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年不绝的壮族铜鼓习俗

千年不绝的壮族铜鼓习俗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其中以壮族铜鼓文化最为普遍、最为广泛。壮族,是使用铜鼓历史最为绵长的一个民族,不仅拥有各种类型的铜鼓,而且是目前拥有传世铜鼓最多的民族。目前,在红水河流域的一个壮族村子,铸造铜鼓技术已经得到恢复。如东兰县长江乡一带在春节敲击铜鼓祈年时,未出嫁的壮族姑娘配

千年不绝的壮族铜鼓习俗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生活在红水河流域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四川邛都,向东传入贵州和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泰国。如今,铜鼓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只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成为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化石”。就目前所知,保留铜鼓文化“活化石”的地区有两大块,一块是中国南部贵州黔南和广西桂西北接壤的红水河流域地区,这个地区往南延伸到云南的文山、红河地区和越南西北部山区;另一块是中南半岛西北部,以缅甸东部掸邦高原与老挝、泰国交界的山区为中心,往北伸入中国云南南部边境。目前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贵州黔南和广西桂西北接壤的红水河流域地区:天峨、南丹、凤山、东兰县以及巴马、大化、都安三个瑶族自治县,是保留铜鼓文化“活化石”最丰富的地区。其中以壮族铜鼓文化最为普遍、最为广泛。壮族,是使用铜鼓历史最为绵长的一个民族,不仅拥有各种类型的铜鼓,而且是目前拥有传世铜鼓最多的民族。句町铜鼓、骆越铜鼓、僚人铜鼓、乌浒俚人铜鼓……无不反映出壮民族的历史脚印,体现着壮民族的杰出智慧。

铜鼓形似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主要是用铜和少量的锡、铅等金属铸造,通体均匀,厚二分多。铜鼓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100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公斤至数百公斤,体形凝重,图案精致;鼓面中心皆有太阳光纹的浮雕;鼓边塑蛙、骑士、牛拉橇等立体装饰;鼓身遍有虫、鱼、花草、钱币等浮雕围绕,丰富多彩。如此高超的铸造技艺,源于何地?考古学家认为,要确定铜鼓的首创者,必须先找到铜鼓的发源地。他们认为,铜鼓的起源地,应该具备早期铜鼓出现多,青铜技术足以铸造铜鼓两个条件。根据这两个条件,专家们认为铜鼓起源于古代的濮水地区,濮人是铜鼓的首创者。濮水,即现代云南的滇池以西、洱海以东、元江以北、金沙江以南的礼社江。濮水地区位于云南中部,是早期铜鼓发生最集中的地方。从17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元谋县)、4000~3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稻作村落遗址(元谋县的大墩子、宾川县的白羊村)和3100年前铜石并用的村落遗址(剑川县海门口)考古资料看,云南中部地区很早就有人类生活,并且开采了铜矿、使用了铜器。楚雄祥云古墓出土的青铜器表明,此地区使用铜器的时代很早,到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足以铸造巨大而复杂的铜棺和铜鼓。《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云南中部出铜、产锡技术,在西汉以前就很著名。现代地质部门调查显示,此地区的铜矿藏量丰富。大量的青铜原料为铜鼓的铸造创造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考古发掘证明,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壮族先民已经拥有了青铜冶炼技术。在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已经有关于壮族先民寻找铜矿、炼铜和铸造铜鼓的描述。实际上,在明清时期,红水河流域一带壮族民间还有铜鼓铸造活动,只是,和北流型、灵山型铜鼓一样,达到鼎盛之后突然消失。鸦片战争以后,壮族地区铜鼓铸造工艺似乎在一夜之间蒸发了。

目前,在红水河流域的一个壮族村子,铸造铜鼓技术已经得到恢复。2006年6月,“广西文化舟”活动组委会在北京将一面直径110厘米、高60厘米、重量约120公斤的大铜鼓作为礼物赠送给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该铜鼓的铸造者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朝镇壮族农民。花纹、外观、金属比例、音色等均与传统铜鼓无异,是迄今为止按民间传统工艺铸造的可用于演奏的最大的铜鼓。

