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生杀人狂》揭示美国的暴力文化与媒介形象

《天生杀人狂》揭示美国的暴力文化与媒介形象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论文力图以《天生杀人狂》为对象,用圆锥理论分析美国文化中的暴力在大众媒介中的呈现,说明媒介中的暴力因素在媒介建构现实、受众认知媒介现实中产生的作用,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媒介时代美国暴力文化中的新的表现形式。

《天生杀人狂》揭示美国的暴力文化与媒介形象

梁虹

摘要:好莱坞影片《天生杀人狂》充分反映了美国的暴力文化及其与大众媒介互为依托的关系。本论文力图以《天生杀人狂》为对象,用圆锥理论分析美国文化中的暴力在大众媒介中的呈现,说明媒介中的暴力因素在媒介建构现实、受众认知媒介现实中产生的作用,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媒介时代美国暴力文化中的新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暴力;媒介;文化;圆锥理论

Abstract:Natural Born Killers,a Hollywood movie,reflects the American violence culture and its interrelationship with mass media.The paper tends to use cone theory to interpret the function of media violence in constructing reality and audience’s reception to the media reality,by which the American violence culture in the media age is explored.

Key Words:Violence;Media;Culture;Cone Theory

作为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暴力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文化中的顽疾,并在美国大众媒体中被进一步放大和细化。由此,美国的大众媒介中出现了远远多于现实生活的暴力现象。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在影片《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1994)中使用了大量血腥镜头,对新闻媒体对于暴力的追捧进行犀利讽刺。自1994年上映以来,这部影片引起了广泛争议,在美国《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杂志评选的最受争议的影片中位列第八,并在西方青少年中引发了多起模仿性犯罪。影片本身亦成为媒介效果研究中的经典案例。本文力图以圆锥理论分析暴力在媒介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天生杀人狂》运用MTV的叙事风格和剪辑手法,综合了包括新闻报道电影片段、肥皂剧和动画片在内的多种媒介形式,并配以大量另类音乐片段。同时,电影运用了丰富的镜头和场景设置,以及黑白、彩色的交叉和底色变换等方式,充分表现出暴力背景下的人性扭曲。这部电影讲述了以下故事:男主角米基和女友麦乐莉都生长于暴力家庭,两人生性叛逆,粗野狂放。养父对麦乐莉的猥亵和母亲的纵容激起了麦乐莉对家庭的仇恨。在米基的帮助下,麦乐莉杀死了她的父母,并从此踏上不归路。在逃亡中,两人以杀戮取乐。媒体对此展开了连续报道和炒作,两人遂成为新闻人物,甚至成了青年们的偶像。在连续杀掉五十二人之后,他们最终被警方擒获。电视节目主持人韦恩·盖尔为了提高收视率,进入监狱对米基进行了直播访问。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米基制造了混乱,乘机以韦恩等人为人质,救出了麦乐莉,并且逃出了监狱。米基和麦乐莉陶醉在成功越狱的喜悦中。主持人韦恩身受感染,同时不忘自己的职业身份,用摄像机对米基和麦乐莉继续进行采访和报道。米基和麦乐莉则夺过摄像机,在直播节目中嘲弄并射杀了已经对他们毫无用处的韦恩,然后再次踏上了流亡之路。

在《媒介美国》一书中,爱德华·杰·怀特摩提出了圆锥理论。圆锥理论被用于研究大众媒介对受众和现实生活的影响。该理论因其图解像两个定点对接的圆锥,而被称为圆锥理论。怀特摩提出了两个有关该理论的关键概念:“CMR”(Constructed Media Reality,建构的媒介现实)和“PMR”(Perceived Media Reality,认知的媒介现实)。“CMR”是对现实世界的选择性反映,因此反映对象更为典型和夸张。按照怀特摩的解释,“CMR”是一个充斥着各种信息的娱乐世界,其目的是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以赚取最大可能的利益。“PMR”是指受众对“CMR”所反映世界的选择性认知,媒体由此对受众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受众对现实生活的看法。

美国媒体中存在大量的与暴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最近的媒介内容研究表明,将近百分之六十的电视节目涉及暴力。”[2]在所有电视画面中,“百分之七十五的电视画面描述暴力”[3]。暴力是美国电影界所钟爱的题材之一,尤其是在剧情片中出现了大量的暴力画面。在以好莱坞著名编剧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为代表的“暴力美学”的引导下,银幕上出现了更多以暴力为主题的作品。

美国媒体充斥大量的暴力内容,其原因有三:

