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城年糕的民俗文化:记录、传播和传承的民间文学

慈城年糕的民俗文化:记录、传播和传承的民间文学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年糕的民俗文化是通过民间文学来记录、传播和传承的。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不少是反映慈城先民对天象的信仰,有对日、月、星辰的信仰,还有对动植物的崇拜。从采录的目前仍流传在慈城地区的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来看,其文学形式至少有歌谣、谚语、谜语和传说等四种。笔者认为,这是有关慈城年糕的民间文学对农耕文明的一大贡献。歌谣是民间生产、生活情景的再现,这首《老婆婆》还说明了做年糕有分吃年糕团的风俗。

慈城年糕的民俗文化:记录、传播和传承的民间文学

有关年糕民俗文化是通过民间文学来记录、传播和传承的。

民间文学是用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学语言表达的。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一些现象的崇拜情绪。这里的崇拜情绪即人们崇拜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诸如日、月、星辰、动植物等。就此而言,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除了民间文学原本所具有的六大特性,即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直接的人民性和优越的艺术性外,它还具有神秘性和多样性。

2004年,慈城的傅家山遗址出土了象牙雕鹰头饰。这一实物的出土,再次证明了吴越地区的原始信仰——动植物崇拜。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不少是反映慈城先民对天象的信仰,有对日、月、星辰的信仰,还有对动植物的崇拜。这使得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显得有些神奇。想必这是因为人们在年糕制作时遇到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如上面提到蒸粉时的鸣叫,还有米粉的变色等等。出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心理,人们在每年的农事前要祭神,如前插图《御制耕织图之祭神》中的情景[2];人们不仅崇拜自然,而且由对自然的崇拜而形成种种习俗,如前述的年糕制作过程中的禁忌。正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就出现了如《打年糕》之类的传说,出现了“地菜马兰炒年糕灶神菩萨亦馋唠”的谚语。

从采录的目前仍流传在慈城地区的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来看,其文学形式至少有歌谣、谚语、谜语和传说等四种。无论是歌谣还是谚语,无论是高雅的谜语,还是通俗的传说,都是农民们自创自编的作品。这些代代相传、世世传唱的文学作品,镂刻出一个地区的历史足迹,积淀着古老而不易消逝的风情,是人们的心愿、人们的意志、人们的感情惟妙惟肖的展现。文艺要歌颂温暖,文艺也要批判冷漠。从搜集到的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来看,无论是传说故事,还是歌谣、谚语,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文艺抚慰、温暖人的心灵的作用,这让人们看到社会的光明面。但文艺也要揭露丑恶,也要让人看到社会的阴暗面,有关年糕的民间文学也具有歌颂与揭露的双重价值,比如《长工叹苦经》、《十二个月长工谣》两首歌谣,既唱出旧时的岁时风俗,又将农耕时代的“劳资”关系揭露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这是有关慈城年糕的民间文学对农耕文明的一大贡献。

歌谣 歌谣作为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根据演唱场合的不同可分田歌、生活歌等。

田歌,如果以稻米生产的劳动号子作定义的话,可以想象歌手们有时隔河隔田对歌,有时独自哼唱,有时几人或十几人放声高歌的种种场面,伴随着歌手哼起的号子,歌儿在希望的田野飞扬,心儿在热切的企盼中激荡,那是劳动者的时代记录,那是劳动者的生命赞歌。虽然对比其他的民间文艺形式,流传在慈城地区的田歌不多,但田歌的内容却是多样的,如边劳动边演唱的《车水调》、《春调》、《耘田歌》、《耥田歌》(一)、《耥田歌》(二)、《割稻歌》等,还有一种诙谐的自嘲式的顺口溜,如:“黄蛤山沿畈,田螺鸭蛋,蚂蟥较较关[3],鸭舌头、破铜钿[4]满田畈,毛草郎来造反[5],种田人靠天吃饭,大熟年份一、二担[6],灾年一担收半畈。”[7]这首歌谣是多么的直抒胸臆,展现了现实的文化场景。

