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N种法则帮你实现成功

N种法则帮你实现成功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狄福在年过50岁以后,一手推翻了过去在运动界所累积的声誉,改任《国家报》的总编辑。很简单,他们弄错了一件事,错把当初设定的“成功”当成惟一的目标,当自己达到目的地时,便以为大功告成。其实,追求成功不难,关键在于:要把成功当成跳板,而不是标杆。

N种法则帮你实现成功

著名的奥斯卡金像奖演员杰西卡·坦蒂有一次被人询问:在她所有的演出中,自认为对哪一次最感满意?坦蒂不假思索地回答:“所有的演出我都不满意,总是有那么一些小瑕疵,还需要我下次再改进。”

被誉为8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运动作家弗兰克·狄福,曾经为《运动画报》执笔27年之久,先后得过6次运动作家奖,完成了10本著作。不过,狄福在年过50岁以后,一手推翻了过去在运动界所累积的声誉,改任《国家报》的总编辑。理由是,他觉得从前的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他愿意接受新的冒险,准备另辟疆土。

坦蒂女士和狄福先生具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处在生涯的巅峰期,也都拥有傲人的成就,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洋洋得意,反而鞭策自己必须不断地再突破和创新。

自满是失败的温床,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自觉地就犯了自满的毛病,一旦“功成名就”之后,就把当初那份兢兢业业忘得一干二净。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自大、自狂、自傲、懈怠而导致一败涂地的故事,多得不胜枚举。绝大多数的剧情不外乎是:原本辛苦打下的江山,因为无法精益求精,没有继续追求更好的品质,结果,某一天一觉醒来,突然发觉所有的丰功伟业全都化为乌有。

错在哪里?很简单,他们弄错了一件事,错把当初设定的“成功”当成惟一的目标,当自己达到目的地时,便以为大功告成。可是,世界上哪里有所谓“最终、最好”的东西,真正的成功永远遥不可及,追求“完美”只不过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罢了!

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不论是服务、知识、技术、能力、市场等各方面,永远都不能停滞不前,尤其是现在的环境竞争如此激烈,即使你今天站在高处,谁也不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栽下来。

管理学上就很清楚地指出,在任何的高原期之后,紧接着就是陡降的下坡期,必须不断地改良、演进,才能生生不息。

在很多组织的内部,其实都可以看到这种位居“高原期”的员工,因为自认已爬到了顶点,就不再追求成长,也不愿冒险尝试;或者觉得已没有成长的空间,反正已经停滞了,不如混混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吧!

“既然永远追不到最好的,那就干脆完全放弃,不要追吧!”你会丧气地说。其实,追求成功不难,关键在于:要把成功当成跳板,而不是标杆。

《改变游戏规则》的作者罗伯特·克利杰就有一个贴切的解释:标杆是静止的,易于让人将它推倒;而跳板却使人保持跃动状态,不断地向更高点迈进。

罗伯特是运动心理专家,常年担任奥运及职业运动选手的心理教练。根据他的观察,再伟大的运动员,也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状态,绝对需要不断地练习、再练习。

戴尔·卡耐基一生的成就包括:伟大的教师、成功的企业家以及成功学大师,他的作品曾经启发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他能有如此卓越成就,是因为他为自己订立了目标,并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进行调整,对下一步要做什么一直很清楚。

玛丽·雷顿也是一个因订立了伟大目标而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

玛丽·雷顿当年只是一个高二学生,谁也想像不到有一天她会成为奥运冠军。

她回忆说:“那时我默默无闻,虽然我已小有成就。”她14岁那年,到内华达州的雷诺市参加一场比赛。就在那一天,著名体操教练贝拉·卡洛里主动找上了玛丽。

雷顿说:“他是体操界的大人物,居然会来找我,拍我的肩膀。他很高——大概有1.9米或2.0米。他这样对我说:‘玛丽,跟我来吧,我能把你造就成奥运冠军。’”

雷顿当时想的是:“这不可能!”

然而,拉位·卡洛里在所有参赛运动员中显然只注意到她。雷顿回忆说:“于是我们坐下来开始谈话。后来他又跟我父母谈话,对他们说:‘听着!我不能保证玛丽能成为奥运冠军,但她的确是块材料。”’

多么伟大的目标!玛丽从小就梦想有一天能参加奥运比赛。但是这一次,却是由一位体操界巨人的口中说出她的梦想,对玛丽来说,这目标就如同刻在岩石上一样不可动摇。

“当时我很害怕,”她说,“我得离开家人与朋友,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一些陌生女孩一起受训。这么重大的决定令我惶恐。我不知道能否达成目标,不过同时我也很兴奋。这位教练居然愿意训练我!我被他选中了!”

