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镇西:提高师生素质的有效途径(2014年修订本)

李镇西:提高师生素质的有效途径(2014年修订本)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读《爱心与教育》一书,不仅看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李镇西仅在30分钟内,写出以上答卷,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

李镇西:提高师生素质的有效途径(2014年修订本)

查有梁

经过两个半天的认真阅读,读完了李镇西撰写的《爱心教育》,其间,我数次流下了眼泪。我不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学人,更何况“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为一位教师的爱心、童心、悲心、真心、信心,自然地流下了热泪。我为四川有这样的青年教师感到骄傲,我为中国有这样的青年教师感到自豪。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论述一位教师采用什么途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指出,教育有四个支柱,这就是:“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很明显,“四个支柱”与“四大素质”,从整体上看,是全方位对应的,一致的。“四个支柱”立稳了,才称得上现代教育;“四个素质”全面提高了,才称得上现代教育。

我读《爱心与教育》一书,不仅看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1998年3月6日,我为“成都市骨干教师研修班”作报告,题为“优秀教师素质研究”。对于“优秀教师素质研究”,我没有采用“讲授模式”,而是采用“参与模式”——让教师们通过参与、交流,自己教育自己。我提出以下20个问题,要教师们作书面回答,然后我当场作评论。40分钟过后,我收到了64张答卷。

经成都市教科所语文组吴玉明提示,我第一个念了李镇西的答卷。在我念李镇西的答卷时,全场很安静,显然教师们被他的回答所打动。我在念到他的精彩的回答时,内心十分激动,边念边给出好评。

李镇西的答卷如下:

1.对您影响最大的教育论著有哪三本

①《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②《教育诗》(马卡连科);③《陶行知论德育》(陶行知)。

2.在您所教学科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专业著作有哪三本?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②《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③《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3.您认为最重要的师德有哪三点?

①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②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③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

4.对您启发最大的教育名言有哪三句?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②“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③“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

5.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有哪三项缺点?

①懈怠;②不公;③专制。

6.在您的学生时代,优秀教师给您印象最深的有哪三点?

①真诚爱生;②教学有方;③谈吐幽默。

7.您对学生的教育赠言有哪三句?

①“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马特洛索夫)②“忠实于少年时代的友爱、热情和誓言,这是人生最严肃的事情。”(王蒙)③“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8.您最满意的论文或论著是哪三篇(本)?

①《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②《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③《爱心与教育》。

9.您最好的教学经验有哪三条?

①注重文学感染;②引导学生自学;③师生平等对话。

10.您采用的教学艺术有哪三条?

①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思维的王国;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燃起思考的火焰;③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展开思想的碰撞。

11.您采用的教学技术有哪三项?

①粉笔、黑板;②投影仪;③影视作品。

12.您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三种?

①师生平等探讨;②学生互相交流;③指导学生自学。(www.xing528.com)

13.您认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①童心;②爱心;③事业心。

14.您认为优秀校长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①民主;②真诚;③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15.您认为优秀家长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①人格高尚;②不仅仅以分数苛求子女;③理解教育规律。

16.您认为优秀学生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三点?

①善良;②正直;③有志。

17.您对品德不良的学生采用的教育策略有哪三条?

①调动集体舆论的鼓励;②有意识地对其感情倾斜;③引导其不断战胜自己。

18.您对成绩差的学生采用的教育策略有哪三条?

①设法增强其信心;②暗中降低学习要求;③创造其成功的机会。

19.您对心理素质差的学生采用的教育策略有哪三条?

①与之建立朋友般的信任感;②保持思想和情感的交流;③有针对性地推荐有益读物。

20.你认为理想的学校至少应具备哪三点?

