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SWOT分析法指导美国研究生申请成功!

SWOT分析法指导美国研究生申请成功!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我们将使用SWOT模型对自己作进一步分析。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申请策略的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析申请环境因素运用我们前面介绍的6W1H和六点个人认识,分析出申请人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制定申请策略在完成申请内外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申请策略。下面我们来看看SWOT分析法到底是如何运用的。这种SWOT分析表面上是一些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

SWOT分析法指导美国研究生申请成功!

下面我们将使用SWOT模型对自己作进一步分析。此外,您还可以先确定一下自己有哪些比较好的竞争策略,然后再作决定。您可以仔细研究我们案例分析中的例子,从中找出与自己有相似性和可比性的例子来研究。这方面我们在后面的案例分析中会做更加详尽的描述与讲解。在这里我们想强调一下准确的定位一定要和非常具体的目标市场需求相吻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SWOT分析法是竞争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SWOT申请分析,就是将与申请者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

这种研究方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的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而SWOT分析法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这个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规划或对策。

进行申请策略的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分析申请环境因素➤➤

运用我们前面介绍的6W1H和六点个人认识,分析出申请人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

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即:

图表10 SWOT分析

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申请者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长期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制定申请策略➤➤

在完成申请内外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申请策略。制定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适合申请者,并且针对不同学校的可选择对策。这些对策包括:

可见,WT对策是一种最为悲观的对策,是处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对策;WO对策和ST对策是一种苦乐参半的对策,是处在一般情况下采取的对策;SO对策是一种最理想的对策,是处在最为顺畅的情况下十分乐于采取的对策,牛人往往是在这个方面比较突出。

申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具体情况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分析结果所形成的对策都与申请中所处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先划分一定的时间段分别进行SWOT分析,最后对申请各个阶段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并进行整个时间段的SWOT矩阵分析。这样,有助于分析的结果更加精确。比如,套磁的时候有相应的SWOT分析,选校的时候也有相应的SWOT分析,而且他们的结合,会使写PS的时候SWOT分析更加有效。

我们的案例分析将采用这种简洁而又不失对关键细节把握的方法来做。这样我们通过感性分析与客观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的统一,加上数据分析,将会使每一个人的情况真实而准确地表现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SWOT分析法到底是如何运用的。

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将使用SWOT模型对自己作进一步分析。此外,您还可以先确定一下自己有哪些比较好的竞争策略,然后再作决定。

*填写说明:没有的请填N/A

SWOT一般分析➤➤

这是SWOT比较初级的用法(一般在商学院本科使用)

■Brainstorm一系列S, W,O&T的问题

■区分他们优先次序

■整合利用S, W,O&T

MiniMax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用法叫作“最多最小”法(MiniMax SWOT分析)

■如何最大化优势同时最小化劣势?

■如何最大化机遇同时最小化挑战?

这种SWOT分析表面上是一些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它包括可能性和重要性矩阵。在下面的表格中,灰色的格子和初级的SWOT一样,是S.W.O&T的分析。但是在白色的格子,就是非常重要的相互关系。

下面我们用刘驰的申请作为范例来看看MiniMax SWOT分析。

下面是请刘驰同学具体谈谈如何弥补他的几个Weakness,并对申请策略做了一个总结:

我不知道GPA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我在申请过程中的核心策略就是尽力突出自己作为本科生的科研优势,并没有想到要用我的科研优势去弥补什么。我的GRE、TOEFL和GPA都很低,GRE还考了两次,弥补自己分数不足的过程就是强调自己科研经历的过程。武汉大学名气不大,尤其是电子方面,唯有突出个人的优秀,这也是强调自己科研的过程。

至于具体的做法,首先在申请材料中突出科研。我的PS是以研究经历为主线的,按时间顺序叙述我在做的每一个课题过程中的表现、心得、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然后写了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和众多大师级人物一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在整个PS中,科研和会议的内容占到了80%左右的篇幅。CV中也用了大概80%的篇幅介绍我具体研究课题的内容和三篇publication的简要说明。推荐信都是和我一起做过课题的老师写的,内容也都是称赞我在科研过程中的出色表现。申请材料中再附上三篇摘要,使得所有申请材料都在突出一个主题,就是我的科研能力很强。其次在和教授的Email中也要突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多和教授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弥补弱点的方法不尽相同,我根据个人情况采用强调科研能力,弱化考试分数的策略。申请结果证明这个策略不是很成功,到目前为止只有JHU和TAMU两个Offer,其他学校连Admission都没有,都是拒信。这可能跟我考试分数低以及转专业申请,没有生物医学背景有关。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很难定位。因为我在考试分数上比较低,在科研方面很强,这就看对方学校的偏好了。有的教授喜欢成绩好的,他们就不会选我,有的教授喜欢科研背景较强的,就会给我Offer。但是本科生有我这样的科研背景不是很多,所以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至于定位,我在前50名申请了近10所,除了2个Offer,1个Pending,其余都是拒信,感觉在这个段申请得有点多了。50~100名申请了4所,一封拒信,其余3个都是Pending。

