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融合: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融合: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创新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准则和伦理原则是专业助人者必须严格遵循的,这也是社会工作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职业的重要因素。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的资格准入要求。社会工作机构对于帮助我们识别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从事专职助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一定是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而社会工作机构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工作提供各种保障并施加一定影响。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的独立性间的矛盾。

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融合:核心价值观与理论创新

(一)社会工作者

1.社会工作者的人群范围与特点

根据以上界定,不是随便一个为他人服务的人都可以称为“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有特定的人群范围与特点。

(1)社会工作者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为了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很多大学都专门开设了社会工作学院,建立了社会工作系,学生可以在大学接受专业的社会知识教育,掌握社会专业知识及专业技巧,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因此社会工作者是具有专业助人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2)社会工作者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机构中专门以助人为自身职业的人,是受薪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慈善人士是有区别的,也区别于心理医生特殊教育教师等机构工作人员。

(3)社会工作者要认同并严格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和职业伦理。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准则和伦理原则是专业助人者必须严格遵循的,这也是社会工作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职业的重要因素。

(4)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的资格准入要求。要想获得社会工作者的从业资格,需要一定的专业学习经历,并按照所属国家和地区的证照管理制度进行申请。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证照制度略有不同。

2.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机构的关系

社会工作机构是专门的社会工作组织,它为社会工作提供指导思想、信念、目标,确定社会工作的方向和服务内容,培训和调配工作人员,调动各种资源,组织社会工作活动。

(1)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意义。社会工作机构对于帮助我们识别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有着重要意义。严格意义上,只有在一定社会工作机构中进行专职助人工作的人员才可以称为社会工作者。可以说,从事专职助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一定是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而社会工作机构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工作提供各种保障并施加一定影响。

首先,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者进行管理和物质支持,社会工作者则以机构为依托,与服务对象(案主)一起工作,协助服务对象改变态度、观念或行为,以解决问题。

其次,社会工作机构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的限定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务产生影响,即使工作者的工作领域更加专业化,又可能使社会工作者很难按服务对象的需要为其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

最后,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规程往往确定了谁被授权与服务对象在机构中互动、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这种方法将提供什么资源用于帮助服务对象,这些工作规程影响着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2)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的独立性间的矛盾。社会工作机构的目标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工作者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期望,而社会工作机构的效能则决定着社会工作者实现社会期望的程度。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载体,为其提供各种工作资源、条件;但是从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自助”价值、伦理角度看,社会工作机构的各种限制性规定又与社会工作者的独立性及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存在些许矛盾。以社会救助站为例,很多救助站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通常以保证儿童在站期间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事,并安全送出救助站为工作目标。在这种目标定位下,救助站出于管理便利的需要往往忽视儿童的特殊情况和切身利益,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定位也进行行政限定,通常仅要求其配合救助站的工作,适当开展心理咨询和做做游戏,而不能根据儿童的特殊情况和切身利益制订“个别化”的解决方案。机构的限定性规定使社会工作者在发挥角色作用和技能上受限。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工作融合形式

1.高校思政教育与个案工作方法的融合

个案工作方法主要是利用沟通方式、会谈方式、记录方式,帮助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个案工作方法有不同的运用技巧,要遵循不同的应用程序,要使个案工作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工作融合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对各种技术有透彻的理解和熟练地运用。

(1)个案工作的沟通。人际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是双方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交换观念、感受、态度、情感等内容的双向互动过程。人际沟通在本质上属于符号互动。根据沟通媒介的不同,对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将沟通分成两个类型:首先,语言方面的沟通,如借助于电话、信件、会议等方式展开的沟通;其次,非语言沟通,指的是利用表情、身体、姿势或语气等方式展开的沟通。

可以把个案工作理解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之间展开的交流与沟通,个案工作也属于人际沟通形式的一种。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个案工作时,把握相关原则与态度,将有助于人际沟通进行有效认识并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工作成效。

(2)个案工作的会谈。个案会谈作为人际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主要是指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面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专业谈话。会谈是个案工作最重要、最常用的技术,是工作者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并与之建立专业关系,以便为学生提供帮助的主要手段。会谈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工作的实际效果。

