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经济发展及政府调控机制

低碳经济发展及政府调控机制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分挖掘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度的潜在功效,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及企业在节能方面的积极性,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实践,激励机制所提供的动力支持必不可少。在促进新事物发展的激励措施中,财政与税收政策的完善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低碳经济发展及政府调控机制

政府在环境治理、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相关的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也是如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善国民生活生态环境、加快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典型的公共事业性,政府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应该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而从世界各国的实践上看,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一定程度上与本国政府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政府的支持将是低碳经济能否得到及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创新低碳行政管理制度

1.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度

围绕着节能减排目标,我国在政策与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其中目标责任制开始逐渐成为中国节能减排制度中的核心制度,且在实践中发挥出突出的实效。充分挖掘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度的潜在功效,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及企业在节能方面的积极性,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2.创新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

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进而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应成为未来我国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当前来看,在新项目审批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优先审批清洁生产项目,引导约束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应成为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完善的主要目标。在创新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具体实践中,“环评区域限批”制度的充分运用日渐普遍。

3.创新节能减排行政管理模式

目前的节能减排行政管理方式还主要体现为命令—控制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体现为政府部门依据国家节能减排需要按照行政命令来强行加以推进,这种模式经常伴随着对违反者常采取强制性的处罚措施。从经济学的角度,“胡萝卜加大棒”式的行政命令手段往往是高成本和低效率的,同时容易受到政府财政能力、地区壁垒、行业壁垒等因素的掣肘。但环境的公共治理模式仍然是目前环境保护实践中的最主要手段,因为它可以最大效率地引导社会公众意识,实现环境保护行为的有效协调。同样,不适宜的机构设置和政策扭曲也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基本动因。所以,环境保护包括节能减排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仍将依赖政府。为此,在“节能减排”过程中,政府仍要起主导作用,积极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来提高其成效仍将是未来节能减排的主要依赖方式。就节能减排过程而言,主要涉及各级政府之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分配、地方政府依据用能主体情形具体分配其减排任务,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显然,创新节能减排行政管理模式的核心应实现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与用能主体(主要是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如前所述,当前比较单一的行政命令式节能减排管理手段在政企之间尚难以形成良性的节能动力机制,创新节能减排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必要性。目前来看,结合行政约谈制度完善当前的节能减排行政管理模式具有积极的可探索性。

(二)健全低碳发展经济调控制度

从现实来看,低碳发展所涉及的产业仍处于商业化的初期,存在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等问题,投资者往往缺乏投资的经济动因,因而低碳经济发展初期不可能依靠市场自发形成,必须依靠政府管理与政策的支持,制定积极的低碳发展经济调控制度不可或缺。

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实践,激励机制所提供的动力支持必不可少。在促进新事物发展的激励措施中,财政与税收政策的完善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显然是至关重要的。(www.xing528.com)

1.完善低碳发展财政支持制度

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也是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保障、调节和引导作用。

2.完善低碳发展税收调节制度

节能减排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手段之一,所产生的效果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为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在能源使用和节能行为中的外部效应,需要政府在节能事业中采取一系列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此进行干预和调控,而税收政策将是政府节能事业管理和调控中最灵活、有效和重要的政策措施。因此在设计绿色税收政策时必须将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污染物排放的负外部性内在化,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与环境的配置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注释】

[1]邢继俊.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7.

[2]邢继俊.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8.

[3]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4.

[4]朱达.能源——环境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62

[5]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