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维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面的构成形式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

本实验是以客体的形式出现。任何一门艺术设计课程都存在着不同知识内容的两类形态,即概念原理性知识与实践过程性的知识。概念原理性知识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这种教学内容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而实践过程性知识,则表达课程内容的探索过程和实施方法,两类知识相互依存并相互转换。实验作为课程及教学实施的主要方式,居于核心地位,所有知识内容都被解析为实验中的目标、要求、方法、程序、体裁、技能与效果等,客体具备有实验性、操作性、过程性、趣味性、示范性、交叉性。同时,课题资源是多方面的,完成手法是多样化的。这一切可以避免学生读者形成固定的和现成的视觉公式和表达方式,他们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视觉语言。通过对一些基本的形式要素,视觉形象和表现策略的研究,从而达到对视觉语言形式的理解,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设计构成中自觉运用这些视觉语言。

1. 平面构成概述

在本实验教学中,我们更多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三多”的要求,即: 多想,多看,多练。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过多干涉,使学生的想像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中使学生理解了原理,掌握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课堂资源目前是有限的,不便于学生课堂查找资料与课堂创作,可以适当的增加课堂资源的建设与完善。灵活运用构成的各种方法,依据功能和空间进行多维转换。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平面构成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维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发展,20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它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后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用中的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以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平面构成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造型能力,活跃学生的构思。

平面构成的骨架: 规律性,半规律性,无规律性,单一骨架,复合骨架,无作用骨架,有作用骨架。

平面构成种类: 重复构成,变异,渐变,发射,肌理,近似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矛盾空间,对比构成,平衡构成。

2. 平面构成的要素

平面构成的要素包括: 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

(1) 点的构成形式

1) 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 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 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 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地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 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 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2) 线的构成形式

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 疏密变化的线 (按不同距离排列) 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 线的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 错觉化的线 (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 立体化的线。

6) 不规则的线。

(3) 面的构成形式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 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3) 徒手的面。

4) 有机形的面,创造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5)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 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3. 基本形

在平面构成中基本形最为重要,基本形是指图形的基本元素单位,是构成一个重复式彼此关联的复合平面构成形象的单位。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都可以成为一个基本形。

(1) 形态融合

把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方法,有单一基本形的组合与混合基本形的组合两种。

(2) 间隙空间

所谓间隙空间,是指基本形之间围合所造成的空间形态,亦即我们经常说的“负形”或“虚形”。一般有两种形式,即分离组合间隙与环状组合间隙。

(3) 基本形的组合形式

在单元式造型中,一旦决定了某一种 (或几种) 基本形后,将这类基本形组合而成的形体的变化形态是无限的。然而,把基本形组合起来还是有章可循的。一般来说,形的组合方法有三种,即分离、连接和重叠,由这三种类型可以再引申出不同的单元式造型方法。当两种以上的基本形相遇时通常可以产生八种形式:

1) 分离,面与面之间互不接触,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如图4-1 (a) 所示。

2) 接触,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其边缘线恰好相接。如图4-1 (b) 所示。

3) 重叠,面与面靠近时,接触更近一步,一个或一些基本形覆盖于另一个或另一些基本形之上,产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空间关系。如图4-1 (c) 所示。

图4-1

4) 差叠,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形象,其他不交叠部分消失。如图4-2 (a)所示。

5) 透叠,面与面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效果,基本形前后之分并不明显。如图4-2 (b) 所示。

图4-2

6) 联合,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联合的形象常处于同一空间平面,而其色彩与肌理必须保持一致。如图4-3 (a) 所示。

7) 减缺,面与面覆叠时,前面的形象并不画出来,只出现后面的减缺形象。减缺可以使原有形象变为另一新的形象。如图4-3 (b) 所示。

8) 重合 (重叠),面与面完全重叠,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绝对的重复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重合与覆叠、透叠、联合、减缺之间有相似之处,只是相重合的面积不同而已。如图4-3 (c) 所示。

(4) 基本形的群化

在实际设计中,面对限定的空间和各种类型的元素,要想有一个出色的表现效果,就需要在这个限定的空间中组织多个元素的基本形式,运用规律性的方法,形成设计图面。亦即,当有了特定的基本形时,还要有各种有秩序的变化形式,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www.xing528.com)

图4-3

基本形群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对称、平衡、平移、反映、旋转、扩大、错位、回旋等,但其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如图4-4所示。

图4-4 基本形的群化

(5) 基本形的分割与打散重构

把图面空间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并作适当安排,这就是分割。分割就是划分平面空间的区域,以确定平面空间各区域合理的比例和形态。分割是版面设计、编排设计的基础。包括: 1) 等形等量分割。2) 自由分割。3) 比例分割。4) 黑白灰分割。5) 打散重构。

