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城关图书馆典籍溯源,千载芸香

甘肃城关图书馆典籍溯源,千载芸香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地区文献库馆藏文献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具有本地区乃至西北五省区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这集中体现了西北五省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这三个中心奠定了甘肃省图书馆成为西北主要文献中心的基础。西北地区文献的多样性,使得现今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和渠道的拓展成为甘肃省图书馆的重中之重。

甘肃城关图书馆典籍溯源,千载芸香

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区文献的形成、搜集、整理及收藏范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及全省图书馆中可说是占有领先地位,尤其是西北地区文献在特色服务、参考咨询、文献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对西北地区文献品牌服务的构建和特色咨询服务在理论及工作实践方面,为创建文化大省起到了主导作用。

西北地区文献库馆藏文献

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具有本地区乃至西北五省区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这集中体现了西北五省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经过百年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西北地区文献收藏体系和参考咨询品牌服务体系

西北地区文献的形成及其收藏范围是按地域标准,从图书馆总藏书中划分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类藏书,它是图书馆藏书建设深化的产物。地方文献是对各地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工农业生产、自然资源、河流山川水利资源、文物古迹、人口变迁、风灾雨异以及建设成就的综合性记载。

甘肃省图书馆白银路旧址

甘肃省图书馆藏西北地区文献的形成是与西北区域的概念密不可分的,西北区域的概念产生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由于汉、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在长安,陕、甘为直辖区,当时的西域指今新疆及葱岭以西的地区。到南宋时期,西夏及金的统治区称为西北。此后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更替,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成为现今西北区域的概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北地区在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演变、自然环境等方面联系得更加紧密。1943年,刘国钧先生创办国立西北图书馆,在他亲自制定的《筹备国立西北图书馆计划书》中,首次提出“西北地区文献”的概念。刘国钧先生在《国立兰州图书馆与西北文化》一文中明确指出:国立西北图书馆为国家兼具地方性之图书馆,而其工作之对象为西北五省;它的地位和作用是“要做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事业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这三个中心奠定了甘肃省图书馆成为西北主要文献中心的基础。刘国钧先生在办馆初始就强调乡邦文献的搜集,他在撰文中明确指出:“因为建设西北必须首先懂得西北的风土人情、山川乡镇、田地瘠沃、矿藏厚薄,以及向有文化,未来发展,才能达实效的。”因此,国立兰州图书馆除一般图书馆所有工作之外,尤其注意三项特有任务:(一)搜集西北文献,例如西北乡贤著述及其手迹;西北地区志及姓氏家谱;藏蒙维哈等文字之著作;其他有关西北之中外书籍。(二)收罗西北出土之古物,陶器、汉简、碑石、金甲等。(三)编纂西北问题参考书目,西北问题论文索引、西北乡贤著述目录及西北学者著述表等。为此,国立西北图书馆于1944年就成立“西北文物研究室”;1948年成立了“西北资料专室”,继续开展搜集有关西北方志、地理、报纸、杂志、乡贤等著述等,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书目研究和文献服务工作。正是在刘国钧先生办馆思想的影响下,甘肃省图书馆历任馆长都非常重视西北地区文献的搜集、开发和利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发展。

西北地区文献的收藏范围具体概括为:凡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以及在自然区划、行政区划与西北五省(区)相连地界有关的历史沿革、人物制度、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名胜古迹、自然资源等书刊资料,其内容包括有关西北五省(区)的政治、哲学、民族、宗教、经济、军事、地理、文化、教育、文学等方面的图书报刊、政府出版物、地方人士的著作、抄本、书信、文集、诗集、字画、地图、碑帖、拓片、汉简、族谱、宗谱、家谱以及油印品等,涉及的文献类型既有图书、期刊、报纸等国家正式出版物,也有手稿、谱牒等非正式出版物、内部资料、会议论文、报告等。西北地区文献的多样性,使得现今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和渠道的拓展成为甘肃省图书馆的重中之重。

西北地区文献书库(www.xing528.com)

