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与文化解读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与文化解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创造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为创造技法的研究和推广搭建了良好平台。大正2年11月,日本的《内外教育评论》中登载了教育家稻毛诅风的论文《创造本位的教育观》,这是关于创造教育最早的日语文献。其中市川龟久弥的《独创性研究的方法论》对日本特色的创造学发展较有影响。此外,1954年,日本开设“星期日发明学校”。正是由于这些创造学研究者们的努力,这一时期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与文化解读

日本创造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为创造技法的研究和推广搭建了良好平台。

日本关于创造学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1913年,其开始于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大正2年(1913年)11月,日本的《内外教育评论》中登载了教育家稻毛诅风的论文《创造本位的教育观》,这是关于创造教育最早的日语文献[27]大正7年(1918年)6月,教育实验社发行的《教育实验界》的特刊号《最新思潮—创造教育之研究》(上、下)中刊载了稻毛诅风的论文《阐明创造教育的意义》,以及《儿童的创造性》(仓桥惣三)、《从教育立场考察模仿与创造》(福岛政雄)、《女子与创造》(下田次郎)、《从创造的立场考察现代的学校》(渡边英一)、《理科教育与独创力》(棚桥源太郎)、《创造教育的本义》(大岛正德)、《创造与实行教育》(汤原元一)等28篇论文,这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初的创造教育论文集。[28]之后,稻毛诅风相继出版了《创造本位的教育观》,(1922年)、《创造本位的生活》(1922年)、《创造教育论》(1923年),并成为在日本进行创造教育研究的先驱者。稻毛诅风在创造教育、创造过程、创造教育的方法、创造性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其创造教育论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但很遗憾,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的影响,未能进一步推广开来。尽管如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今后进行更广泛的创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日本在创造学研究方面大量翻译、介绍了西方关于创造性研究的著作,如《创造性想象》、《发明心理学》、《英国的天才心理》、《创造的进化》、《艺术心理学》、《思考方法》、《天才论》、《天才的心理学》、《艺术的精神分析》、《发明家的心理》、《问题解决的心理》、《想象力问题》、《生产性思考》、《创造性与精神发展》、《数学中的发明心理》、《科学的方法》、《思考的艺术》、《创造性思维》等等,引起了企业界、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有一批实际工作者将创造学理论运用到生产和教育实践中去,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还有许多人在翻译、介绍西方创造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史上的创造性研究方面的事例进行了独立研究,先后出版了有关创造力开发方面的著作,如《艺术创作的心理》(圆赖三,1922)、《意图的结构》(九鬼周造,1930)、《灵感的研究》(黑田亮,1933)、《创作心理学》(波多野完治,1938)、《构想力的逻辑》(三木清,1939)、《发明心理及其方法》(板仓善高,1941)、《发明·发现》(宫城音弥,1942)、《独创性研究的方法论》(市川龟久弥,1944)、《艺术认识论》(北条元一,1947)、《直观像的心理》(大胁义一,1949)等。其中市川龟久弥的《独创性研究的方法论》对日本特色的创造学发展较有影响。尽管这一时期日本在创造学理论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但这种创造学研究的种种尝试,却为以后的创造学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启蒙、引导作用。

二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崩溃、生活贫穷的状态,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创造学研究又扩大了研究范围,开始关注实用创造研究即技术发明和创新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技术发明、创新过程中的创造力开发途径和方法,提高从业者们的创造力,以促进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二战后到60年代初期,日本在实用创造性研究和一般创造性理论研究方面进一步发展,除了翻译、介绍西方的相关思想外,还出现了一些日本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艺术形象的心理》(相良守次,1954)、《创作方法与创作体验》(中野重治、椎名麟三,1954)、《独创性开发及其技法》(上野阳一,1957)、《创造性开发》(恩田彰、野村健二,1964)、《集会学》(川喜田二郎,1964)、《思考工学入门》(中井浩,1964)、《技术者的创造性开发与训练》(中山正和,1965)、《工学的创造性学习法》(高桥利卫,1965)等。此外,1954年,日本开设“星期日发明学校”(利用星期天向学员主要是中下层职工及家庭妇女传授并结合企业实际促使学员掌握创造技法)。1963年《创造性研究》杂志创刊发行,1958年成立了以高桥诚为代表的日本独创性协会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日本的创造学研究与实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同时也步入了日本在创造学研究与实践方面的独立发展时期,具体表现为:

第一,出现了许多创造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中的创造发明组织。其中国家级研究机构有川喜研究所、产业能率大学创造性开发中心、东京工业大学、东洋大学、创造工学研究所、系统研究中心、同志社大学、富士通国际情报社会科学研究所、创造力开发研究所、日本创造学会(1979)等。另外还有团体研究机构,如日本生产总部、科学振兴基本问题特别委员会、东京创造性恳谈会、未来技术研究协会、研究开发中心、以市川龟久弥教授和汤川秀树教授为中心的创造性研究会(后改名为等价变换创造学会)、以川喜田二郎为首的思维工程协会(后改名为KJ法学会)、以恩田彰教授为核心的行为科学研究所创造性研究会等等。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创造机构,或在其内部设立“创造发明委员会”,或设立“创造发明小组”。企业中的这些创造发明组织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创造发明设想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创造学研究和实践者日益增多。如西崛荣三郎、国立教育研究所的板仓圣宣、东京工业大学的森政弘等人从事创造技术与创造性的研究;今野正、茅野健、汤川秀树、渡边格等人致力于创造性一般原理的研究;米泽弘、渡边茂等人热衷于发现论一般原理的研究;北川敏男等人专注于创造工学(包括设计论)的研究;菊池诚等人执着于肖克利等人的发明发现过程以及创造机制的研究;饭田真、中井久夫、福岛章等人埋头于神经结构与心理结构相关关系的研究;佐藤三郎、恩田彰等人献身于创造性及其教育研究;市川龟久弥、川喜田二郎、片方善治、中山正和高桥诚等人钻研创造技法及其推广普及……这些创造学研究者在研究旨趣方面虽各自有所偏重,但也有相互交叉之处。

第三,创造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丰硕。正是由于这些创造学研究者们的努力,这一时期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一,出版了很多颇具理论深度的思想著作,如《有创造性的人》(汤川秀树,1966)、《创造性教育》(恩田彰,1967)、《发想法》(川喜田二郎,1967)、《有意义的创造》(汤川秀树、市川龟久弥,1967)、《创造性科学》(市川龟久弥,1970)、《问题解决学》(川喜田二郎,1970)、《创造性开发的技法》(片方善治,1970)、《创造性开发》(恩田彰,1971)、《创造性的心理学》(黑田正典,1971)、《创造工学》(北田敏男,1971)、《发现的逻辑》(米泽弘,1975)、《创造工学》(市川龟久弥,1977)、《独创的精神》(川上正光,1978)、《天才的秘密》(伊东高丽夫,1979)、《发想术》(高桥浩,1979)、《捕捉创造的瞬间》(高桥诚,1982)、《问题解决方法的知识》(高桥诚,1984)等等。其二,创造学的推广、教育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创造学在这一时期备受关注,许多工作得到政府的支持,从而在日本国内掀起了“全民皆创”的全民族开发创造力的种种热潮:如改革教育思想,在大中小学开展创造教育;公司在选拔人才时把创造能力作为用人的首要标准;1981年10月日本东京电视台创办了“发明创造”节目;1954年开设的“星期日发明学校”在这一时期已经比较普及,在东京、大阪等32个城市成立43所星期日发明学校,有相当一批小发明是在这种学校形成的……

