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习课展示与分析: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研究

复习课展示与分析: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课堂实录过程学会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一部小说独具魅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剖析就理应成为小说阅读测试中的一个热点命题。以典型习题的形式用多媒体直接出示自探要求:1.就“如何鉴赏人物形象”建立知识网络,并总结高考中“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复习课展示与分析: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研究

案例:《小说鉴赏之人物形象》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学生分组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及男女搭配的原则进行分组。

2.教师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自主构建本课的知识网络体系,选好变式训练习题,预设教学情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3.设备要求

多媒体、小组的移动小黑板。

(二)课堂实录过程

【教学目标】

学会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总结人物形象鉴赏方法,规范作答人物形象习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小说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无论是传世经典四大名著,侠肝义胆的武侠小说,还是现在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不断更新的玄幻、言情小说,那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典型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例如,说到《水浒传》,我们首先会想到“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说到《红楼梦》,会想到叛逆的宝玉和体弱多病的黛玉;说到《祝福》,会想到虽对生活充满幻想,但活着却只是一个会走路吃饭“万人嫌”的祥林嫂……可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我们理解小说主题至关重要。同时,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一部小说独具魅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剖析就理应成为小说阅读测试中的一个热点命题。

多媒体出示考纲说明:

高考语文说明对小说人物鉴赏的要求:

1.欣赏小说的形象是课标全国卷小说阅读的必考考点。

2.要求考生对人物形象做整体分析和概括,领略作品的内涵。

近四年考情分析小说之人物形象: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外国小说《保护人》;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小说《血的故事》;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小说《马裤先生》;2013年辽宁卷外国小说《圣诞夜的歌声》;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二中国小说《峡谷》;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外国小说《为自己影子吃饭的人》。这些高考题都涉及考点——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步:设疑自探环节

设疑自探环节的要求是: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浏览教材上本节课复习内容,思考该课文应该掌握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②教师提问补充,以形成自探提纲;也可以直接以典型习题的形式让学生作为自探的内容。

以典型习题的形式用多媒体直接出示自探要求:

1.就“如何鉴赏人物形象”建立知识网络,并总结高考中“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2.结合高考习题资料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整理,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第三步: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两环节合二为一

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两环节的要求是:学生质疑、解答,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知识网络结构,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学生难解答的地方教师点拨,或者亲自解答。

多媒体出示讨论要求:

1.依据自探的情况,就独立自探成果小组内交流,如遇较难的地方可在组间互讲互学。

2.组长认真负责,言简意赅整理内容,尽力帮扶组内成员,确保人人参与,热忱高效。

教师布置展示分工小组:

展示小组:1组、2组。

同时提出展示要求:

1.条理清晰,分条列点,规范作答,行动迅速。

2.其他同学接着讨论,为补充和点评做好准备。

安排展示的任务后,让学生探讨一段时间再安排评价小组。

评价小组:5组、6组。

同时提出评价要求:

1.10分为总分,评价人打分并陈述给分理由,用彩笔勾画关键字词并进行补充。

2.评价思路清晰与否,知识网络全面与否。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及时补充和质疑。

同时,小组整理归纳知识网络体系,并在小组移动黑板上展示,展示最好的一组双倍加分。

学生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两大方向入手,正面包括:肖像(外貌变化和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进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语言(剖析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动作(要注重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心理(剖析人物心理描写在体现人物思想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细节(字里行间把握人物性格)。侧面包括:环境(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来分析)、情节(依据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来分析)、他人(采纳作者的议论或借用他人的评述来分析)。

看到学生概括如此详细明了,笔者非常震撼,真正体会到了《劝学》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含义。虽然在网络体系展示环节中出现一些学生的质疑: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是否可以和细节描写并列?它们是一个层次级别吗?细节描写是不是包含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诸如这样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查找资料书籍佐证自己观点的,有百度上网查询的,整个课堂形成了激发大家兴趣的学海波澜,在大家争执不下时,笔者及时进行补充和强调,并进行讲解,以取得大家的共识。(www.xing528.com)

随后,学生们展示归纳了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常见的题型:

1.小说的主人公×××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3.×××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4.×××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5.简要概括×××的形象特点。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驾驭这类题型,锻炼他们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运用拓展环节

运用拓展环节的要求是:①学生解答高考示范题,归纳答题思路和步骤,这两项内容每组要选择组内最优的成果板书到黑板划定地点。②在检查学生作答情况时,要让编题者说明编题意图。③教师出示变式训练,巩固复习成果。

结合文本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中的《马裤先生》,大家自行编拟“人物形象”常见高考题型并作答。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012年全国卷高考题)

通过三个小组的口头作答,学生们归纳出了答题技巧:看分答题,分条作答。

人物描写的角度看:他形象古怪,暗示作者的讽刺意味,他大声喊叫,颐指气使,旁若无人,不尊重他人。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分析:他怀疑我的二等座,继而占用我的二等座,可以看出他自私自利,爱占便宜;公共场合挖鼻孔、喧嚣,朝火车厢顶吐痰,足见他自私、邋遢。

而高考给出的参考答案是:

1.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功德。

2.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

3.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学生答案和高考参考答案相互对照,学生们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确实提高了,而且还总结出自己的答题套路,这确实不简单。常言道:熟能生巧。其实学习也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中等生总结展示答题思路:

1.找到作品中对人物形象所进行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语句。

2.在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的性格。

3.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

4.文章有时会借助其他人物直接或间接评价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优秀生总结展示答题步骤:

1.概括人物形象:(1)给形象定位;(2)分析性格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1)给形象定位;(2)分析性格特点;(3)结合文本,点明手法,举例阐释。

疑探教学过程中有展示的要求,并且特别要求展示五点:易混乱点、易出错点、重点、考点、难点。教学要求易混乱点、易出错点让“学困生”来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秀生评价;重点、考点让中等生来展示,优秀生评价;难点让优秀生展示,优秀生评价。教师起引导作用,点拨追问,精讲提升,揭示规律。在复习课中,学生们将自己的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凸显了优秀生的能力。

教师出示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一:

结合文本《血的故事》(2011年高考题),仔细阅读回答“外省郎”彭先生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组学习商讨答案,由“学困生”在黑板上展示。

答案:

1.有责任心,深明大义:在岳父危难时,以亲情和谐为重,不计前嫌,最终赢得信任。

2.执着隐忍:面对岳父的排斥,永不放弃,不蛮干,捍卫自己的爱情

3.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变式训练二:

结合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中《最后的黄豆》。仔细阅读后回答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里,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同样的方式,“学困生”展示答案:

1.反映的心情:在产业被抵债后,爷爷内心的痛苦、沮丧和愤怒。

2.分析

(1)“没有把黄豆塞进嘴里”是因为心里痛苦,没兴趣再嚼黄豆。

(2)“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暗示他守业失败,也表达他对儿子败家的愤慨。

【练习作业】

高考复习资料75页小说《木匠》课后11题,作为练习作业,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分析老开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需要强调的是,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且需要学生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建构知识网络体系,争取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语文的复习课既不能抛开课本,还要注重课文的拓展和延伸。

【课堂小结】

由学科班长总结评价:评出本节课的编题、质疑、展示、评价之星以及优胜小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