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调研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调研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4.3.1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根据日本著名学者Kaya提出的计算碳排放量的公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是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人均GDP、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连乘积。在这4个基本因素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取决于该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4.3.2能源结构不合理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调研

4.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3.1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

根据日本著名学者Kaya提出的计算碳排放量的公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是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人均GDP、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连乘积。由此可见,人口总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是影响碳排放的基本因素。在这4个基本因素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取决于该地区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迅速增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主体,以中国目前的能源供给结构和技术水平,重工业发展以及其所带动的交通、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供给,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据统计,2008年中国煤炭水泥、钢铁、铜、铝的消费量分别为27.4亿吨、13.9亿吨、5.4亿吨、538万吨、1 260万吨,占到世界消费量的20%~50%。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与当前生产力无法满足其需求的矛盾,中国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较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政府不会为了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损害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报道称中国河北某位县长为了落实节能减排,在全县范围内拉闸限电,这是非常荒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也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宗旨,发展低碳经济不是限制消费,更不是促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倒退,而是改变消费结构,提倡低碳消费。同时这种行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纷纷购买柴油发电机,这比集中供电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严重违背了中国合理发展低碳经济的意图。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人类的集中居住地,城市同时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地,75%的温室气体由城市产生,城市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地区,城市的人均能源消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中国城市化率只有39%,说明中国城市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中国将经历一个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或是更广大地区划归到城市范围内,城市化程度将迅速增加。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相应的交通、工业、建筑基础设施将获得较快的发展,消耗更大规模的化石能源,能耗强度增加,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中国城市住宅能耗是发达国家能耗的3.5倍,每平方米消耗能源比发达国家高出50%。中国拥有世界上20%的人口,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还很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中国必将经历一段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增加的阶段,怎样在不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做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未来几年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4.3.2 能源结构不合理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2004年中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 5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目前新疆地区又发现了大面积集中的煤炭储量,加上煤炭对生产工艺要求和生产者素质要求不高,因此中国煤炭生产量巨大,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为9.89亿吨,是世界头号产煤大国,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6.2%。虽然中国确定了以煤炭为主,以石油为中心,全面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中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并且煤炭价格相对廉价,因此中国一次能源消费者中煤炭消费占有很大比重。中国虽然一直致力于促进能源消费多样化,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72.2%降低到2001年的66.7%,但是近些年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煤炭价格变得更加低廉,煤炭消费比重有不断提升的趋势。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占69.4%,石油消费占20.4%,天然气消费占3.0%,水电消费占7.2%,同期世界水平为煤炭消费占28.4%,石油消费占35.7%,天然气消费占23.7%,水电消费占6.3%,核能消费占5.8%。一方面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形成了中国出口贸易方面的优势。煤炭价格相对石油、天然气而言比较低廉,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产品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煤炭的碳密集程度高于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燃烧时会产生更大数量的温室气体。据统计,每燃烧1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kg、排放二氧化硫约24kg、排放氮氧化合物约7kg,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和天然气多产生30%和70%。中国已通过发展替代能源方式试图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发展落后以及新能源价格相对昂贵,中国新能源消费比重低。目前,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中国高碳经济现状,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付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大的代价。

4.3.3 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日本著名学者Kaya提出的计算碳排放量的公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是由人口总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决定的,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主要受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第二产业占据主体地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服务业所占比重过低,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约30个百分点。鲍健强等(2008年)认为从能源利用方式来看,人类经历了3个阶段:首先是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之上的农业社会。这一时期人类一方面通过绿色植物获得生存需要的蛋白质,维持机体的有效运转,另一方面获取植物体内蕴含的太阳能,例如木材等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热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很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在(250~280)×10-6左右。其次是基于碳氢化合物利用基础上的工业社会。碳氢化合物是化石能源的构成要素,人类通过对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就是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广泛利用之上。碳氢化合物燃烧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化石能源利用技术的日臻成熟,整个人类社会被带进了一个高碳社会,即使是现代农业也已经带有高碳产业的色彩,因为农业需要的土地、化肥、生产机械等生产资料都离不开化石能源。最后是基于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基础上的未来社会。通过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以及开发新能源,降低社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目前处在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社会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重工业耗能巨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污染严重,但是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可能迅速地改变,并且是不能轻易地改变。一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能耗大的重工业的支持,离开重工业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寸步难行,况且发达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二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工业在前期积累足够的资金,中国就没有走低碳经济道路的实力,弄不好会造成经济的倒退;三是中国是要发展服务业,但是中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差距太大,缺乏竞争力,不能过分重视服务业,而放弃工业已有的竞争优势。

4.3.4 发展方式不合理

中国长期存在的以能源低效利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了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增加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据统计,2008年中国能源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但是单位耗能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耗能是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中国产业结构中,工业居主体地位,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居主体地位。中国主要有六大高耗能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08年六大产业能耗量达12.6亿吨标准煤,占中国能源总消耗量的51.1%。2001—2006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5.4%,超过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耗能4.28亿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2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耗能2.48亿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耗能1.99亿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率14.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耗能1.74亿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12.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能耗1.24亿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9.5%。能源低效率造成中国浪费的资源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中国长久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制约因素。

