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及思维解读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及思维解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创造技法的简约性特征与日本人的简约思维密切相关,而简约思维源于禅宗思想和漫画传统的影响。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及思维解读

日本创造技法的简约性特征与日本人的简约思维密切相关,而简约思维源于禅宗思想和漫画传统的影响。

5.3.2.1 禅宗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禅,是佛教名词“禅那”的简称,其意翻译为“思维修”、“弃恶”等,一般翻译成“静虑”。禅宗又称宗门,也称佛心宗、达摩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是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早在奈良(710—794)时代,禅宗就开始从中国传入日本,公元12世纪后半叶,在镰仓幕府的扶植下,日本禅宗初祖明庵荣西弘传临济禅。此后,在镰仓、室町、江户三代幕府长达700余年的统治中,禅宗在日本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形成了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三足鼎立风传日本的局面。而且,临济宗、曹洞宗以及后来的黄檗宗在教化对象上的“自然分工”,使社会各色人等均可以在参透人生的探索中,找到自己命运的归宿,因而得以在日本社会迅速普及。[27]在这种普及的过程中,禅宗也逐渐实现了“日本化”,从中国禅转变为日本禅,从贵族禅发展到世俗禅。禅宗成为日本佛教史上的主要派别,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沉淀,极大地影响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生活。查尔斯·艾略特在其名著《日本佛教》中就指出:“禅对于东方的艺术、知识及政治生活来说具有伟大的力量。禅也是日本式性格的表现。其他所有的佛教都没有禅宗那样‘日本式’。”[28]禅宗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之广、之深使得在日本步入高度产业社会的今天也依然继续保持着这种禅意的民族性格。

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旨倡导苦行、自律和悟道的精神。与佛教其他各派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不同,“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静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29]。这种禅修道路和方法隐含着一种简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体现出禅宗那简素、孤高、幽玄、静寂、自然等的特征。这种简约的思维方式,随着禅宗影响的扩大和积淀也以其特别的魅力渗透在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

日本的水墨山水画就深受禅宗简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常常“以简单、明快的线条,枯淡的墨色及白地,即以尽量少的笔墨和空间来表现事物,创造了日本的‘简笔体’风格”[30]。日本设计师把禅宗与设计的结合视为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在他们的理念中,普遍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31]作家郁达夫将日本文艺美的特征称作“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意”。木宫泰彦从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角度强调简约性思维的影响,说:“大凡中国的风习,一旦移植到日本,经过日本化后,一般是由复杂变单纯,由浓厚变淡薄。”[32]日本的和歌、俳句形式短小,寥寥数语却传达了丰富的意蕴;枯山水的造园手法,仅利用白砂与石头的对比就表现出高山、水川以及海浪等,使人进而联想到广袤的宇宙……无不展露出这种简约的外在形式。

因为受到日本禅宗简约性思维方式的辐射影响,所以日本创造技法体现出简约性特征。

5.3.2.2 漫画思维的形成和影响

日本是漫画大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漫画历史。一般认为,日本的漫画起源于平安时代末期鸟羽僧正绘制的《鸟兽戏图》,其雏形是以各种画本和版画为主要形式的戏画或讽刺画。明治维新以后,欧美等西方文化传入日本,漫画等绘画艺术也随之传入,经过日本的本土化改良后,报纸上的四格漫画、面向儿童的启蒙宣传画等形式开始出现。到19世纪后半叶,漫画的表现手法基本成熟。1906年,被称为日本现代漫画鼻祖的北泽乐天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而后又创办了《东天小精灵》和《家庭小精灵》。而后,大正时期(1912—1926)具有代表性的漫画大师冈本一平又发展出故事漫画,赋予漫画以文学的内容。作为日本二三十年代高产画家的漫画大师麻生丰创作了长篇漫画《满不在乎的爸爸》,并从1924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之后,出现了以少年漫画为主题的漫画家及其作品,还逐渐创立了漫画工作室或集团,使得漫画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日本漫画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出现了以手冢治虫为代表的大量的优秀漫画家,他们的作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有政治、经济、历史、科学、科学幻想、宗教、探险、体育奇闻轶事、幽默玩笑、纪实报告文学、文艺小说等等,无所不包。漫画已经构成了日本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漫画杂志及单行本的发行量已占杂志和图书发行总量的45%,87%的人喜欢看漫画,读者几乎涵盖了日本全民,对日本民众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刻。

