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实践:操作策略及成果

教育实践:操作策略及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成了以下操作成果:图6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操作策略图1.理念提升策略教育是人的事业,是发展人的事业,是人和人、人对人的活动,是人和人的交往,是人对人的理解。她的成长经历,利益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她不仅关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而且更加关注操作的理论层面,她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理性。

教育实践:操作策略及成果

研究中,我们发现“高原期”往往是人的反思、积累的重要阶段,是对教师以往知识与能力的一种否定与扬弃,是一次发展与提升的信号,是教师专业动态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属于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处于“高原期”的教师往往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导致“高原现象”的原因,在情绪上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从而对自身的发展以及工作和学习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实际研究中,课题组充分挖掘教师内在发展潜力,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动机,有针对性地对处于“高原期”的教师采取不同策略,来帮助他们顺利走出高原期。形成了以下操作成果:

图6 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操作策略图

1.理念提升策略

教育是人的事业,是发展人的事业,是人和人、人对人的活动,是人和人的交往,是人对人的理解。1984年美国教育专家克莱博等人明确提出要用人的发展理论培养教师。他认为“到目前为止,对教育改革的呼吁实际上忽略了师资培训中的一个方面:虽然许多研究报告时常指责师范教育过于强调教育方法而牺牲了教学内容,但他们中却无人涉及影响着师范教育的最严重的问题,即师范教育缺乏科学基础。”这一基础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理论,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应用这一理论。因此,人本主义人文精神、人的发展理论应当称为教师专业化的灵魂与核心。如何将这种饱蘸着教师对教育的爱、敬业和负责的教育精神在“高原期”教师身上得到发扬光大,对教师的职业理念的提升尤其重要。

为此,我们课题组把对“高原期”教师职业理念提升当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师德建设为主线,通过“理论充实—专家引领—榜样示范—自我建构”四个阶段,帮助“高原期”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职业信念

首先,在理论充实阶段,我们一方面重点在“高原期”教师中运用教育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去在开阔眼界。通过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教育哲学的观点,帮助“高原期”教师具有辩证性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高原期”教师中普及教与学的心理学知识。比如“多元智慧理论”、“身心发展跨度理论”等这些对教师理解教和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理论的充实,“高原期”教师职业视角更加宽广,对于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都有全新的认识,对于改进教学手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其次,聘请专家开设“专家论坛”和老师们进行职业理想和信念对话,帮助“高原期”教师解开困惑。我们先后聘请高校教授,知名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多人来校作专题报告,这些专家的到来,既为老师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同时又给了老师们以职业的信心。

再次,充分发挥校内榜样示范的作用,用身边的榜样更具有感染力,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先进教学方法的更加容易被“高原期”教师接受。让“高原期”教师梳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以“故事”的形式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的经验及教训总结出来,在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中,作为榜样的“高原期”教师体验了工作的成就感,也更加理性地思考了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高原期”教师在分享中实现专业能力突破,不但帮助了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步,对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案例4】在活动中成长

潘老师是一位从教十三年的青年教师,在课题之初,她感到自己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后来,她成长为全市有名的小语教师,通过她成长的故事,我们分享到了她一步步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历程。

她的成长经历,利益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她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飞跃,都和各种“活动”紧紧相连,一次次比赛,一次次展示,让她起步,让她成长,让她成熟。

在参与活动中,她不仅关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而且更加关注操作的理论层面,她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理性。尤其是参与省级课题《教师发展“高原期”成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提炼过程中,她的思想在一次次痛苦的煎熬中得到升华,研究方法和能力迅速提高,那种愉快的感觉激发了她参与研究的激情。是课题研究让她的教学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层次。在研究过程中,她从一个普通一线教师的角度去探寻一条理论与操作的最佳连接方式,引领更多的老师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达到自我实现,课堂成为她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舞台,孩子的生命和她的生命因为课堂而更加精彩,研究课堂教学,成为她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唯一途径。

