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试中的禁忌:狂妄自大、不了解单位

面试中的禁忌:狂妄自大、不了解单位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狂妄自大,这是比迟到还要遭面试官厌恶的因素之一。面试官李先生说,楼面督导是楼面的管理人员,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原则性。李先生说,面试时,面试官通常都会问求职者对招聘单位的了解情况。为了避免王梅的尴尬,面试官说:“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在外企中,会计行业四大最知名的企业是哪几家?”这类带问号的答案是所有行业面试时的忌讳,更不要说如此严谨、专业的会计行业。

面试中的禁忌:狂妄自大、不了解单位

(一)狂妄自大

2008年夏,丽莎·海罗尔面试了一个应聘经理岗位的人。这个人简历上的工作成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60分钟的面试过程中,这位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名校求职者始终滔滔不绝,面试官根本没机会插嘴询问他到底是如何实现这些成就的。

“最后,他抽空喘了一口气,问我过了90天的试用期,他会有怎样的发展机会。”丽莎·海罗尔回忆道,“他的语气好像我们已经决定聘用他了一样,那种傲慢与自大简直惊呆了我,好像我们不聘用他我们就会破产一样。”求职者的这种张狂气势最终令他丢了工作机会。

面试官说,有些人在公司里太爱自吹自擂,反而阻塞了自己的升迁之路。人们可以把这种人叫作职场中的“美国偶像追随者。正如电视选秀中的选手极力展现自己的歌唱天赋一样,职场中的“美国偶像”们往往都是说得好听,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多大能耐。

面试官表示,一些求职者竭力想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种自我吹嘘行为越来越多,而一些公司职员也千方百计地表现,希望保住自己的饭碗。“很多人都在拼命推销自己,”美国密歇根州罗切斯特市一家职业介绍公司的总裁马克·安哥特说:“走投无路之下,很多求职者都自欺欺人,认为自己可以胜任那些并不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他们什么都想尝试,他们什么话都敢说,即使傻子都知道这些是谎话。”

正如“美国偶像”的落选者一样,这些并无他们所吹嘘的技能和知识的“职场秀客”经常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拒绝。“有些人急了就破口大骂。”美国加州某市一家猎头公司的戴夫·德明克回忆道。这些竭尽辱骂之能事的人正是那些他拒绝向客户推荐的求职者。

即使在美国的经济衰退时期,有些求职者还是不愿委曲求全。一家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布莱恩·罗恩默斯说,几个以前在大银行当高管的人,最近就拒绝考虑在社区小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任职。“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工作,因为他们看不起这些小地方,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份有失身份的工作,”罗恩默斯说,“这让我感到很惊讶,看来有些人还不了解当前的就业现状,他们还是一味地自以为是、一味地自大。”

狂妄自大,这是比迟到还要遭面试官厌恶的因素之一。无论求职者多优秀,都应该用尊重他人的方式表现自己。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从未接触过这份工作,又根据什么说自己一定能胜任呢?又为何表现得狂妄自大呢?面试官永远青睐那些优秀但保持谦虚的求职者,这与逢迎无关,而是一种智慧。

(二)不懂装懂

佳明到某公司应聘楼面督导职位,并按要求填了登记表。在家等通知期间,佳明并未花力气了解这家公司。面试时,面试官李先生问佳明对公司了解多少,佳明凭印象说这家公司是外资企业,还十分肯定地说公司注册资金为10亿元。事实上,该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集团,注册资金也不是佳明说的那个数。佳明落聘了。

面试官李先生说,楼面督导是楼面的管理人员,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原则性。佳明的问题在于不懂装懂,而且不够诚实,“这样的人很难坚持原则,如果在工作中也这样信口开河,说不定会闯出什么乱子。”

李先生说,面试时,面试官通常都会问求职者对招聘单位的了解情况。求职者在报名登记后,最好设法了解招聘单位和应聘岗位的相关情况,查看招聘单位网页、注意观察其宣传栏和橱窗等都是很好的途径。如果求职者在面试前不努力了解招聘单位,守株待兔坐等通知,在面试时就会很被动,这时,求职者若不懂装懂就会犯了面试大忌。

教学案例8.17

坦承弱点 不利变有利

23岁的鹏鹏就读于北京某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里的学生会主席,国旗护卫队队长,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销售,最终赢得团体销售业绩全校第二的好成绩。

针对他的专业,面试官问:“原来一些软件公司研发设在国外,后来陆续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流程放回到国内,你能不能随便说出一家?”