铜鼓从铜釜演化而成,本是生活炊具,后发展成乐器、神器。铜鼓的用途随着历史的演变也由单一发展到立体。集娱乐、祭祀、神器等功能为一体。在壮族广大农村中,凡传统节日、庆祝集会及婚嫁喜庆,都还有敲铜鼓跳舞的习俗。如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每当农闲之时,相邻各村的农民仍聚集在村郊的山头赛铜鼓。每当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某一村寨的青年打一阵铜鼓之后,集合几个人,带足干粮,将铜鼓背上附近山坡,搭好鼓架,挂起铜鼓敲打。铜鼓声传向四面八方,邻村的男女青年闻声而至,找一个合适的坡顶,共同搭一个鼓棚,协商铜鼓比赛。附近村寨,凡有铜鼓的人家都把铜鼓背上山来。每村各选出4面,公对公,母对母,按顺序轮番敲奏,每面铜鼓配3名鼓手,轮换敲打和休息,使鼓声保持持续不断。打鼓有固定节律,按“七三七”“七单七双”“闹斑鸠”“倒穿行”“小姐妹”等节律打下去。如果一方乱打或打错,就算失败,取消比赛资格。鼓声清脆响亮,打得久,打得动听,就算赢;鼓声哑了,或者铜鼓裂了,就算输。其他青年男女一边看赛鼓,一边唱山歌。在东兰、凤山、巴马一带的壮族村寨还流行自娱性的铜鼓舞。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将寨里的铜鼓集中到比较平旷的场地上,按铜鼓的大小次序,排列出一定的“音阶”,由一个熟知铜鼓音阶和声律的老鼓手敲着锣指挥,鼓手们一人一鼓,按照统一的指挥,敲出各自的鼓点,与其他的铜鼓配合,形成特有的节奏和旋律。跳舞者穿着节日的盛装,应声起舞。舞蹈的内容一般有“开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迎春”六个部分。鼓声传闻十数里之外,其他村寨的人听到鼓声,也集合男女老少抬着铜鼓来助兴,有的村寨与村寨之间展开比赛。表演性的铜鼓舞原是祭神的舞蹈,它用各种舞蹈动作来满足神的欲望,以祈求神的护佑。

红水河流域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等县的壮族有一个隆重的青蛙节,是赛神祈丰收的节日。过青蛙节的时候,凡有铜鼓的村寨必用铜鼓,从旧历正月初一开始找青蛙,然后抬着青蛙棺材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唱歌祈祷,到最后葬青蛙都要打铜鼓。特别是葬青蛙那一天,早餐后,青年们就扛着铜鼓到附近的高坡上敲打,用铜鼓声报告天庭,也向世人宣布,今天要葬青蛙了。附近村寨的人听到铜鼓声都会成群结队地赶来为青蛙送葬。葬了青蛙之后,又打铜鼓狂欢跳舞。

由于相信铜鼓有神,红水河流域有些民族认为以自己的身体和身上装饰的某种物件在特定的场合与铜鼓接触,就可以获得神的佑护。如东兰县长江乡一带在春节敲击铜鼓祈年时,未出嫁的壮族姑娘配戴着银簪连同自己的发辫一起往铜鼓上甩打,然后把银簪拔下来,送给在场的意中人。等到成婚之日,丈夫将此银簪奉还妻子,可望夫妻百年偕老。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一带的壮族男女在新春击铜鼓祈年时,也常以银簪叩击铜鼓,一旦物色到对象,即将银簪作为定情物,送给心上人。

壮族铜鼓文化与稻作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铜鼓上最普遍、最广泛的纹饰是青蛙的塑像。青蛙是铜鼓的象征,不少民族把铜鼓直接叫蛙鼓。稻作农耕民族崇拜青蛙,他们相信青蛙能与天上沟通,给他们带来雨水,因为往往是青蛙叫,雨就来到。因而铜鼓与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铜鼓的使用以及其相关的艺术形态,都植根于特定地理环境中的稻作农耕文化。(www.xing528.com)

