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艺术符号

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艺术符号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出今朝。”隋代杜台卿《玉镯宝典》载:“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宋代吴字《梦梁录》亦曰:“正月湖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在古代,人们并不把新年称作“春节”,《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传统节日中的民俗艺术符号

1.当代春节图形符号的传统演变历程

春节,古称元旦,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通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出今朝。”隋代杜台卿《玉镯宝典》载:“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宋代吴字《梦梁录》亦曰:“正月湖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在古代,人们并不把新年称作“春节”,《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期大概是新时期时代的晚起,那是以“载”称年,载是运载之意,表示时间的运行于变化。夏朝以“岁”称年,岁与收获、祭祀天文星象有关。“岁”本为斧类砍削工具,也用来收获庄稼。当时庄稼一年一熟,庄稼收获后,人们要杀牲祭神,“岁”就成为祭祀的名称。这种每年一度的丰收祭祀庆祝活动,将自然时间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落。因此岁收之“岁”与岁祭之“岁”就逐渐成为特定的年度时间标记。商朝以“祀”称年,这与商朝的文化特性相关;周朝继承夏代以农作物丰收为年度时间周期的记时传统,正是将年度周期成为年。秦至汉中期岁首在夏历十月初一,韩中奇岁首在夏历正月,也称正月旦、正日,从此确立了后世大年(春节)的时间。魏晋南北朝岁首称元正,元日、元会。隋唐岁首称元日、岁日、元正。从唐代,元日开始放假。宋、元、明、清各代岁首称元旦、元日、新年。民国开始用公历纪年,将公历月日定为岁首,称作“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的传统岁首改名为“春节”。至此春节的称谓便确定下来,沿用至今。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从石器时代陶器上表现丰收仪式纹饰的出现,到明清时期吉祥图案的盛兴,传统春节图形符号就这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主要指新时期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是人类文明初步建立并迅速发达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对后来各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岁首时间曾在冬春季节时的叫作游移,立冬冬至大寒立春等都曾为岁首的时间点。夏朝岁首在夏历正月,以岁星(木星)在天穹上运行的位置为岁度的标志。商朝岁首在夏历十二月,以周期性的年度祭祀时间为一岁之始。周朝岁首在夏历十一月,以农周期为时间依据。

先秦时期春节祭祀要表现为集团性的公祭,时间在岁末年初,祭祀的对象是天地山川、宗庙社稷、祭品丰厚,仪式规模盛大,是部落集团或闻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由天子主持,参加者有文武百官。早期的岁时祭祀应该是原始部落的公祭,我们虽然不能确切知晓当时的祭祀情形,但从考古发现的祭坛(如红山文化)遗址中已想见到当时的祭祀规模。越是早期社会,其祭祀活动越是频繁,祭祀仪式也越隆重。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要传承知识与文化,也只能靠有形的活动仪式反复地记忆与观念的强化,因此仪式充当了文化传承的载体。自从文字发明之后,中国古代社会祭祀文化就开始被记录,甲骨卜辞、《周易》《尚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述。《仪礼》《周礼》《礼记》是古代的要礼制文献,其中保存了有关秦岁时祭祀的丰富信息,我们看到与春节时段相关的祭祀是“岁终大祭”与元日天子“祈谷”。

先秦社会膜拜自然,岁时信仰中体现着人们对神秘自然的礼敬。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的名称出现,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也形成了最早的春节图形符号以及后来发展成为春节图形符号的图形。

1)岁终祭祀图形符号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献祭与庆祝就成为年度的标准。先秦时期人们是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生活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祇人鬼的沟通。传统的大型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

以“祈谷”“祭祀”“丰收”为主题的图形、图案成为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春节图形符号,如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出土的舞蹈纹盆,描绘特别生动、别致、新颖,十分罕见。舞蹈纹为五人一组,共三组。人物相互手拉手,头转向一边,投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或饰物;每组外侧两人手臂,画成两道,似反映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频繁之意;人下体为三道,接地面两竖道,为两腿,并由运用脚尖之示意,下腹体侧一道,似为饰物。寥寥几笔,将原始人手拉手的集体舞姿、欢快歌唱的情景都表达了出来。这种原始形态的舞蹈,当似一种原始人群“干戚羽旄”“操牛尾”“发扬蹈厉”,具有祈祷或巫术礼仪的图腾活动。

关于原始舞蹈纹的含义,有学者认为纹饰刻画的是先民们在进行祈求人口繁殖昌盛和作物丰收的礼俗舞,舞者头上之饰物为发辫,披于脑后,而下肢间所突出之物,即为男性生殖器。那么这也许是最早记录先民们进行年终祭祀的图形符号,也可以说是最早的记录新年祭祀仪式的图形符号。

2)吉祥动物图形符号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史料显示,这一时期器物上出现的动物图案和年终的祭祀有直接的关系,但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及生存条件极为有限,求生存是人们最基本的希冀。难以抗拒的天灾、人祸和疾病等,人们祈求“避凶求安”“逢凶化吉”的意识非常强烈,人们期盼着和平安宁、丰衣足食。古人把和自己部落有密切关系的动物,作为本氏族的崇拜物和象征,后人称之为“图腾”,慢慢地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图腾”成为象征吉祥的符号,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成为后来春节中常用的吉祥图形元素,如鱼纹、凤纹、凤鸟纹、龙纹、蛙纹、象纹、鹿纹等。

①鱼纹。鱼在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出土最多,最具代表性。半坡遗址曾出土大量捕鱼工具,可见捕鱼在半坡居民生活中,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而彩陶上的各种鱼纹,有的像鲤鱼,有的像鲷鱼,有的像鲢鱼,还有复体鱼,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鱼类的熟悉。鱼的形象,概括、简洁、夸张。鱼纹,历来是人们的生活资料,人们亦喜爱在艺术里表现它。仰韶文化时期,陕西西安半坡的居民,就将鱼画到陶盆内作为装饰。殷周铜器鱼纹多施于通盘内。其状为脊鳍腹鳍各二,结构均齐严整,为殷代鱼纹的特征;脊鳍一,腹鳍二,麟样逼真,表现为写实的鱼纹,流行于春秋战国;有的运用几何形手法构成,用线极简练,见于西周器。

②凤纹。凤在古代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为百鸟之王,象征祥瑞。在商周青铜器上的表现形式,大多是侧而形,只一足;另有头回顾,冠不与首相连且羽翼飘举的;有头生长冠,垂尾的;有翼、尾作三重,冠向前绕的;有长颈、昂首、卷尾和翼向上举;在构成上,商的凤身较短,一般都垂尾;西周凤身较长,尾多上卷,一般都是两凤相对,单独的较少见;春秋有两凤相对的,有做不规则排列的,构成较活泼。所有凤纹组成的外形,有圆、方、矩等。

③龙纹。龙纹,龙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它是幻想、神化的产物。龙,在我国影响大,含义深,具有崇高的形象、无比的神力和永恒的魅力。它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神物,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我国古代文献和传说,对它有种种描述,深奥奇异,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认为先秦的龙纹,是“神武”和“力量”的象征,至封建社会将此作为“帝德”和“天威”的标志。龙的起源是多元的,有多重社会因素,它和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习俗和礼仪等,都有不可分的联系,它比任何纹饰的起源,都要怪异、复杂,含有浓重的神秘色彩。闻一多指出: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原始龙纹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含义,是原始文化、宗教和艺术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我国远古历史文化的发祥、文明的肇始紧密相关。

从商周青铜器上构成的龙形看,主要表现形式有:巨兽生两角,身似蛇形,盘曲如球状;有两身一头,头居中两身分列左右,有四足亦有无足;有双龙盘绕一起的;有数龙蟠结构成的等,一般见于殷代,后两种通行于春秋战国,其他流行于殷和西周初期。

④象纹。象在后面虽有“太平有象”等吉祥寓意,但在商代曾用于战争。《吕氏春秋古乐篇》:“商代服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殷和西周同期上的象纹,形象写实,尤其是长鼻的特征,刻画突出,这大抵是真实形象的模拟。

(2)秦汉时期

如果说,早期装饰艺术中的吉祥含义过于隐晦,仅只是倾向性的。那么,秦汉时期出现在瓦当上的图案和文字的吉祥意匠则鲜明简洁,一目了然。瓦当图案中的主要形象有:龙、凤、朱雀、鹿、虎、兔、龟、蛙、鱼、鹤、燕及云、树、山形等;文字的内容有:千秋利君、万岁富贵、千秋万世长乐未央、长乐万世、长乐万岁,延寿长相思、延年益寿、延寿万岁常与天久长,无极、大吉大利等。有的还将相关的图案与文字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使纹样的结构更为匀称、均衡,主题也更为突出。

汉代是一个重视吉祥语瑞应的时代。随着汉王朝中央集权的建立,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倾向,结束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经学成为正统。以董仲舒为首的儒生们将先哲的传统知识与民间信仰掺杂、糅和在一起,形成了汉代儒学的新体系,“纖讳”学说作为这一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统治者的倡导,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盛极一时。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原始的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已从自然月令的时间习惯逐渐改变,岁时节日与社会活动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春节在朝廷,作为加强君臣之间关系的时机,在民间作为沟通邻里之间感情的良辰。

秦代到汉中前,夏历十月、十一月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将岁首确定在建寅之月,此后历代相沿。这样与四时中的立春气节接近,一年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其庆贺礼仪活动也保留下来。《荆楚岁时记》中仍有南朝时“秦岁首”吃黍米肉奠的记载,再到后世,演变为“寒衣节”。

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立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它与原始宗教的腊祭时间上有所区别,但十分接近,传统的部族生活以腊祭的第二天为新年,人们以“一会饮食”的方式庆祝。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商朝,接受百官拜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这时礼乐齐名,百戏腾跃,鱼龙漫延,一片欢乐景象。除非遭遇特大灾患,正旦朝会年年举行。

在朝廷的影响下,王者岁首逐渐成为民俗大节,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转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宴《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仪式的主要内容。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利用年节时期沟通亲族与邻里的关系。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这一时期,强调天人感应,吉祥图案多为祈求祥瑞,如羽化登仙、大吉羊、大吉鱼等纹样遍布于青铜器、瓦当、丝织品、陶器、漆器等。这一时期比较特别的有两点:其一,在史料中找到了以祈年为主题的图案纹样;其二,人们认为云与农牧业生产密不可分,奉云为保护神并加以祭祀崇拜,因为云气纹是秦汉时期的染织、漆器、石刻、壁画中的主要纹样,这些云气纹还与仙人、四神、鹿、虎、鱼、鸟等组合在一起表达吉祥的含义,祥云的图案也自此流行起来,直到现在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喜庆吉祥的图形和画面中。

除此之外,秦汉时期还将文字作为器物的装饰,如铸在铜器上的铭文有“长宜子孙”“大吉羊”“富贵昌宜”等;锈在汉锦上的有“延年益寿”“长了明光”“子孙无极”等;刻在瓦当上的有“千秋万世”“长乐无极”“延年益寿”“大吉富贵”等。这些吉祥语多以成句的形式出现,有的还与其他纹样结合使用。

1)动物吉祥图形符号

①鱼纹。在这一时期的各类器物上应用较广,丝绸上也开始用鱼作装饰,多为成双成对的构成样式,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吉祥图案。

②龙纹。古人认为龙是神灵之物。商周时期的龙纹,都是长身,无足,基本似蛇。两汉画像砖画像石上的龙纹,基本形有些像蛇,有些似兽,多长有四足,足有爪,头有角,长尾,有翼。河北出土的一件石雕,上面的七龙盘曲为圆形并呈适合对称状,这是极少见的一种构成。汉代龙纹已初步具有后代龙的特征。

③鹿纹。它大多较写实,有长角的,有无角的,身上有斑纹的,有无斑纹的,有成群的描写,也有单独的刻画。

2)流云云纹图形符号

云纹模是古代一种吉祥图案,象征高升,象征如意。后世的“如意”云纹,就渊源于古代云纹。在汉代的一件漆耳杯上,描绘的云纹就已有“如意”的特点。

3)文字装饰图形符号

汉代瓦当上的文字装饰,变化丰富,均衡秀丽。书体多篆体,少数作隶书,阳文多,阴文少。内容有吉祥寓意的,有专为某种建筑而烧制的。有些吉祥语与同时期铜镜和锦绣上的文字类似。字数一般四字,也有三字和两字的,十二字和仅一字的为极少数。两汉瓦当上的文字,前期严密紧凑,中期字体宽博,后期流丽匀圆。

4)人物图形符号

云南昭通东汉墓出土的铜铸“摇钱树”残片,枝叶纷披,上有裸体人物、车骑、凤鸟和鱼龙漫延、百戏等图像。摇钱树铜饰,除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有所发现外,其他省均不多见,可能这是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装饰主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战国、秦汉时期的纹样造型,尤其是两汉,概括说来大体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给予适度的夸张和省略,造型洗练,主题突出,一般只作动态勾勒,不尚浮华,彰显特征;其二是善于根据内容要求,着重力度的表现,重精神的塑造,不求形似的逼真,这在动物纹样中尤为突出;其三是造型讲求规律化,着重装饰形象的刻画,注意发挥材质特长和生产工艺的结合;其四是多动态的构成,以线造型为主,运线豪放,进一步摆脱之前造型上刻板的羁绊。