在案例中,潘老师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尤其是“活动成长”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听了她的故事后,老师们对上公开课的态度由“厌”到“爱”,教师群体中相互分享教学经验的氛围也浓厚起来。

通过“理论充实—专家引领—榜样示范”几个阶段,“高原期”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对教师专业也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他们不再把当教师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把当教师作为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途径。

2.目标规划策略

目标规划策略的提出有效地促进了研究对象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性,体现了目标管理理论用于教师队伍对于其发展所起的方向性作用,用“结果驱动”方式给“高原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动力支持。

关注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帮助“高原期”教师勾画个人发展愿景,实现事业发展新突破。针对目标缺失型“高原期”教师,课题组充分发挥教研组作为教师成长的专业环境,组织这部分“高原期”教师从教师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信念、职业角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交流,在充分听取同事的意见上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拟定了“达县实验小学高原期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使“高原期”教师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发展的目标性。在目标设定时,我们遵循了针对性、适度性、发展性、阶段性原则,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帮助“高原期”教师实现个人自主和谐发展。

在“目标规划”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高原期”教师的自我需要,按照其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这样使得他们的发展具有目标性,而目标的实现又体现了阶段性,让他们把成长的每一步与终生发展的一大步相联系。同时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有机整合,发挥个人主体性发展和团队助推发展相结合的优势,体现了发展的“目的性原则”。

3.自我减压策略

首先,搭建沟通平台,多方对话,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高原期”教师再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良好的职业心理会对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多与他人交往、沟通,找他人倾诉、宣泄,倾听别人的工作感受和经验等等方式,均可以帮助教师缓解倦怠的心理,促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为此,课题组通过“校长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搭建起沟通的平台,实现教师与管理层,教师与家庭、社会的多方对话,对教育的热点、难点进行交流,消除误解,达成共识。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高原期”教师消除心理压力,形成积极的发展心理状态。

其次,活动减压,帮助教师轻松走过“高原期”。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改善部分因性格原因产生“高原期”的教师的压抑心态,释放心理压力

课题组充分利用“职工之家”组建各种业余爱好者团队,把各种爱好相同的“高原期”教师组成不同的团队,学校共成立了“篮球爱好者”、“乒乓球爱好者”“象棋爱好者”“健身操队”“朗诵者”等非教学团队,这些业余团队开展了很丰富的文体活动,使得这些老师的业余生活非常充实,大家在健康愉悦的过程中身心均得到良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外出旅游,在与自然的对话和亲密无间的接触中,疲惫不堪的身心得到放松,沉重的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

这样,这部分教师在非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心态、强烈成就动机和不懈追求的良好意志品质,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这部分教师潜藏的能量和活力得以释放。

【案例5】表演让他找回了自信

何老师从教十五年的中年男教师,工作兢兢业业,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在一些教学研究活动中很少听到他的发言,教学效果一直徘徊在中等水平。

在2006的元旦节,学校举行了“庆元旦迎新年教职工文娱表演”。每个教研组积极筹备联欢节目,何老师所在年级组编排了一个小品,需要一个反串扮演媒婆的男教师,在大家一致推荐下由何老师出演媒婆这个角色。舞台上的何老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用他的谈谐生动的表演博得全场的喝彩,大家对他的惟妙惟肖的演技赞不绝口,想不到平时沉默寡言的何老师其实很具有喜剧天分。演出结束后,他也乐呵呵地说:“其实,我真的很喜欢在舞台上忘我的感觉。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我很开心。”

从那以后,何老师变得自信多了,在课堂上时常妙语连珠,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而他自己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

案例中何老师的变化告诉我们,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帮助教师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在多彩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增强他们的生活乐趣。

再次,管理减压,着力营造“高原期”教师发展的和谐氛围。学校实施人本化管理,竭力为“高原期”教师搭建成长的绿色舞台。作为学校要为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把学校的办学目标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凝心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在硬性管理上力求科学公正,在软性管理上增强感情投资,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教师,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多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政治上一视同仁,作风上民主公正,业务上帮助支持,思想上沟通协调,生活上关心照顾,努力营造一个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师成长氛围。

【案例6】“高原期”教师访谈录

李×,女,45岁,从教二十五年,小学高级教师,2007年教师节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她讲出了一个“高原期”教师的心里话。

记者:当了这么多年教师,你对教师这个职业是怎么看的?