4.3.5贸易结构制约

出口贸易、内部市场需求、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是由于中国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和少数利益集团手中,人民大众的收入水平不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受到高房价、高价医疗、高教育成本的影响,中国居民消费能力非常有限,内部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小,主要是依靠投资,特别是出口贸易,得益于中国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能源成本,中国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5年贸易顺差为1 019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4 261亿美元。虽然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快,但是中国出口贸易中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产品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附加值、技术含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以出口为主,出口贸易中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中国劳动力拿着低廉的工资,生产高碳产品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同时承担了生产高碳产品的巨大排放成本,包括能源燃料排放成本、加工过程排放成本、交通运输排放成本等。据英国Tyndall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2004年中国进口货物和服务可以避免排放3.81亿吨的二氧化碳,中国出口的货物和服务排放大约14.9亿吨二氧化碳,表明中国由于进出口产生了大约11.0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占2004年中国全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3%。随着发达国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很多高碳产业纷纷落户中国,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耗用中国廉价的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付出了大量的能源和环境代价。(www.xing528.com)

4.3.6 低碳技术制约

有关低碳经济的技术主要有: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但是中国长期以来走的是高碳发展道路,技术装备水平和能源利用技术主要是围绕化石能源的利用展开,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基础薄弱,研发能力严重不足,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据估计,中国要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经济转型,年引进技术所需资金为250亿美元,中国目前用于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严重不足。中国碳金融市场才刚刚起步,同样不能很好地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中国长久以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中国技术装备落后,工业和能源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技术含量低,具有明显的高排放特征,一旦这些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将对中国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经济陷入所谓“碳锁定效应”。中国自身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科技投入强度不足,目前中国研发经费不足GDP的1.5%,发达国家为2%,中国人均研发经费只占日本的14%。②从研发构成来看,外资企业在华研发占比过重。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有一半属于外企,就是说,在中国较小规模的研发经费中,外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不论外企科研经费投入有多高,中国的技术水平还是原地踏步走。③中国企业研发行为过于重视短期利益,研发对象主要集中于实用技术和外观设计方面,用于基础研发的费用不足10%,用于新产品研发只占24%。企业过于重视技术引进,忽视消化吸收,技术引进经费远远大于消化吸收费用,不少企业不断地引进,忽视吸收,最终陷入技术依赖的陷阱,没有形成技术创新能力,更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技术力量。④中国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差,技术创新成果缺乏有效保护,成果易被盗版,技术创新成果不能得到理想中的高回报,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但是实际的执行情况非常不理想。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很少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商业途径购买低碳技术,这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走低碳经济道路的成本,另外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匮乏,产业结构分散,政策和法律不完善,大大增加了国际技术转让的难度。《京都议定书》规定了3种借助市场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排放交易(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其中清洁发展机制就是鼓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量经过国际机构认可可以抵减发达国家承诺的减排量。但是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很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研发能力有限,不得不通过商业渠道购买技术,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节能减排的成本。⑤在科技转化方面,由于中国科技体制长期与市场脱钩,中国科技转化率非常低,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不足20%,最终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发达国家的水平为70%~80%。

4.3.7 制度建设不足

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收归中央,地方只有事权而没有财权,各级政府为了应对各种事务性开支,积极招商引资,其中大部分是一些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纳税大户,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业,但是地方政府为了应对日常开支常常会纵容甚至是包庇这些高污染型企业,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很难落实到每一级地方政府。如果不改革现有分税制度,中国实现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道路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同时中国没有建立起节能减排激励机制、低碳技术支持机制,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继续走粗放型发展道路,忽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4.3.8 环境资源产权不清晰

一般而言产权越清晰,产权所有人越明确,财富被无偿占有或破坏的可能性越小。环境资源由于其具有非排他性,交易上具有非市场性,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正是由于环境资源带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开采的低成本,形成了著名的“公有地的悲剧”,中国法律规定自然资源归国家及集体所有,但是这种所有权缺乏明确的法人代表,产权所有不清晰,开采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低,因此造成了中国环境污染严重。应该强化各级政府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地位,明确落实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任务,建立可以量化的考核机制,并纳入到政绩考核指标中,极大地发挥政府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3.9 政策法律体系较薄弱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国情颁布了有关的低碳经济法案。中国虽然制定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案,但是涉及到石油、天然气领域的能源单行法缺乏,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细化,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法律法规只是作为一个成文摆在那里,不能作为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有力保障,使得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缺乏完善可行的法律法规的保障。

4.3.10 资金缺口巨大

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技术引进、落后产能淘汰、购买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估计,中国要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经济转型,年引进技术所需资金为250亿美元,中国目前用于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严重不足。中国现阶段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淘汰高能耗产业,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中国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就是国民经济支柱部门的高耗能产业,降低这些产业的比重或者是淘汰这些产业,中国就无法获得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来源,但是如果继续发展这些产业,不断加大技术投入,购买适合高碳经济的生产设备,会产生“碳锁定效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不可能摆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能效的发展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