4.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对于美的秩序性形成,一般来说分为两种: 其一为有秩序的美,是大量的和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 对称、平衡、重复、群化等形式,以及带有较强韵律感的渐变、发射等构成方法。其二为打破常规的美,例如: 对比、特异、夸张、变形等。

一般有以下法则:

(1) 条理与反复

条理是把复杂多样的现象,按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甚至可以达到“程式化”的高度,表现出整齐的美。反复则是同一图形有序重复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节奏美,如二方联系、四方联系等重复构成装饰,具有整齐单纯与鲜明装饰美的效果。如图4-5所示。

图4-5 条理与反复平面构成实例

(2) 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以中心轴为基线,形成对应的两部分,左与右,或上与下为同形同量的形式。表现力的均衡,是同形、同量的组合。如线对称,中心对称等。平衡是以异形同量的组合,只在中轴线两边保持一种力量的平衡,呈现出一种等量不等形的配置。是造型的要素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的平衡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在构成设计中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图像的形状、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不同而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如图4-6所示。

图4-6 对称与平衡平面构成实例

(3)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对抗的因素,个性鲜明化,是取得变化的重要手段,使形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产生强烈的刺激力和表现力。对比在任何艺术形式中都最为常见,形式也最为多样,比如: 1) 形的对比: 大小、方圆曲直、长短、粗细、凹凸等。2) 质的对比: 精细、粗糙,透明、不透明等。3) 感觉对比: 动与静、刚与柔、活泼与严肃等。4) 空间对比。5) 明暗对比。等等。

调和是指强调共同性因素,使对比双方减弱差异并趋于协调,使对比双方过渡综合协调作用,双方彼此接近,产生单纯和统一感。如图4-7所示。

图4-7 对比与调和平面构成实例

(4) 比例与尺度

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及单位之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如: 黄金分割平方根的分割等。如图4-8所示。

(5) 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来主要是指音乐的轻重缓急,但是其实平面设计中也具有节奏视觉效果。比如,重复、规律的间隔,自然界、人类的各种活动。韵律是节奏重复或反复时,赋予长短、高低、起伏、大小、方向、转折、重叠等变化因素就能产生韵律感。

节奏与韵律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有规则地递减或递增,并具有一定阶段性的变化,造成富有律动感的形象。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为渐变构成: 大小和间隔渐变、方向渐变等,如海螺生长结构、水文运动等。其二是发射构成: 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自然界盛开的花朵就属于发射的形状。如图4-9所示。

5. 基本形按照形式美法则下的平面构成

(1) 重复

图4-8 比例与尺度平面构成实例

图4-9 节奏与韵律平面构成实例

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联系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其特征是形象的连续性。重复骨骼关键在于: 1) 基本形; 2) 网格 (骨骼); 3) 排列方法。如图4-10所示。

(2) 基本形变形后群集

基本形变形后群集是指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基本形可以多次变形,然后再以群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在方向上多次扭转。这种方法是经常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常用手法。一般可以有三种表现方式: 同形 (基本形) 异构 (变形) 群集 (群体集中) 法,异形 (基本形的主体不变,但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形体) 同构群集法,异形异构群集法。如图4-11~图4-13所示。

图4-10 基本形重复的平面构成实例

图4-11 同形 (基本形) 异构 (变形) 群集 (群体集中) 法

(3) 基本形变异后 (近似) 重复

相比较而言,在使用近似时,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否适当。近似,应先考虑形态方面,然后考虑其大小、色彩、肌理等诸方面因素。如图4-14所示。

(4) 基本形渐变

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从而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 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中。2) 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3) 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如图4-15所示。

(5) 发射与密集

发射是从内向外,而密集可以是从外向内,两者都有发射汇聚的视觉倾向。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这种构图方式经常在广场设计中使用。如图4-16所示。

图4-12 异形 (基本形的主体不变,但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形体) 同构群集法

图4-13 异形异构群集法

图4-14 基本形重复的平面构成实例

图4-15 基本形渐变的平面构成实例

图4-16 发散和密集的平面构成实例

以上是平面构成的课堂讲授内容,是整个平面构成实验教学的重点,但是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和进一步深化的学习。限于篇幅,我们不能继续详述平面构成的其他内容。

6. 构成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联

之所以练习平面构成,通过理论的学习,同学们应该感受到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的组合方法、美学原则,其中任何一条都是我们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这些方法合理灵活地运用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创作中非常有效,尤其对于初学者,本身积累不足,这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以下列举实例说明。如图4-17~图4-20所示。

4-17 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俞清源设计绘制 利用了构成基本形的组合方法

图4-18 (同图4-17)

图4-19 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行知蔡曦设计绘制 利用平面构成的形进行内容填充

图4-20 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张璐璐设计绘制 利用平面构成的形进行内容填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