师:我觉得当教师的感觉就是“累并快乐着”。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让我找到了一种快乐的生存方式,我在教学中感受到了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塑造人、培养人的精神享受。

记者:当你工作遇到困难时,你首先会想到找谁帮助解决?为什么?

师: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找学校,我觉得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撑着我。我要去参加市里的一个赛课活动,在设计时,我感到思维陷入困境,当我求助于我们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时,大家积极出谋划策,想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点子,让我感觉了集体的力量。

记者:你觉得你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什么?

师: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不断成长,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离不开学校给我营造出来的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我心静如水,尽情地享受着我的教育生命!

李老师发自肺腑的谈话道出了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人性化管理给教师的真切感受。作为管理层,努力做到在感情上关心教师,事业上支持教师,带头树立良好的尊师重教风气,牢固确立服务意识,将管理的重心下移,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班级、课堂,尽可能地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关心和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设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真正营造一种开放、宽松、支持性的良好氛围。这样,当教师处于“高原期”时,则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和太多的精神负担,从而为克服“高原现象”在情绪、情感上做了保证。

4.多元激励策略

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积极地进行自我肯定是走出“高原期”的心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为了肯定而活着,一是有外在的肯定:同事、朋友、领导、社会等,这种肯定是有限而短暂的,因而是浅层的;二是有内在的肯定:即是自我肯定,这是一种持久而强劲的肯定,是人的生命永不枯竭的动力,是一种根本生命元素。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多角度对“高原期”教师进行激励,对于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有重要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而失去自我的工作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一些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全心全意培养学生,常常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迷失或淹没了自我,工作的结果,除了学生,自己什么也没有。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创造自我,比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育模式、研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等,努力成为专家性教师。这样,教师就会大大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和魅力感。

当教师感觉职业平庸时,是因为他们没有丰富自身的价值。我们采取价值添加法:对于教师职业,除了谋生的手段以外,还可以加上教学中的游戏价值、情感价值、回归价值(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使自己回归童年、回归学生时代,永葆童心)等;也可以采取价值提升法:将职业提升为事业,甚至为科学。当职业成为一个人研究的对象时,那就会产生无穷的乐趣,其自我人生价值会大大提高。

一方面,学校制度上对“高原期”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成绩进行表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鼓励他们关注自己成功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也要为自己喝彩。鼓励“高原期”教师学会称赞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是应该获得奖励的、自己是可以得到奖励的,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可以激起自己昂扬的生活热情,它可以增强工作的效能感。有了工作的效能感,无异于给自己工作的汽车加了油,就不至于熄火而抛锚了。

【案例7】信任的力量

杨老师是我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从教十二年来多次参加过各级赛课,发表过多篇文章。她十分渴望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有自己教学风格和品牌效应的名师。她时常为自己在专业上无法突破而苦恼。

当校长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对她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告诉她,大家佩服她的能力,了解她的实力,让她在教学科研上多下功夫,相信她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校长的谈话鼓起了杨老师参加教学研究的信心。同时,学校还主动替她牵线搭桥,与教学专家拜师结对子,实行导师引领。在导师的帮助下,杨老师自我问诊,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症结所在:原来,自己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盲区。由于学历因素影响,杨老师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过哲学,在教学研究中缺少的方法论的指导和辩证法的视角,制约了她在研究过程中向纵深行进的步伐。

后来,杨老师注重阅读了大量有关哲学思想的作品,她先从浅显易懂的普及本读起,再到专业著作。她自己感觉到变化最大的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各个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张弛有度。老师们感觉到她的变化在于她在评课时,更加一针见血,从理论到操作,思路清晰,让年轻老师受益匪浅。