(3)魏晋至隋唐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魏司空王朗奏事说到岁首朝贺:“故事,正月朔,贺。殿下设两百华灯,对于二阶之间。端门设庭僚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尤昼矣。”在华灯之下,岁首朝贺之仪想必美轮美奂。曹植《元会》诗给我们描绘了当日的热闹:“岁初元作,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穿着这漂亮干净的衣裳,享受着珍奇的美味,徘徊在装饰华丽的殿堂之上,希望这种快乐永远,祝福尊辈万寿无疆。晋朝武帝时对元会朝仪进行了重新修订,如傅玄所云:“考夏之后遗训,综殷周之典艺,采秦汉之旧仪,定元正之嘉会。”

由于《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我们能确知魏晋南北朝元日的具体节俗。该书为南朝人宗懔所撰,记述了当时荆楚一代岁时节日民俗。荆楚处于中国南北东西的过渡地带,其民俗荟萃五方,其节日民俗具有代表意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所谓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也就是说正月初一是岁首、四时之首、一月为首。

六朝时还以正月初一至初七为新年预测日。

董勋《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枯人于帐。”

人们以每一天的阴晴判定未来某物是否丰产,晴则丰产,阴则不熟。六朝战争频繁,人口损失巨大,因此对人口的繁衍极为关注,人日也就成为春节期间特别重要的节日。人们在正月七日这天,吃七种菜合煮的菜奠,剪彩纲为人形,或贴屏风,或戴头簪,以祈人类之福。立春日,剪彩燕戴于头上,并贴:“宜春”帖子,以应节气。正月十五,以豆糜、油糕祭祀门户,晚上迎紫姑,“以卜将来桑蚕,并占众事”。紫姑是古代蚕神,传说她本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妾,被大夫人害死,死后成为预测年成及人事未来的神灵。人们通常在正月十五晚上做一个偶人迎接紫姑,迎接紫姑的手抓偶人,口诵咒语:“丈夫不在,大夫人已走,小姑可出。”如果觉得手重,就是神以降临。近代山东仍有正月十五“扎姑姑”的习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想活跃,人们不再喜爱汉代规矩方式的团模式,追求一种无拘无束、任意翱翔的构图风釆。“羽化而登仙”的道教逐渐被“皈依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教所代替,汉代流行的云纹和狩猎等图案渐渐消失,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花等逐步盛行。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莲花纹大量出现,风行一时,在石刻、陶瓷、铜镜和彩绘上随处可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宽瓣、窄瓣、单线、双线、凸面、正面、侧面、单色、彩色、单独、连续、镂刻和雕凿等。当时的染织品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祥瑞题材,如禽兽、树纹等。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题材涉及神马、白鹿、青鸟、三足金乌、龙首、膽蜍、火焰、莲花、流云、日月、西王母等。

2)隋唐时期的春节习俗

隋唐春节,称为元旦、岁日、元正。元日是新春的节日,“人歌小岁酒,花发大唐春”。从唐代开始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日七天假是年前三天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每岁正旦晓漏已前,宰相、三司使、大金吾,皆以禅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谓之火城。”由于早朝官员灯烛的繁盛,长安犹如“火城”。中书门下率领文武百官僚拜表称庆,由内臣宣答。地方诸道贺表,由礼部员外郎接受,取其中官阶最高的贺表一通跪读进贺。唐人耿讳《元日早朝》诗描写了帝王朝贺的威严与四海一家、共享元日的太平气象。

“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紫贝为高阙,黄龙建大牙。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羽扇纷朱槛,金炉隔翠华。微风传曙漏,晓日上春霞。环佩声重叠,蛮夷服等差。乐和天易感,山固寿无涯。渥泽千年圣,车书四海家。盛名多在位,谁得守蓬麻。”

民间元日合家团聚,设宴欢庆。白居易在江南与家人一道团圆度节,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诗为证:

“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

元日饮酒,仍以少年先饮。

裴夷直《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自知年纪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傥更数年逢此时,还应惆张羡他人。”

元日饮酒是对年轻人添岁的祝贺,“称殇唯有感,欢庆在儿童”,同时也是对年长者的祝福,“但将千岁叶,长奉万年杯”。元日祈寿风俗流行。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度过春节,他记下了当时的情形:

“正月一日,家家立竹竿,悬幡子。新岁祈长命。”

唐朝人风俗沿袭六朝,剪彩戴胜十分普遍。胜是一种具有特殊信仰意义的头饰,当时的胜大多数是用彩帛剪裁而成。唐诗中有不少描写人日剪彩的佳句,如李商隐所咏“楼仅作盛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朝人日剪彩更多的体现了节欢愉的心态,徐延寿诗: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人日赏春,是唐朝春节风俗,有人登高赏梅,有人歌舞纵酒: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客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

人日春风催开了梅花,主人与客人看花饮酒,宴乐于东风亭上。隋代时间虽短,吉祥图案却具有特殊的时代特征,它上承南北朝的传统,下开“盛唐气象”,起了积极的桥梁作用。

从唐代开始,春节吉祥图案改变了过去以动物为主的倾向,改用以各种花草为主的植物鸟兽图案。鸟兽纹样大多成双配对,左右对称。花草纹样通常叶重藏花、花中寓叶,情趣交融,新颖别致。“对鹿”“对雉”等成双成对外加联珠的图案,是当时流行的吉祥图案。

总体来看,隋唐时期吉祥图最突出的特点是花鸟纹饰与各种祥禽瑞兽、仙人神物等穿插组合,如缠枝花纹、缠枝鹤纹等,画面充溢着饱满旺盛的生命力。另外,唐人崇尚牡丹,将牡丹寓意富贵,“富贵平安”“荣华富贵”“富贵万代”“长命富贵”等牡丹纹样大量出现。

常见动物吉祥图形符号如下:

①狮纹,师子即狮子,这一名称汉时已有。狮子原产非洲、印度和南美洲等地。《汉书西域传》:“乌戈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牛。”注引孟康的说法:“师子似虎正黄,有桃拔师子犀牛。”注引孟康的说法:《后汉书班超传》又说:“月氏贡拔师子。”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狮子都是来自外域。以狮子做图案,在汉代较少见。自佛教迦摩尼出世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吼。狮子具有无穷力量,以示佛法传播远大无边。《潜研堂类书》称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石窟中的石狮,以示护法辟邪,在佛前俯首驯服,以衬托佛法的威力。历代豪门贵族,也都在宅第正门两旁、墓前和墓中,用石狮镇门、镇墓,视之为瑞兽,用以辟邪,并使其更加壮观。

②象纹。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象成了佛教中的神兽,为普贤菩萨骑,所以在佛教艺术中,象和狮子一样,成了装饰阁案的题材之一。肥头胖耳、躯体圆润、长鼻垂地、行动笨拙、朴实可爱。

③龙纹。历代都较常见,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一般都有两角长,多兽身,蛇体少见,有的张嘴露齿,多奔腾舞于云气天花间。唐代的龙纹嘴增长,张嘴伸舌,角似鹿角,一般做伸爪盘曲和腾舞状。有的龙前有宝珠。山东长清和陕两乾陵的石雕龙纹,张牙舞爪缠枝间这种形式较罕见。

④凤纹。凤的纹样和龙纹图案一样,历代都有,各代相异。至魏南北朝,凤纹头冠变短,长颈,翼尾皆上举,身有彩文,姿态飘逸。云冈石窟的凤纹,尾作圆形,较别致,仅此一例。凤纹发展至唐代,华美多姿、形象生动。头冠都作云状,彩羽更美,形体丰满矫健,尾羽增长、增多,多以圆弧线构成,转曲如祥云,常见和缠枝纹组合在一起。

十二生肖纹饰这一时期的新创纹样。见于唐代杨执一墓志,雕刻龙、兔、虎、羊、马、蛇、狗、鸡、猴、牛、鼠、猪十二种动物,形象写实,组织于缠枝纹间。十二生肖在当时较常见,在铜镜上与四神、八卦等组合在一起出现。陕西西安等地出土有十二辰俑。人形鸟兽头,这种纹饰的出现与当时道教的流传有关。

(4)宋元明清时期

1)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春节称为元日、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北宋东京“正旦大朝会”隆重威风,皇帝端坐大庆典,四名身材魁梧的武士站在殿角,称为“镇殿将军”。殿上陈列仪仗,百官皆朝服冠冕,各路举人头名也身穿朝服在朝廷站班。各州进贺官员各持地方特产进贡。各国使者亦上朝入贺:辽国大使衣着紫窄袍,头顶金冠,冠的后檐尖长,像大莲叶;副使腰裹金带,穿凿如汉服。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为一拜。副使……”

北宋“元日或元旦关扑三日”,就是开赌禁三天,任百姓娱乐。无论官员还是百姓从早上就开始互相庆贺。店面均张灯结彩,平时的娱乐场所更是车水马龙。

平时难得出门的贵家妇女也打扮出门,到赌场观赌。贫户小民在年节也换上新洁的衣服,把酒相酬。南宋正月初一,“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为一岁节续之首。杭州士大夫年初三日,交响拜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当时年节出游寺庙宫观的风气很甚,寺观整天游人不断。年节是人们聚会的良机,家庭宴会气氛热烈,“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两宋元宵街市灯火通宵达旦,歌舞百戏,杂耍表演,“奇巧百端,日新耳目”。元宵灯彩更盛于隋唐。开封宣德楼对面作灯棚彩山,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用木柜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元朝帝王继承了中华岁首朝会大礼之仪,在盛大的新年庆典中显示太平气象。元朝官员在正旦朝会仪式以后,开始民间私人性的庆贺活动,如大都城内,京官虽然已经在官邸聚会,但在民间仍行“岁时庆贺之礼”。人们相互迎送往来,年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设席招待,就将食品排列于桌案上。人们拜贺年节,往返于茶坊酒肆之间,活动要延续数天,知道正月十三日,街上幵始发卖糖糕、黄米冬糕及辣汤、小米团等元宵节令食品。市井商贩在街头搭起草屋,卖琉璃葡萄灯、奇巧纸灯、谐谑灯及烟火爆仗之类。

宋代的吉祥图案十分盛行,频繁地出现于当时的陶瓷、漆器、铜镜、“宋锦”等上面,如寓意功名利禄的“马上封侯”“金玉满堂”“加官进爵”“冠带流传”等和寓意爱情美满幸福的“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凤戏牡丹”等。

由于调班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民众驱鬼辟邪、吉祥喜庆需求的驱动,门神画、年画趋于成熟。周密《武林旧事》载:

南宋时临安“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虎头及金彩镂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

可见当时人们对节令吉祥画的需求日益增多,木刻版画的应用已很广泛。与此同时,建筑彩花也出现了吉利祥瑞的吉祥纹样,如盘龙纹、飞天纹、波浪纹、花并如意纹、祥禽瑞兽纹等。

元代的吉祥图案,仍以祥禽瑞兽、奇花珍草为主,这些题材最能贴近自然生活,很受人们的喜爱。除“双龙”“双凤”和“双鱼”等成对纹饰外,还出现了诸如寓意夫妻和谐幸福的鸳鸯莲花”,象征君子风范的“松竹梅”,表达长寿愿望的“祥兽灵芝”等组合图案。

2)明清时期

明代建国之初,崇尚简朴,对朝会之礼不大讲究,虽然在洪武元年定了正旦朝会仪,大略如宋朝元旦超仪。但似乎明朝朝会只是例行公事,在国家生活中没有多大影响。我们翻检明朝人的著述,很难看到人们对元日朝会的记述,似乎朝廷上下对元日朝会没有兴趣。人们匆匆上朝、退朝,而朝官私下的民间交往显得更为热闹。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迎春的“春场”在东直门外五里。先立春一日,京城最高首长京兆尹带领府属官吏,或骑马,或乘轿,皆以红色礼服,头簪彩花迎春。迎春的队伍以旗帆前导,接着依次为农家乐班、勾芒神亭、春牛台及附属县的官吏人等。迎春队伍游行的路线是由春场游至府衙,表示春气接到了府内。然后由京兆生员以塑好的小春牛、芒神送入宫廷,进皇上春,进中宫春,进皇子春。仪式完毕之后,“百官朝服贺”。立春日,府县官吏都要穿上官服,祭祀勾芒,令人用彩鞭鞭打春牛三下,以表示官府倡导农耕之意。

清朝元旦朝会成为朝廷例行仪式,“凡元正朝会,岁有常经”。雍正四年,定元旦宴仪。直到晚清,元旦朝贺仪式依然进行。“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朝贺以后走亲访友。

清代春节期间的迎春仪式与明朝略同。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至东直门外迎春。立春日,大兴,宛平县令设供案于午门外正中,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及用时花插成的春山。进春的物件由府县生员抬进皇宫,然后由府尹主持鞭打春牛的仪式。

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观,它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岁首庆贺仪式,年复一年的对君臣关系进行确立,臣下对皇帝叩拜上寿,皇帝赐臣下茶酒,显示皇恩浩荡、与民同庆。盛大的朝贺庆典对内显示国家的太平,对外彰显中华帝国的国威。当然春节朝会在中古社会前后也有细微变化。在隋唐以前,君臣关系相对平和,有一些君臣同庆的节日生活情趣。宋代以后,伴随着君权的强化,君臣关系相对紧张,朝会更多体现着森严的等级秩序,反复的叩拜和效忠性的万岁欢呼,表达的更多是仪式的意义。朝会一结束大家就急忙赶回家过自己的民俗年节。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发展到明清,已达到鼎盛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春节视觉图形符号也相当丰富。人们不但追求图案造型美,而且图案中要有内容,所谓“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些吉祥的内容,涵盖了民间所流传的人人追求和向往的“五福”,即人们理想中幸福生活所包含的内容:福、禄、寿、喜、财。

