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韬略:急退兵潼关,丧失良机

隋唐韬略:急退兵潼关,丧失良机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仙芝认为言之有理,遂一道退兵潼关。接着,他在做出皇太子监国而自己御驾亲征的决定后,又溺于杨国忠、杨贵妃的奸谋,取消亲征计划,令天下军民大失所望。取消亲征计划后,李隆基任命当时名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统率各路藩镇兵马近二十万进守潼关,同时,又令天下四面进兵,急于夺回洛阳。他对于安禄山叛乱十分恼火,一心想迅速平定叛乱。在李隆基看来,要急于消灭安禄山,最直接的就是,潼关的哥舒翰出战,一战而胜。

隋唐韬略:急退兵潼关,丧失良机

安禄山一起兵,进展顺利,仅仅33天,就占领了洛阳

防守洛阳的封常清,手下都是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在与叛军血战几个回合后,实在守不住,只好退出洛阳。

封常清退到陕州时,与前来接应的高仙芝商量道:“常清连日血战,敌人兵锋锐不可当,而且潼关无兵,如果叛军迅速进军入关,那么都城长安就危险了。陕州不可能守住,不如退守潼关,以卫关中。”

高仙芝认为言之有理,遂一道退兵潼关。

安禄山的部队追到潼关时,面对已有高仙芝、封常清等数万军队驻守的潼关天险,没有全力进攻,只留下崔乾佑驻守陕州,与封常清对峙。

安禄山自己,则在美女与物资充盈其中的洛阳,迫不及待地享受起来,并准备在洛阳称帝,这是安禄山第一个严重的战略失误,它给了唐朝廷一个组织反击的喘息时机。

如果安禄山在攻占洛阳后马不停蹄,乘胜追击,在封常清和高仙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定可一鼓作气拿下潼关,然后倾全力迅速夺占长安,一举摧毁唐朝中央指挥枢纽和李唐皇室,那么,大唐天下就非安禄山莫属了。

但是,安禄山准备在洛阳称帝,故改变原来直扑关中的战略部署,拟先略定关东和江淮地区,便派张通晤率一支部队南下往山东和江淮扩展,但不久张通晤即兵败被杀,派往河北的部队也被颜真卿击败。

安禄山的大同军使高秀岩、薛忠义,也率军在北方展开攻势,进攻唐朔方振武军。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部下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睿、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挥军迎击,大败敌军,乘胜进围云中。

郭子仪并另派公孙琼岩率一支部队攻占马邑,打通与太原王承业的联系。

郭子仪的这一作战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使朔方军与太原军两大军区联为一体,使高秀岩击败朔方、进而南下太原、趋蒲津以与安禄山自潼关夹攻关中的计划成为泡影,而且在河东地区即今山西地区形成一道坚强屏障和一支机动的有生军事力量,为下一步东出井陉进入常山,给安禄山后方拦腰一击创造了良好开端。

与此同时,李隆基鉴于潼关以东已经失守,江淮租赋沿运河入黄河转关中的水上运输线已被切断,遂于当月命永王李璘为山南节度使,以控制和巩固荆襄地区安全,又以颍王李璬为剑南节度使(二王为节度使并不到职,只是居长安遥领而已),以保证富饶的四川盆地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

这可以说是李隆基极富战略眼光的一招,后来唐朝之所以能长期与安史大战以及与各地藩镇作战,都是依赖这两个根据地作为后盾才取得持久的胜利。

但是,接下来,李隆基开始狂妄自大,错误地认为安禄山的军队不堪一击,且偏信宦官谗言,以失地折兵为由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严重挫伤坚持抗战的广大将士的积极性。接着,他在做出皇太子监国而自己御驾亲征的决定后,又溺于杨国忠、杨贵妃的奸谋,取消亲征计划,令天下军民大失所望。

取消亲征计划后,李隆基任命当时名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统率各路藩镇兵马近二十万进守潼关,同时,又令天下四面进兵,急于夺回洛阳。

