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模式实践研究及成果

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模式实践研究及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工作成效显著,研究团队在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上海市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做了题为《夯实机制建设,提升医教结合内涵》的专题发言;与江苏省教育厅、湖州市政府特殊教育代表团、《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等多个省市部门学习交流。研发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立体式绘本阅读课程”中9篇案例被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库收录。

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模式实践研究及成果

(一)效果

1.内涵提升,成效显著

本研究通过在区域实践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工作,带动了区域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建设与内涵的发展,规范了区域不同安置形式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流程,《指导手册》细化了工作指导要求,明确了医疗、教育、家长三方的权力和职责。通过“鉴定与安置—前期评估与计划制定—教学与训练—阶段性评价与调整/转衔”四个环节,形成医教结合康复训练工作开展的循环模式,为后续工作高效有序的常态运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由于工作成效显著,研究团队在上海市教委举办的“上海市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做了题为《夯实机制建设,提升医教结合内涵》的专题发言;与江苏省教育厅湖州市政府特殊教育代表团、《现代特殊教育》编辑部等多个省市部门学习交流。区域的特殊教育内涵、专业服务品质快速提升,社会效益显著。

2.结构优化,专业提升

随着研究的深入,整个区域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专业水平提升显著。目前已形成一支专业能力强、创新力足、指导力到位的巡回指导教师队伍;一支一专多能的特教学校专业康复教师队伍;一支有爱心、有能力、有专业的普通学校专职特教教师队伍。研究过程中,通过专题培训、临床带教、案例实践等路径,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区域内特教教师已进行了28人次的特殊教育对外交流和专题培训讲座。研发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立体式绘本阅读课程”中9篇案例被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库收录。

3.发展学生,支持家庭

本研究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宗旨,以“人在环境中”的生态视角,架构系统性的医教结合服务工作,以惠及区域特殊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案例研究证明,实验对象在相关学业、功能性康复等维度均有显性的提升。其中,家长教养观、家庭生活质量、受教育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共有家长撰写教育感言100多篇,家长呈市教委、区教育局表扬信多封,内容均反映了医教结合工作对孩子的帮助与整个家庭的受益,肯定了区域医教结合工作。

(二)反思

1.四种安置形式有待进一步在区域内均衡发展

在四种安置形式中,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涉及人员最广,对融合教育要求最高。因此,本课题集中攻克随班就读这一安置形式在医教结合工作中的难点,形成一系列工作规范。但由于时间限制,其他几种安置形式的工作规范尚未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随班就读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对特教班、辅读学校和送教上门三类安置形式开展进一步研究,使得区域特殊教育各类安置形式均衡发展。

2.庞杂的过程信息梳理缓慢(www.xing528.com)

在实践中发现,区域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内容复杂,牵涉条线众多,形成大量的过程性文本信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文本信息易因为参与人员多、传递过程繁复等原因产生错误和丢失,如何通过构建区域电子信息平台,高效地处理这些信息,并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信息互通成为未来研究的一大重点。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1/t20140120_162822.html.

2.沈晓明.我为什么提出“医教结合”理念[J].现代特殊教育,2013(3):5-6.

3.傅王倩,肖非.医教结合: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路莎一文的商榷[J].中国特殊教育,2013(7):3-7.

4.顾定倩,刘颖.对实施“医教结合”实验的若干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4(5):3.

5.朴永馨,顾定倩,邓猛.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49-50.

6.梁晓明.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体系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8):16.

7.张洁华,朱剑平,吴筱雅.融合教育背景下上海市宝山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机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6(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