我的背景是优点和弱点都很明显,就看教授看重哪方面了。我总是自信会有教授欣赏我的背景的,虽然这样的教授不一定很多。可以说今年的申请是很冒险的,前50名申请得太多了。

我想着重谈谈TAMU的申请过程。我不是学物理的,也没考Sub,我做过激光干涉和高空大气方面的研究。TAMU的教授是做海洋光学的,跟我的研究背景不相干,但是以前用到的方法都会在TAMU使用上。他很快就让我申TAMU物理系,不用交申请费,不用考SUB。给我的奖学金也奇多。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注重分数(我没考Sub,更别提分数了),很看中科研背景的教授。我不知道这样的教授有多少,但是既然有这样的教授存在,就为我们设法弥补考分不足提供了一种选择。

作者点评

刘驰的成功靠的是实力,绝对不仅仅是运气。从我们和他的多次交流中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他的成功给普通高校而且成绩一般的同学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即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困难的同时,还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出奇制胜。而当你能够找到非常独特、有效的方法来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你的个人定位也就会变得容易。

刘驰的成功除了他准确的个人定位以及确立独特的竞争策略(申请交叉学科)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与教授的套磁。他主动出击,讲究策略,对教授没有死缠滥打,而是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不愠不火的方式。这种成功的交流本身就体现了他的底蕴。我们和他的接触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给予他策略指导的同时,我们也深深地被他的执着与人格魅力所打动。在我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刘驰不但进行了非常有体系的套磁,还科学地将信息分类,广泛撒网、重点捕捞,堪称经典之作。(顺便插一个花絮:

据刘驰讲,他的一个朋友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的女生,套磁比我们还高超,套了个美国名校的教授(男的),不但圣诞节给她寄卡,过春节还给她送了压岁钱(中国习俗他也学会了!)。)

此外,关于套磁的作用和必要性,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要结合自己所申请学校的专业、学位和时间情况见机行事。

策略制定两大基本原则

NAIL YOUR APPLICATION目标式申请➤➤

申请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细分目标市场的需求,还要具体到某一个实验室的某一个教授的某一个研究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

U.S.P策略➤➤

不管你个人定位后是什么结果,只要决定了申请,你的申请策略就一定要有卖点,也就是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实际上,U.S.P是营销创意的一个有效的思考工具,由此产生了不少不可一世的“Big Idea”。就拿互联网来讲,很多网站效益不佳就是因为没有独特性,千篇一律都是一个模样。

申请策略的U.S.P具有如下特点:

■每一部分的申请材料必须向Admission Committee陈述一个主张:“录取我你们会得到这种具体的好处”。

■这种主张必须是独特的,是其他竞争者不会或者不能提出的。既可以是你人生经历的独特性,也可以是学校这一特定研究领域一般不会有的研究背景。

■这一主张一定要强有力地打动Admission Committee,吸引他们给你奖学金。这一主张可以在申请材料的不同部分出现,以形成呼应,比如你的一封推荐信夸赞你的数学能力,你又单独附上一张数学相关科目的成绩单加以证实;也可以在申请过程的不同阶段出现,加深印象,比如递交的Statement of Purpose中提及你出色的口语,Interview中又进一步表现给别人看。

■从一个笨方法来看,如果你不把自己和别人有效地区别开来,那么如果你和别人背景一样,录取委员会凭什么来录取你呢?只有抓阄了,哈哈^_^!即便是你身上有很多优点,如果你的优点和你的有效竞争者大同小异(这里暂不考虑做分母的申请者,有效竞争者指真正有可能对你造成威胁的人),那么就和大家都没有这个优点一样了。

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多态均衡的故事:

蛐蛐求偶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引吭高歌,我们称之为“歌唱型”选手,这是这种蟋蟀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有些会在别人约会处拦路抢劫,夺走新娘,我们称之为“程咬金型”选手,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抢”。假设有的蛐蛐又会唱歌又会抢,那么他们的竞争力无疑会加强。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蟋蟀不知道两种方法并用,只有一小部分的才会,所以才会获益。但是如果全部蟋蟀都双管齐下,那么又和只有一种方法,甚至和没有方法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你要Unique。

研究生与本科生策略的差异(www.xing528.com)

一般来讲,国内的研究生申请和本科生申请相比有很多优势。那么研究生到底应该怎么有效地利用这些优势,本科生又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申请策略呢?