西北地区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特色收藏与专题咨询服务是甘肃省图书馆的中心和重点,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自1948年设立西北文物研究室和开展的书目参考工作成为西北地区文献的参考工作的起点,西北地区文献始终以藏书建设为基础、参考书目为重点,以专题信息服务、检索服务、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多种咨询解答的方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进行优质服务。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探索,使他们深深感到地方文献工作不是拥有多少珍稀版本和馆藏来衡量,也不能只应付一般读者到馆阅览的层面上,而应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了解和适应社会需求,深入挖掘,精心探索,拓展地方文献的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西北地区文献资源。西北地区文献的搜集整理咨询服务之理论研究,沿袭了刘国钧先生倡导的“西北问题参考中心”的传统,1956年为配合国家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资源,编辑了《黄河书目索引》,其地质资料对刘家峡水电站的勘测、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甘肃省图书馆还编制有《西北地区经济建设资料书目索引》,其内容包括西北五省区的历史地理、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农林畜牧等方面的资料4500 余条。同时编制了有关水利资源、植物保护沙漠改造、地理环境等专题书目17种。改革开放后,为配合省政府围绕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中部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放温饱”的奋斗目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农村改革规划,编辑《甘肃地区物产资源资料汇编》(包括河西地区、中部干旱地区、陇南地区暨天水市三部分)以供决策部门及农业生产者参考。为了及时反映甘肃经济研究发展动向和状况,还编辑了《西北研究通讯·甘肃经济研究书目提要》。

名人手札和太平天国田契

甘肃省图书馆在搜集地方文献方面不遗余力,除通过各出版、发行机构进行征订外,还针对大量不通过正规售书途径的地方文献内部资料,及少量有价值的原始情报信息,派人到西北五省(区)新闻出版部门、企业,搜集到符合西北地区文献标准的资料500 余种。与文献编纂机构联系,征集到各类志书的送审稿和原始资料档案。还积极参加省内外西北问题研究的学会、学术研讨会,如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研究会、省地方志学会、西北五省区伊斯兰学术讨论会等学术会议的文件、专集、论文汇编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北地区文献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700 余种10000 余册增加到17600 余种70000 余册,为西北五省区的省志、市区、县志的编修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甘肃省图书馆结合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坚持有方向、有目标地让学有专长的工作人员广览群书、选择专题、摘录提要,汇编成多种文史类的专题书目、文摘、索引,以西北地域文化为特点进行定向专题研究。从馆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西北报刊中,选辑252 篇文章,摘录了220 余万字的文摘,编成《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分册,为从事西北民族宗教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全面而翔实的历史资料。编制了专题文献书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该书历时10年,收录了20 世纪20年代初至1986年底有关丝绸之路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报告等方面的文献764 篇,较全面地反映了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概貌。同时还编辑出版了《中国西北稀见方志》《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方志目录》《西北地区文献报刊索引》《甘肃省文献利用指南》等。除了有针对性地编制各种专题书目满足读者的需求外,甘肃省图书馆还根据国内学术界的发展动向,结合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及特点,制定出西北地区文献发掘的长远规划,设立了十几个定向专题,如西北史地研究考证、史前时期的西北、西陲汉简的研究、丝绸之路研究、石窟艺术的调查研究、敦煌学研究、西夏史研究、西北民族宗教研究、西北冰川沙漠研究、西北水利问题研究、西北畜牧业研究等。对这些专题以书目、文摘、索引的方式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也是对专题问题的西北地区文献进行整理、评价、研究的过程,这里面融入了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开发编制一、二次文摘索引,专题汇编,主题综述等共179种之多。这些高层次的产品,除满足读者的研究需求、导引读者治学之门径外,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使得西北地区文献的特色收藏与专题研究如虎添翼。

甘肃省图书馆编印的出版物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仅是西北地区文献特色馆藏建设的策略,也是未来发展的战略。西北地区文献也正是利用地方文献特色馆藏创建了《西北地区文献书目提要数据库》《西北地区文献图片数据库》《西北地区文献古籍善本全文数据库》《西北地区文献报刊篇名索引数据库》《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数据库》《丝绸之路文献叙录数据库》《西北地区文献报纸题录数据库》《西北地区文献期刊题录数据库》《西北文化遗产》《西北地区戏曲》《西北文化旅游》《馆藏民国时期图书书目数据库》《馆藏参考文献十九种丛书子目汇编》《馆藏汉传佛教文献目录》《兰州中山桥资料汇编》等;并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建立一些与西北问题有关的全文专题数据库,如建立敦煌学研究文献数据库、丝绸之路文献数据库、古代东西方交通史数据库、西北少数民族史料数据库,以及缩微文献数据库(民国书)目录(一)(二)(三)、缩微文献数据库(古籍)目录(一)(二)、缩微文献数据库(期刊)目录、缩微文献数据库(报纸)目录等。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为联合西北其他四省区建设西北地区地方文献联合数据库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网络化优势,开展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设“虚拟馆藏”,充实馆藏内容,增大信息资源,构建馆际之间的协作,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资源共建共享搭建了平台。甘肃省图书馆在西北地区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研究、咨询服务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西北地区文献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搞好西北地区文献研究与品牌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文化工程,需要西北地区文献工作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坚持下去,真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参考服务模式和服务品牌,使甘肃省图书馆在西北地区文献特色咨询服务领域迈出更新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