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赫尔巴特学派:初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法

赫尔巴特学派:初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赫尔巴特是第一位在教育理论中加入心理学的学者,也是第一次将教学论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的学者。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两种重要理论,即统觉论与兴趣说。赫尔巴特学派把统觉论看作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指出:根据统觉原理,教师不应该只传授知识,而应当唤起、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赫尔巴特学派对统觉的运用和阐述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赫尔巴特学派:初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法

赫尔巴特是第一位在教育理论中加入心理学的学者,也是第一次将教学论从教育学独立出来的学者。在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建立了以统觉论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建立新知识的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是以“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顺序与规律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综合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明了、联想、审思掌握系统与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段教学法。具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呈现教材,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感知教材,进而促使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然后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后来,戚勒将这种教学方法改革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这是近代以来教学中最为典型的教学方法,但其在实践中体现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特点,暴露出很多缺点,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传统教学论。即便如此,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过程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师范学校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两种重要理论,即统觉论与兴趣说。

1.统觉论

赫尔巴特从莱布尼茨康德那里沿用了“统觉”这个概念,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特别是把它运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得出了新的观念必然要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结论。赫尔巴特学派对统觉原理应用于教育过程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赫尔巴特学派把统觉论看作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指出:根据统觉原理,教师不应该只传授知识,而应当唤起、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所以教师自己必须先弄清楚所教的这些观念与观念之间的相关情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考虑如何把教学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还要设法注意学生所获得的经验和为所学观念做的准备。

赫尔巴特学派对统觉的运用和阐述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积极地接受了这一思想,他说:“‘利用已往的经验’是教育的普遍方法,‘如果知识不能融化于学生已有的经验,那么这种知识便属于字面空谈了,便是纯粹的‘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赫尔巴特学派与杜威都强调对学生原有经验的研究,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同。赫尔巴特学派研究学生的原有经验,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使教师能够加速把传授的新知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而杜威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使教材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或活动中更容易发现新旧经验间的联系。从这点上看,杜威比赫尔巴特学派更高明,他指出了赫尔巴特心理学的致命弱点,即“赫尔巴特主义基本上是一种教师心理学,而不是学生心理学”。

统觉论在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中仍有很大影响。1978年,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这样写道:“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弄清楚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教学。”(www.xing528.com)

统觉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正确揭示了人的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如今,它仍然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统觉论贯穿于教学论的始终,是赫尔巴特学派教育思想的精髓。哈伍德曾这样说:“赫尔巴特的要旨在于兴趣;‘赫尔巴特的秘密’在于统觉。”如今,教师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课程组织或教学方法上,都必须加强对统觉原理的研究,这是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兴趣说——赫尔巴特学派教学论的中心原理

与统觉论密切相关的就是兴趣说。新旧知识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兴趣水平,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赫尔巴特在“多方面兴趣”的论题之下阐述他的全部教学论思想。他把培养“多方面兴趣”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兴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多方面兴趣”的水平来组织课堂体系。赫尔巴特学派继承了这一思想,高度评价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赫尔巴特学派强调兴趣是教学论的主要因素,认为兴趣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在知识能够被感觉到、能够被理解的时候才出现,伴随着愉快或痛苦的感情,引导着个体对某一客体的注意。他们认为,学习过程的每一个主要环节都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作用的。人们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才会去注意它,而且对它越有兴趣就越会注意。当人们产生了兴趣,集中注意于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联系,那么就能够正确、有效地吸收新知识,形成新观念,这时就达到了理解的程度。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还需要保持学习过程,如果有强烈的兴趣参与,新观念在大脑里就能被保持得更牢固。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动机、理解、记忆等都离不开兴趣的作用。所以赫尔巴特学派把兴趣看作智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柱。

赫尔巴特学派认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使教材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果编制的教材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毫无准备,那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点与统觉原理有关。依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来编写教材,就能使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教材的选择性学习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形成。第二,要把激发学生兴趣看作教学方法的基本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去促使他们学习呈现在面前的教材。教师要从兴趣出发,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多问、多思、多想。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只有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但是,在赫尔巴特学派看来,教师应当主宰着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具备学习兴趣。

赫尔巴特学派把兴趣说看作教学论的中心原理,强调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克拉帕雷德指出:“兴趣律是整个体系随之运转的唯一枢纽。”皮亚杰也提出:“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兴趣是现代方法中的一个决定因素。”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编定教材,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这已经成为现代教学论的常识。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这些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教学中,任何一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还是教学中,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它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