鹏鹏回答说:“这个我真的不太了解,所以也不敢贸然回答您,对不起。”

面试官评价道:“想做一个销售员,其实你刚才回答前半部分是很好的,非常诚实地告诉别人你不知道。但是一个优秀的销售还应该有后半句,就是‘我回去问一下我的同学或者老师,下次见面再告诉您’。”

鹏鹏向面试官鞠躬说:“谢谢您,我记住这个建议了。”

分析与点评:承认自己的无知,只表现一次无知;掩饰自己的无知,就会永远无知。鹏鹏很老到地掌握并运用了这一点:先坦承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无知,然后及时表达歉意。抛开知识和学历,这种诚实首先赢得的是面试官对其人品的认可。求职者坦承弱点,能将不利转变为有利,其实是一种很聪明的先发制人的做法。

教学案例8.18

拙劣掩饰 适得其反

21岁的王梅是上海某大学会计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她给自己定位的目标是到外企做会计,原因是喜欢外企的工作环境。她选择参加《职来职往》寻求工作。

星巴克的面试官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你的目标企业是外企,最近针对外企国家颁发了一个新的税务政策,你知道是什么吗?”

王梅略有迟疑地反问:“出口退税?是出口退税吗?”

面试官摇了摇头回答她说:“是外企和国内企业一样,也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为了避免王梅的尴尬,面试官说:“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在外企中,会计行业四大最知名的企业是哪几家?”

王梅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们老师讲过的,我突然想不起来了。”又有人问:“那么你的外语水平怎么样?能不能简单地做个自我介绍?”

遗憾的是,她的英语磕磕绊绊到了让所有面试官全部灭灯的地步。

分析与点评:掩饰无知是拙劣之举。王梅的致命点不在于她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双重缺陷,而在于她略显拙劣的掩饰手段。上了大学,首先要把该学的东西学好。如果没有学好,又不幸被面试官切中盲点,请真诚回答:“对不起,我真不知道。”

真诚很重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回答相当于给自己机会,掩饰导致的后果是把自己置于死地。不承认知识盲点,等于婉拒别人的指点。

回答问题的口气凸显王梅对自己的怀疑。首先王梅没有搞懂会计这个行业有多严谨,任何问题答案绝对不能含糊。“出口退税?是出口退税吗?”这类带问号的答案是所有行业面试时的忌讳,更不要说如此严谨、专业的会计行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面试就像推销,“商品就是自己,求职者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临场回答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懂不装懂,诚实永远都不会过时。

不懂装懂是自作聪明,懂装不懂却是智慧。

面试时候的知识盲点和不懂”又分成两种:一知半解和一窍不通。

当求职者知道一些问题的线索,但是并不肯定完全知道问题的答案时,不妨试着把所知道的线索整理一下,按照一个解题的思路说出来。

卡住的时候,面试官通常会给一些提示。这样在面试官的帮助下,有可能最终给出问题的答案。即使努力之后仍然没有找出答案,但是至少面试官在过程中可以发现求职者的思维很有逻辑性,态度很积极,相比简单地放弃说不知道,明显要有利得多。

求职者面对自己真的毫无头绪的问题时,应迅速地承认,同时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知道:向面试官说明自己的专业背景、学习范围。同时也要表示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有兴趣,已经做好了学习计划和准备。此时关键在于呈现求职者的态度——诚实、诚恳、积极。

在求职场上,一定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智夫”。作为求职者,要把自己调整为“职场战士”的状态,“战士”的价值由自己来体现,由别人来感觉

(三)吹牛

从心理学上来说,吹牛与说大话是一种心理需求,它可以让人快速地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虑。

喜欢吹牛的人,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在心理上达到理想自我的境界,也是出于显示自我,获得别人关注的目的。

借助大话提高自信、降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的典型当属“二战”期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有一次,德国空军的一颗炸弹在他附近爆炸,警卫问为什么不赶快躲开,他说:“希特勒永远做不出来能将麦克阿瑟炸掉的炸弹。”这种大话又被称为“正常的大话”,他能让人获得心里博弈优势,降低焦虑情绪。

但是如果吹牛过于离谱,那么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心理疾病,躁狂症与妄想会让人变得亢奋、不知疲倦、自我评价过高。这种不正常很容易识别,例如如果吹嘘得很离谱和完全不符合逻辑,就该去进行检查与诊断。

教学案例8.19

夸大其词 令人反感

面试官坐在位置上翻阅简历。陈帅敲门,应声进门。

面试官微笑着说:“请坐!”

