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与文化解读

探讨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与文化解读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创造技法产生后以各种方式很快在本国推广应用,并且取得明显的效果,推广的力量是来自民间的,不依靠官方的力量,这取决于民间对创造技法实践的需求和推广者的兴趣,他们对创造技法的作用产生自觉认识和热情。经过第一代和第二代理事长的努力,产能大学成为日本创造性开发的一大研修中心。此外,日本还面向学校开设“思维训练”和“创造技法”之类的课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技能……。

探讨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与文化解读

日本创造技法产生后以各种方式很快在本国推广应用,并且取得明显的效果,推广的力量是来自民间的,不依靠官方的力量,这取决于民间对创造技法实践的需求和推广者的兴趣,他们对创造技法的作用产生自觉认识和热情。

由于受到美国创造性开发高潮的影响,1955年产业能率短期大学面向企业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Creative Thinking Course,CTC)”,主要课程有头脑灵活创造课程、创造性开发入门课程、创造性开发实践课程,培训时间分别为三个月,深受企业欢迎。经过第一代和第二代理事长的努力,产能大学成为日本创造性开发的一大研修中心。据井口哲夫说,截止到1990年3月,已有9000多人接受培训。[39]现在,大约每年举办四次培训。[40]1942年成立的日本能率协会从1980年开始关注创造力,并于1986年4月至1988年7月对“企业中的创造力开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公开发表了其报告书《创造力革新的研究——企业创造力开发的思考》,其中强调发想法和创造技法训练是创造力开发教育的一部分。[41]1989年,日本能率协会在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综合理工学研究科系统科学专业Sam Stern研究室开设了二年的“JMA创造性开发寄付讲座”。[42]现在,日本能率协会已成为“创造力开发中心”的组织,有关创造力开发的工作由子公司的经营部门担任。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向企业内部派遣讲授创造力开发课程的讲师,对创造力开发入门者、年轻人或骨干职员进行培训,每年大约有15个公司进行20次左右的培训。其二是通信教育,其中有关创造力开发的有两门课程,即问题发现与解决力开发课程和发想力提高课程,每门课程的培训时间都是三个月。问题发现与解决力开发课程每年约有10000人接受培训,发想力提高课程每年约有800人接受培训。[43]

1963年8月,京都创造性开发研究会在大阪科学技术中心开始讲授以等价变换理论为主的长期讲座“企业的创造性开发课程”,至1976年共举办14次,有来自250个公司的727人参加。[44]1968年由中山正和创建的株式会社中山技术研究所(后更名为创造工学研究所)推广普及中山正和的NM法。国内外著名的创造技法研究领域的专家高桥诚1974年创建了株式会社创造开发研究所,30多年来,在发想法、企划、命名、商品开发、创造教育等方面做了很多贡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日本还面向学校开设“思维训练”和“创造技法”之类的课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技能……。

通过上述这些创造力开发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日本人的创造力,发明专利和独创性商品数量不断增加。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就有人对日本企业等的发明专利情况进行了统计,其数量确实惊人。这从2002年的美国专利注册件数的前10位公司名单(见表6.1)中也可窥见一斑。

表6.1 2002年美国专利注册件数前10位公司[45]
Table6.1 The top 10 companies of the U.S.patent registration in 2002

资料来源:プレジデント2003年8月4日号.徐方啓.中日企業における創造性開発の比較研究[D].東京: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2004:115.

反观中国创造技法的推广,多数要依赖于官方的推动或半官方(科协和发明协会)以运动的形式进行,纯粹民间的力量很弱。如近年来对TRIZ理论推广的做法,其优点是可以动员政府的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不是来自自觉的行为,所以其缺点往往是一阵子热,一阵子就冷下来,缺乏持久性。

【注释】

[1]许良英,等.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74.

[2]陈凡.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科类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18.

[3]高达声.技术方法论初探[J].哲学研究,1986(11):33—39.

[4]张协隆.技术方法论刍议[J].哲学研究,1985(6):14—21.

[5]王海山.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1):72—76.

[6]陈凡.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科类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46.

[7]李喜先等.工程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

[8]陈凡.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科类院校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46.

[9][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查汝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

[10]罗玲玲.建立创造性科学技术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0):33—36.

[11]罗玲玲.建立创造性科学技术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0):33—36.

[12]许良英,等.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6:284.

[13]鲍炳中.论知识的方法论功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2):20—22.

[14]鲍炳中.论知识的方法论功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2):20—22.

[15][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73.

[16]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1):87—94.

[17]许良英,等.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6:480.

[18]董士真.“KJ”法与中学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5):33—34.田海霞.KJ法的实际运用[J].中国质量,2008(8):93—94.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7——KJ法[J].中国园林,2009(5):88—90.李振福,田严宇.基于KJ法的北极航线问题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3):97—101.侯淑肖,周宇彤,肖顺贞.基于KJ法的老年痴呆社区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J].护理研究,2009(6):1684—1686.周行卜.客车车身电气设计KJ法[J].机电一体化,2001(1):32—37.(www.xing528.com)

[19]田世仲.中山正和的NM法与思维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4):5—6.

[20]曾思江.利用等价变换法解题数列[J].数学教学通讯,1991(4):18—19.

[21]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12.

[22]徐方啓.中日企業における創造性開発の比較研究[D].東京: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2004:54—55.

[23]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11.

[24]徐方啓.中日企業における創造性開発の比較研究[D].東京: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2004:69.

[25]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18.

[26]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43.

[27]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18.

[28]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创造教育课题组.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C]//中小学创造教育与教学实验探索.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88.

[29]许国泰.产品构思畅想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10.

[30]赵惠田,谢燮正.发明创造学教程[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7:88.

[31]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90—92.

[32]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62—169.

[33][英]李约瑟,钱存训.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M].刘祖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38.

[34]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能——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9.

[3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40—241.

[36]武青艳,罗玲玲,周春芳.遼寧省の大学における研究グルプの構造と創造的雰囲気に関する研究[J].日本創造学会論文誌,2008(12):90—104.

[37]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688—689.

[38]高橋誠(責任編集).新編創造力事典[M].東京:日科技連出版社,2002:422—448.

[39]井口哲夫.創造性科学論[M].東京:白桃書房,1992:24.

[40]徐方啓.中日企業における創造性開発の比較研究[D].東京: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2004:88.

[41]日本能率協会.創造革新の研究—企業における創造力開発の考え方[R].東京:日本能率協会,1988.

[42]サムスターン,井口哲夫,駒崎久明.企業の創造性いかに開発し、いかに開花させるカー研究開発部門のための創造開発に関する実態調査最終報告[R].1991.

[43]徐方啓.中日企業における創造性開発の比較研究[D].東京: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2004:93—94.

[44]中野順一.等価変換創造学会にいたるあゆみ[J].モノグラフ(第一号),1985:40.

[45]プレジデント2003年8月4日号.徐方啓.中日企業における創造性開発の比較研究[D].東京:北陸先端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2004: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