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滇南建民中学:建水史话

滇南建民中学:建水史话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民”的真正含义是建设民主,培养新中国的人才。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下令解散建水建民中学。1949年10月5日,建水地方当局出动军警包围、封锁了建民中学,宣读了解散建民中学的命令,将建民中学查封。1983年9月,建水建民中学在原址上恢复重办,命名为建水县第十三中学。1987年5月恢复原名“建民中学”。2009年8月,建民中学校史馆及烈士纪念碑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滇南建民中学:建水史话

民国27年(1938年)初,刘宝煊辞去云大讲师职务回家乡办学,就任建水教育局长。8月,刘宝煊创办建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并兼任校长。民国30年(1941年)9月,曾在延安抗大学习的中共地下党员方仲伯来到建水,出任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把抗大精神带到学校,贯彻于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到民国31年(1942年)春,为了使学校尽可能摆脱国民党当局的束缚,在教学、行政管理和聘任教师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坚持把教育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刘宝煊、方仲伯决定,将师范学校改办成一所独立自主的私立中学,取名为“建民中学”,仍由刘宝煊任校长。“建民”的真正含义是建设民主,培养新中国的人才。此举得到地方士绅的广泛支持。借助于刘宝煊的社会地位,并经过刘宝煊的积极努力,建民中学成立了校董会,马亦眉任董事长,黄美之、邵连义等为董事。校董大都是地方上的头面实力人物,有工商业民族资本家,也有掌握地方实权的乡镇长、县参议会议长、县商会会长。由他们出面支持学校办学,不仅解决了办学经费的困难,在政治上也有利于掩护党在学校中的革命活动,为党组织的隐蔽与革命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建民中学以独特的教学活动和社会活动,贯彻执行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在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学校十分重视校风的培育,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笃学力行,科学、务实、爱群、整肃、活动”的校训,巧妙注入了延安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学校提倡用新的革命的世界观作为教育学生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封建主义的旧传统思想决裂;提倡男女平等,反对轻视、歧视妇女;提倡读活书,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强调知行统一,学用一致,重视社会实践和教学经验;提倡艰苦朴素,身体力行。刘宝煊和隐蔽在建民中学的中共地下党员及进步教师,以不同的方式,不遗余力地做了许多有益于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益于地下党隐蔽发展、有益于抗日救亡活动开展的工作,使建民中学成为滇南地区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被誉为“滇南小抗大”,成为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统战工作的核心,成为滇南培养革命青年、隐蔽积蓄革命力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摇篮。

建民中学遗址

民国38年(1949年)9月9日,国民党军警在昆明大肆逮捕爱国民主人士,查封进步报馆,实行“九·九整肃”。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下令解散建水建民中学。1949年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日),建水地方当局出动军警包围、封锁了建民中学,宣读了解散建民中学的命令,将建民中学查封。至此,建民中学走完了办学11年的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建民中学办学11年间,先后有48名中共地下党员到建民中学工作,师生中先后发展党员105人,民青成员167人,有30余名师生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www.xing528.com)

1983年9月,建水建民中学在原址上恢复重办,命名为建水县第十三中学。1987年5月恢复原名“建民中学”。2009年8月,建民中学校史馆及烈士纪念碑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