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必备的三个要素:死亡、税收和通货膨胀

人生必备的三个要素:死亡、税收和通货膨胀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不过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小富对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资产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还是有一套独到的实用方法。古往今来税收都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在小富看来,通货膨胀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人们就想了一些其他的办法来估算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从通货膨胀率水平来看,单靠无风险的理财产品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人生必备的三个要素:死亡、税收和通货膨胀

漏水的池子

如果有车、有房、有存款算是“小富”的话,那在某银行工作的理财师小富还真的算是“小富”。不过小富丝毫没有有钱人感觉,反倒时常有不安之感。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理财师,小富心里很清楚,如果只是创造财富而不注意管理财富的话,就像一个池子,在往里面注水的同时还有一个无法堵住的孔在不停地往外漏水,通货膨胀这个“水孔”随时都可能让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悄无声息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只不过作为一名“专业人士”,小富对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资产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还是有一套独到的实用方法。

西方有句谚语:“人生有两件事是无法避免的——死亡和纳税。”古往今来税收都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在中国,有些人可能会把偷税漏税看作一件占了便宜的事。在小富眼里,税收更源自社会的分工。比方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安生生地挣钱,就在于有军队在守卫边疆,遇到危急时刻拨打110、119等待救援……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没种大米、没制造汽车,也没做生意,但他们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付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税收的方式来进行调节。这样我们就可以各司其职、各获所需,才不至于每件事情都得自己去做,我们的效率也会更高,生活也才会更加美好。

营改增的税收改革之后,跟小富谈论税收问题的客户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的人因此生意也做不下去了。营改增从表面来看税负是下降了的,但由于有一些小企业以前是靠偷税漏税过活的,营改增后偷税漏税的空间没了,很多就现了原形。在小富看来,偷税漏税显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按规定足额纳税”现在几乎成了小富给做企业的客户必讲的一句话。

纳税不仅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更是一项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确实再不能心存侥幸。

中国这几年的变化太快,机会似乎也多,这给不少人造成了一种类乎“赌大运”的侥幸心理金融业是跟风险打交道的,站在这个行业里的小富也见惯了不少人的财富来来去去,有些人怀着“我不会生病”的心理而去省下一份保单的费用,有些人怀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加满杠杆投资,更有些人怀着“倒霉的不会是我”的心态去参与各种投资骗局……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不会因为你的“勇敢”而更偏爱你。“因病致贫”“炒股跳楼”“还我血汗钱”之类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上演。

管理好我们的财富更需要遵守法律、尊重规律。在小富看来,通货膨胀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主动的管理,通过我们自己的智慧,借助于专业的知识,才有可能减少财富的贬值。

恶性通货膨胀对于持有货币的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会在一夜间化为乌有。即便是二战后相对太平的时代,这样的事例也在不断地上演,也在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

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盛产石油,与中东的产油国一样,只要开采石油就可以赚取大量外汇,在油价飞涨的年代大发石油财。国家赚钱多,老百姓的生活自然好了,看病是免费的,大家买的东西也都很便宜,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很高。人都是有惰性的,国家有时也一样:既然卖石油就有好日子过,干吗还去辛辛苦苦发展其他产业呢?但这几年,形势来了个斗转。国际油价不断下跌,委内瑞拉财政也开始吃紧,为了维持财政开支,只能是多印钞票,随着钞票越印越多,物价开始飞涨。在2015年,委内瑞拉物价上涨就超过了120%,2016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0%。这种感觉,就像是年初还是5块钱一个的面包,突然之间要45块钱才能买到了,大家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中国这些年来政府一直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物价稳稳地在“掌握之中”,但不要忘记“央妈放水”的新闻早已不新,因而温和的通货膨胀一直伴随着我们。不少专业人士在谈到通货膨胀时都喜欢用消费物价指数(CPI)来代替,但要是把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画等号,就会是一个极大的误解。通货膨胀涉及所有商品的物价变动情况,涉及的数据量过于庞大,无法统计,所以人们才想出了用消费物价指数来监测通货膨胀率高低的办法,两者实际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管中窥豹的方法,不能直接画等号。(www.xing528.com)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饭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不是问题,老是跟猪肉过不去的CPI指数(猪肉价格变动对CPI指数影响比较大)与大家的感觉也往往有很大的偏差。为此,人们就想了一些其他的办法来估算通货膨胀率的水平。我们将资金定期存款至银行或购买理财产品,一般4%~5%的收益还是有的,而且大多数人都坚信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不会违约的,都是当无风险产品在买。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是会大于无风险利率的,要不然咱们就可以轻轻松松战胜通货膨胀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大致地推断:我们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率高于4%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也有人根据近10年来的农产品物价上涨速度,大概是7~10年翻1倍的速度,由此推断出近10年的通货膨胀率大致在7%~11%。这个数据可能会跟大家的感觉比较接近,我们在这10年内感觉很多东西都在不停地涨价,大家最在意的房子尤其如此。

喜欢动脑筋的小富还有自己的测算方法。既然通货膨胀是纸币发得太多了,小富就很喜欢用货币增长率减去经济实际增长率这样的公式去估算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得出来的结果竟然与上面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从通货膨胀率水平来看,单靠无风险的理财产品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换句话说,财富还是不可避免地缩水。

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已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无风险”理财方式。假设我们有10万元到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可享受5%收益率,10年后将收获162890元。而如果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平均达到了8%的话,10年后215893元的购买力等于10年前的10万元,在这轮通货膨胀中,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财富增长了6万多块,但我们资产购买力实际上缩水了5万多,缩水率高达24.6%。

穿越时间的长河,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是件非常重要而且不太容易做到的事,银行存款国债、理财这些“无风险”产品,难以应对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风险投资类资产,难免会有价格上的波动,需要更为复杂的策略和方案,有时也是对投资者耐心的一种考验。

注:基础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丰丰整理。

既然通货膨胀是实体商品价格的上涨,保留一定的实物资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持有何种“实物”则是有讲究的。1994年至2018年的25年间,我们平时穿的衣服的价格只涨了21%(这还不考虑品质的提升),而我们居住的价格(住房)则涨了180%。一个服务加工厂的小老板,如果没有持有房产,将会明显感觉到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而一个持有大量房产的人,则恰恰相反,会明显感觉到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效应。对于工薪阶层而言,如果没有自有房产,在“房租”方面的压力将会明显大于“买衣服”的压力。

这些年不少人在鼓吹“买房不如租房”。这种言论过于理想化和缺乏风险意识,“租房”单从经济上来看就会面临租房价格持续上涨的巨大风险,甚至会引起家庭的“财务危机”。

当然,也有一些人出于惯性思维,把买房子作为一种风险低、收益高的投资,期望能够像过去10年那样房价不停地涨涨涨。现在的外部环境与10年前相比显然大有不同,还用惯性思维的话难免会出问题。对于房子还能不能买的问题,我们会在第十章作专门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