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知价值的意思为值得的,是指一件事物的价值,并主要指经济价值。社会由人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和阶级意识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能够展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而外化是指通过让教育对象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一系列的行为和实践,并养成习惯,也就是让存在于思想中的政治品

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核心价值观

在时代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必须跟上,只有跟随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能实现更好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跟随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自身的发展定位,分析自身对时代发展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知

价值的意思为值得的,是指一件事物的价值,并主要指经济价值。

价值是人的需求与满足这种需求所需要的客体属性达成的交接点。主体与客体是肯定关系。主体和客体决定了价值,同时价值还会因为主体的能动性,相应地改变客体的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所具有的客观源泉和基础都是价值客观性的表现,同时,价值也是将主体性和客观性及历史实践等统一的内核。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界定

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体现出教育的有用性,讨论思想政治价值含义的前提,必须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主客体,通过正确的价值观联系起来,从而正确地构建它们的关系。

社会由人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人们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存在。因为人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与社会相一致;同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成就和构成的。人既能够创造出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也能够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人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对社会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对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它直接决定人在群体当中以及人在社会当中的价值和意义,社会当中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就是说,群体与个体以及全球的人类,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主体和客体的紧密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体的认识以及实践都是通过客体展现出来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的主要对象就是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直接发生一些特定的关系,而且主体和客体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建立密切关联,主体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价值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确定主体地位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定义主体的地位:首先,通过物质或精神的分类来划分对象。物质主要表现在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精神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原则等。其次,通过性质可以将教育的主体分为个人和社会的。最后,通过来源可以将主体分为本身的主观世界以及之外的客观实践。主体本身是能动的,是通过不断的认知和评价进行自我教育的,因此,主体也可以包含在客体之内。就是说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主体产生的发展需要无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价值来满足,主体需要的满足需要借助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相互作用,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以相互作用为纽带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通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够将主客体的关系相互连接、统一,同时也能够把人的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人趋近的方向连接。通过这种实践,让主体逐渐形成对于能量交换、信息交换、物质交换等层面的认知,并逐渐满足主体需求,从而实现二者关系的有机统一。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

在分析及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之后,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有以下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和阶级意识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价值主体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传递自己的意识形态、政治意图和道德规范,培养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通过宣传和灌输来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意识形态来改变人们的思想,反映阶级需要,为一定阶级提供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回避其具有的阶级性,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根本的服务目标,满足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需求。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人的本质。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能够展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因此,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满足社会需要提供自身价值,通过具有的功能,让个体与社会都能够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具有一定的政治方向。同时,也能够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让其拥有全面发展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精神思想能够让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有一些教育活动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让不同阶级的个体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阶级不同的时候,人的意识形态就会存在差异,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人可以完成阶级跨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人们产生共性的思想理念。在一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发展政治教育,来吸收和借鉴曾经的历史经验,从而总结出更符合国家发展的教育方法。

(2)直接性与间接性。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直接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影响受教育者从思想根基上发生一系列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这种观点的输出,直接将一些观念和规范传授给受教育对象,而且它还可以借助于活动的组织和计划让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有一定的提升,政治教育也能够让人们的思想产生变化,通过间接影响来改变受教育者的行为。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从认知理论到执行,通过将学习到的思想转化成行动的复杂步骤。通过正确的思想转化,人们就可以用正确的行为将行动转化成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3)短期性与长期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育意义,比如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能够通过教育内容,触动自己的心灵,从而激发自己思想的变化,逐渐将意识转化为行动,进而成为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个体。思想政治活动,可以通过这种短期活动对主体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除了短期活动的教育效果外,受教育者需要长期坚持,来不断地将学习到的内容逐渐内化与外化,转换成自己长久的行为习惯。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的长期性,指的是受教育者在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让受教育对象从思想、情感、能力、品质、意志和认识等方面综合提升,让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通过社会整体的需求,向个人的精神世界转变就是内化的过程。而外化是指通过让教育对象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一系列的行为和实践,并养成习惯,也就是让存在于思想中的政治品质变成个体的行为,利用“两次飞跃”,社会所提出的外在发展需求就会变成受教育者所拥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借助于教育,社会可以对个体发展产生持续影响。总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价值的短期性特点作为基础,对人产生持续影响,让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4)潜在性与显在性。

在存在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能够从在显性和潜在性两方面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长久的受教育来让自己的思想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自己的实践行动。这种潜移默化能够从开始的隐性教育到最后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展现出来,成为显性行动。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存在的潜在性与显在性。

人们正因为这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掌握教育的内容来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观念的引导下,人会做出符合观念内容的实际行动,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人会借助于自身行动获取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财富,这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外在方面的价值。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的精神发展、精神成长。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影响到行为习惯,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外化展现出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不同形态

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类型看作是价值形态,在参考标准不同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的价值形态也是不同的。