①民主的校长;②和谐的氛围;③优越的教育科研条件。

李镇西仅在30分钟内,写出以上答卷,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这份答卷,正是《爱心与教育》的简明提要。我提出这20个问题要大家回答,是“突然的”,他们谁都没有准备,答卷的可信度高。我评论道:“你们对这20个问题的回答,是一本简要的《实践教育学》,你们各人正是按照自己的回答那样,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这20个问题的回答,部分地反映了你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建议每位教师都应对这20个问题给出各自的回答,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理论教育学是需要的,因为它系统;实践教育学也是需要的,因为它生动。

在评论李镇西的答卷之前,我并不认识李镇西;甚至在评论之后,也不认识他。我虽然为“成都市骨干教师研修班”讲过几次课,但下面毕竟有10多位教师,没有一一交谈的时间,我不可能一一认识。这次课后,我又详细地看了收上来的64张答案,毫无疑问,李镇西名列第一。一个月后,成都市教科所普教室王必成主任打电话告诉我:“李镇西有一本新著,想请你看后作跋同意吗?”我说:“可以,等我5月初,回蓉后即写。”我正想研究他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水平。

5月8日,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田曦、郭孝平两位编辑,同李镇西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将《爱心与教育》的校样交给我,这时,我才认识李镇西其人看了书后,才知其人其书。我把其他重要事情都放在一边,专心看此书,方知李镇西对我提出的20个问题的答卷,之所以名列第一,实非偶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977年恢复高考后,李镇西首届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回到乐山市一中,做了9年语文教师、班主任;1991年应聘到成都市玉林中学当班主任、语文教师,工作了6年;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1966年至1976年,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其间正是李镇西读小学和中学的年代,他受到的学校基础教育不可能是良好的;他的大学生涯,并非在名牌大学中度过,也并未获硕士、博士学位。然而,经过17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作为一位教师的全面素质提高得如此快、如此高,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我认为,他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老师们,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为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是不能忽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提高,从实践中发展。他充分实践了以下四个成人教育模式:

其一,工作模式:参加教学,工作中学。过程是:教学→经验→比较→理论。

其二,经历模式:参加活动,经历中学。过程是:游历→考察→采访→总结。

其三,交往模式:结识师友,交往中学。过程是:乐群→亲师→访友→交流。

其四,自教模式:系统读书,自教自学。过程是:阅读→思索→笔记→创作。

我在《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研究过上述四个成人教育模式,所幸李镇西正好是实践这四个教育模式的突出代表。必须补充的是:他非常善于向学生学习。《爱心与教育》正是他与学生们的共同创作,因而也适合中学生阅读。

《爱心与教育》,正是他广泛而深入地实施了上述四个教育模式,才使之经过17年的努力,即达到一流水平,这为我们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对《爱心与教育》一书给出以下简要评论:

《爱心与教育》是一本成功的“实例教育学”。此书既有精要的教理阐述,又有典型的教例剖析。作者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有普遍的启发性,值得每一位中小学教师一读。家长阅读此书也会大受教益。这是一本智慧与情感整合的教育学。作者做到了:“言为人楷,行为世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做到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这本书“言之有人”,“教之在人”,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作者的教育思想源于苏霍姆林斯基,又超越了苏霍姆林斯基。本书也反映了作者如何开放式地进行语文教学,对学科教学改革也很有启迪。本书为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实践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了生活的教育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爱心与教育》提供的许许多多具体做法,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提出的,不是要人照搬;重要的是从整体上领悟这本书的思想、观点、方法。具体的做法,需要每一位教师也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自己去创新。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有创新则立,无创新则废。我们需要理性的教育学,也需要感性的教育学;我们需要共性的教育学,也需要个性的教育学;我们需要一般的教育学,也需要特殊的教育学;我们需要理论的教育学,也需要实践的教育学;我们需要原理的教育学,也需要个例的教育学。像《爱心与教育》这样高水平的生动的“实例教育学”,真是太少了!但愿这一本有创新的“实例教育学”引出更多更好的有创新的“实例教育学”。

李镇西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三所中学,都是很有名气的学校,属于“处境良好的一流学校”。大量的学校是“处境一般的普通学校”,也有不少是“处境不利的薄弱学校”。我对在后两种学校工作的教师深怀敬意,对在后两种学校学习的学生深表同情。一流学校在于一流教师,一流教师在于一流教学在后两种学校里,多一些一流教学,就可以多一些一流教师,就有可能成为一流学校。虽然,永远都不可能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流学校;但是每一所学校里,都完全有可能出现一流教师和一流教学。我们中国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像李镇西那样,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大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定会取得成功。

1998年5月10日

(本文作者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智力开发与专门人才研究所所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