首先,暴力作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扎根在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美国历史始于杀戮:自1607年汐地之战到1828年纳瓦霍人的“血泪之路”,直到1890年“伤膝河大屠杀”[4],将近三百年来,美国对印第安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屠杀。影片中的纳瓦霍人老人讲述的《农夫和蛇》的故事,是印第安人历史的写照。而米基和麦乐莉在留宿纳瓦霍老人家中并受到老人热情款待后又杀死老人,则说明了历史的某种延续。此外,殖民时代的私刑,独立战争、美墨战争和内战的惨烈,以及西进运动中的无序,造成了这个民族缺乏安全感和过度自卫的心理,因此他们对枪支和暴力十分依赖。

其次,暴力已经成为美国当代社会生活的顽疾。当前,枪支泛滥已成为美国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影片所涉及的家庭暴力、连环杀人、当街抢劫、校园枪击案、监狱暴力、种族冲突,以及各种暴力犯罪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根据美国现代社会学的观点,除媒体外的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商业宗教学校”,在教导年轻一代上有失职责。[5]正是由于此种原因,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米基和麦乐莉遭受到来自家庭和媒体中的暴力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天生杀人狂”。(www.xing528.com)

最后,电视网络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为了提高收视率,使媒介世界“高于现实世界”,在其产品中夹杂了大量暴力内容。在《新闻政治的幻象》(News:The Politics of Illusion)中,作者W.兰斯·班尼特(W.Lance Bennett)根据他所收集的数据指出,美国不同年龄段的公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焦点差异很大,然而对于暴力却有相同的关注。心理学也认为恐惧是人类共通的心理。作为文化输出产品的一部分,美国电视网络公司面向全球发行节目,而在全球范围内,媒体中的暴力内容都有市场。

正如影片所展示的那样,暴力同样大量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因为大众媒体的传播会使信息的重要性变得更为显著,而且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新闻报道一直是美国各大电视网的必争之地。为了提高收视率,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暴力事件甚至远高于发生于现实中的暴力事件。也就是说,暴力犯罪新闻增加的趋势并不能反映社会中真正犯罪率的高低。相反,犯罪新闻增加的同时,社会的犯罪率却有可能是下降的。根据班尼特的调查,在1990年到1998年间,NBC、CBS和ABC三大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中的犯罪新闻条数从每年的五百四十二条增加到了一千三百九十二条。在同一时期,社会严重暴力犯罪率却是大幅下降的。如果大众只是从电视中了解有关谋杀事件的新闻,那么从1993年到1996年,关于谋杀事件的消息增加了百分之七百。实际上,这一阶段社会上真正的谋杀案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6]

在影片中,过度的新闻报道使米基和麦乐莉的恶行一度成为最重要的媒介事件和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米基和麦乐莉被当成媒介的宠儿,成为杂志的封面人物和访谈节目的焦点。为了取得一手的新闻资料,媒体甚至使用直升机去跟踪报道两人的犯罪行为。按照影片中主持人韦恩的说法,“全国都在为米基和麦乐莉疯狂”。在影片开始,当两人到快餐店吃饭时,米基一边吃饭一边读报纸。报纸上面是关于两人在666公路上大开杀戒的报道。在序幕中,两人逍遥法外,不断有新闻报道来描述两人近期的恶行。而接下来的一切,如两人双双落网、狱中采访米基、营救麦乐莉、监狱暴动、射杀韦恩等,都处在现场直播状态。这些暴力内容通过电视进入了美国的家家户户。从影片播放的第一百零四分二十九秒到第一百零四分五十八秒,影片里出现的电视画面不断随频道切换,展示了七则新闻:婚礼谋生案,谋杀父母案,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被殴打,哈丁阴谋伤害奥运伙伴,得州原教旨主义者与警察对峙,落莲娜阉夫案,辛普森杀妻案。这七则新闻都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真实新闻,也全部都是曾经被媒体反复炒作和追踪报道的极端暴力事件。

新闻报道中过多的暴力内容对受众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新闻报道中对于暴力的过度报道使建构的媒体现实(CMR)中的暴力远远多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使受众对现实生活中暴力出现的可能性有过高估计而产生不安全感。长期以来的媒介研究成果表明,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受程度与其是否经常接触媒介成正比,而且还与媒介内容本身相关——越是“真实”的媒介内容,受众越容易受影响。詹宁斯·布莱恩特(Jennings Bryant)和苏珊·汤普森(Susan Thompson)在《传媒效果概论》(Fundamentals of Media Effects)一书中指出,根据调查显示,“不同人群中,看电视多的人容易认为现实生活和电视所描述的生活是一样的”[7]。由于媒介内容,尤其是新闻报道,多与现实生活有关,因此,新闻所呈现的CMR的真实性很少遭到受众的质疑,由此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相对更为明显。最为典型的例子是1938年10月30号,CBS以新闻直播的形式播出的“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当时使六百万听众信以为真,引起全国范围的恐慌。同理,“受众收看的新闻或是‘真实节目’越多,就越倾向于过高评判现实中犯罪的严重性以及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8]詹宁斯·布莱恩特和苏珊·汤普森同时指出,根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项全美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人通过电视,百分之二十的人通过报纸,百分之七的人通过广播了解犯罪事件并形成自己对犯罪的态度,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从他们的朋友、邻居、同事中获取信息。由于新闻报道中的暴力事件远多于现实世界,因此,当媒介中频繁出现暴力事件的时候,人们更加缺乏安全感。美国媒介研究成果显示,随着社会中暴力犯罪率下降和大众媒介中的犯罪报道率的上升,美国受众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忧虑感也随之上升。