(1)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

从价值实现角度对价值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将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划分成现实价值形态以及理想价值形态两种。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理想价值指的是在未来可能会实现的价值,理想价值比现实价值高,理想价值的特点是导向性明显、超前性明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价值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同时,实现综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目前已经实现的和正在实现过程中的价值,转化成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教育的有用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思想政治价值能够将理想和现实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关系,它们之间辩证统一。现实价值是理想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理想价值可以对现实价值的实现进行指导,可以让理想价值作为对受教育对象的激励动力。教育对象能够通过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有用性和吸引力,也是人才成长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受教育者的精神提供理论支持,同样也可以为现实价值提供有力支持,虽然教育也许不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是却能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价值,需要人们正确地处理平衡二者的关系。受教育者需要通过日常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为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帮助;与此同时,理想价值也需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这样理想价值才能够引导受教育者,让他们构建出科学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之间的融合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最大程度的教育价值。

(2)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价值的实现可以将价值效果划分成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两个方面。

直接价值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影响、满足社会和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将正确的思想品德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让他们的精神状态发生积极改变。对于受教育者,提升综合素质、激发综合潜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是受教育者不能单纯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直接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而是需要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将自己的精神动力逐渐内化,并使其转化为自己的物质财富,以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来影响和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精神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观念的形成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直接价值,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显现出间接价值,经济价值的显现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间接促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比如我国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多元的背景下,从国家、公民和社会三个层面,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构建起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在通过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让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通过将精神斗志转化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来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内化的精神追求,能够通过人们的自觉行动展现出外化的表现,从而让世界社会得到发展,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间接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二者的关系当中,直接价值是基础部分,直接价值发挥作用之后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反应就是间接价值。直接与间接价值之间的关系密切又复杂,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教育者,不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物质形态生产力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就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生产方面的间接价值,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因为物质生产决定社会发展就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直接价值,如果直接价值被否定,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存在也会受到质疑。

(3)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可以将价值分成正面价值以及负面价值两种。

正面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在精神层面满足人民群众提出的发展需要,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依照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在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正面价值。而负面价值相反,它能阻碍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

负面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零价值或无价值,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和教育目的时,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没有任何提高;二是负面价值(否定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破坏了原有的教育成果,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消极或有害的作用。

(4)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从结构或目的来看,可以总结出具有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工具性价值作为目的性价值的前提,是一种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通过将传播意识形态作为主要手段,把工具性价值放在思想政治价值教育的首要地位可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内核。工具性价值的存在可以让目的性价值的实施得到有效保证,与此同时,目的性价值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工具性的价值得到有效实施。

目的性价值是通过正确引导,让受教育者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主动认识到自身发展需求,最终成为全面综合发展的社会公民。思想政治教育从阶级性和实践性出发,通过将受教育者的意识形态,达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教育观,来达成社会管理和阶级统治的需要。目的性价值,就是将个体作为主要的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满足个体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来达成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构建。

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这两者之间相互都有着支配和制约的作用。这两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当中进行有机的统一,这三者不可分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还要为受教育者实现成才成长的个人目标服务。

(5)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价值的表现可以分为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

显性价值的价值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外界语言,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价值评估去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价值,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更高的素质,可以更好地改造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后,受教育者可以创造更多的精神及物质方面的财富。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通过一些活动展现出来,而是通过隐性价值展现出来,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价值。素质的提升是一个从知识掌握到行动的复杂过程,教育也许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但并不能及时地通过外在行动展现出来。但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属于隐性状态的,人们不可以通过显性的价值来评判教育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具有统一性,显性价值一般会滞后于隐性价值。根据教育的客观规律,受教育者良好素质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素质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所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时间之后才会看到教育的显性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授教育内容,逐渐将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建设来通过教育而积极地构建起来,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客观存在的社会价值。这与一些社会的文化、经济和生态的现象具有一致性。教育发生了作用,呈现出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价值,因此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价值的形态体现。

1.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指的是它能够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效应。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这些都是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来满足的,将经济建设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要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来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机制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资源配置需要依托于市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市场机制的形成进行约束,保证市场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对市场经济的本身构成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方向一是通过市场经济的构成得到保障的,这也是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依据;二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成有一致的理解与认识,在相同的内在结构当中,人民由于共同的认识而达成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而这离不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只有充分保证这个优势,才能够对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经济制度在目前社会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通过规范经济行为,人们的经济意识也会变得更加规范,在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市场竞争教育、效率观念教育之后,经济建设将会得到有效推动。(www.xing528.com)

(2)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作为社会的生产主体,人是生产的主力,人类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也是生产力发展至今的最主要动力。当代中国要将发展作为我国的第一要务,通过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来为我国的生产力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生产力增长的最关键因素,这些根本因素也让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开拓者。这说明人才是促进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让人全面发展,成为先进的劳动者,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社会生产力。