首先我们请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李柏阳谈谈研究生申请。

李柏阳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研究生,男

Offer from Caltech in EE

申请经验谈

回顾自己的申请过程,我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对我的申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课题研究,我在专业和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4篇被EI收录,并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工作和成绩在申请过程中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申请的优势在于能够突出自己的课题科研成果,如果与教授的研究方向和近期课题方向比较切合,则较容易取得offer。而本科生申请,需要突出的是自己的GPA和GRE、TOEFL成绩以及其他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因为本科生还未进入课题科研工作,所以一般来说没有论文等学术上的成果,申请时就要多展示自己的课程学习、未来学术的潜力和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果当初我本科申请,我觉得就算能拿到美国学校的offer,也最多是排名100左右的一般的学校。因为我本科的GPA一般,GRE(318)和TOEFL(101)的成绩也一般,所以很难有什么突出的优势。研究生申请对我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

我们系今年本科申请的师弟师妹中,拿到名校offer的应该说还没有。拿到一般学校offer的有几个。和他们比较起来,我觉得我的优势就在于经过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我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使得我在同时申请的本系同学中间脱颖而出。

个人定位

适当的个人定位对于自己的申请很有帮助。定位恰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一番分析,我将自己定位成具有专业背景和数学功底的研究生。在申请过程中我重点突出了这两方面。

首先,我突出了自己在专业上和学术上的背景优势。我研究生期间的课题方向是集成光

学和光纤通信器件。和课题方向相近的学科和方向包括光学、电磁学、光电子学、半导体器件等。而我所在的系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所以我基本上都申请的是EE下面的Optics, Optoelectronics, Devices等具体方向。

其次,我突出了自己在数学基础上的优势。在PS里,我强调了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并获得一等奖的事情。在CV里,我也提及了高中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的事情,虽然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只是想说明我有着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而这对于和信息科学相关的学科和科研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而信息的处理、分析和传输离不开数学方法和数学工具的应用。

最后,我取得了Caltech的EE的offer,未来导师的主攻方向是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相关的方向还有Electromagnetics, Optics, Optoelectronics, Devices, Image and vision等,这与我对自己申请结果的设想基本一致。同时我也被其他不少学校拒了。申请结果表明我的个人定位还是比较合适的,我对取得的offer也很满意。所以我认为合适的个人定位对于申请有很大的帮助,能给自己的申请理出一个好的头绪。

作者点评

这里就涉及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如果李柏杨本科直接申请,即便是去了美国,那么从一所一般的学校拿到了Master's degree后再申请,恐怕也只能去一所前50的学校,而且还会因为本科、研究生延续性较差,研究方向变化、不理想等因素影响到申请结果,最后也很难拿到加州理工的offer。所以说,走得快不如走得稳。请看下图,这是我们关于他的两种选择所画的曲线图。实践证明,他勇于放弃、卧薪尝胆,选择了最优化的long-term设计。

机会成本比较

下面,我们请北大的本科毕业生章一鸣结合个人情况、自己的专业、所在学校,谈谈研究生申请与本科申请的区别,并对比一下自己申请和同系的师哥师姐申请的差异,他是如何与他们竞争的。

章一鸣

北京大学物理学本科生,男

Offer from Harvard in Physics

北大物理系每年出国比例(拿到offer,不算签证)大约是本科生1/3,研究生2/3。表面上看起来研究生占很大的优势,其实不尽然。本科生只要策略正确,完全可以将劣势化为优势。

研究生的优势在于其研究经历,对其研究领域比较了解,并且一般都有发表论文。如果不是特别牛的本科生,是很难在这方面和研究生相比的。但正因为研究生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研究生的申请方向一般是比较固定的。而本科生在申请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完全可以申请不同的方向。