木刻版画中的吉祥纹样,种类增多、刻制精美。另外,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镇等地形成了专门生产年画的基地,各具特色。吉祥题材的年画主要有龙凤呈祥、百鸟朝凤、连生贵子、五子夺魁、麒麟送子、平安富贵、金玉满堂等。珊瑚、如意、元宝、鲤鱼、金瓶等吉祥物也与祥禽瑞兽组合在一起,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清的刺绣图案也相当发达,图案纹样有表现多子、多福、多寿的“三多”和五福捧寿、喜上眉梢、麟吐玉书、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常见动物吉祥图形符号如下:

①鱼纹。体现在宋、元、明、清的瓷器上。鱼纹作为主题图案,宋瓷鱼纹,都具有浓郁的装饰情趣,常与荷花相组合;元、明、清时期,鱼纹都较写实,常用水藻等作点缀。毕竟西绦胡同元代遗址出土一件元代瓷盘,中绘一鱼,大眼、大尾,四周以斜弧形作旋形形式,形成较强动感,像鱼游水中,为元瓷之珍品。常见各种色合绘在一起。

②龙纹。龙,在六七千年前即被尊为神灵,封建社会,作为帝德的标志,是最高的祥瑞。龙纹,随着时代的变更,有种种不同的表现。新石器和商周时期的龙纹,形似蛇,有的有角,有的有足;汉代,有的似兽,有的蛇身,四足、有爪、有角、长尾,生存双翼;唐代龙纹张嘴伸舌,角似鹿免,作神爪腾舞状;宋元时,伸须,吐舌,三爪居多;明清时期,张牙舞爪,呆板烦琐,多五爪龙。在宋、元、明、清的瓷器上,以龙作为装饰的甚多,有行龙,双龙和盘龙等多种构成。常和祥云、宝珠、海涛和凤鸟等组合在一起,构成云龙、二龙戏珠、江牙行龙和龙凤呈祥等各种寓意性图案。

③凤纹。被尊为百鸟之王,象征祥瑞。宋、元、明、清凤纹,鸡头鹰嘴,麟身,长尾,尾翼增多,多数为五岐或七岐,多单数,双数罕见,构成具有较强装饰性,明显表现出与前期不同的风格。常和祥云、龙、花卉等组合成云凤、龙凤和凤戏牡丹等寓意性图案。这些寓意纹饰,大多为这时期的创新之作。

2.传统春节图形符号的使用现状

春节民俗文化在我国极具鲜明特色的城市和乡村地域空间中传承数千年,烙上了城市和乡村的印记,体现了城乡二元的特色。城乡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春节民俗的城乡特色和差异。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城市化日趋明显,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减弱,城乡家庭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趋同,春节民俗的城乡二元特色也在乡村就地城市化的进程中弱化,春节民俗城乡差异的减弱亦将成为可能。这种情况亦决定了城乡春节图形符号的发展状况。

(1)城市

1)城市春节节俗文化的变迁

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春节习俗,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它的许多内容离不开民众对农业丰收的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无不与农业民俗有关,并成为中国春节习俗永恒的主题,无论城市与乡村都是如此。但是“俗随时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规律。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转变,传统春节习俗产生的思想和物质基础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大城市显得尤为突出。现在的城里人过年,除保持部分传统内容之外,更大程度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过节的形式和内容也有许多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社会的变化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的年节习俗正在领导着整个春节习俗的新潮流。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的春节,更体现着这种变化。以下是来自“问卷星”问卷调查网站的春节文化相关调查问卷及问卷分析,这些问卷从不同的角度调査了现代人对传统春节节俗文化的态度,体现了传统春节的现代境遇与困境。

这几份调查问卷只是50多份春节调査问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从这些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这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代都市人们对待传统春节习俗的态度有所变化,主要有三点:

第一,大部分人是了解并遵守传统春节习俗的,如调查问卷一第15问是否了解当地习俗,42.86%的人基本了解,47.62%的人略知一二,只有9.52%的人完全不关心。第8问,是否按家乡的传统习俗过年,遵守大部分传统47.62%,严格遵守传统0,不太遵守传统42.86%,完全不受传统拘束9.52%。

第二,大部分人还是继承并保持着传统的过年方式,如第4问是否会熬夜守岁,会的占85.71%,不一定的占14.29%,不会的占0;第5问拜年方式,登门拜年的占61.9%,电话拜年的占23.81%,短信拜年的占71.43%,虽然短信拜年的多,但登门拜年仍是很重要的拜年方式。

第三,大部分人是愿意坚持传统春节习俗的,如第19问是否有必要继续坚持传统的春节习俗,觉得有必要坚持,因为传统习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人占76.19%,觉得传统习俗应该完全剔除的人只占4.76%,54.55%建议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方式坚持传统的春节习俗。在古代传统春节时人们最看重的是祭祀,以祈求来年好运,到了当代传统春节对于人们最看重的春节意义却是“团圆”。调查问卷一的第6问,春节什么事最开心,选一家团圆的占71.43%,调查问卷四第9问,春节期间,您最珍视的是什么,选择“万家灯火时,与家人团聚”的占60.71%,调查问卷五第4问,认为春节是一个特别而重要的节日的原因是什么,选择“能与亲人、朋友团聚”这个原因的占95.71%。人们对于传统春节文化,如春节的起源、春节习俗背后的意义并不十分了解。调查问卷一的第10问,新年习俗的意义和起源您知道吗?不知道的占52.38%,清晰详细知道的仅占4.76%。调查问卷四的第10问,对您所在当地的春节民俗了解,马马虎虎的78.57%,相当了解的只有17.86%。调查问卷六的第4、5、6问可以看到即使是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春节的文化也不甚了解。现代人们普遍觉得现在过春节缺乏年味,节日气氛不浓。调查问卷一第13问,觉得现在过年与小时候过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选择“虽然各方面水平提高,但缺少节日气氛了”的占80.95%。调查问卷四的第14问,年味是否真的淡了?认为过年的感觉已经远远比不上以前的占60.71%。现代的人们仍然坚持着进行一些民俗事项,如吃年夜饭、拜年、贴春联、大扫除、穿新衣、放鞭炮、吃年糕和包饺子、贴门神、剪年画等。从调查问卷六的第6问、从调查问卷七的第5问、从调查问卷八的第12问可以看到。

从以上春节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及分析中,可以看到一方面城市春节节俗文化当下的境遇,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感;另一方面经济高速的发展引起了人们日常的物质和文化的生活方式、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人们不自觉地按照理性和交换的规则追求着在社会生活中“有利于我”的位置。价值观的变化导致对春节的传统期盼降低,个体素质的发展对春节的现代意义的要求上升,物质基础和消费心理消除了平日和节日在物质上的差别,商业文化以绝对强势侵占了节日市场以及广大群众的心理,对春节的传统向往已不复存在,总而言之,“利”在现代生活中的泛滥强烈压制了人们对传统的春节习俗,即“礼”的恪守。

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春节的影响。旧时人们曾对数千年一贯制的春节期间的舞狮、龙灯、社火、采莲船感到满足;而今天却不断地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春节文艺晚会提出意见。这说明个体文化欣赏对传统春节从内容到形式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春节文化的形式。首先,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电视、网络等,使传统春节文化的生活方式由“群聚”变为现在的分散化、家庭化的活动趋势,从而使一些传统的年节文化内容及形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其次,现代科技新产品的出现,如电话拜年等改变了拜年方式,削弱了走亲访友的传统。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并不全然是有益的,它对春节的内容和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春节习俗的变迁,使得鞭炮声越来越少,礼仪越来越简化,过去对穿新衣、戴新帽、压岁钱、年夜饭的渴望也越来越淡,春节已经与一般假期日渐趋同。

2)城市春节图形符号的现状

传统春节图形符号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了没落之态,首先一大部分春节图形符号在城市化进程中消亡了,比如,现代城市过年时基本看不到年画、剪纸等春节符号,只有那稀稀疏疏的几副春联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点“过年的气氛”。其次,一部分图形符号也逐渐丧失了本有的丰富内涵,人们的春节节日感日趋淡薄,失去了对民众的吸引力,这些曾经饱含意义的春节图形符号朝形式化的方向迈进,渐渐被拉平时间数轴上的点或两点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传统春节图形符号堕落成了传统文化碎片在现代社会中的纯粹标志,成了现代社会中可有可无的古典装饰品。

(2)乡村

1)乡村春节节俗的嬗变

在农村生活环境中,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神灵的重要主题。广大农民出于对丰收的渴望,在年节这一特殊而又关键的节点进行的祭祀,是他们发自内心地对农事丰收酬报和祈求的虔诚流露,因为他们是和土地最亲密的接触者,是对丰收最热切的期盼者,他们将自己的敬仰和虔诚借助仪式奉献给天地神灵,以求得到神的帮助,收获丰收。围绕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主题对天地神灵的祭祀,是不参与农业活动的任何人所无法体会到的,更是无法做得到的。这是我国农村地区春节民俗有别于城市春节民俗的显著特点之一。

我国乡村家庭为春节的祭祀仪式提供了专门的空间。这与我国乡村家庭的居住方式密不可分。在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中,学者指出了中国的民居建筑有四合院和干栏式住房两种形式,并阐述了这两种民居都有家庭精神寄托的空间,这在四合院中表现为“堂屋”,在干栏式住房中则为“火塘”。“堂屋”和“火塘”都是家庭中充满神圣色彩的地方,家庭中的祭祀、庆典等仪式活动都在这些地方举行。这为春节的祭祀仪式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城市和农村在居住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农村,人们在春节祭祀仪式中,在家庭专门的空间内放置供桌,摆放贡品,焚香跪拜,祷以咒语,祭祀者的心愿在这一神圣的空间里,随着焚燃的香烛,达及诸神。伴以在露天的院落中,燃放鞭炮,作为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

祭神祀祖是春节神圣、隆重的祭祀仪式,是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的。家庭在新年祭祀祖先,是围绕慎终追远的尊祖主题来举行的,这在城市家庭和乡村家庭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祭祀祖先表达发自内心的孝亲情怀,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但是围绕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城乡家庭在祭祀主题上便有了差别。我国的岁时节俗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从事农作、依靠农作生活的人们的不倦追求,这也成为节日期间人们祭祀天地神灵的推动力。当节日民俗被处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承担者传承时,生活环境和民俗仪式主题的结合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生活环境和某一仪式主题联系不再密切时,仪式主题就会相应地淡化;当生活环境和仪式主题的联系非常紧密时,仪式主题则会得到强化。

2)乡村春节图形符号现状

在乡村还是依稀可见各家门口的门神画与春联。但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乡村春节图形符号衰退的速度。以前过年时随处可见的,门神画、剪纸窗花、灶神挂像等已不那么容易见到,即使见到了,也基本是机器批量生产的产物,不再像从前都是手工印刷和制作的痕迹,失去了往日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3.春节的若干个特色民俗艺术符号

(1)春联

春联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期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副春联都有横批。

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等。

1)相关风俗

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节日习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

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2)寓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像——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汉族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手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但是,到了宋代,“春联”还是被称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贴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孝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倒福

“福”字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汉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汉族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皇后。

(2)爆竹

爆竹起源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汉族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故称爆竹。这虽是汉族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汉族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在现代的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爆竹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放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1)历史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当新春来临,它就要下山来吃人,所以人们新春临近时,都要搬到山脚去避难。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有一次,年下山来了,刚好有一个乞丐正在山下乞讨,他看见一户人家灯火通明,原来这一家人正整理东西准备向山脚奔去。

看到有人了,乞丐赶忙恳求道:“你们行行好,给我一点吃的吧。”

“我们都自身难保了,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

“求求你们了,我实在太饿了。”乞丐的声音此时变得更加凄惨了。

“好吧。”女主人有点心软了,她急忙从屋里拿来了一些点心,对乞丐说:“赶快逃命去吧,年兽马上就要来了。”

就在这时,年兽来了,女主人赶紧跑回屋子躲了起来。可是,凶猛的年兽把屋子掀了个底朝天,一步一步向女主人逼近,突然,不知从何处传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只见乞丐正在拼命地燃放烟花、爆竹,年兽不知道这是何物,吓得赶紧逃跑。年兽害怕烟花爆竹这一消息马上传开了,村民们纷纷回到自己家。于是,每当新春来临,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以求在新春的平安。

2)相关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洛阳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3)屠苏酒

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1)屠苏酒的风俗

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疫病。

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精神仍然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

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2)除夕夜话屠苏酒

除夕这一天对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年夜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年夜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自古到今,即使不会喝酒的人,在年夜饭的时候也多少喝一点。根据古籍记载,前人的年夜酒主要有“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

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

华佗所酿

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又为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中国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遍及全国各地和多个民族,朝野共之,代代传承。无数名人和典籍均有记载和遗篇。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屠苏酒一枝独秀,文化内涵无与伦比。有些地方,还传为神话,以为屠苏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赐吉祥、降福祉。