其次,建构的媒体现实(CMR)会影响大众对媒体现实的认知(PMR)。在大量暴力节目内容的作用下,受众易于对使用暴力持有积极的态度,而青少年对杀人狂的犯罪行径更容易产生错误认识,容易将其视为英雄行为。杀人狂的犯罪行径甚至可能在受众中引发模仿性犯罪。在美国暴力文化的熏陶下,年轻人认为使用暴力代表着权力、能力和个人魅力。荧幕中使用暴力者大多为正面形象,进行的是正义行动,同时,暴力常常被解读为解决争端和复仇的最有效方式,这种暗示也会减轻受众使用暴力时产生的负罪感。对新闻报道中暴力内容的误读引起了不良的影响,如年轻人对犯罪者的疯狂崇拜,甚至还会出现模仿性杀人现象。在《天生杀人狂》中,麦乐莉的父亲处处用暴力威胁他人,时常殴打麦乐莉,猥亵她,管制她的人身自由。最终,麦乐莉在米基的协助下,杀死了父亲,以暴制暴,最终赢得了自由,并因此成为当时年轻人崇拜的英雄和学习的楷模。影片中,在主持人韦恩的节目中,所有被采访的年轻人都认为米基和麦乐莉“帅呆了”。在媒介营造的狂欢气氛下,年轻人疯了一般地崇拜着这两个新闻主角。他们在审判庭门前聚集,为这两个人游行示威,为其争取无罪。

再次,新闻报道中的暴力内容同样会纵容犯罪者实施犯罪,使犯罪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在影片中,当米基和麦乐莉作案时,两人总会在现场留下一个活口,让幸存者宣传他们的故事。如果他们的犯罪过程被现场直播,两人就会杀光现场的所有人,让镜头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因为他们很清楚,一个人只能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数十数百个人,镜头则能把他们的故事讲述给成千上万个人。新闻报道使他们陶醉在英雄般的感受中。电视台主持人韦恩邀请米基接受采访时,米基问他有没有采访过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杀人狂魔约翰·韦恩·盖西(John Wayne Gacy)、泰德·邦迪(Ted Buddy)或是查尔斯·曼斯(Charles Manson)。米基作案的动机之一就是要把这些历史上的杀人狂比下去,成为杀人狂之最。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名十四岁的得州少年在观看了电影《天生杀人狂》后,杀死一个女孩,并供认他有意模仿米基,渴望像他一样扬名于世。

与多数影片的一贯叙事风格不同,影片的结尾并没有讲述米基和麦乐莉的结局。他们似乎继续逍遥法外。但是影片通过米基和麦乐莉在逃亡过程中与印第安老人的遭遇指出了美国暴力文化所致困境的历史根源,并通过印第安老人最终被米基和麦乐莉杀害的事实表明历史在今天社会的延续。杀害印第安老人似乎引起了米基和麦乐莉的良心发现,但也仅限于他们之间的几句争吵。其后的情节中并未显示他们有任何悔改的迹象,他们继续着自己的恶行。

影片并没有为美国暴力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出路,但显然只依靠道德的力量已经无法摆脱这样的社会顽疾。大众媒介,尤其是电影和电视在影片中的充分运用表明影视节目对美国暴力文化的加剧。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看,建构的媒体现实(CMR)以放大、片面,甚至不真实的方式呈现现实世界,而受年龄、性别、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媒介现实的认知(PMR)又是选择性的。因此,“CMR”和“PMR”共同作用,使受众对真实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偏差。在《天生杀人狂》中,媒介影像成为现实世界的过滤网,以其特有的方式部分地展现世界,而暴力恰恰因其对受众的吸引成为大众媒介的永恒内容。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尚未成熟,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天生杀人狂》恰恰从媒介现实的构建和对媒介现实的认知两个方面反映了这一点。

大众传媒以及由大众传媒衍生出的大众文化影响着今天的社会文化形态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因此,加强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其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