生活歌,如婚礼中的《婚礼曲》,生育时的《早生儿子中状元》,寿席上的《把酒谱》,葬礼上的《哭七七》,歌谣的题目就表达了歌手的喜怒哀乐,更别说内容的缠绵婉蓄,怨愁悲欢了。此外,生活歌中还有儿歌和情歌,农耕时代的慈城人大多是祖孙同居一个屋檐下,孩子们唱得最多的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还有《十二个时令歌》、《十二月子字歌》,这些儿歌,孩子们往往是边做游戏边唱,因而儿歌一般都朗朗上口,欢快简洁。情歌有《对花十送郎》等。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赋予了民间秀才极大的创作空间,一些歌手们还从身边的景物、地名等入手,唱出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谣,如《江北地名歌》。

伴随年俗节令,歌手们还唱出同一个岁时节令不同的歌谣,最典型的是《十二月子字歌》。根据笔者调查所得的一些口头记忆和查阅相关的正式出版文献,不完全统计,在慈城地区以“十二月子字歌”为主题的歌谣至少有8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首如下:

(1)十二月子字歌[8]: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上坟坐轿子,/四月种田下秧子,/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朝天扇扇子,/七月老三[9]拿银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重阳挑担子,/十月吊红焙柿子,/十一月落雪子,/十二月冻煞叫花子。(流传于庄桥街道)

(2)十二月子字歌[10]:正月拜岁嗑[11]瓜子,/二月小顽放鹤子,/三月上坟坐轿子,/四月种田下秧子,/五月冬红吃粽子,/六月走路带扇子,/七月老三沱银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重阳挑担子,/十月吊红焙柿子,/十一月老天落雪子,/十二月年糕打印子。(流传于慈城镇)

(3)十二月子字歌[12];正月拜岁笃[13]瓜子,/二月空畈放鹤子,/三月上坟坐轿子,/四月种田撒秧子,/五月端午裹粽子,/六月莲蓬莲子,/七月棉花结铃子,/八月桂花做馅子,/九月摊头买橘子,/十月掏地下菜子,/十一月满天落雪子,/十二月送灶吃团子。(流传于余姚市)

(4)正月嗑瓜子[14]:1一4月与(1)相同,五月杨梅桃子,/六月荷花结莲子,/七月老三祖宗拿银子,/八月桂花结桂子,/九月重阳吃粽子,/十月金柑夹橘子,/十一月里落雪子,/十二月冻死叫花子。(流传于慈溪市)

这四首歌谣现流传地的原行政区划有一部分同属慈溪县。其中不难看出,有的是内容相近却因流传乡村的不同而题目不同;有的是不同内容而题目相同,但没有完全相同的歌谣。此外,从以上歌谣可见两点,一是作为食物的年糕在民间不同地区其重要性各不相同,县治所在地的慈城,年糕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二是制作年糕的时令在十二月,也就是腊月

歌谣《老婆婆》[15]唱的是人们打算做年糕时的心情:“侬拉年糕何时做?/日里[16]做,小人多;夜时做,费油火,/派来派去呒告做[17]。”

歌谣通过老人的独白形式来表现。根据歌词“费火油”这句中“火油”不称“洋油”推断,歌谣流传时间应为民国时期,同时还能说明做年糕的时间除了白天,还有可能在晚上。这一点与口述资料相吻合。

歌谣是民间生产、生活情景的再现,这首《老婆婆》还说明了做年糕有分吃年糕团的风俗。“日里做,小人多;夜时做,费油火,/派来派去妩告做。”歌谣唱的似乎是生活不那么富裕的老婆婆“做不做年糕”的矛盾心理,其实是老婆婆在计算做年糕的成本,即是做年糕还是买年糕,这首歌谣把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宁波人唱得栩栩如生。如今,当年歌谣中所唱的景象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遥远的歌声却还在民间流传。

年糕做了数百年,有关年糕的歌谣亦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口头记忆。详见“口头记忆”有关内容。

谚语 谚语是民间知识的总汇,被誉为万宝全书。其实,谚语是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结晶,正如高尔基所说:“谚语和俗语典范地表达劳动人民全部的生活经验。”浙东的谚语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江北区卷》[18]收录了流传在宁波城北的谚语425条,其中有些谚语直接反映了年糕原料的耕种生产、人们的生活状态,如“荒田怕好汉,好田怕懒汉”;“种田不种碗头鱼[19]”;“人越睏越懒,嘴越吃越馋”。

