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危机管理:必不可少的举措

图书馆危机管理:必不可少的举措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图书馆危机管理置于现代社会背景体系下进行分析,能够凸显图书馆危机管理在社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各种自然灾害和水火电气等引起的灾难事故、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等也对图书馆的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只有采用科学的危机管理方法,才是预防和应对图书馆危机的最佳选择。

图书馆危机管理:必不可少的举措

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将图书馆危机管理置于现代社会背景体系下进行分析,能够凸显图书馆危机管理在社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作为一个开放的有机体,总是与周围的环境产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联系,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社会政治大环境、社会经济大环境、社会信息大环境等,无疑都将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影响。反过来,图书馆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并不能直接对社会政治的变革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贡献,但因为它具有向社会提供信息保障的功能,其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会对社会大系统产生影响。而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的图书馆,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所不断出现的不相适应性,以及图书馆自身矛盾运动所不断引发的各种问题,都有可能演变为各种危机事件,而且危机事件的出现频率在当下和未来还会越来越高。这样,图书馆能否对自身所面对的危机进行管理,以及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有效程度如何,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面临的矛盾在不断增多。第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供不应求”与“供而不求”并存。“供不应求”的矛盾表现为:①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正常的资源购买需求;②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和馆舍空间资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③图书馆设置的数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供而不求”的矛盾则表现为:①部分图书馆鲜有人问津,“门庭冷落车马稀”;②越来越多的用户转向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对图书馆的依赖度降低;③国民文字阅读率持续下降,网络阅读逐渐兴起。第二,滞后的管理理念、淡薄的服务意识与公民纳税人意识觉醒的矛盾。在这些复杂的矛盾中,中国的图书馆开始逐渐走到了风口浪尖。具体来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整体落后

总体来看,中国公共图书馆资金匮乏,数量偏少,资源不足,建置僵化,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已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整体落后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文化发展意识等有关,但在人们并不都明白这种宏观的结构性制约时,很容易将不满直接指向各级公共图书馆,甚至将不满进一步转向高校图书馆。

(2)图书馆长期积累的诸多弊病

由于历史原因,图书馆积累了许多问题,如体制问题,经费问题、人才问题、管理问题、技术问题、服务问题、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存在,使得图书馆与公众的矛盾加剧、冲突凸显,加之社会透明度的增加,这些问题就由后台走到了前台,图书馆服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指责的话题。

(3)图书馆功能性缺失

信息时代,不仅信息的时效性增强,信息的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相应地,公众对信息需求的速度、广度、深度也有了更高要求。这对于图书馆本是一种机遇,但强烈的需求与落后的基础设施、不满意的服务现状之间却形成了强烈反差。公众在对图书馆服务失望后,必然对其提出质疑,由质疑图书馆的高进入门槛、不合理收费、不友好服务、稀少的建置到质疑图书馆职业存在的合法性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其范围之广可谓空前。这本来是图书馆没有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而带来的功能性缺失问题,但它却可能动摇图书馆存在之根本,威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公民的纳税人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www.xing528.com)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享受公益性服务是公民的权利,因为我们纳税了。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后,就会对本来风平浪静的图书馆收费制度进行质疑,对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对公众开放等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的诸多行为将由“合情合理”走到“非法非理”。

(5)媒体的聚焦作用

在网络时代,媒体有将“好事传千里,坏事传万人”的功能。各大媒体不断转载报道同一事件,那么,这一事件就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进而演化为一个公共话题。此外,网络为人们谏言议事提供了公共平台,它已成为人们畅谈媒体聚焦事件的最便捷渠道,起到了延伸争论、扩展争论、升级争论的作用。作为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也就不免成为媒体聚光灯下的一员。

此外,各种自然灾害和水火电气等引起的灾难事故、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等也对图书馆的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旦遇到这些方面的突发事件,如果没有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就会使图书馆陷于混乱,轻则不能维持正常工作,严重者则会影响到整个图书馆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总之,图书馆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或来势迅猛或长期潜伏的危机,危机无处不在,只不过因危机性质及发展周期等的不同,其出现的频率或破坏程度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图书馆现在所面临的已经不是有无危机,醍应该如何应对危机的问题了,过去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对图书馆危机的方式,在今天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也早已经落伍了。只有采用科学的危机管理方法,才是预防和应对图书馆危机的最佳选择。

图书馆危机管理一方面要求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面对各种灾害危机或突发公共危机,有责任依据相关的法律文件,特别是文化部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的《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科学的决策和行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加以应对;另一方面,图书馆对自身原因可能引起的各种危机事件也要有预防和应对能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个为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部门,图书馆也有义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危机管理的有关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种危机,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读者生命安全。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六个层次中,“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确立了企事业单位是其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责任主体,显然作为事业单位的图书馆,也必须建立危机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一环,也是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题中之意。

随着世界的复杂化、网络化、信息化、媒介化以及人们实践的广域化,出错的概率变得越来越大,影响变得越来越广,连锁反应变得越来越多,使得危机越来越不可避免。正如有学者所言:“如果世界的高复杂性增加了危机发生的概率,世界的高连接性导致了危机发生的广度和深度的话,世界的高曝光性则使得原来可以悄悄处理掉而不成为危机的事件最后变成了一场万人瞩目的高危机事件。”那么,在“高风险社会”中,危机管理就成为人们应对危机不可或缺的利刃。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危机频发的社会环境和图书馆自身存在的现实困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图书馆危机意识,重视图书馆的危机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