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助力个人成长!

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助力个人成长!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运用自如。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其讲授者语文教师的压力就更大了,他们必须“甘当小学生”,而且学而不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自己的知识是长流的“活水”,才能使学生的心田得以浇灌。

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助力个人成长!

吕叔湘说:“教学是一门学问,语文教学是一门大学问。”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知识渊博,涉猎广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知识面一定要广,因为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多达几十种,且结构复杂。它是以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方式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的百科知识无所不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功底牢固以外,还要经过不断地博览群书,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要了解(有的需要精通)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哲学法律、逻辑、艺术等。我在给今年的毕业生指导训练1990年高考作文题时,针对“花与刺”的关系联系实际,全班五十几个学生,仅五名学生运用到了哲学中的“辩证统一”“一分为二”等原理来进行分析、说理;极少数同学只想到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等俗语,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运用任何理论作为基础,只是自己的“大白话”,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奇,论证也苍白无力,更找不到材料作文中所给材料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往往出现联系生硬、过渡唐突甚至胡乱联系。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温习、传授哲学中的诸如内外因关系、辩证统一、量变与质变等原理知识,对于他们写作议论文是大有裨益的。再如,语文教学还要适当传授天文历法等知识。《高中语文》(第四册)中谈到了用“天干”“地支”记年、月、日的问题,但没有讲述具体方法,而课后练习又出现了这样的计算题,由于年代久远,青年学生接触这类知识,他们求知的心理必然要求语文教师要讲个“水落石出”,“求甚解”的同学还会针对“闰月”“月大月小”等一系列实际情况,对“天干地支”的排列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想而知,一个对天文历法不了解或者钻研不深的语文教师是很难对之做出相应解答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运用自如。

语文教师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电子计算机、生物遗传工程、海洋工程、新兴能源新型材料、人才资源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引起世界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相应提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邓小平同志的教育“三个面向”的提出,要求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语文教师更不例外。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培养人才,这种人才不是机器人,而是设计、制造和使用机器人的人才。未来需要的是思想活跃、富于创造精神、有独立学习能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其讲授者语文教师的压力就更大了,他们必须“甘当小学生”,而且学而不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自己的知识是长流的“活水”,才能使学生的心田得以浇灌。

教育职能部门是促成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得以实现的外部条件。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教育职能部门——高师、中师、教师学校、教研中心等正日趋增加和完善,而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直接领导者,就是中学的行政领导。根据中学的教学方式和办学设计,要使中学语文教师的再教育真正达到目的,必须运用以下方法:

1.鼓励并支持语文教师进修、函授。现在的语文教师,初中要达到专科以上学历,高中要达到本科学历,或者各自相应的学识水平,在基本完成了学历教育的同时,还要开展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对能力稍逊的教师,直接或间接参加相应的大学教育、师范教育,参加进修或函授、培训,尤为必要,而对能力好的教师也有益,可以提高岗位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补充、更新他们的知识,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因而,加强教师进修、函授工作,是进行再教育的极好方法,作为中学的校领导,要充分认清形势,不断鼓励教师进修、函授,并为之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条件加以支持。(www.xing528.com)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凡中学、大专、专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年,必须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这样既促进了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又促进了青年提高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必须针对实际,对青年教师委以重任,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因而,学校领导应认识到青年教师尤其是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要克服在工作上出现的对其操之过急或撒手不管的思想情绪,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化束手束脚为放手大胆,才能保证教师队伍培养工作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3.充分发挥语文教研组的作用。这是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最经济而又最实际的方法。因为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教研组应当成为促进教师成长、完善教师教育技巧的基础阵地。在教研组中,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教师可以互相丰富教学经验,完善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经验表明,语文教研组中通过新老交替(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虚心学习)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以及教学、分析、答疑,“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语文教育技能的形成。为很好发挥语文教研组的基础阵地作用,除了要求配备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研组长外,还要求全组教师也发挥主体作用,互相交流。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常常流于形式,这是应当摒弃的。萧伯纳有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要交换这些苹果,你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因而,每位语文教师应对各种教学方法都能有所研究,有所掌握,然后互相渗透,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对相对的教学方法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以达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地。

以上是我——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通过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有针对地对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所做的粗略探讨。因为本人也是一个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实在想“在走路中学习走路”,偏见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方家批评指正,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本文系作者参加工作后的处女作,1991年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继续教育高级研讨班”中交流,获优秀论文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