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帝国解体,非洲势力范围分析

英国帝国解体,非洲势力范围分析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分成了如下四类。第一类是西部非洲的零散殖民地,这包括了最早获得独立的加纳,以及尼日利亚、冈比亚、塞拉利昂等国。不过,埃及人帮助英国人做了了断。这些地区不仅更加原始,而且英国人也舍不得放手。南部还有几个小国,被称为“女王毯子上的跳蚤”。这里原本是德国的殖民地,由英国人交给了南非。一旦英国人撤出,纳米比亚必然会成为南非独立控制的附属区域。

英国帝国解体,非洲势力范围分析

在所有拥有殖民地的欧洲国家中,在治理上以英国人留下的遗产最丰富。

殖民地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以及如何处理殖民地政府与位于本土的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英国人摸索出了一套“联邦制”的架构,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国王和议会派出总督作为殖民地的行政领导。可另一方面,总督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却也不是大权独揽,殖民地往往会设立一个类似于议会的机构。这个机构的权力也许没有真正的议会大,但总督必须尊重它,从而对总督形成一定的制衡。

在这个类议会机构中,最初的成员往往都是英国的白人,到了一定时候,会逐渐吸纳当地的精英分子参加。这种方法很适合培养出一批懂政治和行政的当地人,直到他们能够担负起行政重任,殖民地才不会在独立后退化回更加落后的形态。

在印度,英国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尼赫鲁一代的精英分子,从而完成了无颠簸的独立过程。在缅甸,由于这个培养期比较短,加之担当开国元首的昂山将军意外被刺,因此缅甸在独立后进入了混乱时期。

而在非洲,英国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地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迫切地希望独立,根本没有考虑政治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足够多的行政官僚来接管政府。非洲的教育也比印度落后得多,许多国家连识字的人都凑不够,又如何谈建立有效的政府。

英国人的自私也帮了倒忙。在印度这样的国家,所谓当地精英指的是印度人。可是,在英国殖民地肯尼亚,所谓当地精英,却是已经扎根在非洲的白人,黑人仍然被排斥在政治之外。

按照英国人的计划,加纳独立是因为这个国家独立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这个相对成熟的国家却被恩克鲁玛搅了局。英国人还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前,就被迫放手了。那些还没有达到独立条件的国家又该如何?

英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分成了如下四类。

第一类是西部非洲的零散殖民地,这包括了最早获得独立的加纳,以及尼日利亚、冈比亚、塞拉利昂等国。这一类国家最早进入英国人的独立规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第二类是英国的保护国埃及,以及英国和埃及的双重保护国苏丹。这两个国家不算完全的殖民地,它们早就存在着由当地人组成的政府,只是这个政府必须受英国人制约。他们拥有很强的独立倾向,但英国人在埃及有着重要的利益——苏伊士运河,很难下决心放手。不过,埃及人帮助英国人做了了断。1952年,对英国人软弱的埃及国王被推翻了,发动政变的是埃及的英雄纳赛尔。纳赛尔推翻了埃及的国王统治,建立了表面上的共和制。在一次次的争执之后,埃及人强行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结束了英国的特权。

埃及独立后,纳赛尔认为要将英国人赶出苏丹,唯一的办法是宣布苏丹从埃及独立,结束托管。于是,苏丹也于1956年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苏丹是英国人拼凑的国家,北方信奉伊斯兰教,属于阿拉伯文化圈,南方则属于非洲文化,更加原始,独立后长期受到北方压制。在西部,还有达尔富尔区域。这里曾经是独立的达尔富尔苏丹国所在地,苏丹国被英国人征服后,将这一区域并入了首都位于喀土穆的苏丹国家,但达尔富尔的独立倾向一直保留了下来,形成了达尔富尔问题。

第三类是英属东非,这包括了英国殖民地肯尼亚、乌干达,从德国手中得到的坦噶尼喀,以及位于海中的保护国桑给巴尔,再加上更靠南的尼亚萨兰(现在的马拉维)、北罗德西亚(现在的赞比亚)。

这些地区不仅更加原始,而且英国人也舍不得放手。以肯尼亚为例,这里已经有了许多定居的英国人,他们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开始了农耕生活。如果从经济角度看,肯尼亚农场对于英国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加纳。如果从黑人教育角度看,它的起步很晚,黑人中缺乏与上层沟通的政治人士,政治上更加不成熟。这两点决定英国人并不想从这里撤出。