谚语言简意赅,语轻意重,富有深邃的哲理性、丰富的经验性、尖锐的训诫性,但由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笔者在做慈城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类似意义的谚语在慈城有不同的说法,如“种田种到老,勿忘草籽河泥年糕稻”。因此顺便收集了一些谚语,记忆最深的是“月亮猛猛晒勿来谷,女人乖乖上勿来屋”。

■收集了慈城农谚的小册子

20世纪70年代,慈城妙山中学编印小册子《农村常用字》,这本小册子的附录中还收集了97条农谚,分“种水稻”、“种麦”和“天气”等子目。这些流传于慈城地区的农谚与其他地区的农谚也有同义不同音的情况,这是有关慈城谚语的特点。慈城的语言比宁波方言在发音上软一些,更接近书面语,如以下的有关年糕谚语。(www.xing528.com)

地菜马兰炒年糕,灶神菩萨亦馋唠。

舂槐舂年糕,今年更比去年好。

出力勿讨好,阿黄舂年糕。

晚青米饭香喷喷,梁湖年糕滴滴耦。

年年中秋吃月饼,岁岁隆冬舂年糕[20]

正月马灯跑又跑,阿姆阿婶撩年糕,年糕呒有傀也好。

堕贫嫂,样样要,裤子脱落盛年糕。

堕贫嫂,屙痨造,黄狗拖来臭年糕;油爆爆,糖炒炒,吃落味道交关好。

春(槐)舂年糕,年糕店里灶君菩萨翻顶倒[21]

传说 民间传说凝结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浪漫主义的情结显现。“产生于慈城地区的民间传说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刻的哲理,有些传说在全国也有很大影响,梁山伯祝英台的传说就是其中一个。”[22]《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江北区卷》汇集了近百个流传在慈城地区的民间传说。反映慈城人文的《古镇慈城》内刊编印的民间传说更多。这些传说中不少是有关年糕的原料种植、年糕来历与制作的故事。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如今人们还津津乐道的相关传说有《田螺姑娘》、《晒谷姑娘救康王》、《三兄弟耘田》、《白米湾》、《炒米川》、《打年糕》、《年糕的故事》和《年糕的来历》等。

众所周知,民间故事数百年来是口口相传的,每传播一次便加入讲故事人的主观思想,掺入一个时代元素,这犹如电脑每一次保存文档的刷新,为了保持传说的原汁原味,特将有关慈城年糕的传说与歌谣归类至本书“年糕口头记忆”部分。

谜语 旧时的民间文学绝大多数是围绕农业生产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口头文学。一些田头秀才除创造歌谣、谚语,编讲故事外,还做谜与猜谜,既互斗智慧,又休闲娱乐。他们对每天所见的水稻,就制作了“头戴珍珠百宝,身穿竹衣绿袄,脚踏水漫金山,没我真正犯关[23]”的谜语,如此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平时生产劳动的谜语,采用拟人、拟物、比喻、谐音等手法做谜面,口口相传,流行于民间。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年代,每当夏夜乘风凉,老人常出谜语让晚辈猜,有时长者自己也互猜,其谜语包括人体、动物、植物、建筑、食物、自然现象、日常用品、老器具和老行当等等。

谜语,一般分口头谜语和灯谜两种。如今,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原流行的民间口头猜谜活动在都市逐渐消失,而在慈城的乡村还偶有猜谜习俗,自然也有灯谜和口头谜语两种形式,灯谜大多是有组织的,多见于各种文化活动或节庆活动中,而民间的猜谜活动则是家庭成员或邻里间、乡邻间的逗笑。上述活动中或自娱自乐时的猜谜,其谜语因时代变迁而变化,但仍有一些原汁原味保留农耕时代特征的老谜语。根据慈城的老人口述,参照民俗学会丛书之一《宁波谜语》一书,有关年糕原料和年糕制作的谜语常见且谜面做的较多的是磨粉。

■贺友直创作的《做年糕》(2007年)

金鸡叫,雪花飘,三个老大[24]同船摇。

石头层层勿见山,短短路程转个弯,大雪纷纷不觉寒,雷声隆隆勿落雨。

石岩高,石岩低,石岩缝里雪花飞。

稀奇稀奇其稀奇,牙齿生在肚皮里。

上述四个谜语以时令、器具为切口,采用拟物、比喻、象征的手法做谜面,其谜底同为磨粉,若是磨过年糕粉的人,都会情不自禁会惊叹这些谜面做得“切”。

■以“年糕”两字为名的科幻书书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