1)会谈的准备工作。

第一,场所准备。个案会谈通常情况下会在一个安静的封闭的让人感觉温馨的会谈室中进行,这样的环境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在会谈室的选择、布置方面应做到:室外环境清静不吵闹,不受嘈杂噪音的干扰;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使会谈双方身体舒适、心情轻松;空间大小适宜,室内布置简明单纯,桌椅摆放以会谈双方成45°角斜座为宜;会谈室应是能保障个人隐私的独立单间,并具有隔音效果。

第二,时间安排。会谈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办公时间内,但有时为了照顾学生的特殊情况,也可以安排在办公时间以外。安排会谈时间应注意:每次会谈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不同个案的会谈时间宜相隔15分钟,以便工作者稍做休息,也可以使学生对工作的保密有安全感;会谈结束之后,应该利用休息时间去记录会谈中所提到的重要事项,工作者也可以记录自己根据谈话内容所推理出来的事项。

第三,教育工作者的仪表整饰。教育工作者的仪表一方面要符合角色规范,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穿着打扮过于随便,或穿奇装异服,容易让学生怀疑其专业性,而太过郑重古板的装束,则容易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不利于学生放松、倾心地谈话。因此,教育工作者的穿着打扮应以端庄大方、舒适整洁为宜,同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着装,让学生产生尊敬、信赖和亲近的感觉。

2)会谈的主要技巧。

第一,表达技巧。个案会谈过程中,工作者应该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这样才能和受教育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在人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中,有大部分信息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因此工作者在会谈中必须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的技巧主要有:面部表情要轻松、自然,不皱眉头;身体姿势要舒适,采取一种开放的姿势,上身前倾,保持一种关注的态度;目光接触自然而然,不要逼视学生,也不要上下打量或眼神不定;手势要自然、松弛。

语言表达的技巧包括:语言鼓励,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情感的表达,语言应该相对简单干练,语言要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不要用带有情感的字眼,如先进、落后、自由、保守等;语言和非语言表达要尽可能一致。

第二,倾听技巧。倾听包括倾听学生的表达以及对学生表达的反应,它可以协助学生说出问题,因而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

第三,询问技巧。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问题。询问是会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开放式询问指没有什么固定答案的提问,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的空间回答问题。封闭式询问要求学生对教育工作者限定的问题进行回答,一般只要求回答“是”或者“不是”,如“你的情绪是否不好?” “你和同学是否关系不好?”等。开放式问题常用于探索问题的阶段,可以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信息,使工作者了解造成问题的条件。封闭式询问常用于收集一些基本的资料,有助于缩小讨论的范围,确认问题和主题。

提问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工作者不要同时提很多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每个问题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等他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再接着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避免直接问“为什么”。在个案会谈中,“为什么”往往意味着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暗含着指责和压制,难以让学生接受。因此,可以用其他的句式进行转换。例如:“你为什么会逃课?”改为“你对逃课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你为什么不喜欢这门课程”改为“你能说说不喜欢这门课的理由吗?”等。

(3)个案工作的访视。为了促使个案访视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工作者应掌握以下技巧:

1)明确访视的目标。访视前要确定访视的目标,明确到底要观察什么,了解什么,究竟要获取什么资料,寻求什么支持。目标确定以后应该落实在文字上,拟定一个访视的提纲,作为访视的指引。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防止浪费时间和精力。

2)做好访视的准备。为了确保访视顺利进行,访视前应作充分的准备。首先,了解受访者的相关资料,如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籍贯等;其次,安排好访视时间。访视时间要视受访者的情况而定,一般而言,休息时间或节假日是比较合适的时间。至于要不要事先预约,要根据访视的目的和受访者的情况而定,充分估计到访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付防范的办法,同时需要准备访视的工具。

3)教育工作者的仪表。为了给受访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取得其信任和支持,工作者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打扮应该符合特定的访视时间、访视地点和访视对象,接近访视者的生活习惯,使工作者与受访者之间不会产生隔阂为标准。

4)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工作者的访视是对受访者正常学习、生活或工作的一种打扰,因而要耐心细致,体现出尊重、谦和、关怀、真诚的态度。在访视中,言行和态度要尽量符合受访者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使用受访者的语言,以促进双方更好合作。

(4)个案工作的记录。

1)记录的基本原则。在个案工作记录中,工作者要注意遵守以下原则:(www.xing528.com)