可是,随着加纳的独立,肯尼亚的黑人也开始骚动,这让英国人不得不迫于压力,做出一些让他们独立的承诺。

南部还有几个小国,被称为“女王毯子上的跳蚤”。这几个小国嵌在南非的中间和周围,分别是贝专纳兰(现在的博茨瓦纳)、巴苏陀兰(现在的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在南非,最早来的白人是荷兰人,他们占领了南非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布尔人(荷兰人的后裔)。这些“小跳蚤”就是当年布尔人没有征服的小硬块。当英国人打败布尔人获得南非后,也顺便把这些小国收入囊中。它们对于英国没有什么重要性,英国人也并不在意他们是否独立。

第四类是最复杂的,有两个地区虽然是英国的保护国,却是由当地白人统治的,它们是南非和南罗德西亚(现在的津巴布韦)。

南非的白人是布尔人,英国人依靠武力成了布尔人的主子,布尔人又是当地黑人的主子。

南罗德西亚的白人是英国人的后裔。这里与相邻的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不同,后两个地方白人还没有建立起更加稳固的社会结构,独立后就是黑人的天下。但由于南罗德西亚的白人来得早,他们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即便英国人撤出,这里的白人也可以迅速接手政权,形成一个类似于南非的种族隔离国家,由白人进行统治,控制经济命脉,但社会主要构成还是黑人。

南非除了本土之外,还有一块殖民地叫纳米比亚。这里原本是德国的殖民地,由英国人交给了南非。一旦英国人撤出,纳米比亚必然会成为南非独立控制的附属区域。

在英国人的四类领地中,他们打算放手第一类,但不幸的是,当第一类放手之后,第二、第三、第四类也全都跑出了笼子。英国人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再也收不住了。

紧随加纳之后,第二个独立的是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民族构成非常复杂的国家,从传统上它可以分为三大民族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北部,属于伊斯兰教区域,占据了全国领土的一半多,人口也在一半左右,他们主要分成了两个族群:豪萨族和富拉尼族。两大族群之间存在着斗争,但在对付非伊斯兰教地区时却团结一致。这一区域与外界接触较少,宗教信仰又不相容,文盲程度很高,也更加排外,即便是周围的西非国家也对这个区域敬而远之。我在西非旅行时,一提起尼日利亚,其他国家的人都会首先提醒我不要去北部。这里出现了令人谈之色变的“博科圣地”组织,它是世界著名的恐怖组织之一。

而尼日利亚的西南部是另一个拥有独立传统的区域。这里居住着约鲁巴人。由于开化较早,城市发展有基础,首都拉各斯(后来迁到了阿布贾)就在这个区域。拉各斯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一度号称世界前三。它建立在拉各斯岛上,贫民窟林立,街道混乱,却拥有无限的活力。(www.xing528.com)

第三个区域是东南部。这里居住着一个拥有商人传统的民族——伊博族。伊博人没有形成更大的政治实体,却由于四处流浪,足迹遍布尼日利亚几大地区,控制了各地的商业。他们和欧洲人接触后,也迅速接纳了欧洲文明。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尼日尔河入海的三角洲所在地。这个三角洲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存储地之一,伊博族居住的地区也一跃成为尼日利亚最重要的经济区。

英国人要将这三部分捏合到一起,必然会产生磨合问题。如何在政治架构上考虑三者的利益,让他们合作共赢,而不是互相厮杀?