第四,创造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日益广泛。各种创造学研究机构和学会以及研究者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成果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创造学的研究与实践。成立于1979年的日本创造学会,其宗旨就是通过创造性地融合各种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促进与创造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并在社会上进行推广。为此,学会成立后,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一是举办年度大会,自1979年以来从未间断;二是出版论文集,1983年以来学会每年出一本论文集;三是开展国际交流,邀请国际上著名的创造学家访日讲学,同时学会的主要人物去国外讲学。[29]除此之外,还创办了一系列创造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如1968年创办的《创造》、1971年创办的《创造的世界》、1976年创办的《创造性研究》等等。这不仅促进了日本国内创造学的研究与实践,而且还推动了国际创造学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创造学研究、教育及其实践继续发展,不但依然关注国际创造学研究与实践,同时还将国际成果与本国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创造学的研究和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如《创造力事典》(高桥诚主编,1993。后来由于补充了新内容,2002年又出版了《新编创造力事典》)、《日本的“创造力”——使近现代繁荣的470人》(富田仁,1993)、《禅与创造性》(恩田彰,1995)、《发想的瞬间》(高桥诚,1996)、《创造技法的分类与有效性研究》(高桥诚,2001)、《创造力育成的方法》(塚本真也,2003)、《图解TRIZ/USIT——开发技术者创造性的划时代方法》(粕谷茂,2006)、《创意达人的笔记本活用术》(樋口健夫,2009)等等。与此同时,日本创造学会还在1997年创办了高质量的期刊《日本创造学会志》,每年出版一期。另外,许多创造学研究实践者通过各种途径研究推广创造技法。

通过对日本创造学历史的追溯可知,正是扎实而充分的创造学研究与实践为日本创造技法的研究和推广搭建了良好平台,营造了良好氛围,推动了创造技法的产生和发展。

而正是国际创造学和国内各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日本创造技法的产生和发展。

【注释】

[1]傅世侠.国外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发展概况[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7):58—62.

[2]王续琨.中日创造学的发展[A]//廖正衡,岛原健三,杜治政.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683—691.

[3]傅世侠.国外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发展概况[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7):58—62.

[4][日]徐方启.国际创造学组织介绍[J]//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327—334.

[5][苏]彼得利斯.发挥你的潜能[M].靳新中,李怀君,周建渝,刘明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376—377.

[6][苏]根里奇·阿奇舒勒.创新算法——TRIZ、系统创新和技术创造力[M].谭培波,茹海燕,Wenling Babbitt,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0.

[7][苏]Р.Э.吉江.发现与发明过程方法学分析[M].徐明泽,魏相,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149—164.

[8][日]依田熹家.日本简明通史[M].卞立强,李天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50.

[9]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经济研究所.战后日本经济的畸形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8—9.(www.xing528.com)

[10]米庆余.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起源及其形成期的特征[C]//中国日本史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日本史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225.

[11][日]大岛清,榎本正敏.战后日本的经济过程[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68:87.

[12]金明善主编.日本现代化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226.

[13]王春法.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17.

[14]阎莉.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科技发展的特征[J].日本研究,1994(4):24—28.

[15]刘淑琪.当代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研究[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107.

[16]徐世刚,肖小月.日本科技立国战略论析[J].日本研究,2000(3):16—21.

[17]徐世刚,肖小月.日本科技立国战略论析[J].日本研究,2000(3):16—21.

[18][日]科技厅编.科学技术白皮书[R].1992:172.

[19][日]依田熹家.简明日本通史[M].卞立强,李天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14.

[20][日]日本文部省调查局.日本的成长与教育[R].昭和38年:180.

[21][日]日本文部省调查局.日本的成长与教育[R].昭和38年:214.

[22]王斯德.世界当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36.

[23]《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下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43.

[24]王振锁.日本战后50年(1945—1995)[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392—393.

[25]王国辉.对战后日本企业内教育模式变革和发展的理论思考[J].教育科学,1996(1):57—60.

[26]吴延谬.日本近代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7.

[27]稲毛詛風.創造本位の教育観[J].内外教育評論,大正2年第七巻第拾壹号:14—19.

[28]徐方啓.稲毛詛風の《創造性教育論》と中国での評価[J].日本創造学会論文誌,2009(13):90—101.

[29][日]徐方启.国际创造学组织介绍[C]//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327—3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