防治瘟疫

如果分析一下屠苏酒所包含的七味药草的药性和功效,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它是防治瘟疫的。大黄的功能是排除各种滞浊之气,推陈致新,所以被称为药中的将军。

白术是健胃、利水、解热的药,久服能轻身延年。桔梗能补血气,除寒热,祛风痹,下盅毒。蜀椒也能解毒、杀虫、健胃。桂心的功能是化瘀、活血、散寒、止痛。乌头能去风痹,去痞,温养脏腑。苃能驱毒、防腐、定神。综合这些药的功能,可以肯定它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病之邪的神奇功效。

(4)饺子

1)起源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饺子多以冷水和面粉为剂,将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面团,盖上蒸干的湿纱布或毛巾,放置(饧)1小时左右,刀切或手摘成若干个小面团,先后揉搓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圆长条,刀切或手摘成一个个小面剂子,将这些小面剂子用小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包裹馅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将冷水烧开,包成后下锅并用漏勺或者汤勺(反过来凸面朝上)顺着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划圆弧状以防饺子粘连,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如为肉馅可在沸腾时添少许冷水再烧,反复两三次)。饺皮也可用烫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馅心可荤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荤馅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素馅双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时期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南北朝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唐代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

宋代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此外,还有“驼峰角子”。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有“市罗角儿”“诸色角儿”。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作“燥肉双下角子”。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饺子传到了蒙古,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匾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

明朝

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最迟在明代已经出现。据《酌中志》载,明代宫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酌中志》是一部比较翔实可信的著作。书中详细地记述了由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他以自己在宫内多年所耳闻目睹的有关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全都分别予以记载下来。在正史中是不可能详细地看到如此详细的记载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虽然以记述万历以前的朝廷掌故和当时政治生活而著称,但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系统阐述。

我们的民俗研究者便可以根据这些记载参见当时的风俗习惯,更为有意义的是,书中的某些风俗记载还可以纠正后人的某些错误,比如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在北京至晚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了。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司礼监经厂库刻书情况,因为作者开列了内府有版经书的目录,可以使人们考见其源流。

清朝

清朝时,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匾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作水饺。‘和’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

2)民俗

春节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国祖先对此是多么的重视啊!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年,旧时农家一进腊月的门槛,就开始忙着过年。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

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为“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

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在明代已经出现。那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就把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每天开始是子时,子时就相当于今天半夜二十三点到一点这个时间,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在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而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那么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含义,所以,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北方人才慢慢形成吃饺子这么个习俗。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出门吃饺子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当人们吃着这滑润适口滋味鲜美的水饺时,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来历,谁能不惊叹我们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的面食奇苑呢!

冬至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3)相关俗语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详细内容见前述“张仲景”部分。

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好。

头伏饺子二伏面(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所以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吃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句北方的名言在这里验证,北方人是非常喜欢吃饺子的)。

出门饺子进门面。

饺子开口——露馅了。

瞎子吃饺子——心里有数。

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

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5)雄鸡图

古人认为:鸡有“五德”。“鸡”与“吉”谐音,因此又被视为吉祥之禽。在中国国画中鸡的题材有着大吉大利、吉祥如意、金鸡报晓、雄鸡报捷、金鸡迎春、鸡鸣富贵、闻鸡起舞等吉祥寓意,受历代画家喜爱。

雄鸡图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宋以后历代都有善画雄鸡图的画家辈出,现代画家中陈大羽先生可谓是杰出的代表人物。

雄鸡图装饰在陶瓷上始于明代,鸡作为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因其在古代娱乐场所中的“斗鸡”和“报晓”而备受重视。在明代成化年间御窑厂生产的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康熙时产的青花釉里红林树觅食纹瓶、杯也深受藏家垂青。

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是绘画创作的基本要素,运用传统的笔墨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是画师们所追求与奉行的目标。古代雄鸡纹图案,不仅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更注重于对物象神似的追求。因此,所创作的绘画题材极富时代气息和人生意趣。

1.关于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元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1)传说

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火把节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明帝敬佛

源于佛教说。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的说法。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此种观点站不住脚,认为佛教只是在这一天利用人们的节庆气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2)民俗习惯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郭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称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走百病”,也称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3)社会影响

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的“灯”谐音为“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含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

节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春节如此,元宵节也不例外。亿万国人的热情、奔放、张扬,可与巴西、德国等国的狂欢节比肩。

历史价值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元宵节正从家庭走向社会。不论元宵、彩灯、烟花如何变化出新,这些元宵节延续的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它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www.xing528.com)

经济价值

元宵节临近,花灯、汤圆和花炮等商品生意火爆,山东省日照市“元宵经济”红红火火。商家吹响元宵经济“集结号”。2011年2月17日是元宵节,吃汤圆、品美食、看庙会,每一位市民都在努力地抓住春节的尾巴,享受元宵节中的年味。在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再度被搅热,酒店订座爆满,超市元宵卖得火。近年来,一些春节期间没来得及聚会的同事、亲友将元宵节作为一起聚餐的机会,使得元宵节酒店的订座率大幅增加,元宵节订餐数量几乎不亚于除夕年夜饭,部分酒店针对市民过年喜吃大鱼、大肉的习惯,特意在元宵节推出“忆苦思甜”菜肴,粗粮、野菜、窝窝头颇受市民青睐。

2.元宵灯节

(1)元宵灯节的形成和发展

1)关于元宵灯节起源的几种观点

“灯节”在中国是一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提起灯节,人们就会想起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而最热闹的灯节当数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正月十五是中国的阴历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道教称为元夜。由于还有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所以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这三个夜晚,统称为“三元”,其中最为人重视的是上元。“元宵”又叫作“元夜”“元夕”。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历来元宵节有通宵张灯的习俗,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

“元宵”灯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历来说法不一。有关其来历的有趣传说更是不胜枚举。那些传说大多只是民间流传的故事而已,真正的元宵节的形成则要复杂得多。

关于元宵灯节起源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民间信仰。有说是汉武帝尊祀“太一”天神,将正月十五日定为“燃灯节”,开放夜禁,即在节日期间解除夜晚戒严。据《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这证明汉代每年正月确有祭祀太一、甘泉的活动;又载:“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当时这种祭祀活动,要从黄昏一直延续到天明,还有歌舞表演。后代有较多学者也认为“正月十五夜游观灯”是汉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汉家以望日祠太一,从昏时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迹。”(《渊鉴类函》卷十七)唐代徐坚《初学记》也有记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宋人宋庠在《正月望夜闻灯影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诗中也说:“汉家太一昏祠日,宝炬神灯遍京室。”宋代李昉等纂《太平御览》,以及后来的《直隶志书·永平县》等都有类似的说法。他们都认为,“正月望夜”的张灯,就是源于“汉家”“祠太一”的信仰活动。不过这种说法并不确实,既然祭祀太一在正月“上辛”日,即在上旬某日,也就不在正月十五日,并且所见文献中也没有谈及张灯的事情,但汉代“祠太一”的活动对元宵习俗的形成,大概是有影响的。

皇家的政治纪念活动。据说汉文帝刘恒戡平诸吕之乱,登基临朝的那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为了庆祝这个日子,文帝便在每年该日,出宫与百姓共庆共乐,以后慢慢地就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②倡导宗教的需要。有些人认为起源于道教。道教以三元配三官,农历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因此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是道教的产物。但也有些人认为起源于佛教。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笃信佛教,并且提倡佛教。他传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即“上元夜”,宫廷寺院以至士族庶民一律要挂灯,“燃灯表佛”。唐宋时代,也把灯节的出现看作与佛教有关。《提要录》称:“唐以前岁不常设,烧灯多出佛书。”(陈元靓辑《岁时广记》卷九引)而佛教著作《施灯功德经》说:“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说明凡向佛、塔、庙供奉灯明的信徒,在生前死后都可以获得无尽的福德、智慧,以及各种无量的福报。因此,佛门中人都把燃灯供佛当作每日必做的功课,将燃灯视为修行的助道法缘。这种“燃灯表佛”的宗教活动,对元宵节的形成也有影响,而且可能影响更巨大、更直接。

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上述这些记载对于研究元宵灯节的起源,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不管元宵灯节是起源于古代的民间信仰,皇家的政治纪念活动,还是起源于倡导宗教的需要,到后来都慢慢失去了它原来的宗教或政治意味,而演变成民间的大众节庆活动了。

关于元宵灯节起源的说法虽有多样,但在现存的文献中却没有十分丰富、可靠的资料。其中较早的是南朝梁简文帝的《列灯赋》:“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尽开。草含春而色动,云飞采而轻来。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徵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赋中描绘了观灯的盛况,从时令上看,可能在初春,但不能断定就是正月十五日,所以说服力不强。

直到隋朝,从柳彧的谴责性的奏疏里,我们才又见到民间正月十五日的热闹景象:

“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凌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青醑肆陈,丝竹繁合,竭资破产,竞此一时。”(《隋书·柳彧传》)

从奏疏中可以想见当时元宵灯节的盛况及奢华程度。隋文帝虽然采纳了柳彧的建议,但他的儿子隋炀帝却与其相左,反而为了向外国使节夸耀皇朝的富足,每到正月十五日便在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此外,《隋书·音乐志》中也有佐证“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年正月十五日,在京都端门外大放炬火,光烛天地,绵亘八里,列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自是每年以为常焉。”看来,这个说法还是有根据的。这是正史里对元宵灯节的最早、最明确的记载。

映照宗教文化的隋唐灯节——多元文化杂陈

隋唐两代,社会稳定,游艺之风盛行,活动项目多、规模大,丰富多彩,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这无疑促进了元宵灯节的兴盛。元宵灯节已经初成规模,并且把正月十五定为正式的节庆日,燃灯嬉游。这时期的元宵灯节极为隆重,盛况空前,逐渐成为一个以娱乐为主,融合中外文化、各种宗教为一体的多元化节庆活动。

隋朝建立以后,为巩固统一的局面,统治阶层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佛教信仰兴盛的基础上,竭力推行佛教信仰。热闹非凡的元宵灯节同样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隋炀帝《正月十五日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旛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的元宵灯节充满了浓重的佛教气氛。

这时期东西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受其影响,元宵灯节也充满了异域风情。据《隋书·音乐志》卷十五记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毦者,殆三万人。”这段文字描绘了元宵灯节万国来朝、欢庆节日的壮观场面,其中身着妇人装是胡人的生活习俗。隋代薛道衡在《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中也记载:元宵表演项目中有各少数民族舞蹈,“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假面饰金银,盛装摇珠玉。”可见当时元宵灯节异域情调盛行,以及各国使者来朝共庆的热闹场景。《隋书·音乐志》又载: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和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隋炀帝为了显示国力,招待少数民族首领,曾两次于正月十五在洛阳端门外和建国门内一带,张灯结彩共庆元宵佳节。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灯节呈现出一派多民族融合的气象。

在隋代,游艺活动盛行,因此从那时起,元宵节就出现了杂耍技艺。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写道:“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长鼻,青羊跪复跳,白马回旋骑。”这说明在隋炀帝时的元宵灯节表演中,已有惊险的马术杂技。可以说隋朝时元宵灯节已初具规模,不过这些活动还只限于帝王官家和上层人士的参加,当时的平民百姓还没有广泛地参与其中。

元宵灯节发展到唐代更加盛况空前,呈现出规模宏大、朝野共欢、纵民游乐的景象。据《大唐新语·文章类》记载,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公元705-707年),京城正月十五“盛饰灯彩之会”,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唐代社会全方位地向各国开放,所以元宵灯节的庆典活动受外来影响也较大,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更为明显。唐时,人们自上而下都很倾心胡俗。《新唐书·严挺之传》云:“睿宗好音律,每听忘倦。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望日,胡人婆陀请然百千灯,又追赐元年酺,帝御延喜、安福门纵观,昼夜不息,阅月未止。”胡僧婆陀演奏胡乐,可想当时景象之壮观。

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玄宗李隆基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曾下旨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放灯烛三夜。据《太平御览》引唐人韦述《两京新记》载:“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者昼日。”至此,唐代便将张灯时间从一夜增至三夜。甚至在正月望日前后三天取消京师戒严令,寺观与街道都挂起灯笼,还起造高达百尺的大棚,全体市民盛妆出游。

盛唐元宵灯节灯火通宵达旦,歌舞音乐、马戏演出非凡热闹,虽然元宵灯节组织与娱乐是以统治阶级为主,但也活跃并带动了民间的文化生活。

普天同乐的宋代灯节——皇室积极倡导

宋代皇帝大概是最热衷于灯节活动的统治者了。由于他们的重视和直接参与,元宵灯节的活动极为盛行。宋代元宵张灯不只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官方连皇帝在灯节登临哪座城门楼观灯这样的细节,都有明确的记载。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上元观灯……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游观之盛,冠于前代。”

