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实践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实践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银行对风险管理与对盈利能力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承担风险是实现未来盈利的必要条件。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首先应该是科学和客观的。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实践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到,风险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银行对风险管理与对盈利能力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承担风险是实现未来盈利的必要条件。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首先应该是科学和客观的。

一、银行风险管理演变过程[11]

银行风险管理是伴随着银行经营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进而有效地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践,则是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纵观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银行风险管理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呈现四种模式:

(一)资产风险管理模式

金融风险管理最早始于银行存款贷款业务的控制与管理。银行发展初期,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不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即使确实有必要发放,其数额也限制在银行自有的资本和储蓄存款范围之内。银行同时强调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用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这被称为用“真实票据理论”来管理银行业务。

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因为当时商业银行的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一笔大额信贷资产的失误,常常会导致一家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倒闭。因此,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采取加强资信评估和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以减少、防范资产业务风险的发生。

(二)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带来了多种资金需求,不仅需要短期资金,而且需要大量中长期资金。与此同时,在凯恩斯理论影响下,消费者开始接受举债消费观念。客观经济背景向商业银行提出了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的需求。加之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激烈,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便站稳脚跟,求得发展。于是,银行家们采纳了“预期收入理论”进行经营,即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靠,还款来源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而且可以发展中长期设备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社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商业银行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极大压力。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同时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制,西方商业银行变消极性的被动负债为积极性的主动负债,创新了许多金融工具,如CDS、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进一步增加资产运用,刺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方式向主动负债方式的转变,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侧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向侧重于负债风险管理转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出现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该存单既可流通转让,又可由银行主动安排。流通转让提高了它的销售性,为银行主动管理负债创造了条件。(2)利率管制和利率水平提高。客户提取存款购买商业票据和其他短期证券,促使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借款,不得不更加重视对负债的管理。(3)银行竞争激烈。单凭对资产的管理已无法适应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银行拓宽负债业务。

负债风险管理使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相结合,为扩大银行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以前,银行规模主要由存款决定,有多少存款才能发放多少贷款,资产安排只能被动地适应于负债的数量和结构。现在由于可以对负债进行主动管理,就可以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或组织负债,让负债去适应或支持资产。负债的增加必然增加负债成本,在负债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为获得利润,银行必须把资金投放于收益高的贷款和投资上,从而带来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负债管理思想被商业银行普遍接受后,金融创新出现浪潮,各金融机构利用种种新型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采取显性和隐性的方式提高资金价格,利率限制实际上被冲破了。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先后取消或放松利率管制,银行界甚至整个金融界出现金融自由化浪潮,种类繁多的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品种纷纷涌现。商业银行在争取到在金融市场上的主动融资权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风险,即利率风险。在市场利率波动的环境下,资产和负债的配置状态极有可能对银行利润和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取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保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商业银行开始把目标转向如何通过协调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来保持净利息正差额(Net Interest Margin)和控制正的自有资本净值(Net Worth)。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风险的协调管理,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及风险控制。

(四)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的变窄、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昭示,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可以发现,新协议较之于原协议是一个技术性更强的行业文件,它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处理提供了多种比较灵活的方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协议是一个统一的综合性协议,它以统一的框架和不同的具体形式刻画了金融系统中面临的三种主要风险,在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量化方面采用了目前最为流行的风险管理技术——VaR技术,对操作风险的处理也正在向这一度量方法迈进。基本上可以认为VaR技术已经演化为一种度量风险的行业标准。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再次向银行业提出警告,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的。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由此银行家更加关注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至此,西方银行开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推出,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www.xing528.com)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办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部的风险管理概念为核心的崭新风险管理模式,它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

二、科学风险管理理念与实践

银行科学风险管理理念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银行风险管理是全面的风险管理。银行在对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建立适应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全部经营范围的风险管理视角,涉及每个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技术,包含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紧跟时代变化的风险管理新方法。其次,银行风险管理是积极的风险管理,而非消极的风险管理。风险的双重性表明,对待银行风险不应仅仅是消极地对待其损失的一面,还应将风险当做一种经营机会,通过风险管理获取风险收益。

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中,国际上一些大银行都形成了既符合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又适应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一)花旗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

花旗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银行的业务部门应该对承担的风险和相应的收入同时负责,风险管理应与业务发展保持平衡。风险管理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2)所有业务的风险必须在事前进行识别和量化,并要求在全过程保持监控;

(3)所有的风险应向上级机构及时和全面报告,隐匿风险是不可宽恕的;

(4)风险管理政策必须是稳定和清晰的,具体业务的风险管理政策应该以书面形式确立下来;

(5)强调资产组合的管理策略等。

为保证风险管理理念的落实,花旗银行建立了先进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花旗银行从集团和业务单元两个层面构建了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集团层面风险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建立全行的风险管理标准;审批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和分配业务部门的风险限额、风险授权;审核或批准超出业务单元风险管理政策的例外情况。业务单元风险管理团队的主要职能是:审核业务单位的总体风险;对投资组合的构成和质量进行宏观评估;对业务层面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负整体责任;拟定与全行风险管理标准相一致的业务自身的风险管理政策;在授权范围内批准业务的风险限额、审核业务风险;对投资组合的构成和质量进行业务层面的评估。由于在业务单元的内部设立了风险管理团队,保证完整的业务流程在业务单元内部完成,因此该组织结构很好地适应了业务单元的效率要求。此外,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仍然存在,有利于建立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政策,并对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团队形成有力支持。

(二)其他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

(1)瑞士信贷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包括: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应该回避风险,而应该经营风险,它不仅是一种危险,同时也是一种机会,能够确定的风险就不叫风险;好银行起决定性的竞争优势有两个,一是合理的风险管理文化,另一个是先进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技术;强调全面和组合的风险管理;等等。

(2)德累斯顿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包括: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应该在追求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投资回报为导向;集团要有明确的风险管理指南,明确集团内每个机构的权力和责任;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等等。

(3)J.P.摩根的风险管理理念包括:明确定义风险的内涵,统一风险的计量和评估;保持风险偏好的长期一致性,并据此实施风险管理;维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推行多样化的组合管理;对风险资本要分配到业务部门和基层机构;等等。

(4)美一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包括:稳定和可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原则是最重要的;风险管理是一种全员的精神状态,要强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原则深植于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应该把它看做一种文化的转变过程;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