第一,资料的完整性。为了准确地评估学生的问题,个案记录要求详细地记录学生的基本资料。

第二,记录的选择性。记录不是将和学生谈话的所有内容都详细记录下来,而应做出取舍。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选择那些客观的、有利于问题评估的资料进行记录。

第三,记录的清晰性。个案记录要求所记载的资料是清晰可读的,这就要求工作者使用准确的语言,简明扼要、书写工整地对工作过程进行记录。

第四,记录的及时性。为了避免遗忘或者混淆细节,工作者应及时进行记录。记录一般是在每次会谈后进行,因为会谈中的记录容易使学生不安,难以全神贯注地进行表达和倾听。只有那些容易遗忘的资料如姓名、地点等,才适合当场记录。

第五,记录的保密性。对学生承诺保守秘密是取得学生的信任、顺利开展个案工作的基础。记录的撰写和存放都要注意保密性,除有关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查阅相关资料。

2)记录的主要形式。个案记录的形式主要有过程式记录、研究问卷式记录和摘要式记录三种类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过程式记录。过程式记录是指将工作者与学生在会谈过程中的互动或沟通内容详细记录下来。过程式记录可以生动地体现整个工作过程,使阅读者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表现、工作者的处置以及学生的问题是如何逐步得到解决的。过程式记录的内容包括基本资料、会谈的内容、双方的感受和情绪反应、工作者的观察和理性思考、下次服务的打算及计划等。过程式记录可分为以下两种:

叙述式记录:叙述式记录就是工作者以第一或第三人称的角度,陈述个案会谈的过程。

对话式记录:对话式记录就是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工作者与学生会谈时的互动和沟通内容,不仅记录口语的,一些非语言行为也要记录下来。对话式记录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内在感受、问题以及双方互动的过程。

第二,研究问卷式记录。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研究方案可采用研究问卷式记录。这种方法是配合问卷上的问题而将所得的资料填入已设计好的格式内,从而使记录易于阅读和理解。研究式问卷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主观因素,即学生对自己所处状况的看法,包括认为问题出在哪里,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最迫切需要在哪里;②客观因素,指客观的事实和学生周围的环境;③诊断,分析学生问题的真正原因;④计划,协助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步骤等。

第三,摘要式记录。摘要式记录指的是根据大纲要求对资料进行组织,这种记录方式是工作者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摘要式记录要有一个大纲和标题,这是其组织资料的主要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者不论选择何种记录形式,都必须做到“精确真实”,这就要求工作者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个案记录的质量和水平。

2.高校思政教育与社区工作方法的融合

社区工作是动态持续的,社区工作需要遵循科学程序,这里试图综合各方面专家的观点,将高校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按时间序列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与准备阶段、制订计划阶段、采取社区行动阶段、评估与总结阶段。

(1)准备与探索阶段。

1)高校社区生活。思政教育工作者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和熟悉学生生活:

第一,利用学生档案查阅及宿舍管理记录查阅的方式去分析高校社区的发展情况。

第二,与高校社区师生进行交谈,了解高校社区师生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状况、教学方式与师生关系,把握该高校社区的存在结构。

第三,建立卡片档案,把高校社区重要组织和机构负责人的资料登录在资料卡中,以便随时翻阅参考。

在大学生方面,则可以根据年级与专业加以分类,并在高校社区地图上标出他们的分布。另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当了解高校社区内那些历史文化活动的产物,如雕塑建筑艺术长廊等。

2)高校社区需求。社会调查是了解高校社区需求的最常用的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与访问法。如果调查的目的是行动,那么应将调查限制在较小规模里,只要简单要求填答类似“你认为什么是高校社区最糟糕的事”“这些问题可经由哪些途径去改善”等项目。访问法可采用面对面访问,也可采用电话访问。访问法,特别是深度访问法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更深入的了解,弥补了问卷法的不足。除了这两种方法外,还有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社会指标法、会议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制订规划阶段。为了促进高校社区建设的发展,必须制订详尽的规划。计划高校的社区社会工作属于一种社会干预方式,这种方法是一种理性的方法,是在系统分析技术的支持下解决社区的问题,并引导社区发展变迁。根据对象和范围的大小,社会发展计划又可分为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两种:①整体规划,即对高校社区的现在和未来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涉及高校社区组织与发展的全局,可以分为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②具体规划,即对高校社区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制订出工作方案。它往往涉及一时之事,可以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有效的高校社区发展计划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高校社区发展计划必须先依据全校学生和教师的意愿和要求,邀请代表参与制订;②在确定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计划的可接受性、可行性和适合性;③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规划出发,明确目标。目标的明确可以为评估提供依据,整体规划指在制订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扩大范围,与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连接,协调好高校社区内的各个机构和组织,并制订良好的衔接计划等;④应该妥善保管与计划相关的文件、评估报告以及会议记录等有效文件,便于以后检讨和改进计划。