壮族铜鼓艺术类型多样,铜鼓主要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这八种类型。铜鼓上主要有青蛙、乘骑、牛橇、马、牛、鸟、龟等立体造型装饰。铜鼓上的画像艺术主要包括自然物体、动物形象、人体动作等;纹样主要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羽人舞蹈等。铜鼓上的几何纹样主要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等。

壮族在铜鼓艺术表演上表现出杰出的才能。东兰县壮族表演性的铜鼓舞用7人表演。这7人的分工是:铜鼓手4人,皮鼓手1人,伴舞2人。舞场后两边立杆,两杆之间横架一条长竹木,用绳子将铜鼓悬挂其上。铜鼓四面,分公母,二公二母,相间排列。鼓面朝向观众,鼓与鼓之间相隔约1米。皮鼓摆在铜鼓的正前方,距离铜鼓约3米。开始,先由铜鼓手上场,各自站在要打的铜鼓左边,右半侧身向观众,右手持鼓槌击鼓面,左手执小棍打鼓腰。公鼓先打,母鼓随后,形成鼓点|:都当冬达:|,反复数遍后,开始加花点,一对公母与另一对公母前后交叉,闹场一阵。接着皮鼓手上场,一边打鼓,一边舞蹈。这时的鼓点节奏平缓。皮鼓手舞一阵后,伴舞者上场,一人持雨帽起舞,一人扛竹梆敲打。自此时起,鼓点越来越急,舞蹈越跳越激烈。皮鼓手是这个舞蹈中的中心人物,按照铜鼓奏出的节拍,一边打,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打皮鼓的动作有正面打,侧身打,抬腿打,翻身打,转身打;有时打鼓心,有时打鼓边,有时两根鼓槌互相击打,动作变化快速而有力。手持雨帽的舞者和肩扛竹梆的舞者跟着鼓点起舞。持雨帽的舞者,忽儿给皮鼓手扇风,忽儿表演播种、插秧等动作,忽儿将雨帽伸到皮鼓面上和皮鼓手头上,有的甚至表演男女交媾的手势,动作诙谐风趣。扛竹梆的舞者,左肩扛着竹梆,右手执木棒不停敲击,忽儿蹲下,忽儿跃起,表演追赶鸟兽、保卫农作物的动作。接着,击鼓者、持雨帽者、扛竹梆者,一起圆场起舞,鼓声越敲越急,气氛越演越热烈。

壮族铜鼓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中原地区青铜时代的铜鼎与红水河流域各民族使用的铜鼓,都是由新石器时代的陶釜演变而成。然而,鼎在失去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便变成了历史文物,铜鼓则在失去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回到了民众中,至今仍在民间使用,是活着的文化。铜鼓文化起到确认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的民族及其所有的社区文化特性的作用,成为这些民族和社区文化的象征及其成员灵感和文化间交流的源泉,也成为凝聚这些民族和各社区的重要方式,并且在今天这些社区的文化及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铜鼓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的民族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体现了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环境而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是一部不成文的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并使各民族通过铜鼓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意识,对特定民族文化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作为铜鼓文化物质载体的铜鼓,现存传世数量越来越少;而作为铜鼓背后深厚的铜鼓习俗与文化,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由于民间现在使用的铜鼓都是一百多年甚至数百年前传承下来的,一代代人的不断敲打,使得不少铜鼓已经破裂甚至破碎,不能再敲打;同时,又因为锛造工艺的长期失传,铸造技术又不能普遍推广,没有新的铜鼓及时补充,长此以往,数十年之后,铜鼓会越来越少,铜鼓习俗和铜鼓文化也将会濒临消亡境地。铜鼓文化能够保存至今,与各族群众视铜鼓为“神器”,即铜鼓是一种神物,可以酬神驱鬼、祛灾纳福,因而将它们视为镇寨之重器、传家之至宝有关。如今,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有一些人已不再崇拜铜鼓,而只把它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当今娱乐方式的多样性,更是给铜鼓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大的危机。

原载《超越·崛起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品牌范例》(2007年3月)

作者:廖明君 蒋廷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