天宝十五年(756)正月,自以为大功告成的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以达奚徇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与此同时,李光弼受命率军东出井陉,支援河北军民,在常山与安禄山大将史思明大战四十余日。四月,郭子仪又率军增援李光弼,与之合兵十余万,大举反击史思明,最后将史思明围困于博陵(今河北定州),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等河北军民遥相呼应,使安禄山叛军的后方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于是,范阳和卢龙等安禄山的后方基地与洛阳的联系被割断,安禄山不得不分兵增援史思明。

在河南方面,济南太守李随、饶阳太守卢全诚、南阳节度使鲁炅、睢阳太守许远、真源县令张巡等率河南各地军民纷纷起兵抗击安禄山叛军,阻止了叛军向东南发展的战略计划,保证了江淮的稳定和江淮粮食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关中。

这样一来,洛阳西面有哥舒翰统率的十几万大军,北面的山西与河北有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等几支共十几万唐军,南面有李随、许远和张巡等人所率部队,唐朝大军实际上已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洛阳的安禄山叛军主力构成了战略包围态势,初步扭转了战略被动局面,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天宝十五年(756)五六月份,安禄山叛军因河北后方一再大败,前后方联系中断,而河南方面也毫无进展,因而军心大乱。

安禄山不知所措,将当初主张起兵反唐的谋主高尚和严庄臭骂一通,准备放弃洛阳,退回范阳,处于急迫危困、犹豫未决之中。

可见,安禄山虽然拥有大唐王朝五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兵力,但他起兵造反,并没有一举将唐朝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恰恰相反,李隆基在叛军兵锋正盛的初期,就能实现战略主动,掌控大局。

下一步,只要不出意外,唐朝就可以在安禄山造反的一年内,将其消灭。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对于李隆基,对于大唐,该是多么美好。

问题是,出了意外,还是大意外。

这个大意外出在李隆基身上。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还远远不够。因为他很急。他对于安禄山叛乱十分恼火,一心想迅速平定叛乱。

在李隆基看来,要急于消灭安禄山,最直接的就是,潼关的哥舒翰出战,一战而胜。

此时,宰相杨国忠也迎合李隆基的速胜心理,出来添乱。

他本与哥舒翰有隙,此时他居然担心哥舒翰会不顾国家大局,反戈西指,也学安禄山,用“清君侧”的名义来对付他。于是他奏请李隆基同意,募兵万余人屯于灞上,由杨国忠亲信杜乾运统率。这一招儿,明显不是为了对付安禄山,而是为了对付哥舒翰。

哥舒翰得知这一消息,也担心为杨国忠所暗算,便因事以军令将杜乾运召到潼关处死。

正好,有情报传到长安,说潼关外的崔乾佑所部“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杨国忠便敦促李隆基下令,让哥舒翰出关作战,进攻崔乾佑,以收复陕州、洛阳等地。

哥舒翰反对。他上书李隆基说:

“安禄山久习用兵,如今刚刚举兵反叛,岂能无备!必定是以羸弱之师引诱我军。我们如果出兵,正中其计。而且,叛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军据险以扼阻,利在坚守。何况叛军残虐失人心,兵势正日渐衰减,必将发生内讧;到那时我们再乘机出兵,可不战而胜。我们的目的是取得战争胜利,何必追求快速。如今诸道所征兵将大多未到,请姑且稍待一些时候。”

这显然是一个以逸待劳、守险挫锐的明智战略设想。

另两位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也反对。他们也上书说:

“请皇上让我们引兵北取范阳,攻占叛军巢穴,俘虏叛军妻子儿女以为人质招降叛军将士,叛军必然内部崩溃。潼关大军唯一的策略是固守以挫敌人锐气,不可轻易出兵攻击。”

如果唐军能按照这一计划行事,由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全面出击范阳和卢龙,彻底摧毁安禄山的后方基地,安禄山必然全线溃退,那时,哥舒翰再挥兵出关反击,郭子仪等则率部南下迎头拦截,安禄山全军必定覆没无疑。

可是,名将再英明,计划再高明,架不住皇帝李隆基急于捞回颜面,架不住宰相杨国忠有私心。他们不顾一切劝告,一再催促哥舒翰出兵。万般无奈,哥舒翰只好于六月四日,痛哭流涕地率部出击。

明知必败,所以痛哭流涕。(www.xing528.com)

为什么哥舒翰明知必败?