当然,她绝不能让卡洛里教练失望。只不过短短两年时间,玛丽以优异的成绩为美国体操队夺得奥运金牌,从那以后,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位体操奥运冠军了。

给自己提出挑战可以帮助我们全力以赴,集中心志,并提供了我们步向成功的可能性。

你为何不订立目标呢?订立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具体可行的目标,订立一些清楚可衡量的目标,订立一些短程与长远的目标。尤其作为领导,没有目标会让你一事无成,并失去部属对你的尊重。

一旦你达到某个目标,应该停下来一会儿,给自己一点奖励。然后再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以自己所完成的成就做为增强自信、激励自己的基础。

纽约市著名企业家尤金·贝贝托先生有一次应邀为一群学生演讲。这些孩子几乎不可能有进大学的希望,事实上,他们大部分高中能否毕业都还是个问题。但是贝贝托先生却对他们说:“任何由这所高中毕业的学生只要愿意进大学,我都会资助他完成大学教育。”

结果,当时的48位同学中,几乎全部顺利由高中毕业,其中42位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当然并不只是金钱的功劳。更重要的是,贝贝托先生一开始就给那些孩子们订立了一个了不起的目标——上大学。而那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界定得很清楚,让他们有机会看到未来美丽的远景,这是他们以前从来不敢梦想的。

著名作家哈维·马凯是这么说的:“目标,是具有兑现日期的梦想。”

某公司董事长霍华德,马列斯来自美国加州农场。他的成就完全是他不断订立并完成目标的结果。多年来,马列斯先生亲眼目睹农产品市场的起起伏伏——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几乎无法做任何的预估与控制。以致所有人都认为做农产品生意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

马列斯却独排众议,订下了一个目标:发展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品种,得以抗拒消费者购买行为改变的影响。马列斯的理由是:“这个行业其实与房地产业差不多。当市场不景气时,除非你的东西独一无二,否则你就完了。农产品也是这样。如果你也生产胡萝卜、莴苣或柑橘,跟别人毫无区别,那么只有在产量不足时,你可以卖到好价钱。如果产量丰富,你就会蚀老本,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调整市场,以独特性作为市场优势,以开创更多的机会。”

他们想到了改良甜椒。如果他能发展出比其他人的甜椒更具风味的品种,马列斯深信,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商店一定比较愿意购进这种风味独特的椒种。结果他成功了。

只有订立目标——有挑战性但又很实在的目标——才能真正掌握未来,也才能真正取得卓越的成就。著名运动鞋制造商锐步公司为自己订立了一个目标:请来大鲨鱼沙克·奥尼尔担任公司代言人。当时这位奥兰多魔术队的著名球星很难被请到,因为想请他的大公司太多了!锐步公司董事长鲍罗·范尔曼先生说:“我们必须说服他,我们可以提供最好的条件,而且我们愿意特别为他设计一套方案,这是别的公司做不到的。”

全公司上下都为这个目标全力以赴。在奥尼尔加入锐步公司之前,他们就设计了一套广告方案。这是特别为他设计的。他们花了钱,也投入了心力。他们就是一心一意想要请到他。他们下了注,承担风险。他们投入时间、金钱与心力。领导者订立目标就是这么一回事。

目标,不是只对公司才重要,它也是领导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

杰克·勒佛过去从事轮胎生意,他的公司是一家家族公司,但在轮胎行业中的经验只教会了他一件事,那就是:他再也不想从事轮胎生意了。

有一天,勒佛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当地一家医院担任行政助理。勒佛终于明白:“那才是我的兴趣。我喜欢帮助别人。我要事业有成,我喜欢带领一群人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但由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要从事医院行政的工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一方面,需要主修医院行政的学位;另一方面,还得能在医院找到差事。不过,勒佛设定目标,并立刻着手排除困难。

他终于进入耶鲁大学就读,又由当地银行申请到贷款。他在北岸大学附属医院业务部门打夜工。一拿到学位,他就申请担任北岸医院的驻院行政人员

勒佛回忆说:“医院董事长杰克·盖斯曼与我面谈。我们谈话的时间很短,不过,三分钟内,他就接受了我。他问了我一个怪问题。当他知道我已婚,而且有三个幼子时,他问道:‘你怎么养家呢?’因为当时医院驻院行政人员的年薪是3900美元。”