宋太祖赵匡胤曾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正月甲辰颁布一道诏书:“上元节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又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史书记载,其命令开封府另外在十七、十八两夜也张灯,以后便成为惯例。从那时起,在城市中元宵灯节持续时间就由三夜增加到五夜。赵匡胤以后的皇帝都曾亲自主持观灯仪式。灯节的准备活动在冬至前后便开始了,开封府搭起大棚,棚内彩山上画有神仙故事和市井人物。十五日当天,各种社火队伍纷纷出动。在宣德楼上并设有御座,皇帝将于元宵之夜在此与民同赏各式彩灯,共享快乐,百姓也可在楼下观灯娱乐的同时,一睹龙颜。如在北宋东京、临安两城,就连从驾臣僚也接受了皇帝赏赐的宫花,簪在耳畔,十分引人注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灯景颇详:“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宣和与民同乐’。”又载,节日那夜,京师(开封)“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霏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而灭。”有些地方还“竞陈灯烛,光彩争华,直至达旦”。

南渡以后,宋王朝在临安定都。临安即今杭州,史称武林。虽然北方国土沦丧,但元宵张灯的盛况却犹盛前朝。南宋周密著的《武林旧事》记载,宫禁中,从一年的九月份赏过菊灯之后,就开始准备元宵节的灯会了。随着现场灯彩扎制的不断完成,和各地进贡灯彩的陆续到位,“试灯”活动也拉开了大幕。“试灯”也称为“预赏”。灯节“预赏”迤逦不断,一直延续到年底。等过了年,“试灯”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日盛一日。试赏花灯达三月之久,更胜唐明皇元宵节延时一月之举。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又增加十三日一夜,放灯增至六夜。在都城临安,家家灯火,处处管弦,悬挂玉栅,异巧华灯,有的以竹竿挑出灯球于半空,远看就像飞星。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可见,当时的灯节之盛况空前。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皇帝在十六日夜亲临宣德楼,或处决或赦免罪人,以宣扬自己的威德。同时,各寺院挤满了烧香的富豪和平民百姓。整整几天,每个人每天都是穷日尽夜才回家中。

宋代的元宵灯节内容更加丰富,灯彩的品种也有所增加。由于统治阶层的倡导,广泛的市民阶层积极地参与到元宵灯节的一系列活动中,这时灯节不可不谓是“与民同乐”的节庆活动。

元朝统治期间,由于蒙古族的统治,民族矛盾激化,为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实行禁灯,规定每到元宵节,无论官府还是百姓,一律都不许张灯。但元朝皇帝仍在宫内过元宵节。尽管官府禁灯,但民间私下里有时还是会自发地组织一些元宵节活动。

由官民同乐到以民间为主体的明清灯节

明朝,汉人恢复了统治地位,在许多方面都沿袭了宋时旧制,元宵节也不例外。据明代刘侗著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上元五夜灯之始,北宋也;上元六夜灯之始,南宋也;而上元十日灯,则始于我朝。”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就利用元宵灯节来活跃市场,故宣布放灯十日。明代的灯节,由于民间百姓热情的参与,不但节期比历代都长,而且民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政治和宗教色彩则相对淡化了许多。

明代元宵节各地灯市十分普及,从京师到偏僻的乡村,都以各自的方式举行灯市,借以庆祝娱乐。浙江《太平县志》载:“自十三四日始,市民无贵贱,各于门首悬挂灯球。……或五夕或三夕而止。”嘉靖安徽《池州府志》载:“上元观灯,门各跨街张灯,群童迎巧,灯扮杂戏以恣观赏,爆竹、放花、箫鼓之声,彻于闾巷。”万历湖南《慈利县志》载:“望日夜张灯于市,儿童笑歌戏舞,鼓声达旦,曰闹元宵。”湖南《新宁县志》载:“上元张灯庆贺元宵,市民各扮故事赛会。”万历江苏《松江府志》载:“采竹结棚于通衢,灯皆刻饰纸帛,穿缀彩珠,剪簇绚绘,工竞百巧,市人各挂彩,悬流苏,以障幕覆之。金鼓管弦、火树最胜,游人往往达曙为常。”

由于民俗文化的兴盛,明代的元宵灯节中杂技活动十分流行,并且增设了戏曲表演,杂技逐渐与戏曲相结合。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代宫廷元宵节时杂技演出的真实情景。从画中可知,各种杂技有戏法、冲狭(即钻圈)、蹬人、蹬车轮、蹬长竿等。明代元宵灯节还增加了耍狮子的娱乐项目,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灯节耍狮子、放烟火、鼓吹弹喝,挤挤杂杂,大街小巷,通宵以乐。

清代的灯节,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旧制。但鉴于汉人的反清情绪,清朝统治者对元宵灯节渐渐改变了历代“与民同乐”的习俗,分设宫内放灯与民间自行放灯。皇帝与庶民百姓观灯不相混杂,结束了以往皇帝与民同乐的节景。至此,民间百姓对灯节的热情高于官府,而朝庭对元宵张灯的重视程度则相对淡化,往往是每逢“太平盛世”才会给予重视。清初制度,通常是正月十三日上灯,十七或十八日落灯。在民间则不确定。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城市张灯,自十三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这就有力地促进了民间自娱活动的蓬勃发展。清代元宵灯节的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舞龙、舞狮子、闹社火、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之风十分兴盛。

此后,官方对灯节的干预逐渐减少,而民间的热闹程度却持续升温,与民俗相结合的如社火等表演活动不断增多,元宵灯节逐渐演变为以民间为主体的自娱自乐的节庆活动。

与民间传统风俗紧密结合的公共艺术

元宵灯节作为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与民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是互相包容的。各项民间活动借助元宵灯节这一公共活动的形式,表达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

中国的民间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元宵之夜,人们涌到闹市,观灯游玩,其中妇女“走百病”的风俗尤为引人注目。是夜,妇女走历三桥,民间以为可以免病,避灾求福。“走百病”又称“走桥”“走三桥”“消百病”。《清嘉录》载:“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而要走掉的疾病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没有子嗣。江苏如皋县妇女在元宵夜拾得桥边的砖石回家,据说可以得子。北京的“走桥”更有着明显的男性生殖器崇拜的意味。

元夕的妇女们还要迎“紫姑”。那是一种具有双重含义的习俗,有的传说称是为祈求蚕事顺利而兴起的,有的则表露出传统社会中正妻与偏房的矛盾。各地对这位“紫姑”的称呼也有不同,无锡称“门臼娘娘”,苏州称“坑三姑娘”,山东邹县称为“邀厕姑”。“紫姑卜”在唐宋时演变成不受时间限制的扶乩之术,为上层社会所信奉。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所描述的扶乩形式沿用至今:“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子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民间妇女的占卜工具及形式有很多。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徘谐体三十二韵》诗注:“俗谓正月百草灵,故帚苇针箕之属皆卜焉,多婢子辈为之。”一般情形是束物为人形而卜之。据《帝京景物略》载,两女童扶掖用苇草扎成的人,供奉以马粪,敲鼓并唱《马粪香歌》。祝褥之后,苇人跳将起来,若不倒便是吉兆。厦门的祭娘娘习俗是未婚少女用瓜果等物对厕而祭,并且唱些男女相欢、翁姑残虐的歌曲。

由于“灯”与“丁”读音相近,很早就有用送灯或偷灯来祝愿生子的习俗。《岁时广记》引《本草》称,宋时人们认为正月十五日的灯盏可以使人生子,若夫妇同去别人家偷来,放置床下,当月即可怀孕。元宵节在陕西凤翔县,家家请女儿、女婿吃饭,称为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为“添油”。广州地方还有在庙中集体供奉灯盏,叫作“请丁”的习俗。据《帝京景物略》载,妇女穿着白绫衫,到各城门去摸门钉,认为可以生男孩,称为“摸钉儿”。这种习俗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实行族外婚而形成的带有色情特征的典礼。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以巫术的形式保留下来,但其中强烈的生育意愿,则在历史的尘埃中依然折射出它的初始形态。

元宵“放偷”是另一种别致的馈赠形式,它是原始共产制的折射。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当时北方金人自契丹人那里承袭了一种放偷习俗。有的主妇明目张胆地率领婢妾到别人家去,趁主人迎客时偷东西。第二天主人家要用茶食糕点上门赎取。《帝京景物略》卷二载:“金元时,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提到扬州也有此俗。清代广东文昌县仍存在“元夕偷青以受詈为祥,失者以不詈为吉”的习俗。

(2)古代灯彩的艺术设计

1)大型固定的组合式灯彩

灯棚与灯山

灯棚即古代所谓“山棚”,为张灯结彩、集中展示的灯景形式。灯棚是一种大型固定的组合式的灯彩。从唐代元宵节时起就造了高达百尺的大型灯棚,据载宋代灯节开封府搭起大棚,棚内彩山上画有神仙故事和市井人物。山棚门柱上用草把绑成游龙形状,上面密插灯盏,甚是壮观。宋人李禺山在《长相思》词中赞咏道:“敞房拢,庭火烘。何处登场韵满空,采棚珠翠重。”。有的小型灯棚是设在街面商楼之上的,如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绘汴京城内大街的三层酒楼上就架设了灯棚,是依楼檐设平台而搭设灯棚,以此招摇食客。应该说灯棚的构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为灯山的设计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灯山亦称“鳌山”“彩山”,是元宵节的一种灯景。灯山的设计十分繁复,在形制上灯山与灯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灯山在制作上大量地采用了灯棚的制作方法,而且还加入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工艺上它们运用了民间的扎糊、雕塑、画绘、剪贴、机制等手段,并同各种灯光和喜庆色彩相结合。

《列子·汤问》记载,“鳌山”是巨鳌头上戴的神仙所居之山。山上皆金玉,居人食华实果品长生不老,鸟兽皆白色,珠玕色的树林干净无污染。因而历代帝王百姓都以鳌山为题材,并结合汉代“百戏”中的“山车”(仙人车)的形式演变成一种组合式的灯彩。原是在车上用彩结成山形,并扮演神仙聚会场景,可流动巡行。到宋代,开始用彩灯作为装饰,鳌山的内容依然是表演神仙故事。鳌山的设计非常繁杂,鳌山是帝王们向往的神山,工匠艺人用巧手扎结出仙山楼阁、金玉林木及仙禽瑞兽等灯彩,仿佛神仙居住的境界,以灯彩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南宋时鳌山主要用来展示组合设计的大型灯彩,表演神仙故事已退居其次。灯山的艺术设计成分加强。《武林旧事·元夕》中提到:“华宣德门,观鳌山。……山灯凡数千百种,极其精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中以五色玉栅簇成‘皇帝万岁’四大字。”南宋都城临安每年元宵夜在宣德门、梅堂、三闲台等处,起立鳌山,灯之品极多。

明清时期的灯山设计更着重于灯彩本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清陈学夔《榕城景物考》:“福州的闻山庙,每年十三至十五,架鳌山,玲珑飞动,人物花卉,都以裁缯剪䌽为之,高挂异样奇灯。”可见灯山的形式在明清时期仍在延续。

通常鳌山灯的制作要先依托灯棚构架,棚上张灯结彩,叠成山林形状,用彩色丝绸结成巨大山形。“山”形上扎彩绳、彩花以及各种神化人物形制等装饰品,再悬上各种大小花灯为饰,使彩山炫目明亮。更为绝妙的是,彩山上装有各种机械装置,可使故事人物生灵活现地动起来,并且利用机械装置的运动根据情景的需要来喷水、射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至岁前冬至后,开封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相辉。面北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顶,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这种灯山的巧妙设计,使静止的灯山成为流光溢彩的动态的景观。《武林旧事》记载:“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又于殿堂梁栋穿户间为诵壁,作诸色故事,龙凤噀水,蜿蜒如生,遂为诸灯之冠。”灯山是灯节中光彩耀目的体量最大的景观,所以是灯节陈设设计中的重中之重。灯山可谓是结合灯光、色彩、机制于一体的大型组合式的灯彩,至少在宋代的灯山中已应用了机械装置,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机械装置的出色范例。

灯轮与灯树

灯轮是在唐代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大型的灯彩。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记载:“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韩仲宣《上元夜效小庚体同用春字》中也记载了当时洛阳盛况“他乡月夜人,相伴看灯轮,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

灯树亦称“火树”。灯架高大,分层做轮状辐射,各枝上设环安置小灯烛。因整体形状如树,故名。常在元宵之夜设置,供人观赏。灯树之精巧制作由来已久,平山县曾出土战国时期的十五连盏铜灯,工艺精巧,造型生动。但作为元宵灯具,则以唐代为最盛。据五代·王仁裕撰的《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

灯轮与灯树在形制较为相似,都是依托固定的支架悬挂各式灯烛,看起来犹如一团灯火,因形制较大,所以视觉效果明显,耀眼夺目。

灯塔与灯楼

灯塔与灯楼就是依照塔和楼的外形扎制成的大型拟形灯彩。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时,南方工匠毛顺,擅长制作灯楼,极具巧思。他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创制灯楼,用缯彩做成。高一百五十丈,广二十间;上面悬挂珠玉金银所制的坠穗,微风一至,金石相互撞击,发出乐器般的声响。灯塔与灯楼集多种制作技法于一身,体量宏大,构造精致,幻而成真,雕饰精细,气势雄伟。

2)流动的灯戏设计

元宵灯节中大型流动的灯戏设计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方式,形成了多样、丰富、动静、声色的有机结合。