因为他手下的兵,是关中及潼关等地的几十万大军,大多是内地和平时期的守卫部队,以及临时招募而来的市井无赖,只有数量优势,没有质量优势。换句话说,他手下的兵,不如安禄山的兵。安禄山的兵,是一直在边疆打仗的百战精兵,就单兵素质而言,可称天下第一。而他手下的兵,既不是他曾经带领过的经受过战争考验的河西、陇右精兵,也不是久经训练的士兵,而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部队。

哥舒翰率军出关,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的部队相遇。

西原南靠山,北阻河,山水间狭隘通道七十余里。崔乾佑的部队已抢先占领了山头险要地形,正面只用万余人迎战,哥舒翰看到崔军兵少,便督诸军前进会战。部将王思礼率精兵五万为前锋,庞忠率兵十万继后,哥舒翰则统兵三万在河北岸鸣鼓督战。崔乾佑将精兵埋伏在山上,下山迎战的万余人表现出稀稀拉拉、萎靡不振的样子,唐军见状发起攻击。

崔军佯装败退欲逃,待将轻敌无备、跟踪追击而来的唐军引入隘道,崔军伏兵突起,先居高临下用木石轰击唐军,杀伤甚众,又用柴火堵塞隘道两头,唐军以为火烟中到处是崔军,拼命用弓弩射击,结果自相残杀一阵之后,箭矢用完。这时,崔军绕道到唐军背后发起攻击,唐军首尾受敌,加之山道狭隘,十万军队无法展开,自相践踏,或排挤入河而死,或被烧杀而死,顷刻之间全军溃乱,前后奔逃。

崔军则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潼关。唐军退入关中的只有八千人,不堪一击,很快被尾随而来的崔军击溃,潼关遂告失守。随后,哥舒翰在部将火拔归仁的胁迫下投降崔乾佑。

潼关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大门一开,关内再也无险可守。所以,潼关一失守,李隆基别无选择,只好带着杨贵妃及皇子皇孙等,由陈玄礼率禁军掩护,悄悄开城门向巴蜀逃跑。

走到马嵬驿时,兵变发生,杨国忠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被杀。让李隆基心痛万分的是,他被迫下令,缢杀了最爱的杨贵妃。

当时,皇太子李亨的长子广平王李俶、次子建宁王李倓、宦官李辅国以及当地百姓数千人劝李亨留在关中继续领导抗敌斗争,他们认为:

“叛乱的胡人进犯长安,四海分崩离析,如果不能顺应民心而抛弃民众逃跑,何以能兴复唐室!如今太子殿下跟随皇上入蜀,如果叛军烧绝栈道,那么中原大地就等于拱手让给叛军了。人情一旦离散,不可复得,届时虽想光复大业,也不可能了。不如收西北各地守卫边疆的将士,将郭子仪、李光弼从河北召回,与之合力东讨叛军,克复两京,平定四海,恢复大唐江山。”

李亨的次子李倓又向李亨建议:

“朔方军离此最近,而且,兵马强盛……目前,叛军刚入长安,忙于虏掠,无暇向外扩张地盘,乘此机会迅速前往朔方,依靠该地兵马,再图恢复大业,这是上策。”

于是,李亨率李隆基分给他的两千人马急赴灵武,李隆基则逃向四川。

在另一方,攻下了潼关的安禄山,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安禄山在得知崔乾佑攻占潼关以后,竟命其留在潼关十日,暂不进兵。这是安禄山又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如果安禄山及时进军关中地区的话,就有可能迅速占领长安,活捉李隆基及其文武大臣,一举摧毁唐王朝。