之前,虽然北方的人口更多,但由于北方的经济和教育比较落后,导致懂政治的精英十分缺乏。在设计制度时,英国人出于人口因素,让北方地区占的政治比重最大,甚至超过了南方两区的总和,这就给后来的不稳定留下了口子:北方的穆斯林酋长只要掌握了本区的选票,就能左右南方两区的政治。

为了防止一方独大,英国人还设立了半自治体制,三部分都是半自治的政治实体,在此基础上组成联邦。这种结构或许可以防止一方独大,却增加了国家层面的政治离心力。

一个国家的宪法架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最终稳定。但英国人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尼日利亚去磨合了。1960年,在加纳独立三年后,尼日利亚也独立了。

英国人最难以抉择的是以肯尼亚为代表的第三类殖民地。在这些地方,白人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经济生活,如果要把政权交给黑人,势必意味着白人要放弃大量的财产和土地。

英国人希望,殖民地即便要独立,也是一种围绕着白人的独立,在当地落地生根的白人仍然可以控制土地资源以及政治资源。在达到这个效果之前,英国人不想放手。

在东非,对英国人最重要的殖民地有六个:肯尼亚、乌干达、坦噶尼喀、南罗德西亚、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而在六个殖民地中,又有两个白人最密集的核心,分别是北方的肯尼亚和南方的南罗德西亚。

在肯尼亚,英国人已经控制了最好的土地,土著基库尤人被赶走。这些白人的身家性命已经押在庄园上,他们是反对脱离母国的死硬派。另外,这里还存在着大量的印度人,他们甚至比英国人来得都早。印度人肯服从英国人,但绝对不会服从黑人。

在南罗德西亚,同样存在白人阶层,他们不愿放弃利益给黑人。而在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由于白人少,问题反而简单得多。

按照英国人的打算,他们想建立两个联邦国家。其中一个围绕着肯尼亚建立,包括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由白人作为政治主体,同时在印度人的帮助下,又照顾一定的黑人利益,形成一个国家。

另一个围绕着南罗德西亚建立,将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合并,形成另一个国家。

这种模式让英国人的损失最小,又满足了殖民地的独立要求,可能是调整最小的方案,也是最能保护各方利益的方案。但事与愿违,英国人建立这两个联邦的过程都不顺利,反而激发了两地的独立意识。

首先表现出暴力独立诉求的是英国人在东非最大的据点肯尼亚,这里的白人最多,占据的土地也最多,引起的民族冲突也最激烈。肯尼亚也出了一位独立领袖,他是现在肯尼亚总统小肯雅塔的父亲老肯雅塔。

老肯雅塔并不是一个如同恩克鲁玛那样严肃的领导人,他本人是个花花公子,乐于享受,还曾经到过莫斯科接受过世界革命的培训。实际上,他对于惬意的英国式绅士生活充满了向往。

肯雅塔曾经在英国生活,二战后,突然决定回家乡闹独立。他本人并没有多少暴力倾向,但不巧的是,回到家乡时,正碰到了肯尼亚历史上最血腥的自发性叛乱——茅茅叛乱。英国人认为这次叛乱是肯雅塔组织的,他因此走了霉运,被抓起来判了刑。

茅茅叛乱事实上是当地被剥夺了土地的基库尤人自发组织的、以杀害英国白人为目的的运动,这次运动给英国人在非洲的统治留下了一缕血腥的记忆。最终死亡的白人平民是三十几个,英国人杀害的黑人却有一万多。

肯尼亚危机过去后,尼亚萨兰突然间也闹了起来。领导尼亚萨兰独立运动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黑人医生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

班达本来已经在英国定居,当北罗德西亚、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合并的消息传来,他突然间拍案而起,回到故乡。英国人合并三个殖民地,是为了把南罗德西亚的白人样板强加给黑人主导的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这引起了后两者的极大不满。

班达回国后号召人们反抗英国人,他也因此进了监狱。但英国人经过了肯尼亚和尼亚萨兰的两场抗议运动,已经心灰意冷。他们匆匆地决定让这些殖民地尽快独立。

一旦决定了,剩下的事情就不再纠缠。曾经肯尼亚白人的利益是英国政府考虑的重心,现在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南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的联邦也解体了,三个国家各自独立。对于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没有什么问题,但南罗德西亚则问题重重。当地的白人不想失去权力,宣布建立白人控制的国家,于是这个国家的黑人继续闹革命,争取把白人推翻。

从1961年到1968年,英国的非洲殖民地纷纷独立,不仅是西非和东非的各个国家,就连南部的几个“小跳蚤”也都被授予了独立地位。

1961年,英国人控制的南非也脱离英联邦独立了。只是,这时的南非是一个由布尔人控制的国家。为了防止人口占大多数的黑人来抢夺白人的利益,这里实行了严格的种族隔离,直到三十年后才得以取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