调龙灯

调龙灯典型地体现了流动的彩灯艺术设计。调龙灯又称龙舞,大致唐宋时已有了。这种融灯彩艺术和舞蹈、杂技于一体的民间游艺,一直到今天还在喜事、节庆等场合出现。舞龙灯的习俗,与我国远古时期对龙的图腾崇拜有关。我国古代,有“五色”对“五行”之说。“五色”即青、赤、白、黑、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色”是“五行”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客观属性。因此,人们遇到旱灾玩水龙,遇到水灾玩火龙,以祈求消灾去难、风调雨顺、四季丰收。唐、宋时期的元宵灯节,舞龙灯已是一种常见的表演形式。之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表演技艺高超的民间舞蹈艺术。静态的舞龙可谓地道的彩扎雕塑,就是这种静止的空间雕塑,一旦点亮烛火,并游动滚舞起来,就变为动态的舞戏。

调龙灯的艺术设计集中体现了型、色、线阵几个方面。在调龙灯的主体形象“龙”的造型设计上各地方的对龙的形象设计各有特色,一般是选用竹、木、草、布、纸等材料扎成具有传说中的龙的外貌形象。龙为“四灵”之首,《尔雅翼·释龙》中描述龙的形象特征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因此,龙灯的造型繁复,对制作工艺水平要求较高。龙首的是制作的难点,造型复杂,结合了圆雕、贴塑、彩扎、镶嵌等工艺手法进行塑造,而龙身则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间距约1.5米,每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如9节、11节和13节。为了使龙身活动自如,龙身多采用软制的材料,每节的节点则多为竹木构架,这样使舞动起来的龙飘逸生动,像流动的软雕。

龙的造型轮廓要达到流畅圆润,在设色方面则要求醒目、明快。一般设色多采用鲜艳浓重的色彩,通过反差明显的对比色的运用,再加入金、银、白等颜色,使得龙灯看起来金碧辉煌。在纹饰的绘制上更是细密丰繁,使龙的造型精美华丽,工巧生动。龙体制好后,一般不绘眼睛,必须专门举行神圣的仪式,请有声望的人士为龙点睛。龙眼多向外鼓出,黑白相间,在色彩丰繁的环境色中显得格外突出。

在表演形式上,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南方各地夜间舞龙灯,在每节上都点起灯,舞动时,将舞龙场内的灯光灭掉,但见巨龙翻飞、金蛇狂舞,很有气势。夜间舞龙时常有烟火爆竹相配合,流光飞火,声色炽烈,气势磅礴。在江浙一带,还往往用长板凳首尾钉上铁扣子,连在一起,做成“板凳龙”。由一人手举红色绸珠,在两条“龙”之间,戏游舞蹈。各式的龙舞一般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程式并流传至今,在舞动当中,由人支撑耍动的龙形排出各种阵式,步法阵式形成各种图形,调龙队伍融舞蹈与杂技于一体,刚柔相济,疾缓相间,将龙的神情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鼓灯

在元宵灯节凡龙舞、狮舞、秧歌舞之类游艺形式,皆有鼓乐相伴。这时的鼓不再是局外的伴奏乐器,而是被充分舞动,与舞交融无间的空间形象。其中花灯、鼓乐与舞蹈相结合,构成富有喜庆色彩的独特的灯舞艺术形式——花鼓灯。

元宵灯节的夜晚,舞者彩装打扮,提着各色各样的燃烛花灯,随着鼓声节奏,依各自的阵图步法进退扭摆、载歌载舞。飘逸的灯舞与奔放的鼓点节奏交相互映,灯色、舞姿、鼓乐形成一条流光溢彩的风景线。花鼓灯把道具、舞蹈、声乐、灯光、色彩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把空间艺术和造型艺术生动地交融起来,真可谓是造型形象、生动健美、有声有色的灯戏艺术。

线型的街灯组合

元宵灯节各家各户门前都挂起灯彩把大街小巷装扮成了灯的世界。在元宵灯节白天,城市和乡镇的街景是由建筑、街道、树木等固定空间同流动的商贩、娱乐的人群所组合建立起的。到了元宵之夜,整个空间则被高悬的彩灯所照亮。而正是这让人眼花缭乱的街灯,却是经过精心布置和规划的。为把握灯节上每位游人的心情,组织者通过有规律的灯品的布置,指引观灯人以恰当的路线进行游玩。一般大型的街灯布置多围绕着大型建筑物、灯市和商业、娱乐较为集中的地方,依道路而设,将各个分开的铺面、植物、街道、建筑等空间串联起来,成为贯穿在线上的银河。在灯彩的选用上,多选用造型一致,颜色鲜艳的灯,一方面造价便宜,另外一方面便于批量生产。一般多为红色或黄色的圆纱灯,下结长穗。把这些灯重复成组成系列的排放,会形成良好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一种欢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灯彩设计

元宵灯节中最重要的设计当属灯彩的设计。灯彩又叫“花灯”“灯笼”。在近千年的古代民间灯彩的发展中,灯彩的造型丰富多彩,这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制灯艺人和能工巧匠。这些灯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表达了他们美好的心愿。灯彩艺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足迹、社会生活的内容、人们审美理想和趣味的转变而转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它也有明显的影响。

自宋代就出现了一些较为出名的花灯产地,其中以苏州、福州、新安以及开封和杭州最为著名,至明清时则出现了更多的专业制灯产地,佛山、潮州、泉州、漳州、厦门、海宁、杭州、扬州、丹阳、泰州、南京、青州、成都、北京、太谷等地都以制灯闻名。同时也涌现了大批名匠,如明代的潘凤、王玄、赵萼、王新建、赵虎、赵瞻云、顾后山、张九眼和包壮行等,清代则有钮元卿、徐廷锟、沈羽宸、徐致祥、沈则庵等。

就灯彩的种类来讲,品种更是繁多,数不胜数。《京都风俗志》中曾记述:“灯之类,流珠、料丝、画纱、五色明角、麦秸、通草、百花、鸟兽、鱼虫、水墨及走马鳌山等,巧变殆绝。”《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了明代杭州元宵灯市出售的各色花灯,如人物灯有老子、美人、钟馗打鬼、明月度妓、刘海戏蟾等;花草灯类有栀子、葡萄、杨梅、桔、柿之类;还有制成禽虫类的花灯,如鹿、鹤、龟、虾之属。奇巧的则有琉璃灯、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罩等各种花色。富家豪门制灯则用料丝、彩珠、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等物。

《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月楼”也对当时灯会品有过生动细腻的描述:所谓灯色有金莲灯、玉楼灯、荷花灯、芙蓉灯、绣球灯、雪花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通判灯、师婆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鲇鱼灯、刘海灯、螃蟹灯、羊皮灯和掠彩灯等。可见明代灯彩艺术的繁盛精彩。清代张灯结彩的盛势、品色名目的纷繁有增无减,且愈益铺张巧致。原属东北特有的冰灯,随清人入关而成为中原灯节之俗。

下面本文以苏州灯彩为例,对灯彩的材料和造型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在各地的灯彩制作,苏州灯彩以其结构宏大巧密,彩画装饰艳绚华丽,雕饰精细而著称,有所谓“吴中风俗,尤竞上元”之说。

自宋时起,江南花灯就有以苏州为最盛的说法。《乾淳岁时记》中称:“灯品至多,苏福为冠”,又说:“禁中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并对用五色琉璃制作,绘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的苏州灯彩工艺赞不绝口。明清时苏州的灯彩制作工艺仍冠于全国,苏灯形成一个独立的手工业行业。苏州灯彩以花色纷繁、精工巧技、古朴典雅、灵秀清丽之优势而名冠全国。

苏州灯彩的制作分为打样、扎架、糊裱、绘饰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打样即设计,是决定灯品形象的首先一环。扎架即扎制灯体骨架,通常有木构、篾扎、铁丝扎或综合而为者。糊裱即表面处理,把纸或纱、绢等织品依形剪裁,糊蒙绷固到灯架上。最后是绘饰,即以刻纸,彩画、刺镂等装饰灯表画屏,以及用璎络垂坠诸物装扮烘托灯品主体。各地制灯,一般程序大致如此。

就灯彩的品种来讲,体现了制灯艺人设计巧思,造型新颖,结构精巧,灯饰华丽,画工精致,品种众多,仅据《姑苏志》载就有:荷花、栀子、葡萄、鹿犬、走马,以及用鱼鱿、麦秆、铁丝做成的栅子灯,俗称缭丝灯;以剡纸刻制花纹图案,用轻绡内外夹住的夹纱灯。尤以走马灯制作精巧,仅外形有雕甍朱槛的亭台式、金碧辉煌的六角式、装扎优美的龙船式等,题材有八仙过海、掉龙灯、鲤鱼跳龙门等。

工艺材料不同的各式花灯:

①纸制灯。它是民间花灯最多最地道的花灯。它采用篾扎纸糊工艺,主要的材料是竹篾、芦苇秆、铁丝、彩纸、麻线等,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在民间非常普及。

②琉璃灯。一类是用玻璃制成花灯骨架,点燃后,明亮无骨,故又叫“无骨花灯”。另一类是用五色玻璃制成的花灯,表面绘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点燃后灯体透亮、图案层次丰富。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徘谐体三十二韵》诗中,有“千隙玉虹明”之句,并自注道:“琉璃球灯每一隙映成一花,亦妙天下。”诗注中还有“琉璃壶瓶贮水养鱼,以灯映之”的记录。以琉璃做成鱼缸形的灯,让鱼缸和灯光巧妙配合,可达到“映光鱼隐见”的奇妙效果。琉璃灯借助琉璃材质的特殊性,同灯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可谓是苏式民间灯饰中的极品。

③罗帛灯。苏州的罗帛花灯在宋代就很出名,它是在罗帛上剪镂百花等极细巧的图案,内燃灯烛,透出万眼,又称为“万眼花罗”。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徘谐体三十二韵》一诗中有“万窗花眼密”之句,描述罗帛灯以碎罗红白相间砌成,功夫妙天下,多至万眼。

④纱灯。它是用生长三年的竹子劈削成篾条,糊扎成各种形状,然后裱上纱绢而成。由于灯内燃烛,风吹不灭,所以俗称“气死风灯”。其上下多饰金纸剪制的如意圈纹,底端常缀金色丝线流苏。一般有素纱灯、红庆灯和彩纱灯三种。素纱灯即用素白的绢纱,表面不饰或少饰。红纱灯是用红色绢纱糊裱而成,内置灯点亮时通体红亮,是常见的节庆灯。彩纱灯则用各种彩色的绢纱糊裱,并绘有花鸟、山水、鱼虫等诸色装饰图案。

⑤麦秸灯。它系以稻秸或软木等材料综合制成。借天质本色的稻秸软木,巧编密扎,精雕细镂,自成其骨架形体之素雅;借白纸、绢,绘以图案,再加排穗、串珠等配饰,益显其文采非凡。

⑥篾丝灯。它是以篾丝圈骨,其上覆薄纱或薄纸,施桐油,结体多呈圆鼓形;灯面或素白书朱字为名号吉语,或施绘五彩花纹为装饰。凡篾丝灯,各地大同小异,皆饱满圆浑,朴素大方,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情调。

⑦鱼鳞灯。它是利用鱼鳞的半透明性,以鱼鳞为饰,把鱼鳞嵌做各种形状、纹样的花瓣,并与各种材质的线框相配,镂空透地,形成点、线、面的合理搭配,有很强的装饰性。

造型不一的几何形灯和拟形灯

各类几何形灯和拟形灯一般是以竹篾或铁丝扎骨架,然后根据制灯人的喜好扎成各种形状,如圆形、四方形、五角形。还可以扎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如鱼、兔、猪、虎等。再在这些框架上面糊彩纸、彩绸等各种材料,有的还会镶金银色边,再加饰背景,配以灯光,这种灯品金碧辉煌、瑰丽夺目,形态各异。

这类灯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拟形灯的造型多选用民间的故事人物和吉祥的动植物造型。这类灯彩朴素而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生活情调。拟形灯在民间花灯中占有很大比例。这类灯色多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且生动活泼、气象万千,故深受百姓喜爱。《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就记载了各种拟形灯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矶;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沸沸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猿猴灯、白象灯,进进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娥斗彩,雪柳争辉。以下介绍几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这类灯彩。

①几何形灯:它是以各种几何造型为形制而做的灯。灯形有简洁的圆形灯、椭圆形灯、四方形灯等。这种类型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一般是直接在规整的几何形灯框外糊纸、纱、皮等材料,内附灯烛,下结长穗。通体透亮。还有造型非常繁杂的几何形灯,如五角形灯、六角形灯、多边形灯、六方子母灯等。其中以六方子母灯的造型最为繁杂,制作难度也较高。是由一盏大的母灯和六盏小的子灯构成,六盏方形子灯围绕着主体母灯,从灯的侧面观赏犹如旋转的车轮,从灯的底下向上仰视观赏又犹如怒放的花朵。数字寓意“六六大顺”。此灯结构的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大小虚实结合巧妙,艺人工匠们运用了结构上的对称性原理,给人以一种结构的形式美感。还有各种文字造型灯,大多是以福、寿、禄等吉庆词的字形直接作为的造型。多以红金双色相配,让人感觉喜庆欢快。几何形灯大多制作方便,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快,是大众喜爱的较为常见的灯彩种类。

