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变化:从教案到导学案

语文教学变化:从教案到导学案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身负国家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人员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转变迫在眉睫。由教案转向“导学案”,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模式,蕴含着十分宝贵和丰富的内涵。首先,学案导学案是顺应时代对人们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育理念上的一次转变,是一线教师应对挑战做出的积极、有益和科学的探索。导学案具备的积极作用,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是身在其间的受益者。导学案从诗歌文本特点出发,充分思考了学生学习

语文教学变化:从教案到导学案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即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我们的邻国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力的开发是通往21世纪的通行证”的观点,甚至有人认为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的分水岭就是“创造力”具备与否。因为,没有创造力的人只能仰人鼻息,而没有创造力的国家也只能亦步亦趋,跟随在他国之后,缺乏国家强大的自主独立发展的能力和空间。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就是学习社会的基石,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学习,人的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了自己。显而易见,学习能力对于个人创造力的形成意义非凡。

而身负国家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人员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转变迫在眉睫。在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位一线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会学习、学会学习,其本质就是学习者能够具备了解学科特点、谙熟学科特有学习方式、具备学科思维等自主获取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具备学科思维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而广之,学习者将这种学习能力进行学科间的综合与融会贯通,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学习者,才能对时代和社会有所贡献。

以往教师授课,采取教案教学,教案体现的是教者立足文本发掘的知识点、立足知识点设计的教学环节、立足教学环节的教授方式——更多的体现是从教师的角度,讲什么、如何讲,思考更多的是知识本身和传递的方式,教师身份则是“传声机”“搬运工”,甚至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讲”得充分、精彩,有些教师还有很强的表演色彩。而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有意无意间被背景化,不在教师教案备课时思考的范畴,学生是否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表达能力、质疑精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由教案转向“导学案”,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模式,蕴含着十分宝贵和丰富的内涵。首先,学案导学案是顺应时代对人们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育理念上的一次转变,是一线教师应对挑战做出的积极、有益和科学的探索。所谓积极,就是主动从数十年的教学习惯中挣脱,自我反思,有所摒弃,有所借鉴,即使这个过程可能有痛苦和迷茫。所谓有益,则是对教师的自我成长有益,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变革中发生蜕变——从教育理念到具体的教育行为;其次,有益是对受教育者而言,能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大效益,具备时代对人才要求的核心素养。所谓科学,则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思考变革,寻找理论支撑,避免教学改革的盲目性和浅层次。

第二,通过导学案,课堂人物身份有了明确定位:教师从组织者、引导者赋予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调节者和某些疑问解答困难环节的排除者的身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强化。角色的定位和明确,使得教师在备课环节必须在“学”的角度有更多的思考:学习目标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否对学生的某一思维能力有所挖掘和提升、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需要提供哪些必备的知识、常识的支持、采取哪些学习的方式契合知识能力和主体所需?而学生则可以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个体积极情绪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我能力得以培养展现,自我认知获得肯定,可以充分体会探究带来的成就感、创造力爆发带来的获得感。

第三,通过导学案,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预习、学习、迁移、自省复习、提升的完整的学习环节。知晓获得某一知识需要广泛的支撑,要具备举一反三的意识和能力,要具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意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学习,具备质疑精神,具备合作学习团结协作意识,而这些意识在社会中具备极为丰富的意义。(www.xing528.com)

导学案具备的积极作用,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是身在其间的受益者。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高中三年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型甚至是现代文和文言文不同的表达文字都会有所不同,但应把握基本原则:利于主体能力的形成、习惯的获取,突出“导”的意识。“导”可以是分层次的——应知应会的,导之自我完成;背景常识的,导之思考内在联系、获取更为丰富的讯息;分析思考的,导之纵深剖析、质疑探究;鉴赏高层次的,导之有合理有个性的表达……不一而足。新授课的“导”,讲求思维的逻辑层次,问题主线尽量集中单一为好;专题课的“导”,则依照专题体现模块式、注意横纵向的比较和练习,体现异同的思考;复习课的“导”,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迁移训练。

以王晓燕撰写的导学案《咏怀古迹》为例,体会古诗歌导学案学习模式下课堂教学的优势:

古代诗歌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能够高水准地体现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毋庸讳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诗歌传统,提升文学的鉴赏能力,濡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一直是一线老师思考的问题。王晓燕老师运用导学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受到了一定的效果。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先后游历了庾信古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而写下的组诗,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咏怀古迹》(其三)因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诗人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于是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杜甫和昭君的身世经历并不是难点,二者的相似之处则是理解诗人对昭君情感态度和个人抒发情怀的关键;其次,古诗意味的理解可以通过朗读来加以深化,如何朗读才能更有效地理解诗歌内涵是导学的第二个重点;第三,如何能运用好教材这一个典例达到举一隅反三隅,发掘规律,形成能力是第三个导读的重点。导学案从诗歌文本特点出发,充分思考了学生学习现状:重听不重读、鉴赏诗歌缺乏想象力,缺乏反复体悟的意识,所以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以上三点做了学习引导。

杜甫人生经历重在最后一个阶段的引导:杜甫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漂泊西南天地间”。大历三年正月,杜甫启程出川,三月抵达江陵。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不能成行。关键词在于“漂泊”;如何朗读则提供了朗读的基本技巧,比如深知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其次朗读时运用想象,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掌握好节奏。七言诗按照意义可以有2212式或者2221式或者43式等方式朗读。在学习方式上侧重读、读后有什么疑问等。教师在学生提交问题后进行了二次备课,以学生问题为主线设计了课上学习的环节,通过反复读、背景材料使用、引导思考等,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提交的问题:关于诗歌二、三联内容的理解以及鉴赏古诗歌炼字对作者感情理解的作用。整个教学环节教者引领作用、组织者身份,包括疑难坎坷处处理者身份都体现得很充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表现。从规律总结和迁移训练效果反馈来看,导学案学习模式初见成效。这堂课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得了优秀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