勒佛是这么回答的:“盖斯曼先生,我刚刚进来前已经想好了。我一定能妥善安排好一切,并朝医院行政的更高职务迈进。”

他定下了目标,每项细节都列入计划,并辛勤地努力迈向目标。现在,他已担任北岸医院高层领导的职务。(www.xing528.com)

著名作曲家尼尔·西达卡,他的音乐事业历经30年不衰,原因是他自小就学会了订立目标。西达卡从小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他最早期的目标看来有点不好理解,那就是:讨人喜欢,才能念完高中。

西达卡回忆说:“我不是个好勇斗狠的人。因此我只有讨人喜欢。我一直希望自己有很多朋友。你知道,因为我总是怕被卷入是非中。”结果,他发现这还是有助于他追求个人目标——音乐——的最佳良方。

他说:“我就读的高中旁有家杂货店,里面有一部自动点唱机。附近那些流氓老是霸占在那附近听猫王的歌曲。当时是摇滚乐刚刚兴起的时候。于是,我写了一首摇滚歌曲,并把它唱出来,结果那些家伙居然把我当成了英雄。甚至还让我进到他们的“禁区”。

已故网球名将亚瑟·阿什早年也有类似的经历。阿什的一生可说是一连串设定并达成目标的过程。阿什早年在网球场上就开始了这样做,他学会了如何赢得成就感:一次只订立一个目标。

阿什去世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次你订立一个目标,然后完成那个目标,就是一种不断增强自信的过程。”

阿什一生都是这样做的。他定下一个目标,一旦达成那个目标,他就再定一个新的目标。为什么呢?他解释道:“我相信,自信能改变一个人。自信也能扩散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但你对自己的专长更有自信,而且还会对很多其他的事提高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做得到,因此大可运用在其他工作或另外一组目标上。”

目标必须实在,而且不要太遥不可及,应该是在你能做得到的范围内。千万不要妄想自己应该、或是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所有的事。也许今年你无法达到最终目标,那就最好先订立一个中程目标。

阿什就是运用这种订立目标的方法,登上了网球巅峰。他说:“我早年的几位教练常常为我订下清楚明确的目标,都是我愿意遵循的。这些目标不见得一定要像赢得四大满贯这么的重大。而是将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需要努力与做计划的事定为目标。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不过我要强调的是,不是只有赢得四大公开赛的冠军才可以作为目标。往往一些小目标渐渐地达成后,我自己都会很意外地发现:嘿!我距离四大满贯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阿什一直以这种方式参加网球的比赛。他说:“参加比赛,你总想能进入决赛。比赛时,你总希望漏接的反手球不超过某个数字。或者是你必须储备一定的体能,天气太热时,你才不致于很快就感到疲倦。这一类的小目标,可以帮助你将注意力由成为世界第一或赢得四大满贯这类的远大目标上,分解为几个较易达成的小目标。”

订立中程目标往往是最能克服挑战的做法,因为实现中程目标是一种更能鼓舞人,也更激励人的过程。

著名生物学家华安博士一辈子都在努力寻找医治癌症之道。这是否就是他惟一的目标?当然不是。否则谁能承受得了那些挫折?华安博士和同事们为自己订立了一连串彼此相辅相成的目标,他们每年都能达到这些目标,同时距离医治癌症的终极目标更接近了些。

华安博士最终因发现DNA结构而赢得诺贝尔奖,他说:“癌症的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正设法治愈某些癌症。当然我们希望能治愈得越多越好。

“但是,你一定得订出中程目标。明天就治愈结肠癌不能算是中程目标,我们目前的目标只是先认识这个病症。这过程还牵涉很多更小的目标。每次实现一个小目标,将会是你快乐的泉源。”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订立一个小小的目标,完成它。再订立一个新目标,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目标,再达成它。这就是成就。

关键在于订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完成它。有时候你按照进度完成了,也有的时候超过你所预计的时间,更有的时候,你以为可以达成,却未能如愿。事情并非完全如预期般顺利,但重点是继续作计划,努力执行。这样你终会达到目标的!

