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界定成果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界定成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逐步加深,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被提出并逐渐被政府、企业和社会所接受。(一)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涵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涵可以概括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对股东、员工、金融消费者、资源和环境、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二)我国金融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独有内涵1.全面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首先是金融安全。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界定成果

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逐步加深,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被提出并逐渐被政府、企业和社会所接受。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其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员工、金融消费者、资源和环境、员工、社区以及弱势群体等。

相比于一般生产型企业,金融业具有调控和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处于国民经济的枢纽和核心,这种产业特征决定了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决定了金融行业除了承担着一般企业所要承担的责任之外,还要承担着与众不同的更为重要的其他社会责任。

(一)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涵

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内涵可以概括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对股东、员工、金融消费者、资源和环境、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1]

1.对股东和员工的社会责任。金融企业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其与金融机构管理者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其应当对金融机构股东合法权益进行特殊的保护。金融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对股东合法权益的维护:金融企业的首要责任便是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价值、保持其营利性,以确保股东投资可以获得回报;此外,金融企业应当尊重股东合法权利,保障股东的知情权、表决权以及分红权,积极向股东披露真实的经营和投资方面的信息,保证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金融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员工为金融企业提供劳动并从中获得报酬。金融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为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人身安全;为所有员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尊重员工正当的法律权利。

2.对金融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金融企业通过其先进的服务设施、专业的金融知识以及灵敏准确的信息优势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由于金融知识的专业性,金融消费者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金融企业的侵害,因此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维持资金的保管和投向安全,在客户中建立良好的信誉;另外,金融企业还应当积极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

3.对环境和资源的社会责任。金融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两个方面。直接履行责任,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应当建立起绿色运营的理念,积极制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计划,在办公方式上多采用无纸化办公、网上银行等方式;间接承担责任,主要体现在金融企业可以通过绿色信贷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加大对企业环保项目的资金支持,并且限制资源破坏性企业的贷款规模。另外,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以保证资金流向符合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客户。

4.对社区的社会责任。在当今社会,金融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机构应该注重传播金融的价值,如包括铁路电力科技的变革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社会保险养老金的管理和运作也都离不开金融机构,一些农产品、资源等大宗商品也常常利用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套期的方法实施锁定成本,保值增值等操作策略。金融机构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些方面的责任,遵守国际相关准则,关注并实施国家关于市场安全和稳定的政策和策略。接受社会舆论和各界的监督,在社区乃至全社会开展金融教育,普及金融知识,拓展更多的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响应国家号召,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三农”问题等,帮助“穷人”摆脱贫穷,帮助弱势群体建立风险防控系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受灾害的地区提供资金或物质援助,树立起自身的良好的企业形象。(www.xing528.com)

(二)我国金融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独有内涵

1.全面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我国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首先是金融安全。金融企业的经营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好坏只影响到一个企业的股东和这一企业相关的当事人,而金融企业的经营好坏可能影响到千家万户,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全面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因而尤其重要。

对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来说,金融企业首先要做得好,要务实、高效、安全。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保护好存款人、投资人的利益,这是金融企业的最根本责任,也是金融企业必须牢牢把握的最基本社会责任的底线。[2]

防范风险,杜绝或减少坏账,就是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政府对于金融企业不能干预,但要支持、引导金融企业所在的地区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可靠安全的产品,关注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当全社会金融各个企业都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效益的提高,造福于社会;而社会发展了,企业的发展也一定会水涨船高。同时金融企业通过与其他群体和组织、地方团体、社会和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有助于提高金融企业的诚信水平、丰富企业的经营资源,进而提升金融企业的业绩,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

2.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货币资金是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金融企业将社会零星、分散、闲置的资金积聚起来,变成高效、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通过借贷、投资的方式,配置到社会急需的领域和部门。金融企业作为资金融通的媒介,是有效资源配置的核心。通过调整货币供应的流向和具体数量,调整生产要素在不同领域配置的具体格局,可以有效鼓励节能环保型企业发展,抑制污染型高能耗型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运行的顺畅,社会资源的配置合理,国民经济也就更易形成良性循环。

3.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为政策推进提供金融支持。金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金融企业要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认真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这既是金融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金融企业获得长期利益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对于金融业主体部分的银行业机构而言,既要服从国家对货币信贷总量的调控政策,又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3]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决定了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金融企业的必要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即通过新型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实现农村金融交易行为,优化农业资源分配,还可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商机,使金融机构自身的福利向整个农村甚至全社会扩散。[4]

4.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进行有序的金融创新。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垄断性质,设立门槛较高,设立手续也很严格。与金融企业的垄断地位相比,广大金融消费者虽然名为“上帝”,但实际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从权责统一的角度,金融企业只有承担起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将部分垄断利益反哺社会,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一一公平。金融企业的利润从根本上讲是来源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既是金融企业本质职能之一,也是金融企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同时,金融企业还应与时俱进,围绕消费者的最新需求,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有序创新,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满足多层次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