从杨老师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高原期”教师要发展,必须激活其内部的驱动力。

5.“与时俱学”策略

课题组向“高原期”教师提出了“要想与时俱进,必先与时俱学”的学习理念,树立终生学习观,鼓励他们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加强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系统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也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系统化、理性化、规范化、科学化,进而用自己的实践丰富教育理论。鼓励他们参加更高学历的进修。

同时,我们提倡“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多一份指导”。为此,学校有目的地购置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订阅教育教学刊物,并列出图书报刊的目录提供给教师,让教师随时借阅,引领教师畅游书海,享受读书的乐趣。面对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高原期”教师脑海里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些认知元素,诸如对教育本质、方法、观念等的看法,对学生价值观的评判等,必然存在着不很和谐的成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改变他们原来的认知要素,就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引起他们对职业的反抗情绪。要改变行为,必须先改变思想;要改变思想必须先学习,读书是唯一的途径。

课题组在“高原期”教师中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通过不同时段,先后引领教师读了教育名著类书籍如:《陶行知文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理论视野类书籍:《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方法》;教改实践类书籍:《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透视课堂》;教育人物类:《中国教育家评传》、《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等。通过读书活动,交流分享读书收获,让老师在读书中丰厚起来。(www.xing528.com)

【案例8】读《你就是世界》

课题组老师们开展了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大家都看了这样一本书,是由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著的《你就是世界》。这本书是由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的,他用哲学家的眼光引领现代人了解自己、体味世界、领悟生命。老师们在这位伟大的心灵导师缓慢而清晰的话语中分享了他深具哲理的、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6.专业提升策略

该策略关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的途径问题,其操作性强,运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活动原理,通过“主题+活动+反思”活动模式,始终把研究对象置于活动之中,让其个人力量与组织力量形成发展合力。

首先,“主题研修”让“高原期”教师扬长避短,找到专业自信。

组织“高原期”教师开展行之有效的“主题研修”活动,使其研究能力快速提升。通过“选择研修主题—开展研修活动—总结研修成果”几个步骤,使研修过程变成提升过程,变成教师成长过程。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多个主题的研修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特点研究”“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如何听课评课”等主题。

例如:“主题备课”活动,即是将学期教学内容按主题单元进行备课。开展此项活动是在充分发挥年级组团队的优势基础之上,采取由“高原期”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自主选择主题作为中心备课人,在年级组内说课后,群策群力,共同研究和完善教学设计,再把年级组的共同研究的成果通过赛课展示出来。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们不再是相互推诿,而是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就一个主题进行研究,“高原期”教师能够轻松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或积极培养青年教师,或亲自上台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现了专业的全面提升。

【案例9】主题备课助我成功

侯××,三十二岁,小学高级教师,是学校的“老”青年教师。早在十年前,她就在全校的公开课比赛中拿过一等奖。之后的几年间,她在全校老师的视野中渐渐淡出。

2007年春季,学校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年级组内竞赛,让她重新找到自信,代表年级组参赛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县竞赛也获得了一等奖。

2007年秋季,她代表达州市参加“四川省远程教育模式(二)运用语文优质课大赛”获省一等奖。

接二连三的认可,鼓起她自信的风帆,在以后的教研论坛中,我们重又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听到她独到的见解。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主题备课,让我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这么多年的磨砺总算没有白费。感谢学校给我搭建的展示平台,让我找到了自信。

侯老师的成功,得益于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活动理念。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为展示教师才能提供了多彩的舞台,让“小草”呈现绿色,让“鲜花”吐露芬芳,让“小树”成为栋梁,使教师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激活了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潜能。

其次,在教学研究现场活动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学校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开展各种听课、评课、说课、专题研讨、案例征集等教学研究活动,并及时给予反馈评价,让“高原期”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研究的现场活动中,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给予教师持续发展的平台。尤其是创新教学研究活动的参与形式,可以激发教师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全力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案例10】好玩的“培训会”

