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简介

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简介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特点是起步晚但发展快。“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政府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有效促进海南省文化产业较大地发展。实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海南省20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建成。完成海南省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数据登录工作。

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简介

(一)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特点是起步晚但发展快。“十一五”期间,海南省政府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有效促进海南省文化产业较大地发展。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海南文化公园项目——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歌舞剧院、省健身中心和市民文化广场等相继竣工使用,省级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省民族歌舞团搬迁三亚和省文化艺术学校整体搬迁桂林洋新校区,市县新建或修缮了一大批文化馆、图书馆、旅游文物景点体育场馆。实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海南省20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建成。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场所逐步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了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海南省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更新改造海南省转播中央及省广播电视节目发射系统,新建“西新工程”西沙永兴岛调频广播转播台,更新琼海等6座广播电视发射塔,建成省第一套广播节目同步广播网。海南、海口、三亚等广播电视台基本实现台内数字化。海南省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信号质量大大提高。有线数字电视实现海南省城区覆盖。西线微波传输干线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播出与传输监测系统,建立了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平台和互联网出版监测平台。

2.人民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海南省合唱艺术比赛、“海岛欢歌”惠民演出季活动、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群艺大舞台”、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工地、图书馆服务、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5年共举办广场文艺活动1 400多场,观众400多万人次;戏剧下乡6 400多场,图书下乡1 600多万册;向7个市县图书馆和48个贫困乡镇文化站赠书9万多册。广播影视形成卫星频道、地面无线频道、有线频道以及广播频率等较为完整的节目服务体系,创造出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频道频率和节目栏目。实施“村村通”工程,实现海南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通广播电视,解决约70万人收听收看多套广播电视节目问题,其中20多万人通过直播卫星接收方式收看到40套以上清晰的电视节目;实现1 000多个行政村“广播进村”;实现海南省广大农民完整收听收看中央和省广播电视节目;电影下乡11万多场,初步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目标。海口、三亚等城市开通移动多媒体广播和地面数字电视,为群众提供更多更新的广播电视服务方式。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可以收看到百套以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海南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5%和95.4%,全民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人口逐年递增,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超过40%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市达到45%,全民健身意识大大增强;市、县、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运动场地建设及健身设施明显改善。

3.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大成效(www.xing528.com)

完成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1项(第一批9项、第二批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8项(包括8个扩展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王亓北古剑”“唐三彩马”“宋青白瓷花口凤首壶”等三件国宝入藏省博。公布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8处遗址、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列入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口市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亚市崖城镇、儋州市中和镇、文昌市铺前镇、定安县定城镇、三亚市保平村、文昌十八行村、定安高林村等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海口骑楼老街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对三亚崖城学宫、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儋州故城、秀英炮台等文物古迹实施了修缮保护。完成海南省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数据登录工作。西沙群岛新发现11处沉船遗址或水下遗物点,南海共掌握水下文物遗存线索82处,已登录43处。开展对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和对附近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出水文物1万余件,为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属于中国的版图提供了科学和实物依据。

4.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群众文艺作品、影视剧佳作不断。创作演出音乐、舞蹈、小戏小品等作品200多个,生产影视剧40多部800多集。大型民族舞剧《黄道婆》,现代琼剧《下南洋》,大型歌舞诗《海南岛》,电视剧《大姐》《玫瑰绽放的年代》《大明王朝1566》,广播剧《远山的呼唤》《西沙女兵》等一大批文学艺术和广播影视作品获各类国家级或省级奖项。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主要产品生产逐年增长,海南省出版图书种数、册数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2.5%和15%,至2010年出版出版物达到7 000种、总册数7 600万册。《世界百科全书》《教育大百科全书》等近百种图书获省、部级以上图书奖。至2010年,海南省报刊总印数达到28 300万份(册),比2005年增加5 091万份(册),平均年增加1 000万份(册)。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火炬境内首传活动,成功组织第三届海南省运动会。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功举办五届,已晋级为亚洲顶级赛事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010年实现了有环法车队参赛的历史性突破。“力加杯”排球联赛、“金椰子”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体育冬训等一批特色体育项目已成为全国知名体育品牌。

5.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文体厅管理指导下,也得益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猛,2011年海南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2.83%。“印象·海南岛”演艺中心、美丽之冠演艺中心、三亚动漫产业基地、海口依必朗公众高尔夫球场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项目,提高了我省文化产业化程度,提升了大众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生活的文化档次。广播影视产业不断升级,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经营创收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海南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以广告为主要创收渠道的总收入超过4亿元,比“十五”末翻两番;有线电视收入突破3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体育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体育冬训一枝独秀,一大批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落户海南。以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大帆船赛和“金椰子”高尔夫球公开赛为代表的各种独具特色的体育赛事成功举办,已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体育会展、体育旅游、高尔夫球休闲方兴未艾,体育对关联产业的牵引拉动作用不断凸现。五年的实践充分说明,海南不一定能成为竞技体育大省,但海南有充分的条件、足够的理由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大省。体育产业发展,海南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