那么如何理解漫画呢?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关于“漫画”的定义,按照1991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的解释是: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和形式。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和幽默见长。[33]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在《漫画的描法》中提出“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由此看来,漫画的主要特点是简练、浅显、精悍,富于诙谐和幽默,也就是说漫画蕴含一种简约性特征。

随着漫画在日本的渗透逐渐扩大,人们潜移默化地养成了采用漫画方式表达各种事物的习惯,形成了一种漫画思维,漫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简约性”。这种漫画思维的惯性对日本创造技法的影响结果就是采取漫画或图表的方式凝练创造技法,从而使创造技法蕴含了简约性特征。

综上所述,本章阐述了日本特有的风土环境孕育了日本特有的文化和民族性,并从日本具有引进、吸收、改良的传统,重实践轻空谈的生活态度,强调现场优先的武士传统,岛国民族性格,禅宗思想,漫画思维等视角对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文化解读。但这些文化思想因素对日本创造技法各方面特征的影响并非线性的、单一性的,而是非线性的、相互之间纵横交错地融合或蕴含在一起共同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日本创造技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域性特征。

【注释】

[1][日]和辻哲郎.和辻哲郎全集,第八卷[M].東京:岩波书店,1962:7.

[2][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48.

[3][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48.

[4][日]和辻哲郎.和辻哲郎全集,第八卷[M].東京:岩波书店,1962:12.

[5][日]樋口清之.日本人与日本传统文化[M].王彦良,陈俊杰,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0.

[6]叶坦.日本文化深层结构研究[J].日本学刊,1992(3):72—90.

[7][日]井上清.日本历史(上册)[M].天津历史研究所,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1.

[8][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M].孔凡,张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14.

[9]武安隆.日本文化三题[J].日本学刊,1993(3):56—66.

[10][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宴榕,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45.

[1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宴榕,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45.(www.xing528.com)

[12]叶坦.日本文化深层结构研究[J].日本学刊,1992(3):72—90.

[13]林娟娟.模仿与再创——日本文化的“双重特质”[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61—66.

[14]单秀法,刘化绵.现代科学思维引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39.

[15]张岱年,成中英,等.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8.

[16][美]理查·尼兹彼.思维的疆域[M].刘世南,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ix.

[17][美]理查·尼兹彼.思维的疆域[M].刘世南,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18][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56.

[19][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M].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66.

[20][日]石田一良.日本文化的特征[J].谢尚周,译.社会科学家,1986(2):96—103.

[21]高增杰.历史在沉思——日本文化发展的轨迹[J].日本学刊,1988(6):57—62.

[22]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118.

[23]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119.

[24]王志强.如此日本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30.

[25]蔡春华.优美、幽玄美、闲寂美与古寂美——日本古代的四种审美意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70—76.

[26]伍斌.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01.

[27]徐静波.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赵巍.禅意识对日本民族性格之影响——以日本庭园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6(5):47—49.

[28]赵巍.禅意识对日本民族性格之影响——以日本庭园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6(5):47—49.

[29]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J].哲学研究,1995(3):66—70.

[30]王守华.禅学东渐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7—54.

[31]黄奕佳,刘苏.从深泽直人设计风格解读极简主义新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33—35.

[32]叶坦.日本文化深层结构研究[J].日本学刊,1992(3):72—90.

[33]黄远林.关于“漫画”定义种种[EB/OL].(2004-12-02)[2012-01-10]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41064/41131/3028696.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