劳动者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具备两个基本的素质:一是需要具备先进的劳动能力以及对于科学文化的基本素养,二是需要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通过崇高的精神和积极的劳动来为社会生产提供动力。科学素养和劳动力是能够直接展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因素,劳动者本身具有的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反映到生产力上。这种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不但能够展现出人类的智力条件,也能够展现出一些精神层面的非智力条件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通过反映劳动者素质,成为提高劳动者精神动力的重要条件,也深刻地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能通过教育内容,激发劳动者本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也改变了原来的生产关系,通过发展生产力,让生产关系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需要正确对待这种改革,因为改革当中一定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和风险,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能够为改革进程中的开拓者提供信心和动力,让人们充分投入到改革运动中,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能够为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保障。而这个能力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意识形态的完善实现增长的。经济发展在任何社会中,都需要有思想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都产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反过来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各种新的思潮涌现能够深刻影响我国意识形态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严查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不能让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思潮打乱了意识形态教育,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发展。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主要的环节。

只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才能够促进社会环境长足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教育,来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精神氛围,通过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来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能让受教育者辩证和全面地看待经济问题,并通过客观科学的分析,让人们从狭隘的经济增长框架中拓宽视野,通过树立自己的科学发展观念,让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可持续性和科学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中,总结出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从而形成对经济进步方面的正确认识,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道德环境。

2.文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同时促进文化发展,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方面的价值。在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要素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它本身就是需要付诸实践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促进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文化渗透。

(1)促进文化传播。

人们的政治观点或思想观念等具有文化特征的文化观点,从一个群体当中传播到另一个群体中,这种传播过程称为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社会主流的文化教育,来让公民具有社会化的思想道德意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教育者需要将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上述提到的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方面的观念都属于文化领域当中的观念,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活动属于文化传播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从主导意识形态和传授思想政治相关信息方面,让学生们接受主导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并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相关知识,这样受教育者就会形成和社会主要观念一致的信仰、态度、政治观点,也会做出符合社会主流观念的行为,上面提到的两个活动是彼此联系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文化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选择方面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正面的选择和反面的排斥:正面的选择主要是吸收积极的文化,筛选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相同的内容,将这些先进思想纳入教育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等组成部分,并在后期发展中继续继承、不断弘扬;反面的排斥主要是排斥与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不符的内容,对有害的劣质文化加以抵制,从反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文化包括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通过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宝贵的历史精神财富积累,但文化也有糟粕。无论是物质方面的文化还是制度和观念方面的文化,不论何种形态文化,只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内容一致,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积极选择和吸收,促进积极文化发展,使它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如果是消极的文化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背道而驰,那么就应该坚决抵制或对其进行批判,使之无法进入教育体系,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取长补短,筛选各种文化,吸收有利内容。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有批判地继承。对于一些西方文化,应该具有批判性的创造和转化与理性的借鉴。通过各种文化现象和因素,通过科学的鉴别、分析和筛选,加以文化的继承和利用。

(3)文化创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依赖于文化作为其发展的灵魂,文化可以让一个民族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可以为人民提供精神家园。全球化发展表面上是不同的国家进行经济方面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方面的竞争。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物质和文化生产建设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此外,还可以丰富理论知识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传播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观过程中,会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向受教育者传播最新的思想和理念,确保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完善了原有的文化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学科中具有特殊性,因为能够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通过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来影响人们在活动和生活当中的行为习惯,对更新人类文化结构也起到了一定创造作用。

(4)文化渗透。

意识形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会文化意识。通过宣扬符合阶级目标的道德要求和文化价值观念,逐渐让符合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相关的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使之在社会亚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而要使主流文化渗透和影响各种社会亚文化,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流文化,体现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以人民为中心并具有中国特色,在指导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在主流文化外还有各种亚文化。这些主流之外的文化,不仅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总体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主流文化,还要从各种亚文化中吸收优秀内容,抵制落后思想,使主流文化能够更好发展。

文化渗透功能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文化发展渗透到亚文化中,亚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当中也十分重要,将主流文化渗透到亚文化之中,能够创造更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将冲突减弱,并通过文化的融合与吸收,让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社会文化的融合,形成更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3.生态价值

全民形成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对生态环境也有正确的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合理的消费观念,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为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领生态思潮促进生态文化创新方面也是重要推动力。工业化发展让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政治学等多种生态思潮。生态思潮主要从思想上重新审视人类文化,批判一部分落后的思想文化,来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也就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这个角度出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引领生态思潮的发展,探讨生态思潮产生的原因,从本质上揭示,让人们在评价和选择方面有更明确的方向。

整个社会的人类都追求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协调、持续、和谐发展,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国先进文化中,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关键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人类历史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也是先进文化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当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创新,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认识到自然界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质所需,还可以满足人们在科学、审美、文化方面的需求,具有极大的精神价值。一定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古今中外的生态文化思想中吸取合理的部分,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可以总结和提炼,使生态文化朝着创新方向发展,在未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价值

