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与皮黄的关系及形成过程

京剧与皮黄的关系及形成过程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嘉庆、道光两代,徽班吸收了来自于湖北的汉调,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前面已经说过,京剧音乐是西皮和二黄合而为一形成的。提到早期的京剧艺人,必须要提到一幅十分有名的画。其中两位老生演员在京剧的历史上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那就是程长庚和谭鑫培。

京剧与皮黄的关系及形成过程

三庆班的程长庚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等人成了当时最为著名的演员,他们常演的剧目有《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等。此时的徽班以演唱二黄调为主,也兼有罗罗腔、梆子腔、吹腔等声腔的演出。如从京剧形成的角度上来看,这个时期应该算作是京剧形成的早期阶段。到了嘉庆道光两代,徽班吸收了来自于湖北的汉调,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汉调中的西皮与徽调中的二黄合流,产生了“皮黄腔”,这就是京剧,所以京剧也叫皮黄戏。

清光绪二年即公元1876年时,很多北京的知名演员如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等南下上海演出,于是当时上海的媒体《申报》率先使用了“京剧”之名称呼这种原来被百姓称为“皮黄戏”的剧种。1919年、1924年梅兰芳先生两度率团赴日本,1930年赴美国,1934年赴欧洲,这些演出活动扩大了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也使京剧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国剧”。又因为旧时北京的名称为北平,所以京剧又叫“平剧”,如1942年在延安成立的京剧院,就叫“延安平剧院”。所以,我们在看到皮黄、国剧、平剧这些名称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些都是不同时期京剧的不同名称而已。

1.京剧表演的完整体系

京剧的表演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继承了中国民间戏曲载歌载舞演故事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作为艺术表演的手段,通过严格的表演程式和角色行当的划分来塑造人物、表现情感。它的道具、服装、化装以及舞台布景,全都具有象征性且为歌舞表演故事这一目的而服务。舞台上只有一桌两椅的简单装置,故事发生的环境主要靠演员的演唱和念白来向观众交代。这是一种绝顶聪明的做法,因为这样便于观众发挥想象力,也更便于演员的做戏。挥鞭上马,摇桨离岸;七八人百万雄兵,三五步行遍天下;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这便是京剧的魅力所在。

前面已经说过,京剧音乐是西皮和二黄合而为一形成的。它的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西皮这种曲调一般用来叙事和说理,有着流畅明快的特点。有名的西皮唱段有《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甘露寺》中乔玄演唱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等。二黄的曲调听起来深沉舒缓,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悲情,所以多用于情感的抒发,如《赤桑镇》里包公的唱段“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房”,《钓金龟》里张氏的“叫张义我的儿听娘教训”等。除了皮黄,京剧还吸收了梆子等地方戏的声腔,如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是吸收了吹腔的旋律演变而来的,它委婉缠绵,十分适合于表现多种感情。《鸳鸯冢》中“女儿家婚姻事羞人答答”一段即是用四平调演唱的。高拨子,也称“拨子”,是徽班使用的传统腔调之一。它的曲调激越慷慨,适于表现人物急切悲愤的心情,如《徐策跑城》中徐策“湛湛青天不可欺”一段即是。田汉先生编写的京剧《谢瑶环》中“忽听堂上一声唤,来了我忠心报国谢瑶环”一段也是采用的高拨子。南梆子是从梆子演变而来,它的曲调优美华丽,适于女性表达细腻的感情,张派名剧《望江亭》中谭记儿“只道是杨衙内又来捣乱,却原来是这翩翩的少年”那段唱腔就是使用的南梆子。

2.独具特色的戏剧符号——脸谱(www.xing528.com)

角色行当的划分是中国民间艺人一项绝顶聪明的创造。由于演员的数量有限而需要扮演的人物众多,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艺人们就把世界上的人物进行分类来表演和塑造。这种聪明的分类就是行当。行当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有生、旦、净、丑四行。生行中有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旦角中有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净行中有正净、架子花、武二花、摔打花、油花,净的俗称是花脸,所以正净又被称为铜锤花脸或者黑头;丑行中有文丑、武丑。各行的化装不同,其中净行需画脸谱。脸谱是中国戏曲的又一大特色,演员用浓墨重彩来勾画面部的五官,同时根据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画出不同的图案。赤胆忠心的角色就画个红脸,剽悍暴烈之人就画个蓝脸,黑脸表示铁面无私,白脸表示虚伪阴险。脸谱是中国文化在戏曲表演中的历史积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戏剧符号。

京剧是不是民间戏曲?也许不同的专家学者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那就是京剧是带有强烈的民间性的戏曲,至少在它产生的初期是这样的。京剧是美不胜收的艺术,是我们的国粹,很多现代人听了以后都觉得其唱词文雅优美,又使用了很多典故,有点让人听不太懂。也许这些朋友说的的确是真实的感受,但是,在京剧的童年时代它的面目和现在是有很大差别的。

清末时的京剧在城市的茶园剧场中表演,名角登台、欢声雷动,人生鼎沸、车水马龙,那情景就像现在的香港“四大天王”演唱会一样。人说京剧是“角”的艺术,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京剧艺术向前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一位位的“角”,即我们的艺术家努力探索的结果。因为有了这些鲜活的形象和生命,我们的戏曲历史才充满了人性的美丽和温暖。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其中的代表人物。

提到早期的京剧艺人,必须要提到一幅十分有名的画。这幅画是京剧名家马连良先生在无意之中发现的,那上面画了十三个穿着戏装的名伶。作画者是一个名叫沈容圃的人,由于这幅画上的十三个人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著名京剧演员,所以被命名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他们分别是张胜奎、刘赶三、程长庚、时小福、卢胜奎、谭鑫培、郝兰田、梅巧玲、余紫云、徐小香、杨鸣玉、朱莲芬、杨月楼。其中两位老生演员在京剧的历史上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那就是程长庚和谭鑫培。程长庚,老生演员,三庆班的班主,人称程老板。他在带领三庆班进京演出的过程中,把汉调的西皮和徽调的二黄熔为一炉演出,从而形成了京剧。他的这一创举在戏曲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京剧鼻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