(2)社区行动阶段。社区行动在这里特指思政教育工作者激发社区大学生行动起来,将制订的计划付诸实施。因此,社区行动是实施社区计划的过程,包括会议、宣传、人事、财政等方面。

1)会议。高校社区会议指的是社区中各个方面的代表人员参与的与社区发展有关的意见交流、经验分享会议,高校社区会议既具备教育功能,也具备组织功能。一个成功有效的会议有赖于事先的准备工作,会议准备包括业务性准备与事务性准备两方面。业务性的准备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定会议的主题;二是就会议主题与各方代表进行磋商,以获得沟通与支持;三是预测会议进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四是把获得的各种信息与会议主席沟通,并辅助主席推动会议的进行。

事务性的准备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会议议程、通知、礼仪以及会议记录的安排等。通过召开会议,交流意见,求得共识,获得参与和合作的承诺。因此,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除需熟练地运用“会议规范”之外,还需洞悉会议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妥为处理。会议的结束并不表示工作任务的完成,思政教育工作者还须进一步分送会议记录,推动决议的执行,真正做到“会而议,议而决,决而行,行而果”。

2)宣传。宣传主要是让相关人员了解与高校社区有关的基本事实,使其重视高校社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转变相关人员对高校社区发展的态度,宣传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下的现状得到改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文字的。口头宣传是指利用各种高校社区信息传递通道,如学校广播、学校电视、食堂等,这种方法比较经济。文字宣传有海报宣传、校报、油印传单等。

3)人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与社区师生及社区内各机构、团体建立起融洽关系;组建开展社区工作的组织(如理事会、委员会、工作小组、志愿团体等);发掘与培养高校社区的领导人才。

4)财政。财政包括募集资金、编列预算与使用资金。募集资金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经常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动员高校社区内的物力、财力以发展高校社区或支持高校社区的福利事业。募集资金所需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是公开性原则。在募捐活动完毕后,应立即公布捐款者姓名与捐款数额,并把经费分配情形与用途向大众报告说明。预算的编列应建立在深入了解各种高校社区需求的基础上,应区分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以便对经费作合理的分配,避免因经费不足而影响计划的实施。预算一旦完成,资金的使用就有章可循了。资金使用中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能。

(4)评估与总结阶段。高校社区社会工作的评估与总结应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则:其一,在设计高校社区计划时应考虑未来评估的对象与方法;目标的陈述须具体明确,最好是可操作、量化的。其二,测定高校社区的变迁须兼顾高校社区正式及非正式领导者、地方官员、工作参与者与各阶层民众的反应。其三,衡量高校社区变迁须包括组织的、权利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等各层面的因素。其四,对于高校社区工作的评估模式或方法的选择,应向行为科学专家或方案评估专家寻求咨询。

评估总结工作有四个特点:①评估与总结受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和理论框架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和理论框架,其评估与总结的切入点就不一样;②评估与总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因为高校思政教育社区工作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③评估与总结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和案主一同参与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和案主一起对一段时间的社区工作进行评估,发掘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④评估与总结是一个分析与行动并重的过程,评估过程既是总结前一阶段社区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的过程,又是一个找到下一步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重点方向的过程。

评估与总结可以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己来做,也可以由社会各界代表来做,或咨询专家。可以做定量评估,也可以做定性评估。

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区工作进行清晰的阶段划分,不同阶段中的工作内容肯定存在交叉。例如,在建立关系阶段就已开始做宣传、协调等工作;而在编制计划时更不可忽视协调、会议、宣传等工作。在这里把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步骤做明确的划分,更多的是为了理解的方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具体从事高校社区工作时,不应死守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注释】

[1]杭国英,武飞,武少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07):68-74.

[2]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与路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04):40-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