陈帅挪了下凳子说:“谢谢啊!”

面试官微笑着说道:“欢迎你今天参加我们公司面试。这样吧,先做个自我介绍。”

陈帅唰地站起来,向面试官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后说道:“我叫陈帅!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健康,有爷爷奶奶,还有几个姑姑叔叔。据说,我出生时,天空的北方,出现祥云一片,渐渐由远至近,到我家房顶后,幻化成一个字:帅!所以我爸爸就给我取名为陈帅(陈帅下意识地甩了下头)。我今年22岁,我的生日是6月11日。对了,我是双子座的。我具有双子座的典型性格,比如察言观色是双子座人的看家本领,加上我口才好,我能很快掌握别人的心思,并说服对方。面试官,您是什么星座的啊?”

面试官问道:“这个和面试有关吗?”

陈帅答道:“当然,如果我应聘上了这个职位,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我了解了你是什么星座的,就知道该怎么和你相处了。”

面试官继续问道:“除了了解星座,你还有其他什么优点吗?”(www.xing528.com)

陈帅又甩了甩头,摆出一个帅帅的姿势说道:“当然,我的优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面试官说:“你的简历上说你担任过一个超级公会的会长,请详细描述一下这个公会吧。”

陈帅:“我现在是魔兽世界卓越公会的会长,我们那个公会在服务器中排名数一数二。”

面试官耐着性子问:“请问,你担任魔兽世界的公会会长,和你要应聘的这份工作有关系吗?”

陈帅得意地说:“当然有关系,会长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担当的!这需要极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我相信有这样的经验,我一定可以把工作做好!一年内,我能帮公司实现利润翻番!”

面试官说道:“这么厉害的人,我们可请不起啊!我看,你还是回你的魔法世界另谋高就吧。”面试官示意陈帅离开。陈帅一脸沮丧地离开面试考场。

分析与点评:在面试中,在一些无关紧要、无法求证的细节上可以稍微夸大,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通篇吹牛、造假就是十分忌讳的了。招聘单位凭什么相信一个满嘴谎话的求职者呢?这样的求职者又怎么能为招聘单位带来利益呢?

(四)套近乎

有的求职者由于受到“乡情”“校友情”思想的影响,在面试过程中,与面试官套近乎,以为对接下来的面试会有所帮助。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在面试中,求职者永远都不要想着与面试官套近乎。

有这样一段对话:

“听口音,经理您是湖北人吧?”

“嗯,是的。”

“哎呀,太巧了,我也是湖北人呢,我们可是老乡啊!”

“嗯。”

“那以后可要多关照一下了。”

以上的对话,很明显看出了求职者在与面试官在套近乎。也许求职者会很幸运,碰到一个经理会因为是他的老乡而聘请他到公司上班,但是这样的情况微乎其微。很多那些善于交际的毕业生,喜欢在面试时与面试官套近乎,然而,面试官一般非常反感这样的行为。面试官招聘员工,他们的决定往往影响到招聘单位的利益。如果招聘的是人才,那就毋庸置疑;如果面试官因为人情关系而招聘进来的是庸才,则会对面试官产生不好的影响。

教学案例8.20

乱套近乎 错失良机

小陈今年刚毕业,前不久收到一个面试邀请。了解到现在“一职难求”,他精心准备简历,多方了解应聘单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但真正到了面试现场,小陈还是有点紧张,但在看到面试官之后小陈的紧张完全消失了——面试官是小陈的师兄。

小陈:“师兄,原来你也在这家单位啊?”