斯卡拉曼丝绸公司总裁比特女士说:“也许有时候我们定的目标太高了,但是我们迟早可以爬上那座阶梯。”

没有具体目标的人生,容易飘浮不定,难以掌握。而且因为没有目标带来的压力,也很容易虚度光阴。没有预定完成的期限,也没有什么事一定要在今天完成的,不确定的事是最容易被拖延的。只有目标可以给我们指示正确的方向,并使我们集中全部的心力。

康宁公司高级主管大卫·路德对现代人漫无目标的倾向极为警惕。他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他常常跟孩子们谈订立目标的重要性。

他常对他们说:“很多时候,我们为琐事忙碌,分身乏术。那么有何对策呢?关键在于要有自知之明,想想看你了解什么,想做什么。先不要为钱烦恼。想想看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怎样才能订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必须经过一些思考,再加上一些助人专心的技巧。路德先生说:“我们应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真正希望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我现在努力的方向正确吗?’”不论你目前身处事业的何种阶段,这番忠告都是同样有意义的。

一旦你确定了目标为何,就应该将先后顺序排妥。人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的事,所以,你得问自己:先从哪一项下手?目前对我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再依优先顺序妥善安排你的时间与精力。

《圣地亚哥商业日报》的老板泰德·欧文为排出他目标的优先顺序,他遵照了一位朋友的建议。欧文说:“他告诉我用一张纸,在中间画一条线。左边写下你想达成多少目标,我写了10。于是再写下不论你打算何时退休——100岁、60岁或55岁——之前你想完成的10件重要的事。

“这10件事可能包括你想有个完善的退休计划、有栋不错的房子、美满的婚姻及良好的健康状况等等。现在你再在右边把这10件事项的优先顺序排出来,第一项是什么,余此类推。”

这是不是太简单了?不过却很有用。欧文凭借这个方法发现了一些以前他不清楚的事。“我发现一份工作,一份待遇优厚、安定、令我满意的工作居然只排到第七位。”当你了解自己最想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之后,订立目标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订立后的目标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这很正常。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罗纳·伊文博士说:“结婚前,我周末都会到办公室来,也许只是来看看报纸。反正我当时没事可干,我喜欢待在实验室里,这里就像第二个家,研究工作是会上瘾的。这份工作极具挑战性,并能考验你智慧的极限。当你一旦有了新发现,那种快乐简直无与伦比。”

但是人生会变,压力会变,目标当然也应该随之改变。伊文博士接着说:“后来我成家了,虽然改变多年的习惯很不容易,但是我做到了。因为我必须改变。”

公司像个人一样需要有目标,当公司订立目标时也应该遵守同样的原则:目标应清楚、简单,切勿一次订立多项目标。

组织庞大的摩托罗拉公司过去一年来只有三项具体目标,并且是以精确的数字来表示,它们是:持续每两年以10为倍数的改进计划、聆听顾客心声的次数、5年中减少业务流程时间(以10为系数)。

如果你不认同以上三个目标,没关系,它们不见得适用于你的公司。关键是摩托罗拉是一家有目标的公司,这些目标都是公司每个员工都能了解的。它们虽具挑战性,但仍是可以经过努力达成的,进步的情形也很容易衡量。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目标都能达成,公司整体的表现一定是杰出卓越的。而为公司订立目标,主要是领导者的责任。

摩托罗拉公司的领导者们只需这三项具体的目标就足以提供一幅远景,促使所有员工全力以赴。想想看如果有同样清楚、具体的三项目标,对一个人的一生会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瑞典一家制造电脑印卡的著名公司AB电子公司总裁安德斯·伯塞尔表示:“我现在的做法是在全公司员工面前对优秀者给予表扬。我觉得在越多人面前越显示其重要性,在众人面前告诉他:‘你表现得极为出色!’跟私底下告诉他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一份挑战。

公开接受赞扬的这种满足,才能真的让人感受到领导的魅力。这一点是伯塞尔先生深信不疑的,他说:“做这种事绝不会嫌多,因此,你绝不能停止不做。”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刚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放着一份超高难度的乐谱,他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虽然已经3个月了,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清楚为什么教授要用这种方式教育,但还是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10只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很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上星期的功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会有一份新的乐谱,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难上两倍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愈来愈不安、沮丧及气馁。

当教授再走进练习室时,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问一下钢琴大师,为什么这3个月来不断折磨自己。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

连学生自己都诧异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仍然,学生呈现出超高水平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