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优化系统理论与方法

城市景观优化系统理论与方法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景观生态学领域的景观分类资料来源:根据《景观生态学》第1~2页相关内容整理按照以上Forman关于景观的分类,城市景观可以理解为一种区别于自然景观的景观类型。图3-1从景观的分类理解城市景观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景观生态学领域,城市景观是一种与自然景观相对立的景观类型。

城市景观优化系统理论与方法

由于景观的范围太广泛,不好下定义,因此很多学者选择从分类的角度研究景观。通过对景观进行分类,有助于从不同侧面认识景观的含义,掌握不同景观的特点,这也不失为一种研究的好方法。景观的分类取决于研究者对于景观对象的理解,这里列举一些学者的分类,作为启发。

从物质构成角度,景观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罗筠筠按照人类“意图”对空间的影响,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

徐思淑、周文华把景观分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三大类。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景观、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等,人文景观包括人工设施景观、历史景观、加工后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等,社会景观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民族气氛等。[3]

金学智把景观分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和题释景观(指风景的命名、题咏、记载、传说、掌故、解释、刻石等)四类。[4]

李志红(2006)在其博士论文中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景观生态学家Forman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程度,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natural landscape)、经营景观(managed landscape)和人工景观(man-made landscape)。自然景观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景观两类。经营景观又可分为人工自然景观与人工经营景观。人工景观则是指完全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工程景观、旅游地风景园林景观等。Forman关于景观分类的区别如表3-1所示。

表3-1 景观生态学领域的景观分类

资料来源:根据《景观生态学》(Forman、Godron)第1~2页相关内容整理

按照以上Forman关于景观的分类,城市景观可以理解为一种区别于自然景观的景观类型。此时,城市景观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其强调的是城市作为一种异质于林地、荒漠、草原等自然景观的人工环境在大地上的宏观投影。

从以上关于景观的分类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理解比较统一,而对于自然景观以外的景观类型存在一些争论,这些景观类型主要有人文景观、人工景观、人造景观、社会景观等。为了理清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联系,有必要从系统角度弄清景观与上述景观类型的关联以及不同景观类型的区别。

人文景观:《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讲,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文化的体现。按照这个解释,人文景观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作品中作为景观的那部分雕塑、绘画、题咏、石刻等;二是建筑类、构筑物类人文景观,包括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纪念碑、牌坊、宫殿、陵墓、庙宇、塔楼、城郭、桥梁等(包括它们的遗址),以及各种代表现代文化的建筑物、构筑物;三是各种可供观赏非物质形态文化类的景观,包括部分民俗风情、习惯、氛围等。

人工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和人造景观提法不同,含义大致相同,都是指那些完全由人类活动创造的景观,其强调的重点在于“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景观。(www.xing528.com)

社会景观:社会景观提法较少,从徐思淑、周文华的描述来看,其实质仍属于人文景观的一种。

因此,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显然有部分含义重复,因为那些历史建筑遗迹显然既属于人文景观,也属于人工景观。因此,本书认为人文景观这个概念已基本可以涵盖自然景观以外的景观含义。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认为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比较准确。那么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从系统角度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进一步分析。参考Forman对自然景观的分类和上文对人文景观的解析,本书认为自然景观按照人为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原始自然景观、轻度人为活动干扰自然景观、人为活动主导自然景观三种类型。人文景观按照其构成要素性质可以划分为建筑与构筑物类人文景观、艺术作品类人文景观、民俗类人文景观三种类型。

原始自然景观指自然界中尚未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地区和现象,如极地、高山、荒漠、苔原、热带雨林火山地理景观和日食天文气象类景观。轻度人为活动干扰自然景观指城市远郊区因功能需要限制人类建设开发的森林、湿地、海滩等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主导自然景观主要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等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开发建设的可供人们游憩或使用的城市公园、风景区、运河等。

建筑与构筑物类人文景观指具有一定社会、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的历史建筑、庙宇塔楼、碑墓牌坊、古城墙、古遗址、桥梁等,以及由它们与周边特定地形、水系、植被所组成的空间环境。如北京故宫建筑群、武汉长江大桥、澳门大三巴牌坊等都属于这类景观。艺术作品类人文景观指以雕塑、绘画、诗歌咏乐等形式展现出来的景观作品。所谓景观作品,不是指那些供于室内仅供收藏或艺术鉴赏的作品,而是安置于一定空间环境中,如我国广州五羊雕塑、美国自由女神雕像、哥本哈根美人鱼雕像,以及雕刻有知名诗歌、书法、题字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山石、碑林等,都可以视为艺术作品类人文景观。民俗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其研究范围涵盖民间劳动的组织、宗教信仰、年节风俗、人生礼仪、各种赛会、民间文学、艺术活动等。[5]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俗都能作为景观来欣赏,民俗风情类景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象性,二是可观赏性,如举世闻名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我国三峡纤夫拉纤的场景、彝族泼水节、湘西“赶集”以及特色婚嫁风俗等。

以上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分类及示例如表3-2所示。

表3-2 景观分类与图示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城市景观是景观的一个子分支,但是其与景观的关系又不是简单的被包含关系,城市景观的范畴也很广泛,人为活动主导的自然景观、建筑与构筑物类人文景观、艺术作品类人文景观都可以看做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与景观的划分及顺承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从景观的分类理解城市景观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景观生态学领域,城市景观是一种与自然景观相对立的景观类型。但是在城市规划以及景观学领域,更多学者倾向于将二者理解为一种包含关系,认为城市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是因为不同领域学者对个别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并不能单从字面上分类的冲突而否定部分学者的观点。从图3-1中也可以看出,城市景观的确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含义。

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应辩证对待。在实际生活中,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并不完全是截然分开、有明确界限的。从1900年霍华德田园城市到芒福德“设计结合自然”,再到如今“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的兴起,人类对城市与自然的定位从来都不是“非你即我”的排除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渗透交融关系。城市作为人类的栖息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代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再创造的结果。因此,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也存在某种生生相息的关联关系。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在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自然景观因为受到人类活动的无意影响或者人工的刻意雕琢而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意义。例如宜昌三峡大坝就是一个人工改造自然而形成城市景观的典型例子。因此,本书认为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应辩证理解方显完整。城市景观不仅包括那些具有审美意义的、由人工创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景观要素,以及由景观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还包括那些城市地域范围内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