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创造技法:地域性特征与文化解读

日本创造技法:地域性特征与文化解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6.1.1.4日本创造技法丰富了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的方法通过以上对科学方法、技术方法以及工程方法的梳理,可以看到,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的方法已经成熟,非常丰富。尤为重要的是,创造技法的丰富对原方法论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很好的弥补。其中,日本创造技法也做出了不可抹杀的重要贡献。

日本创造技法:地域性特征与文化解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方法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贯穿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法也愈益丰富。人们对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的方法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即科学进路、技术进路和工程进路,由此分别形成了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和工程方法论。

6.1.1.1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解决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历史悠久,几乎与科学活动同步。历史上许多有建树的科学家和关心科学发展的一些哲学家都对科学方法做了大量探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方法财富。据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看,至少在古代就有了简单的逻辑方法,形成了早期的逻辑方法论。古希腊时期产生了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数学演绎方法论,同时期的自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阐述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归纳法和论证科学理论的演绎法,尤其是创建了演绎逻辑。文艺复兴以后,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系统阐述了近代科学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科学认识新工具,创建了归纳逻辑;笛卡尔在《方法谈》中阐述了逻辑演绎方法论。19世纪,穆勒提出了归纳五法。19世纪后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自然辩证法,使科学方法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归纳于演绎统一、分析和综合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进一步发展。在现代,还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探索复杂性等方法。西方科学哲学就是以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其代表性的观点有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等。这些科学方法对科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爱因斯坦曾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1]

6.1.1.2 技术方法论

技术方法是人类改造自然实践中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对其特有规律性的哲学概括就是技术方法论。[2]技术方法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学者高达声认为技术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3]:第一个阶段即15世纪之前,是经验技术方法阶段。技术问题完全依靠工匠的经验、技艺来解决,主导的技术方法是经验方法。第二个阶段即15世纪以后直到18世纪下半叶的产业革命,是“经验—科学”阶段。以生产经验为基础,但在不同程度上和科学相结合,“经验—科学”的技术方法占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中叶后,是科学技术阶段,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发明占主导地位。第四个阶段即20世纪40年代后,以系统工程方法为主导地位的阶段。而且在这四个阶段中的某一阶段,某种技术方法占主导地位,但并不排他。张协隆把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概括出一般技术方法,他认为:实验是技术方法的中心环节;并将一般技术方法分为三大类,即基础的技术方法(包括仿制方法、改制方法、移植方法、模拟方法、比较技术方法)、科学理论物化的技术方法(包括创新试验模型方法、中间试验方法、工程设计一般方法、生产试验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这一方法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维矩阵法、系统模型与实物系统试验方法、人—机系统设计方法等)。[4]海山从技术发明过程角度提出技术发明的一般方法,它包括课题筛选法、原理演绎法、实验发现提升法、原理模拟法、移植综合法等。[5]也有学者从其他视角提出技术方法。总之,技术方法已经很丰富。(www.xing528.com)

6.1.1.3 工程方法论

工程方法是指人们在工程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规则、路线与程序等。显然,工程方法是在人们长期工程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随着工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最初出现的工程方法是建立在单纯经验的基础上,而现在的工程方法则具有了较多的科学内涵。[6]系统思想和原则,或者说能同时地既见整体又见局部的“系统思路”,是工程方法的本质性特征和内核。“尽管建造的各项工程系统千差万别,但采用的方法总有其共性,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系统工程,或称为系统分析、系统方法。在方法论意义上,这种发展比较充分、被广泛采用而有效的方法,相当于一般科学方法,即第二个层次或中间层次的方法。”[7]工程的具体方法极其丰富多样,但作为其标识性的方法论是系统方法论。工程系统方法论主要以系统观统领工程预测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实施方法和工程评估方法。[8]

6.1.1.4 日本创造技法丰富了科学技术及工程领域的方法

通过以上对科学方法、技术方法以及工程方法的梳理,可以看到,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的方法已经成熟,非常丰富。而且相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好像科学家只要运用哲学家总结出来的方法,靠“仔细地观察、实验,搜集‘事实’,并运用某种逻辑程序就可以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来定律和理论”。[9]“然而,目前的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其关键是缺少创造性的突破和观念上的更新。”[10]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科技工作者的需求,英国哲学家A.F.查尔默斯发现“无论是伽利略、牛顿达尔文还是爱因斯坦的革命,都不是用哲学家所典型描述的那些方法产生出来的”,这大概是一部分科学哲学家最苦恼的问题。[11]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设计都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相应地,创造技法应贯穿始终。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人们对创造以及创造技法的关注和研究都比较晚,大概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对创造技法进行总结研究。尽管原有的方法论体系中也有某些方法蕴含了创造技法的思想内容,如类比方法、直觉、灵感等,也有人注意到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如爱因斯坦指出“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因此他强调“我相信直觉和灵感”。[12]但这些还难以满足科学技术创造活动的方法需求。随着创造技法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不仅使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大受益,而且还逐渐渗透到艺术等创造领域。尤为重要的是,创造技法的丰富对原方法论体系的缺陷进行了很好的弥补。其中,日本创造技法也做出了不可抹杀的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