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觉障碍者的个性特征—为听觉障碍学生转衔研究建桥

听觉障碍者的个性特征—为听觉障碍学生转衔研究建桥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理说,听觉障碍者的心理特质完全和一般人无异,会哭会笑,会打人也会同情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学校气氛不同、教师的教材教法不同,遂被塑造成不同性情、不同思想、不同人格特质。若问听障者的心理特质有哪些,看看一般人的特质有哪些,应该相差不多。

听觉障碍者的个性特征—为听觉障碍学生转衔研究建桥

云英博士指出:“听障者的社会适应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一般认为造成听障者适应困难的因素以后天的居多。这些因素有:因沟通不畅,不但无法与健听者建立适当的关系,而且容易与人产生误会;因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所限,对于较抽象的道德概念和行为规范的理解往往不如健听者,听障者会遭遇到比健听者更多的生活挫折,因而产生负面情绪而不利于其社会适应;社会中一般人对听障者所持的偏狭态度,也往往使其以偏概全,将少数听障者的不当行为,过度类化为听障者普遍具有的群体现象。”[1]

华国栋研究员指出:“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使很多听力残疾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及其关系不和谐,像比较少地与普通孩子一起玩,不愿意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等等。”“听力残疾学生个性方面的问题比较多的是紧张、焦虑、畏缩、自卑、过度敏感、猜疑,容易形成退缩型性格、孤僻型性格或者偏执型性格”[2]等。

按理说,听觉障碍者的心理特质完全和一般人无异,会哭会笑,会打人也会同情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学校气氛不同、教师的教材教法不同,遂被塑造成不同性情、不同思想、不同人格特质。若问听障者的心理特质有哪些,看看一般人的特质有哪些,应该相差不多。只不过因为一般人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差别不大,所以彼此间十分相像。而听障者有下列情形异于健听者:

1.在不同的教育安置下接受教育(普通班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特殊教育学校)长大,再加上与家人、亲友、同学、师长的沟通不佳,信息接收困难,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人格特质,或异于常人的行为表现。如动作过度、大而粗鲁,均因听不到声音,开门关门等太大声而不知道吵到别人,惹人生气而不自知。因此在团体中朋友较少,常常独来独往、猜疑心较重、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要求很多而吝于付出,或者只知付出而不知索取,性格倔强而固执,挫折容忍度低,不易接受忠告,不顺从,乱发脾气,情绪化。(www.xing528.com)

2.由于听觉障碍,自然沟通受挫,交际意识发展滞后,生活环境相对孤立。一般来说,听障者意识到声音的意义可能要到6岁,这比一般人晚4—5年,于是听障者社会关系不成熟,自制力薄弱,容易受人左右,做事不耐烦,易怒,感情起伏变化大,较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快乐感、安全感,兴趣狭窄、学习动机较弱,常自卑、孤独、寂寞等,过度忧虑、神经质、敏感,感情抑郁性高,内向,不够主动,好动,喜欢寻求刺激,较难理解抽象的是非和道德判断标准,本我的欲望和行动较为强烈,自我的控制和协调不够适当,因此超我的人格统整性较差。

3.由于缺乏听觉的认知来源,对道德的事理与情境的了解与观察较难周全透彻,往往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容易缺乏变通性与适应性,不会主动找朋友玩,容易动粗,成绩欠佳,健忘,不守约,等等。

4.因为外表不如肢障、视障同学明显,听障生不易为一般同学所理解,因此易被一般同学视同非残障者看待;一般师长或同学不了解听障生的困难,不知如何与听障生沟通;听障生结交同性、异性朋友机会均较少。若再加上语言理解和使用有困难,语言学习程度不高,功课如果有欠缺,或有补考、休学、退学、留级的情况,则其更容易有挫折感、焦虑、低自尊的现象。吴武典在《残障学生对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之需求评估研究报告》中指出:“听障生与一般同学的互动情形颇为可虑。”[3]他们社会成熟度不高,感觉自己被排斥,有退缩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