②动物造型灯:它是以各种形象可爱或寓意吉庆的动物作为造型的灯彩样式。这类灯品往往夸大动物形象的典型特征,高度概括动物的外在形象,色彩在以明亮的红、黄、绿、金等色为主,给人感觉欢快活泼,尤其受到小孩子的喜爱。其中较为代表的有鱼灯、羊灯、兔子灯、猴子灯等。鱼灯,“鱼”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造型主题,它寓含着“富裕”“有余”等吉祥之意,鱼灯当然取此吉意。一般多用鲤鱼或金鱼的造型,取鲤鱼跃龙门、金玉满堂之意。多通体红亮,有时“鱼”身饰金色仿鱼鳞。鱼灯造型概括整体,装饰简洁明快,真可谓是赏心悦目。羊灯,用竹篾扎羊形骨架,外糊多层白绵纸穗,如缕缕羊毛;羊头与其项间四连处可以活动,羊头能频频摇动,当腹内点燃烛火,形态颇为生动,寓意“喜气洋洋”。各种动物灯,在灯节中活跃了气氛,带来了欢乐。

③人物造型灯:一般是以各种神仙、戏曲、小说、故事人物为原形而创作的灯彩样式。人物造型有单个体的,如喜庆娃娃、福星、禄星、寿星等吉祥人物。也有多个体组合的造型,如天女下凡、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西游记人物、三国演义人物等以戏曲神仙题材为主的造型。多个体的人物形灯还常与吉祥物、动物、人物的造型相结合组构。制作方式多样,运用的材料也很丰富。工艺除了扎制、堆彩等手法外,还运用了雕塑、彩绘、贴刻花工艺手段。使人觉得规模宏大,结构繁杂、工艺精湛。

④植物造型灯:一般有以寓意吉祥的植物为造型的灯彩。如莲花灯,是仿造莲花的造型制作的,莲花与果实同生,寓意莲生贵子,因此被民间百姓广泛制作和喜爱。莲花灯有时也置放于水中,灯火与水影相映成趣,别具风味。

还有反映农趣生活的拟蔬菜造型的灯彩,如白菜灯,以白菜为题,拟白菜之形,朴素中流露着庄户人热爱乡土的乐天精神。同它相类似的蔬菜形的灯彩还有很多,如萝卜灯、玉米灯等,它们是农耕百姓家常见的题材,反映了他们的审美趣味,与他们的农耕活动息息相关。

功能各异的观赏灯

各类灯彩除了具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作用外,还加入了许多附带的功能,这些功能有的是为了进一步增添灯彩的视觉效果,有的则是出于商业和使用目的。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增添的功能,都大大地丰富了灯彩的内容,加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和其他专业的成分。

①宫灯。它是中国古代灯彩中带有特定使用功能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类。所谓宫灯,按字面解释,即皇宫中使用的彩灯,这是宫灯最初的概念。也是最早宫灯的功用的特点。早期的宫灯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唐代开始以后,宫灯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并且逐渐从皇宫内扩展到民间各地,宫灯的装饰化、艺术化、观赏化、生活化更加突出。宫灯的发展,早已超出了其原有概念,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民族风格的灯饰艺术品。宫灯是模仿四方、六角和八角亭的造型,分为一、二、三层样式,灯架选用花梨木、紫檀木等珍贵木材,并经雕刻上漆镶纱绸,配以彩绘仕女、山水、花鸟等图案,装穗而成。自明清以来,宫灯的主流基本样式为六方形雕镂吊灯。

宫灯的一般做法是:以六片红木雕刻的架子用铜饰件活连成六面柱体骨架,插上六扇以红木为框、或糊纱绢或嵌玻璃并施装饰的灯片,再缀悬流苏璎络一类的配饰。宫灯可装可卸,不用时,取下六扇灯片、拆散六片架子,分别叠放收藏,十分便利。宫灯从最初的宫廷专用灯彩,转为皇家和百姓通用的灯彩,其设计样式因地、因时、因俗,千变万化、形形色色,难以悉数。

②走马灯。在我国唐代,已出现一种走马灯。走马灯又叫影灯、马骑灯、转灯、燃气灯等。唐代称为影灯。《古今图书集成》引《影灯记》说“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说明走马灯在唐代时已产生。宋时还有沿用唐代的叫法,如《武林旧事·灯品》记走马灯:“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南宋范成大诗谓之:“映光鱼隐现,转影骑纵横。”走马灯通常以方、圆、八角等亭台楼阁为造型。外壳多采用透明材料,灯壳内有灯胆,彩绘人物、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画面,灯胆装有风盘,在燃烧蜡烛产生热量推动下,使灯胆周而复始地旋转。其构造是在一个立轴的上部横装一个叶轮,叶轮的下边,在立轴的底部的近旁,装个烛座,当烛燃烧时,产生的热气上腾,便可推动叶轮,使它产生旋转。立轴的中部,沿水平方向横装几根细铁丝(多为四根),每根铁丝外粘纸剪的人马便随着叶轮和立轴旋转使其影子投射到以纸糊裱的灯壁上,成为灯画。灯内所映现的人物故事,走马似的循环往复展现在人们眼前,非常生动有趣。它端庄典雅,远望外形如碧瓦飞檐的亭台,近看晶莹的灯壁上,彩绘的人物故事循环展现。灯的四周饰以缤纷的流苏,灯架上镶以耀眼的花边,静和美的外形,亮和动的内在,被和谐地融合在一盏彩灯上。走马灯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运动的装置。

除了各形各色的观赏灯彩外,带有浓重商业气息的行商广告灯,在灯节上也非常受人瞩目。其中以幌子灯最具代表,幌子在唐代开始兴盛,是为招揽生意而做的,俗称“望子”或“酒帘”。有人称它为最初的古代商标。在元宵灯节期间,善于经营的商人更是把商业宣传用的幌子同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幌子灯。幌子灯形制一般比较简单,在竹、木制的框架外,糊纸或布幔,上绘店号、广告语和各种与产品相关的图案,内置烛火。色彩的运用上也非常鲜艳,突显迎宾庆祝的气氛,在元宵之夜这些幌子灯看起来非常醒目。在灯市上玩耍的人们可以容易地注意到这些店铺,这些造型各异的幌子灯在元宵节期间为店铺招揽了很多的生意。

丰富多彩的灯画艺术

在灯彩上的绘画或印画称之为灯画。古代灯画绘制方式多样,内容题材繁多。在制绘手法上,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在制好框架的灯屏上绘画;二是直接在灯屏上印制简单或单色线刻的画面,再在灯屏上进行手工绘画润色并添加更多的内容;三是运用木刻技法制直接对灯纱、纸等材料进行彩印。由于灯画要与灯光相配合展示,因此用色多为植物颜料,少见矿物颜料。因矿物颜料较厚不透明,而植物颜料透明而显得屏画色彩鲜明,甚至民间匠人还在颜料中加蛋清、白糖来加强灯画的明亮度和透明感。

在灯画绘印的内容上,从宋代开始就在纱灯屏画上绘画历史故事以供游人鉴赏,还出现了绢灯剪写诗词,画人物藏头隐语、以旧诨语戏弄行人的灯画。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徘谐体三十二韵》一诗中,就有“方缣翻史册”,并注是生绢糊大方灯,图画史册故事。“嘲嗤绘乐棚”,注山棚多画一时可嘲诮之人。至明代,灯屏画的绘画内容又增添了《千家诗》《四书》等文化内涵较高的故事题材。明张岱《陶庵梦忆·绍兴灯景》一文中载:“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清代末期绘有连环画形式的小说故事的灯画出现。

在绘画工艺上,大致可分为以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绘画风格和以艺术匠师为代表的民间喜庆风格。文人绘制的灯画,一般用色素雅,层次丰富,讲究笔墨用意趣。画面题材多为设色淡雅的山水、景物、花鸟、人物及诗词。其中以灯画工精美而著称的“米家灯”为代表。所谓“米家灯”是指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米万钟所筑之“勺园”中,上元佳节悬挂之彩画纱灯。米万钟为晚明书画名家,所画纱灯皆为其“勺园”之景物,并非出于画工之手,带有明显的文人画风格。

大多喜闻乐见的灯画却多出自民间的画匠。甚至发展到清代还出现了以绘制灯画为生的灯画行业。这些画匠有的专工花鸟、有的专工山水,相互协作和互为补充。他们所制的灯画,多为工笔重彩,在用色上一般喜用传统色彩,鲜艳夺目而浓烈。题材多以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和吉祥喜庆的内容为主。在这些专业的灯画匠中也不乏名师大家,明有潘虎,长于羊皮灯上作各种画体之灯画。([明]文震亨《长物志》)清代徐白斋善画戏曲故事人物,笔意挺拔。

目前我们只能从清代遗留下的灯画珍品中,才能一窥古代灯画艺术的璀璨。王树村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一书中对甘肃宁县的灯画、山西襄汾的灯画、河北武强的灯画、河南安阳的灯画、天津杨柳青的灯画、苏州的走马灯画、北京的纱灯画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灯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灯画艺术从绘画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戏曲百出到灯上谜语,为平民百姓增添了许多节日的审美欣赏和乐趣,同时也发展了民间美术中的绘画体裁。

灯彩的设计风格

①宫廷式。以宫灯样式为代表的宫廷式花灯,在工材方面追求工巧细妙,珍材贵料;造型方面讲求端庄典雅,方正规范;装饰方面强调雕绘精繁,富饰丽彩;格调方面崇尚高贵奢华、显赫雍容体现了宫廷艺术传统的广泛影响,具有做工用料考究、雕镌画绘并重的特点,显得精美华丽、端庄典雅;总体而言,作为花灯类型样式的宫廷式花灯体现了既端庄典雅又富丽堂皇的风格,或多或少反映了宫廷味及其宫廷制灯艺传统的影响,表露出与中国上层正统文化精神相契合的庄稳沉静、高雅敦厚的美学气质。

②匠作式。多出自专业工匠扎库匠(即彩扎艺人)之手,这种灯品制作较为专业,形成一定的制作规模,风格样式较为固定,灯品题材多为百姓们喜爱的吉祥样式,并作为商品主要流行于市井百姓之中,其作风兼融了宫廷式和乡土式风格,既尚巧意精工、儒雅华贵,亦重世俗情趣和活泼形式,最能代表中国民间传统灯彩的一般技艺水准和风格面貌。

③乡土式。乡土式风格的花灯多为各式几何形灯和拟形灯。他们多属百姓自娱的即兴创作,也有官方指派制作的。取材素朴、制作率意、不事雕琢,结体构形、施彩绘饰以及选题寓意皆有浓郁的农家气息。由民间艺人运用各种乡土材料、多种工艺和装饰技法制作而成的各式灯彩,结合民间元宵节期的各种民俗活动有一种质朴爽朗、生动活泼的民间风格和审美特色。相对而言,庶民百姓随心创造的万千花样灯品,则和下层乡土文化因素水乳交融,呈现出朴素活泼、绚丽浪漫的艺术风采。

(3)灯彩的设计艺术特征

元宵灯节中的灯彩集经济、艺术、技艺、文化等为一体,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集中展现。它在艺术上融合了多种表现语汇,与经济、文化相互结合并影响,它已大大超越了其观赏的一般功能,人民群众利用灯彩歌颂光明,驱散黑暗,通过灯彩来宣泄心声,表达情感,宣扬真、善、美。民间灯彩以它独有的艺术特征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光明和美好的象征。

1)形、质、色、光的艺术组合

灯彩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自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

①丰富的造型:灯彩艺术的设计首先体现在它的造型设计上,从各种拟形的具象造型到各种变化的抽象造型,再从各种静止的单个造型,到结构复杂的大型组合造型,再到单元组合串联的可活动的造型,灯彩的造型设计不可不谓是花样繁多,结构繁杂,巧思妙想。

②多样的材质:灯彩制作材料的选用也十分广泛,大多数百姓所喜爱的灯彩的创作生产是由民间工艺美术匠师就地取材,多为价廉物美的纸、麦草、竹篾、布、羊皮、布、纱、绢等材料。皇家和官家的灯彩则多选用奢侈华贵的材料,如珠宝、金银、螺锢、红木等贵重材质都有选用。各种材料变为各种形制的灯彩,通过灯光的映照,显得风格迥异。有的质朴天然,有的则雍容华贵。

③鲜艳的色彩:在灯彩制作的用色方面,则反映了民间百姓的传统色彩喜好。在审美意识上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的习性与强烈的民族风格。一般灯彩运用的色彩对比十分强烈,大量地使用绛红、铬黄、靛蓝、碧绿、黑、金等强烈的对比色,在北方喜欢大量用原色而不做调和,南方则相对素雅。色感喜好强烈鲜明,吉祥喜庆的红色被广泛使用。

④增辉的灯光:灯彩不仅是一种造型艺术,而且融入了光、声等时间过程因素;它既是一种具象的空间造型,却又带入了时间艺术因素。光在灯彩中的运用,使它在视觉中得以延伸。造型各异的灯彩有了灯光的映衬,色彩更为鲜丽,与造型相互作用,给人以强烈的装饰感,并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这些灯彩在造型上无疑是多彩的雕塑品,而且材料的选用及颜色都与光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光与着色的配合下,灯彩产生了特殊的视觉效果。通过四面明暗差别,立体感突显。或许大众不知道光由何处来,但气氛却被塑造了,空间也被团聚了。借火光的穿透性、明亮性和灿烂性,使得灯彩充满生机,流光溢彩。