新的一期开始了,教研组组织老师解读新教材,对新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在培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了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从教二十八年的邓老师进行经验分享。德高望重的邓老师没有让大家失望,出新招让枯燥乏味的“培训会”变得好玩,受到大家的一致夸奖。

在整个培训活动,邓老师一改传统的讲座式,组织大家做了一个“解手链”游戏,让大家在游戏过程中感悟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力量。在游戏中,大家分享了邓老师对新教材的独到的解读,整个培训会气氛热烈,令人耳目一新。

会后,大家连声说:“这样的活动真好玩,教材培训有意思。”

作为“高原期”教师的邓老师,通过改变培训会的形式给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她自己也从中得到收益,探索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因此,课题组把这样一种观念贯穿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从每天的常规工作做起。每天尽管从事的是同一种工作,然而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不仅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动态的,而且所面对的学生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在研究中,通过角色轮换,来改变他们的工作内容,使他们接受新任务和新挑战的机会,保持工作的新鲜感,让教师明白,教学工作不是作茧自缚,不是昨天工作的机械重复,其动态变化、生动活泼的一面,可以消除工作的乏味感,激发起创造的潜能。

再次,教学实践反思活动可以使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教学实践反思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来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研究潜力,让他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观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增强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改进教学实践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如我们组织教师开展“我们离优秀教师有多远”的反思活动,让教师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选准自我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实施分层次培训和名师带动工程,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引领教师走上不断奋斗、不断成功之路,在校内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案例11】我们离优秀教师有多远——“高原期”教师的反思日记

这是我校何老师的日记,何老师是一位教龄二十年的中年教师,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后,我们从中分享到了他在学习中成长的愉快和幸福。

2008-4-12 星期六 阴

早上,我把上周从学校教科处借来的王崧舟课堂教学录像光盘塞进了DVD。一连看了两堂王崧舟老师的课。这两节课让我震撼、让我久久沉思:我离优秀教师的距离有多远?

“功夫在诗外”,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流畅的表达,丰富的语汇,闪光的思想火花从哪里来?一定不是我们常常作为托词的“城里孩子本身语文素养就高。”就可以作为答案的。学生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凝聚着王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有力的培养。他的学生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查找文章作者背景,精当地对文本内容进行点评。在《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充分质疑,王老师做好问题的整理。上课时有的放矢,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切入到对文本的学习。同时,王老师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令人叹为观止。他对看似平常的“如此而已”等词句的品读,让我深深领略了什么叫老师智慧的教。

同时,我觉得教师的气韵和仪表美太重要了。语文教师的形象一定要体现人文美。王老师,着装稳重,举止亲和,语言高贵但不浮华。在娓娓道来之中,让学生入情入境,让听课者也融入其间!在看课的过程中,我猛然间悟出“教师无小事,事事皆学问”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我想,自己离优秀教师的距离恐怕也就在于此吧!

7.人本化管理策略

此策略的提出体现了“管理”在研究活动中的保障作用,使人本化管理与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发展相互促进,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充分挖掘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潜力,人本化管理的实施,为“高原期”教师自主和谐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有力保障。关注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使“高原期”教师感到了教育生命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他们在发展专业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1)让“星级教师工程”帮助高原期教师再提升

2006年,四川省教育厅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三大计划,以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的文件精神传达后,达县实验小学针对本校“高原期”教师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遵循“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把“为了人的发展”理念融入教师培养计划之中,启动校内“星级教师工程”,让“高原期”教师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解决了政策层面上职称越高比例越少的欠缺。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岗位练兵、教学观摩、理论研讨、典型示范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学科教学大赛,力争有赛必参,有奖必夺。打造“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校内之星”的教师队伍。通过开展“高原期”教师“创星升级”活动,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让其发展有目标,前进有动力。从而建设了一支由省、市、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梯度骨干教师队伍。