面试官尴尬地笑了笑:“是啊。”

小陈:“师兄,混得不错啊,都来面试新人了,一定要照顾照顾学弟啊。”

面试官:“好说,好说。”

借着小陈说话的空隙,面试官离开了房间。很快,另外一位面试官进入了房间,继续小陈的面试。这位面试官明显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的,处处针对小陈。

分析与点评:其实小陈的能力完全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但不分场合地套近乎,让他彻底失去了这次工作机会。

对于求职者来说,如果自己确实是一个人才,可以用一句话带过和面试官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老乡,或者是校友,不需要一直强调,这样或许能够增加面试官的印象,而不会招致反感。如果求职者一直套近乎,不仅会让面试官产生反感,还会被认为善于钻营、风气不正。

在面试的过程中,求职者没必要与面试官套近乎,有时候反而会因为套近乎失去工作的机会。如今,面试官越来越重视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求职者还是应向面试官“秀”出自己真正的能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是没必要利用“老乡” “校友”来与面试官拉近距离的。

(五)与面试官争论

求职者与面试官进行争论是极其不理智的行为。在面试中,面试官怀有优势心理和“伯乐心理”,他们会对求职者的回答进行求证,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求职者的回答给出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但有些求职者理解偏颇或者才高气傲,在面试中难免与面试官争论,甚至争吵。

有的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在回答面试问题时,特别喜欢用“沟通能力强、勤奋”之类的虚话,但是有的面试官比较“较真儿”,马上来一句“请举一个例子证明一下”,求职者就哑口无言了;有些应聘者会认为面试官刻意难为自己,给自己“穿小鞋”,于是与面试官进行争论。求职者在面试时,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如果说自己做销售是强项,就告诉面试官一个月销售了多少;如果说自己谈判能力强,不如举个例子来证明自己是如何搞定一个“钉子客户的”。现在的面试方法很多,最流行和最有效的莫过于基于素质模型的行为面试法,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的空话很难具有说服力,而有些求职者在被“揭穿”后马上与面试官争论,这更是不理智的。

很多优秀的人才非常傲气,容易和面试官从探讨问题到争论。其实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必要去争论,因为面试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谋取职位的,不是来一争高下的。

(六)其他面试小瑕疵

在面试中,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小瑕疵,也会影响面试的顺利进行以及取得面试的成功。

1.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求职者不善“破冰”,而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子;面试中,求职者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其生硬,使场面更显尴尬。实际上,无论是面试前或面试中,求职者主动致意与交谈,都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交谈的良好印象。

2.不能用实例使人信服

求职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聪明的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求职者便无言应对,而面试官恰恰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在面试中,求职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举例。

3.不知道如何收场

很多求职者在面试结束时,因成功的兴奋,或因失败的沮丧,会语无伦次。其实,面试结束时,作为求职者,不妨表达对应聘职位的理解,充满热情地告诉面试官自己对此职位感兴趣,并询问下一步是什么,面带微笑和面试官握手,并谢谢面试官的接待及对自己的考虑。

4.缺乏积极态势

面试官常常会提出或触及一些让求职者难为情的事情,很多人对此面红耳赤,或者躲躲闪闪,或撒谎敷衍而不诚实地回答、不正面地解释。比方说面试官问为什么五年中换了三次工作,有人可能就会大谈工作如何困难,上级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诉面试官虽然工作很艰难,自己却因此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5.丧失风度

有些求职者在面试时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一旦被问及现在所在单位或以前单位时,就会愤怒地抨击其老板或者单位,甚至大肆谩骂。在众多国际化的大企业中,或者在具备专业素养的面试官面前,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

6.不善于提问

有些求职者在不该提问时提问,如在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也有些求职者面试前对提问没有足够准备,轮到有机会提问时不知说什么好。而事实上,一个好的提问,胜过简历中的无数笔墨,会让面试官刮目相看。

7.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模糊

对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很多人只有目标,没有思路。比如当问及“你未来五年事业发展计划如何”时,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我希望五年之内做到全国销售总监一职。”如果面试官接着问“为什么”,求职者常常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都离不开对个人目前技能的评估以及为胜任职业目标所需拟订的粗线条的技能发展计划。

8.假扮完美

面试官常常会问:“您性格上有什么弱点?您在事业上受过挫折吗?”有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其实这种回答常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没有人没有弱点,没有人没有受过挫折,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9.请君入瓮

面试官有时会考查求职者的商业判断能力及商业道德方面的素养。比如,面试官在介绍招聘单位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之后可能会问:“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您一年之内逃税××万元,那您会怎样做?”如果求职者当场抓耳挠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举出一大堆方案,都证明上了他们的圈套。实际上,遵纪守法是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