一般学校发offer有几个必要条件:第一是你应该在众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至少应该看上去非常优秀。但是本科生由于研究成果一般不多甚至没有,在缺乏experiences的时候,应该在自己的PS、RL中突出自己的potential。对于一些超级牛校而言,比如Harvard、Princeton等,甚至相对而言更看重申请者的潜力;第二是你申请的方向是否符合该学校的“胃口”,即他们正好需要招这方面的人才。这就应该多看看院系网上动态,了解该系当前研究热点,如果有内部人员的透露那是再好不过了;第三是申请学校的该专业对本系学生友好的程度。申请者应该在申请之前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如看BBS上的前人总结、向师兄师姐打听等。比如Caltech、MIT的MSE对北大物理系就比Physics更为友好,这两个学校的物理系近两三年没要一个我们系的学生,而今年有人同时申请到了他们的MSE。还有就是各个学校的招生还有各自的特点,比如UCSB喜爱口语好的中国学生,UIUC比较看重英语成绩和GPA。你如果可以将自己的优势与学校的招生特点符合起来,自然会有更大的优势。

因此,本科生由于其本科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基础课程,申请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灵活地选择申请对象,而研究生反而因为履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容易使申请有所局限。

当然,本科生为了在与研究生竞争的过程中取得自己的优势,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如需要更为广泛地信息搜集,需要根据不同的申请方向写数个版本的PS、RL。特别是在准备推荐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申请方向挑选写推荐信的老师,比如要申请Condensed Matter,应该请讲授固体物理、低温物理的老师写推荐信;要申请Theoretical Physics,应该请讲授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的老师写推荐信等。最后要注意的是,你所准备的材料一定要让申请学校认为你是真的适合该专业方向的学习,而非投机取巧看哪个专业好申请就申请哪个专业方向。

作者点评

本科生申请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乏研究经验,没有专一的方向。因此很多人就认为本科生申请应该用“霰弹枪”,不要确定申请的小方向,申请Physics就是Physics,既包括Condensed Matter又包括Theoretical Physics等各个小方向。其实不然,这样大面积地撒网如何突出你的潜力呢?

至于选取那个方向要看你自己的背景还要兴趣,绝对不要因为往年的形势选择方向或者学校。这种情况往往是冷门变大热门。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Maryland的朱斌对研究生申请的看法。

朱斌

东南大学研究生,男

Offer from Maryland in Medical Imaging

关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申请的区别,可能因人、因校而异,与上面章一鸣的看法相反,我倒是觉得本科生申请出国比研究生有利。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我身边来看,我们专业本科生出去的比例和研究生相当,甚至多于研究生。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下一届本科生中有不少人在本科毕业的时候拿到了offer,而且很多人的学校还不错(其中包括Michigan、Purdue这样的好学校)。而我们专业今年的情况看似研究生比本科生拿到的offer多,但是从拿到offer者和申请者比例来看,研究生和本科生差不多,而且一个本科MM拿到了三个不错学校的offer,研究生差不多都是只拿到了一个offer。所以从这些事实来看,研究生的申请未必就一定比本科生有优势。那么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本科生的优势。正如章一鸣所说,本科生可塑性强,这就好比某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往往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而不愿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一样。很多学校看重的是基础,是潜力,因为随着专业的跨学科性越来越突出,真正所谓的完全对口只会越来越少。而本科生知识面比较广,专业学习涉及的领域较多,虽然没有研究生学的那么深入,但却有较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对于这样的学生,许多学校还是欢迎的。本科生的可塑性可以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习涉及的相关领域等看出来。这是其一,其二便是我说到的潜力,这点章一鸣在文章中谈到了,但我个人觉得,所谓的潜力还是主要通过学习成绩来表达的,也就是众所周知的GT、GPA。首先以我的师妹为例,她的GPA、GT成绩都非常出色,每项分数都很高,这是她的闪光点,而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了(就我知道的而言,她没有怎么套磁,有一篇第四作者的国内一般杂志,推荐信、PS、RESUME写的也是中规中矩)。当然,如果你本科就有牛论文,或得过国际级的奖励,或有过人的经历,比如专利、牛公司兼职等。这当然也是潜力的体现,它能够弥补学习成绩的不足,如果学习成绩也非常出色,那无疑是锦上添花,不出意外,一定能拿到offer。

2.研究生的优势。显然是研究经验,由于比本科生多学几年,对专业的认知和研究都应该比本科生更深。按照常理来讲,如果和本科生同时申请某个专业,应该是研究生优势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更适合与你的研究方向与美国老板的研究方向非常一致的情况下,这种情形下,研究经验意味着你可以很快上手。然而,对于我前面说的那种专业面较广的情况,研究生的优势就很难说了。因为如果专业不是非常对口,那么你可能还要花时间来改变和适应,由于学得比较深入,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适应能力自然不如本科生。这时候,国外老板往往更愿意招收一个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强的本科生。