2)娱乐、商业、艺术的相结合

元宵节灯市上的主角当属各形各色的灯彩。灯彩除了单纯的供皇家、官家、百姓的娱乐欣赏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灯彩流入灯市进行贸易买卖。各地所产的著名的灯彩品种,甚至是进贡的彩灯,也都会在灯市上展出交易。为了吸引买家,灯彩在设计上注重结合各个阶层的审美情趣。卖给官家的灯彩,尽显奢华,做工精细,用料上乘,价值也较为昂贵。灯彩造型繁杂,色彩富丽,样式多为宫廷式和匠作式。艺术品位上追求精美华丽和端庄典雅,是专门为有一定地位的上层人士设计的。而卖给百姓的灯彩,则注重迎合大众的口味,色彩鲜艳、题材喜庆、价位合理,样式多为乡土式。卖给小孩的灯彩,则趣味无穷,题材多为动物、植物,便于提携,价格低廉。样式多为各种拟形灯。还有专门为商家店面设计的行商广告灯。各式各样的灯彩汇聚在灯节上,功能各异,人们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带动了商业的发展,活跃了艺术氛围。古代灯彩的设计不仅是单方面只注重艺术设计,更多的是加入了人文的情趣和商业的运作,使它成为元宵灯节上娱乐、商业、艺术三位一体的结合。

3)题材内容的多样性与祯祥性

灯彩从式样到灯画的描绘题材所选用的题材大多为市民百姓所熟悉的吉祥图案,有的源自民族历史文化,有的源自传统宗教信仰。

民间花灯造型式样的基本形式,多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以象四时、五方、六合之数,其上装饰讲究则更多,一般都含有象征寓意。各种福字灯、寿字灯、双喜灯、大吉灯、长方胜灯、双鱼灯、松鹤灯、百子灯、万年长青灯、万寿无疆灯、宝珠灯、天下太平灯、普天同庆灯、金玉满堂灯、八宝吉庆灯等,寓意吉利祥瑞,福寿延年,反映了统治阶级借灯来粉饰天下太平,借彩灯长明以求人长寿的心理。

民间灯彩不论外在造型,还是在各式各样的灯画,题材上多选用古今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灯彩上的吉祥图案大致可分为文字、符号、器物、人物、动物、植物等,通过这些图案,能传达避邪驱祸,从而达到吉庆祥瑞的心理需求。元宵灯节虽然有上层阶级的参与,但众多还是平民百姓。所以灯画和灯的造型,大多是反映百姓生活的传统题材和形式。因此,彩灯中以人物为题材的灯品较多。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这些灯样多为传统人物及故事。

古代灯彩无论从造型还是灯画的描绘,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带有浓厚的祯祥性。它寄托着人们祈求国家安泰,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4)以观赏为主的灯彩设计艺术

元宵灯节的一系列活动都围绕着观赏性展开,元宵灯节的主角灯彩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供人观赏,各种材料、造型、用色、绘画、工艺在灯彩上的运用,都是为了满足大众的视觉娱乐需求,是建立在大众视觉观感基础上的。观赏性成为元宵灯彩最重要的设计要素。

中国古代的元宵灯节的艺术设计集中体现人们的审美要求,实用功能则强调较少。元宵灯彩的艺术设计通过最直接的观感上的愉悦,尤其是色彩、灯光、造型的相互映衬,营造出别的节日所未有的最具观赏性的艺术氛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定4月5日为法定假日清明节,也叫作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清明节的历史

(1)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明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2)融合上巳节习俗

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晋代陆机有诗写道:“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3)后续发展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2.风俗习惯

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1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经成为风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招募祭祀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的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古时我国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我国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古时我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朝时清明节上墓祭扫已成风气。唐代是我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相传迄今。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节本属“祭祖节”,在后世发展演变中才被冠以“鬼节”之名,古时人们祭祖是为了表达孝道、感恩追始,并不将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以鬼节称之。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所供奉的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5)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三大鬼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6)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1.端午节概述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或午日节,或沐兰节等,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在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节日,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中说到端午节的起源是“祭龙说”,并列举了一百多本古代书籍的具体实例,他认为,“端午节是发源于古代吴越民族,是祭祀原始动物图腾——龙的节日。”通过考古研究发展和出土文物的考证,闻一多先生的观点是科学的,因此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的先秦时期。端午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民族及故事传说的不同,端午节产生了许多相异的节日名称和各地区不尽相同的习俗。但纵观2000年来端午节的传统与演变,时至今日它已逐渐成为集全民参与、防病避瘟、祈求安康为主题的综合性节日,主要有端午祭(纪念屈原、伍子青等)、龙舟竞渡、端午食粽、悬挂营蒲、佩挂香囊、除五毒传五福等诸多习俗。

2.端午节的民俗指符

(1)端午节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

人们在文化交流中,比较善于使用的就是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来表达信息,其中包括神话传说、歇后语、谜语等。通过这些鲜明生动的特殊语言艺术的表述,能使民俗概念或事象所表达的感情更加自然充沛。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庆贺方式多样、民俗事项丰富的节日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端午节的言语系统民俗指符主要集中在其神话传说、俗语谜语和口头歌谣等艺术载体上。

1)端午节起源的由来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有吴越民族图腾祭说、有纪念屈原、伍子青、孝女曹娥、介子推的说法,还有恶日禁忌说、悬挂钟馗像、送瘟神风俗等,但纪念屈原的说法在中国几千年来更为家喻户晓,影响广泛。在古代,由于民智未开,医疗条件较差,而瘟疫又是一种突发的急剧性疾病,病情险恶且有强烈的传染性,它会给人们带来重大的灾难。人们将瘟疫与神灵联系起来想象出“瘟神”的形象,认为瘟疫是上天降下来的疾病,没有办法治愈。对这种恐怖的疾病,他们惧怕至极,以为是鬼神作祟,所以对于瘟神大多都采取奉祀、遣送的方法。人们在家门头挂“艾草”或营蒲的风俗,他们认为如此瘟神就不会来了。乌丙安先生提出神话象征符号中有四种类型的神话素联想方式:原始的相似、相近、对比、因果联想,而瘟神这个形象就是人们将中国神话与现实中的疾病相联想所产生出来的。

2)端午节的俗语谜语

歇后语是最具代表性的俗语形式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其寓意深刻,幽默形象。与端午节相关的歇后语有许多,如“端午节后布谷叫——过时啦”,这句俗语前半部分即是歇后语的假托语,也就是最显著的民俗指符。众所周知,布谷叫春天到,而端午节则是在夏天,这就构成了一个相矛盾的民俗情境,引出了“过时”的概念,通过这几个词语组合发送了要按时做事不误时的民俗信息。

谜语源于古老的民间语言,它从几千年的语言艺术中逐渐演变和发展出来,一般由谜面、谜语和谜底三部分组成。例如:“糯米饭团加点肉,脱去长叶味道浓(打一节日食品)——粽子,”这是一组由民俗符号组成的声音形象,前半部分是由谜面和谜目组成,展现出一幅传统节日食品的风俗画,从而使人们得出“端午节粽子”这个谜底。通过端午节的歇后语和谜语可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语言和民族文化,给人以深思启迪。

3)端午节的口头歌谣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自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歌谣唱出来华夏传统文化——端午节的多个习俗。歌谣通过语言的民俗指符,使歌中的艾草、粽子、龙舟与端午节习俗相连接,传送出歌谣中人们过节的喜悦之情。“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这首童谣则是将歌中的龙船、长江、舵手、鼓手、鼓声等语词的声音形象与端午节习俗相联结,传送出歌谣中赛龙舟热闹景象的民俗信息。

(2)端午节非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

“非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在俗民生活更是大量存在,几乎遍及人类可感的外部世界,主要包括听觉的音乐指符和视觉的标记指符、纹饰图像指符、实物指符、色彩指符以及其他感觉的象征指符。人们通过端午节中各种不同的民俗活动指符给予的文化信息,进一步互动交流,感受精神上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民俗文化的需求。”

1)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活动,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旧唐书·杜亚传》载:“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亚乃令以漆涂船底,贵其速进。又为绮罗之服,涂之以油,令舟子衣之,入水而不濡。”从古至今,每一年各个地区赛龙舟的场面都是十分浩大的,宋代就有夜龙舟之戏,日夜兼备,燃灯万盏,俗称为“灯划龙舟”。当代人将龙舟竞赛与体育赛事相结合,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大众娱乐文化,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举办龙舟竞渡活动更加繁荣兴盛起来,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贵州省铜仁市和镇远县都组织过各种龙舟竞渡。龙舟精神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遍布全球,其他国家逐渐兴起了端午热,主要以龙舟竞渡的活动展开,2016年在德国汉堡内阿尔斯特湖举办的龙舟竞渡。竞渡时,龙舟上彩旗飘扬,鼓声阵阵,桨手们奋力划船,一只只龙舟你追我赶,抢夺第一。一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制造了许多可以发出声音的器物,通过这些器物的声响作为听觉的音响指符来传递民俗信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会上,鼓声节拍便是龙船行进的速度,鼓手是龙舟团队的“灵魂人物”,角逐时所有动作遵从鼓手鼓点的引导,鼓手的经验和综合素质是赢得龙舟的关键因素。在我国,除了端午龙舟的鼓声以外,还有许多的民俗节日也会使用锣鼓声作为音乐符号来激奋人心。龙舟的大小和形状因地而异,划舟的人数也不同。它们大多数都是狭长的,通常是木雕。舟上直接涂上龙纹或龙形舟,然后用彩绘装饰。

另一方面,在视觉民俗符号中,纹饰图像和实物色彩等具有鲜明特征的指符在民俗生活中也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像端午节龙舟竞渡习俗中龙舟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中国古代的龙舟尤其华美,如元朝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卷》,描画的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在金明池举办龙舟竞渡,天子与民同乐操练水军的情景,画中楼台亭宇、长桥龙舟、树木人物,栩栩如生,不遗毫发,热闹非凡。在中国古代,龙是与皇权挂钩的,代表着一种权威和势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数千年来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民间有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和图案,如鲤鱼跃龙门代表着一个人飞黄腾达或者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端午节人们以龙形作为舟的根本外形,通过龙舟的实物和其龙形图案作为民俗指符,以其吉庆祥瑞或上进成功等含义的象征意义抒发俗民们对生活的多种祝愿。

2)佩挂香囊

佩挂香囊是我国端午节传统的风俗之一。香囊是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制作香囊则是古代女子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女红技艺。每到端午时节,她们便缝制各式各样的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虎头形等形状,配以吉祥图案的精美刺绣,再在香囊内加入一些朱砂、雄黄、香药等中草药,不仅可以点缀装饰节日的氛围和实用的驱虫防病的功用,也可以避除秽恶之气,祈盼身体健康。经我国医学界对传统香袋的配方进行研究,做了很多药理尝试,讲明这类馨香物质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以兴奋神经系统,持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进抗体的生成,它能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一方面,在夏季气候闷热,蚊虫肆虐,儿童身体抵抗力差,因此人们在端午节间都会给儿童的手腕、脚腕戴五彩丝线,五彩线是用红、黄、青、白和黑色五种颜色的线制成,是与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火、土、木、金、水相对应的。将五彩线缠绕在铜钱上或者做成虎头的形状,以避蛇和毒虫伤害。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祝贺的含义,给孩子用五彩丝线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锁、续命锁、百岁锁、健锁。这正是端午节的两个积极主题,即驱邪避瘟和祝贺祈寿。“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让人们以丝线系结来祈福求愿,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结”。端午节的香包和五彩丝线作为民俗符号的载体,通过其特有的形状、纹饰图案和颜色来传达民俗文化信息,从而表达人们在生活中的理想和愿望,譬如在民间将香囊做成虎头的外形,因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可以吞噬鬼怪,驱除邪恶,避免灾难,给小孩戴上虎头香包来保护他们健康平安成长,同样的民俗还有长辈们经常给婴幼儿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等,这都是他们对小孩美好的祝愿。还有民俗实物五色丝线中“五色与五行相配”的视觉色彩指符表现出驱邪避瘟和祈福纳吉的象征意义。

3)端午食粽

中华儿女热衷于对美食的追求并乐此不疲,他们将简单的材料烹制为美味可口的食物,通过品尝以达到味蕾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尤其是在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提到端午节的特色食物就是粽子。当然各地的粽子种类、形状和粽叶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其主要的原料——糯米则是不变的。北方的粽子大多数是以枣或豆沙为馅的甜粽,南方以新鲜猪肉、咸肉、火腿或者蛋黄为馅料的咸粽,对于粽叶各地使用的种类也不相同,有芦苇叶、荷叶、粽叶等,它们都有较强的抗菌和抑菌的作用。人们通过食用粽子品尝到其滋味,形成独特的气味或口味,进而引发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追求。

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民俗文化,而民族传统节日则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面对近年来各种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代表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个节日部分习俗进行感知、理解其中的民俗符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民俗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1.节日来历

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还有明代罗颀《物源》曰:“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并无后面的故事。直到汉代,其细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如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又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2.节日习俗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4)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5)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多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或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6)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长二十年寿命。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1.节日概述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民俗符号

(1)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2)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3)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5)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颌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八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得极为热闹。

(6)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样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中国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型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橘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做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例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烽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7)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分,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1.节日概述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2.民俗符号

(1)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的。

(2)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作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3)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相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年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4)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5)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