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法体系简介-经济法

经济法体系简介-经济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从现代市场经济整体运行的要素和过程来分析,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体系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一)市场主体法什么样的主体可以进入国民经济领域成为经济关系主体?市场主体法是规定市场主体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及其对内对外关系的法。

经济法体系简介-经济法

在整个法的体系中,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经济法本身又有自己的体系。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从现代市场经济整体运行的要素和过程来分析,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体系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市场主体法

什么样的主体可以进入国民经济领域成为经济关系主体?是任何主体,抑或是符合特定条件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满足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必须对经济关系主体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限定,明确其应具备的资格、权限、责任等。市场主体法是规定市场主体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及其对内对外关系的法。我国现在已经制定的用以调整经济关系主体的法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

(二)市场运行法

市场运行法主要调整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任何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和谐、有序和稳定运行状态的良好秩序。经济法体系的这部分内容存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调整国家在干预市场秩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对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并最终保证良性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市场运行关系主要包括:调整协作关系的法,如《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调整竞争关系的法,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等;市场弱者保护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技术质量标准法,如《产品质量法》《计量法》等。(www.xing528.com)

(三)国家经济调控

国家经济调控法主要调整国家在从社会经济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调节与控制过程中与市场主体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为使社会总供求与总需求达到平衡,运用宏观经济的间接手段,以经济规律作为运作机制引导经济主体的活动,即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是借助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从而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实现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财政关系、金融调控关系、国家计划关系、产业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对外经济关系等。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法包括以下主要法律制度:《预算法》《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

(四)社会分配调控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社会分配问题导致了收入差距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断扩大,不能公平地分享改革的成果,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也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阻碍。目前,我国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发展目标,一切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社会分配问题得到最佳的解决,减少因为社会利益分享不均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而经济法在这重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社会分配法由税法、个人收入分配法、非税性收入法以及社会保障法所构成,主要有《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