针对上面我的分析,我想给出我个人关于申请的建议。下面分别针对本科和研究生而言。

1.对于本科生,我认为首要的便是要有出色的学科成绩,这里包括GPA和GT。许多人认为花时间在考试上有些得不偿失,可是就我身边许多本科生的例子来看,学习成绩还是最重要的。有人觉得本科生要多做些研究,其实,你把本科的各门功课都学学好,为将来的研究打好基础,就已经很不错了。在你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发表一些有价值的论文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实站在一个外国教授的角度想想,如果一个本科学生各项学科成绩都不错,还有另外一个学生,成绩平平,虽然他可能有一些论文,但只要这些论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品,教授还是喜欢前者的。至少前者看起来更可信。对于后者,教授也许会想,这个学生虽然做了研究,也发了不少论文,可是为什么他的学科成绩却不理想呢?这些研究是不是有水分呢?(老外招的中国学生多了,对中国的一些国情、学情还是有所了解的)。除非是像陈景润那样的偏才,数学造诣极深,其他方面却很一般,可是我们身边又有几个真正的陈景润呢?

2.对于研究生,当然是要多出些研究成果。和本科生不同的是,你的GPA、GT的影响力会不如他们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即使一个研究生本科的GPA很高,而研究生阶段却没有什么较好的研究成果来表现自己,那么你会给外国教授一种退步的感觉。其次,如果你本身本科GPA就不是很好,那就更不用说了。正是基于这一点,研究生应该多做些科研。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怎么提高呢?如果你想出国,那你应该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说,其一,你要善于找到和你的研究对口的学校和教授,只有这样你才能有的放矢,你的申请以及后来的套磁才会有针对性,教授才会觉得有共鸣。至于怎么找,互联网、师兄师姐……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吧。其二,你可以针对国外的教授、学校的研究方向,来调整自己的研究内容。有人也许觉得这个不可行,其实很简单。我想大多数研究生在开题之前,导师总会让你做一些调研,查查你将要进行研究的领域有哪些热点、发展现状是什么。那么ok,你就去查,去国外的学校查,看看国外老板的论文,然后把你的调研结果总结一下反映给导师,然后再开题……这不就是我说的第二点吗?

转学申请策略

一般来讲,本科转学申请既不同于本科新生申请,也不同于本书大篇幅讨论的研究生申请。但近年来,本科转学申请量快速增长,一方面归结于国内传统的高考一考定终身,很难有机会在国内大学期间转专业或修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特定专业;另一方面,美国众多优秀的大学和先进成熟的各类学科可以自由灵活地选择,从而满足了这部分有转学意向同学的需求。

转学申请中要格外注意在校GPA和TOEFL语言成绩,以及转学目标专业的匹配度等,往往转学后会有一定的学分损失(中美课程的差异决定部分中方课程不被美国认可),建议学生申请前认真研究美国学校和相关专业的开设再做具体转学申请工作的准备。

此外,转学申请常常会要求提供课程描述,需要申请人提早着手准备。

转学相关案例,可参考http://www.focusedu.cn/。

跨专业申请策略

跨专业申请要比本科申请本专业困难大得多,但是你只要做到一点,就是在跨专业的时候你要明确地说明你为什么要跨专业,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你的本科对这个专业的准备、你现在对该专业的研究以及这个专业对你以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注意一定要在个人陈述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美国转专业要比在国内相对容易,尤其是已经在读的学生或是拿到一个美国学位的学生。常见的跨专业申请需要强调以下一点或几点:

■相关学术背景。如物理系、电子工程转计算机,数学系转经济学相对容易,是因为很多专业背景、专业课重叠。类似的还有医学转生物学等。

■交叉学科。如Biostatistics、MedicalPhysics、MSE、Biochemistry、ChemicalEngineering。

■强烈兴趣。

■相关领域研究或实践背景。

注意一定要在个人陈述中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英语专业学生可改学:语言学、社会工作,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传媒学和MBA(如有工作经验)等。其中教育学和社会工作所需的GRE和TOEFL分最低,一般GRE310/TOEFL90即可去排名中等的学校,但考教育学博士大多专业要求申请者先有Master学位,而且奖学金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