到那时,树倒猢狲散,全国各地的唐军必然失去作战目的而作鸟兽散,那样一来,天下就是安禄山的了。

这只能说明,安禄山对于潼关唐军出关作战而被打败,是多么缺乏思想准备!这也就从反面证明了唐军出关东进的失策。

整整十天之后,安禄山才反应过来:他马上派部将孙孝哲率军进入关中,占领长安,遂一举打破唐军对叛军的战略包围,转而处在西可威胁陇西、南可侵扰巴蜀与江汉、北可直捣太原的战略主动位置上。

此时,安禄山占领长安,李隆基西逃,整个唐朝军政指挥中枢实际上已处于瘫痪状态,形势一下子变得对叛军十分有利。

但安禄山再一次犯下战略大错,既不派兵追击李隆基以进占巴蜀,也不挥兵继续西进,占领大西北,彻底消灭唐军在西北的主力,以斩断唐朝的一方手臂,而是在长安日夜耽于声色,急于享受大燕皇帝的快乐。

这就又一次给了唐军以组织反击的战略时机,为安禄山的最后覆亡埋下了祸根。由此也可看出,安禄山其实就是一个毫无战略眼光和政治远见的匹夫而已。

安禄山最不应该忘记的,应该是此时的皇太子李亨。因为这个人,将成为今后打击他的指挥中枢。

李亨去了灵武。而且,听从部下劝告,在他的父亲还健在并未宣布传位的情况下,宣布即位,终于美梦成真,当上了皇帝,是为唐肃宗

李亨当皇帝的这个地方,很好。

因为灵武地处河套上游,水草丰盛,物产丰富,朔方军长期屏障长安西北大门,历来是控制西北的边防重镇,又是南下关中、东出晋冀的战略要地,兵马强盛,是易守难攻的天然复兴基地。唐朝最后之所以能战胜安禄山,就是得力于这一基地的支持。

李亨即位后,颇有些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象,下诏历数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罪过,开谏诤之路,各地文臣武将纷纷前往投靠,一时间,人才济济,兵马会集。

李亨也尽心图谋恢复,整军练武,准备反攻。特别是郭子仪率精兵五万返回灵武,成了李亨大举反击的主将,隐士李泌是李亨当太子时的密友,胸有文韬武略,此时也被李亨召到灵武,成为李亨大举反攻的主要谋士,在以后的战争进程中为李亨的政治与军事提出过不少重要的战略构想。

现在,平叛舞台的主角,是李亨了。

至德元年(756)六七月间,李亨对整个战略部署做了如下调整:

以长子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李泌为元帅府长史,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组成元帅府核心领导班子;

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今山西太原)留守,以确保河东;

以周泌为河西节度使,彭之耀为陇右节度使,吕崇贤为关内节度使;薛景仙为扶风太守,郭英义为天水太守,以巩固西线;

以鲁炅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来真为淮南西道节度使,高适为淮南节度使,以确保江淮;

以第五琦为江淮租庸使,他上任后推行榷盐法,大大增加了赋税收入,保障了江淮租庸的征收和转运;

以李承采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一道出使回纥请求援兵。

这里就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适,就是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名句的诗人高适。这一场安史之乱,改变了很多诗人的命运。

高适是唯一的幸运儿,因为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就任淮南节度使,参与平叛;最倒霉的是王昌龄,他在大乱之中途经亳州,竟被刺史闾丘晓杀了;李白也倒霉,他跟着有野心没实力的永王李璘,先是坐牢后被流放夜郎;王维则失陷于被叛军攻下的长安,被迫接受了伪职,要不是有个与唐肃宗共过患难的弟弟王缙相救,也是杀头、流放的大罪;杜甫呢,也不幸落入叛军之手,被押送到了长安,后幸而脱身,但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

大乱面前,个人的命运,宛如蝼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