当有相同目标的个体相遇之后,他们就会形成集体,集体当中的个体成员会彼此影响,也会共同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奋斗。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借助于集体的方式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可以让某一个群体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它本身的属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集体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推动集体更好地发展。

1.有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一直就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验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团结一致,使之形成强大的动力,推动集体发展,凝聚众人的力量。

(1)强化集体认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让个体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连接,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通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了集体的认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准则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并通过制定集体共同的合理科学,来确立共同目标的发展规划。

(2)深化集体情感。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会形成对集体的更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更容易形成集体心理。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下,个体更渴望参与集体活动,个体会把自身的发展利益和集体的发展利益联系在一起,会形成与集体共进退的发展意识。

(3)坚定集体信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来影响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让集体成员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并对集体保持忠诚、自信和自豪感,这种觉悟能够让集体成员保持齐心协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共同的目标来激励自己约束自我的行为习惯。

2.有助于科学有效地发展集体目标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也是在集体中进行的,而社会的发展也同样需要集体和个人的努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如何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集体目标中融入社会建设的目标,让集体目标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促进集体科学地发展。

如果集体制定的目标能够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那么这个目标就是有效的,并可以使全体成员作为个人目标努力践行,这样可以推动更好地实现集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宣传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到集体发展的目标,可以让人们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目标,使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目标发展相一致,使个人明确自己的志向。

集体成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下,能够更明显地表现个人情绪,使他们情感更充沛,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激发出积极的情感,抵制消极情绪。此外,还可以引导集体成员在情感和组织上更加积极向上。最终使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人的目标,凝聚众人的力量,从而更好地完成集体目标。

3.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成员关系

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他人更理解和包容,集体成员之间彼此团结合作等。思想政治教育也采用了多种方式来缓解集体内部的矛盾,解决问题,使集体内部成员关系更融洽、团结一致。

(1)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对集体成员有很好的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集体成员有正面引导;领导者和群众具有一定的权威,在集体舆论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利用他们把握舆论导向;在舆论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无形中增强舆论感染力,创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创造平等沟通交流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沟通的作用,可以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讨论座谈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媒介,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意见交换,分享彼此的感受,使双方有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可以增进感情,促进解决问题。

(3)关注集体成员的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良好干群关系的形成,也可以帮助集体成员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正确看待彼此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竞争导致的认识偏差,让集体成员保持心理平衡;还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集体成员的思想,方便制定和完善某些政策,兼顾到集体成员的意愿。

4.有助于形成发展集体文化

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创造了集体文化,它包括任何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集体成员通过学习可以使之继续传承和发扬。在集体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个作用:

(1)在制度文化方面,集体成员的行为受到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支配。集体成员对规章制度的认同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如果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可以实现全体成员的利益,稳步提升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要帮助全体成员对集体的规章制度产生认同并自觉遵守,在执行制度过程中也要不断完善。

(2)在精神文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具有塑造作用,统一集体成员的价值追求,树立正确价值观,让集体文化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集体文化可以得到有效加强,属于集体的独特仪式或独特象征物可以展现出全新的面貌,集体成员也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受到影响,这有利于集体塑造出更好的形象。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个体价值体现在它可以影响个人的生存及发展,个体的生存需求及发展需要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能够约束个体的行为发展、品格发展。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

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在激发学生精神动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很大作用。人因为有需要才会有行动的动力,进而有行动。人的需要无外乎两种:物质和精神需要,也会因此产生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要有正确的经济手段,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人们进行精神鼓励,即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激励有民主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目标激励。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方式让受教育者参与到社会主义管理中行使权利,这样可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榜样激励是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受教育者,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情感激励是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使他们在情感上趋向于积极、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方面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精神层面给予人们动力。

2.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个体人格

一个人整体上的精神状况就是人格表现,人格具有一定价值倾向,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格涉及的方面包括精神层面、思想层面、道德层面以及情操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教育方式培养个体形成优秀的品格,可以让个体的精神发展到达更高的层级,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身定位,认识到自己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主人翁意识;也让受教育者明确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理想,指明奋斗方向,对社会、人生和个人有更清晰的认识,具备改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影响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热爱生活,主动创造,在生活中积极乐观,顽强奋斗,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人格完善。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完善和发展自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给人内在的精神动力,帮助塑造健全的人格。

3.有助于规范学生的个体行为

在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深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繁荣,社会也有了更大的发展活力,这样的变化要求社会规则及时更新,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作用更加凸显,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道德和法律,双管齐下,规范学生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道德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这些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约束,在社会活动中用更高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加强法制观教育,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让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形成遵守法律、学习法律的意识。同时,也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全体成员的行为,保障成员的利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