度逐渐成为当今企业立项的一个基本环节。我国的环境影响考核评价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面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日益提高,必须加快社会影响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步伐,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评价的内容应涉及多个方面,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考量,既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又要确保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重大项目还应进行公众风险评估。目前这种评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但不少地方没有法律约束力,缺乏执行的强制性。另一方面,评估报告很多是在走形式,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当务之急是一定要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和严谨性,将这种评估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加以约束。如果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惩罚措施,很多企业会事先做环评,尤其是做社会影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方案,以此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会获得坚实的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