【案例12】“教学之星”的赛课

吴老师是我校一位参加教学工作已十年的女教师,2007年她代表我参加市级赛课获得了市一等奖。2008年,她参加了四川省录像课竞赛,获得了省二等奖,所录课例被送往全国参展。

说起这些成绩,吴老师激动地说:我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代表学校到全国参赛。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课已经定型了,就那个老样子,再也没有办法创新了,可是,这次赛课,真让我没想到。同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揪出我上课时讲话那个字音发音不准,那个板书不规范。而是用激励的话语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让我找到了改进的方法。一节课怎样才能更有效?学生的发展有多少?成了我今后课堂教学思考的重心。我期待着有机会把新的课例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来“磨”,我也好在“磨”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路来。

吴老师是学校评出的“教学之星”。她“感慨”道出了很多“高原期”教师的心里话,学校将她评为“星级”教师后,使她对教学更有兴趣,经常研究、反思教学中不足之处。她说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2)建立“高原期”教师再发展的有效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高原期”教师可持续发展

在各种机制中,学校要重点抓评价机制的建立。因为评价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为此,学校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体验教育的成功”为目的,通过教代会不断改革完善《教职工考评细则》和《各类评优选先的规定》,在评价过程中,既面向全体教师,又考虑教师之间的差异;既注重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又注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等。评价时,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在过程性评价中,引入控制论,对每项工作都做到“计划→布置→检查→反馈→改进→创新”六个环节,激励教师“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终结性评价时,用“档案评价”,为每个高原期教师记载一学期来的工作足迹。学期末举行“教师档案展评”,既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体验成功的乐趣,又让教师看到同事的发展进步,激励自己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身边的榜样”,使教师时刻保持专业发展的冲动和欲望。

【案例13】一位“高原期”教师的评职心路历程

今年,已有三十年教龄的廖××教师评上了中学高级职称。这对于廖老师来讲,是她职业生涯中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和很多同事一样,廖老师以为自己拿到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就已经“功德圆满”了,可以坐享其成,再也没有奋斗的目标了。自从得知小学教师也可以晋升中学高级职称时,她觉得又好像看到了前行的方向,尤其是学校教代会通过的《评优晋级办法》让她信心倍增,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对于一线教师来讲,这个“办法”的出台,从制度上对教师行为进行了规范,但同时也是老师们实现奋斗目标的指南针。从此,廖老师暗下决心严格按照“办法”里的规定去努力,终于,在今年获得了中学高级职称评定的资格。

在谈到自己这一路走来,廖老师说: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收获的并不仅仅是“职称”这个称谓,我所得到的是教学水平的提高,研究能力的提升,责任心的增强。

(3)创新教研模式,多渠道突破“高原期”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敬业精神、自我发展需求、自我钻研与对教育、教学反思密不可分,教师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钻研与努力,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而在教师周围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比如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进修、高校培训、外出参观与学习等等。这些因素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让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尽快克服“高原现象”,求得发展呢?我们着重在管理上体现“开放时间”、“开放资源”、“开放方式”,让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灵活的选择。

第一,“高原期”教师可以寻求教研组的帮助。教研组(年级组)是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批改作业、讨论问题、交流思想。教研组里体现着教师们直接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专业活动中的微观心理环境,它决定着教师工作时情绪和心境。教研组的集体修养水平构成了内在的关系状况和心理氛围。教师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不仅受集体的制约,而且也反作用于这个集体,教师的专业评价始于教研组的同事。教研组的支持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是日常身边的重要支持。

第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以其方便、自主、大容量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学习因此也成为高原期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学校把网络学习、网络教研纳入日常学习和教研工作计划,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师充分享受现代教育带来的好处。

第三,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通过学校的国家、省、市三级课题的研究实施,进一步提高了“高原期”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把“高原期”教师当作课程的宝贵资源,通过开发校本教材《蒙养学堂》,使其尝到科研的甜头,找到再发展的捷径,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双赢。

综上所述,教师快速走出“高原期”,就可以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和谐统一,就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价值,使自己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强有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