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复习指南:念奴娇·赤壁怀古

高中语文复习指南:念奴娇·赤壁怀古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是词的题目。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高中语文复习指南: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点展播

一、字词

1.字音

(jǐn) (guān)巾 强(lǔ) 早生(huā)发 (lèi)

2.词义

(1)浪尽:冲洗、冲刷。

(2)千古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功绩;杰出的。

(3)人是:说。

(4)石穿空:陡峭不平的样子。

(5)雄姿英发:卓越不凡。

(6)一还酹江月:同“樽”,酒具。

二、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三、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写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到赤壁古战场的鏖战以及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四、写作特色

1.整首诗环环相扣,环环相生,一气呵成。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由“故垒”引出“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埋下伏笔。

2.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全词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精练、形象,如“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遥想”六句,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

3.采用衬托手法。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以“早生华发”的词人,反衬“雄姿英发”的周郎,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难点聚焦

如何理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思想是否是消极的?

“人间如梦”,写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正如苏轼《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样,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人往往会有这种喟叹。更因为作者已近知命之年,想建功立业却已经没有机会了。“人间如梦”便抒发了壮志难酬、人生无常的苦闷。但苏轼并非一味地消极,而是旷达的,“一尊还酹江月”,他向江月洒酒祭奠,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安慰,以排解内心的苦闷。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经历苦难后的旷达、洒脱。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

热点演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赤壁 璧爱 躲B.轿

C.公瑾 谨慎 木槿 觐见 D.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临澄澈 征帆去棹 酒旗斜矗 B.箫杀 如簇 星河鹭起 漫嗟荣辱

C.凝绿 后庭 浪淘尽 羽扇纶巾 D.强虏 赤壁 灰飞烟灭 惊涛拍岸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强虏灰飞烟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一般都分两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是词的题目。

D.词,原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词中声韵有一定规定,用字要分平仄

5.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沙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怒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www.xing528.com)

6.“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对这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这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8.下列对词作中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显示出诗人的广阔视野:它不仅描绘出大江非凡的气势,而且囊括了古代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诗人直抒胸臆——由于对古代英雄的神往,而去追寻他们的足迹;且将“赤壁”冠以“周郎”,则暗示出,他所思慕的英雄乃是周郎!

C.“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珠联璧合,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更在于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看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

D.“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发出“人间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诗人并未由此而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浪尽:_____________。

(2)千古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

10.“卷起千堆雪”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1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写,小序中写明了此词的背景。

②料峭:形容春风寒冷。

1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和“晴”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